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12 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69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林 玲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10)摘要:“人才培养模式 ”是近年来教育 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容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摸索、探究的阶段, 尚未形成科学的定论。本文试图围绕高等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梳繁理纷,作一综述,以期推 进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作者介绍
2、:林玲,女,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政法系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研究综述。一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教育实践领域频繁使用的词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冠以“培养模式”题目的论文达数百篇之多,由国家和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各类研究课题也数以百计,还出版了多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著作。在众多的论著中,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达几十种。分析和研究这些定义,是我们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基础。目前可知的,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
3、文献是,1994 年原国家教委启动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其中提出, 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下筒称计划)所设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教育部在 1998 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在
4、我国教育理论界,首次真正明确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的,是刘明浚等人于 1994 年在其主编的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 。此外,他还论及了人才培养模式所应涉及的诸要素,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而其他要素则是为了使课程体系正确而有效的安排和施教从而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到实处”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梳理归纳现有资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0料,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狭义
5、说。即从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出发来界定概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这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它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这种界定将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教学模式这个范围内。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过程”或“方式”。龚怡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 阴天榜则认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
6、形式及运行机制,即是培养模式。 ” 杨杏芳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等” 。蔡炎斌把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对象采取的某种特定的人才培养的结构、策略、体系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的总称” 。还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性表述,即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构建和管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统帅作用。 二是广义说。这一观点认为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培养过程的设计和建构,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管理,把“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为各种要素的组
7、合。俞信认为,广义的理解,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 。 李志义则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涉及人才培养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整个过程,是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构和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式化,决定了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行特点。 ” 基于类似的理解,持广义说的学者,大多把人才培养模式从内容上分为目的性要素(培养目标)、计划性要素(培养制度)、实施性要素(培养过程)和评价性要素(培养评价)等四个方面,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三个层次:全校性的、专业性的和培养
8、途径的改革。 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性。分析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众多定义都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性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但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属性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内容上,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由静态的“组织样式” 、 “构造样式” 、 “组合方式”和动态的“运作流程范式” 、 “运行方式” 、 “运行机制” 、 “策略体系”两部分组成,而少部分学者认为它只有一个静态的部分。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属性问题上,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是一种实在、具体的过程、结构,还是一种抽象的范型、样式、方式还在争论中;而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问题
9、上,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或者原型究竟是管理活动,还是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过程,或者就是要素仍需要继续讨论分析。二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探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件具有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员性的重大改革” 。其内容涉及非常广泛。这里,结合教育改革实践,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制度两个方面来看看人们是如何理解和认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素质的规定性它受到社会对人才类别、规格的需要与学生基础条件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的共同制约,是培养模式中的决定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又多与高校定位相关。一般而言,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
10、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按照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划分,高等学校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三类。但无论哪一类型的高等学校,其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多以高校的不同定位为前提。1对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造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1从培养目的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有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类。以潘懋元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从精英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 ,认为“精英与大众是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两个发展方向,而且两个发展方向不完全一致” ,并提出“大众和精英是高等教育的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并存的
11、,不可互相代替的” 。但也有些学者认为,由于我国高校并没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以及受某些现实条件的限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存在着“精英教育”的问题,“高品质,高规格”几乎成为高校、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考虑如何给大多数学生以适当的高等教育,又如何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受到所需要的高深知识教育。进而展开了如何更好的实施精英教育的探讨。一些学者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育人环境,包括一流的学苗、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广泛的国际交流等,因此,应该肩负起精英教育的贵任,培养拔尖创新型精英人才。但是,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的精
12、英教育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建立于少数人享有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是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精英,是较低层次的,体现为一种量的教育;而前者是建立在国民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高层次高素质的精英,体现为一种质的教育。 但也有学者提出,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担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任务的同时, 理应以其“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优势,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以大众化教育为主体,对优质生源、在优势学科培养精英人才”上,提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研究型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998 年 12 月 24 日
13、教育部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提出了 “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 “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争创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高校的新目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还有两种基本模式,即通才教育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通才教育重视知识综合性和广泛性,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但往往由于涉猎过分广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到影响。通才教育在西方国家以美国为典型。与通才教育对应
14、的是专才教育,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以苏联为代表,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后期发展。我国专才教育模式是从五十年代前苏联模式演变而来,专业划分细,注重理论学习,基础知识扎实,但存在能力培养不足,综合性、应用性不够等弱点,而且不符合学生就业的实际市场需求。因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各自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学者指出,专才与通才不应对立起来。专才教育不是对通才教育的否定。现阶段,“厚基础、宽口径”的思想也是通才教育的观念,所谓“厚基础、宽口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学者提
15、出,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换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要从加强基础学科、管理体制和教学方式等内部条件着手,更好地实施通才人才培养模式。 ”从培养内容上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分。通识教育是指高校全体学生所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养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与通识教育对应的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往往亦指专门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专业人才的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直接指向某个职业领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从而建立起专业化的教育。从 20 世纪 80 年代
16、初期开始,在人才培养问题上,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我国 50 年代起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所导致的过分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轻做人的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问题相当突出,不少学者呼吁要进行通识教育改革。尤其是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力图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思想,提倡加强文理基础教育和跨学科教育,适当削减专业教育的理论部分,加强专业实践训练。通识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理念。上个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从“试点”进而到全面推进的过程。这一改革对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
17、式”的研究综述72作,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清华大学按照“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推进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对口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转变,培养具备健全的人格、社会的责任心、宽厚的基础、创新的思维、全球的视野和领导的潜力等优秀素质的高质量骨干人才,为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当然,重视通识教育虽然能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解决目前大学人才结构不合理,社会适应性较差的问题,但绝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解决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涉及从教育思想到专业设置,从课程结构体系改革到教育投入以及社会
18、文化环境优化等一系列问题。2对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较窄、缺乏人文素养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其质量难以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途径,教育部曾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原则性指导意见。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很多学者和各高校不仅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改革,而且还在不断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多样化人才等新型人才
19、培养模式进行探索。观点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也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而是指将自身类型定位于教学主导型,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因此,教学科研型及以教学为主的地方性大学,因其变革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革,多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比如,安徽工业大学以“立足地方、服务行业、扎根基层、适应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北京联合大学的新办与应用性试点专业,在办学之初,就确定了“校企合作、项目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莆田大学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条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观点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 20 世纪 80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
21、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 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在于它的适度,它既避免了专才的“过窄”,又避免了通才的“过宽”,它既有较宽的基础和相关知识,又有较深的专业才能,从而使它更具创造性和适应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的、一般的高校)目前还不可能全面选择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相比之下,宽基础、多方面的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我国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21 世纪初,南京大学提出了建设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南京大学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两个方向:一是以世界科学发展趋势为目标,培养
22、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二是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培养大批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观点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重点,并日益成为当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近二三十年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为各国教育所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采取各种教育手段,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3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最终以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东南大学提出了
23、优才优育培养模式、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柔性化培养模式、敏捷性培养模式等集成创新培养模式;武汉大学提出“三创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武汉科技学院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合格,即学生个性和特长),推行“大学生自主素质拓展工程”,健全学生人格塑造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观点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既是社会经
24、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又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而是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不少学者强调学生个人因素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影响。 “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改革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因为,任何模式的实行最终都要通过学
25、生这个主体来实现,仅有老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动参与,改革是难以获得成功的。 ” 西南交大将办学目标定位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到来,开展了“瞄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在本科教育上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前提下,构建“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人才培养框架为基础的宽、专、交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分制,实施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实施了院
26、系“631 工程” ,通过“全面教育分流培养业前实践”三个递进阶段的运作方式,力求学生毕业时做到:60%的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30%、10%的学生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继续深造。理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上力度较大,成果较多。在教育部 2000 年启动了“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其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有典型意义的是长春工业大学等三校共同承担的地区性理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已实践的多样化模式包括:按学科培养的“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型”模式、 “大类通才复合型”模式,按社会需求设计的“工程技术型” 、 “科研设计型” 、“技术管理型”模式,“高级技
27、术应用型”模式,“3+1”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等。理工科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把这些培养模式相互贯通,与专业特色结合,形成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开展了财经政法类院校应用性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南京大学地学院提出了地球系统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自动化系提出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全面、创造力强的研究发展型人才” 。此外,还有学者针对各特色专业提出,构建高等医药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8、,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创新性“复合型”图书馆学人才的思考、医学类专业提出的 LAW 培养模式。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21 世纪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将以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 、 “复合型” 、 “个性型” 、 “开放型” 、 “国际型”的特色人才为目标。文史哲等学科尽管也意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从市场需求来分析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武汉大学 1998 年在全校开展了“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大型用人单位市场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4问卷调查,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我
29、国提出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在上海金融学院于 2007 年 5 月主办的以“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高层学术论坛上,上海金融学院提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上海、深圳的八家高新技术企业高层访谈中,指出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在加强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应重视和认真调查研究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并参考国外著名理工科高校的成功经验,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师资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还有学者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变革走势特点,着重探讨未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KAQ”人才培养模式或“A
30、”型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即由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质(Quality)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稳定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A”型模式,才是最稳定的结构模式,才是现代新型人才的最佳方案。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对较高。都提出了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而地方本科院校则更强调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不同、生源情况不同、就业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1、上,各院校甚至不同的专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认识本科基础性教育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下大力气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并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落实本科教育“培养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二)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包括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配置与构建。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使得人才培养的制度模式包括的内容更为广泛,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在 1996年原国家教委“面向 21 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
32、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就启动了“重点理工大学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承担课题的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所高校分别依托相关专业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各校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三大方面进行探索,其中培养目标包括人才素质的规定性,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培养制度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包括学制、招生分配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培养过程指教师、学生为实现培养目标,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目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上,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拓宽专业领域,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综合课程,其使命是要发
33、展学生对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人文情怀、人生品位等,归根结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形成一个“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的模式。几年前,复旦、浙大、长江大学等大学进行大类招生和大才培养时,实际上就开始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的实践。大类招生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而大类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即“厚基础、宽口径”,或者通识、通才教育。此外,各高校探讨更多的是在学制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的改革。在学制设置上,常见的主要有 5 种模式:“2+2”的分段教学法,即新生入校一般不分专业,
34、前 2年集中学习通识课程,后 2 年再分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1+3”模式,即新生集中教学、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集中管理,一年后再实行分专业教学。复旦大学还提出组建文理学院,希望对新生能从不分专业管理过渡到不分专业入学;浙江大学还要求新生全部要修满 48 个学分的通识课程。 “3+1”模式,指前 3 年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后 1 年主要在实习单位完成生产实习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参与实习单位的开发研究工作。 “2.5+1.5” ,利用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5前两年半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剩下的一年半时间进行专业
35、必修课、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浙江省则在省属高校中推出了另一种“2+2”模式。该模式通过选拔优秀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转校学习,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并且强调了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因为,学制之变表面是一年与三年,或者两年与两年的时间安排表上的变化,实质却是课程的变化,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的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复旦大学另辟路径,一年级学生面对共同的课程,划分为“学养拓展计划”、“大学导航计划”、“公民教养计划”和“知识补习计划”4 个方面;浙江大学的通识课除了外语、计算机、第二课堂、思政、军体外,其他分为历史与文化、经济
36、与社会、科学与研究、文学与艺术、沟通与领导、技术与设计六类;以大类培养的如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北大清华等学校,在前两年上大类基础课和介绍专业前沿的同时,还会请专家、名师、教授给学生作讲座,介绍大学及相关内容。还有学者提出了, “一体两翼”式教学模式体系,所谓“一体” ,即是学生主修的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两翼”设计的宗旨是科技人才的主观素养培育得以具体运作。 “一翼”是指知识结构的总体设计,另外“一翼”是能力结构的设计;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提出了“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一个专业基础、两个应用方向(即主辅修方向) ,多方向、多层次培养,采用分流机制,突出个性发展;南京大
37、学推出了形成“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全新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西南交大将课程分为人文社科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四个模块,弹性学分比例接近总学分的 10%,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择取难易程度不等的课程,构筑个人培养方案。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在“强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推进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积极探索综合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推行“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 SRT 计划;宁波大学提出“平台+
38、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两平台+N 模块+拓展”课程教学体系,即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N 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平台是一种框架结构,是学校对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学分的统一要求,既包括理论性课程也包括实践类课程或环节,为学生全面了解信息学科、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或再次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可能和保证,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建设上值得重视的经验。建设弹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制度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需要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还要减少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环节,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更多的实践与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参加较多的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活
39、动,积极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提倡产学研合作,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经过国外近 100 年和国内 15 年的实践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有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特点越来越突出。它对于突破单一的学校育人环境,完善学校的教育功能是十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因此,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有效模式。教育部
40、在21 世纪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中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探索”列为重点课题由世界银行贷款给予有力支持。我国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实践的同时也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进行了十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许多高校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 。不少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 “八五”和“九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都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列为重点课题给予立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我国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较早和规模较大的学校。1985 年,就利用中国和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第一次在我国使用“产学合作教育”这一名
41、称进行产学合作教育的试点;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6作为清华大学与国内企业科技合作的具体管理部门,提出了“校地联合主导、校企共同受益”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提出“科技+公司+农户”的模式;株洲工学院提出 “四个结合”的办学方针,把实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与培养学生工作素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经验与开阔学生科技视野相结合;河北经贸大学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611”教学改革、全程导师制、 “仿真营销决策模拟” 、社会实践教学等四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
42、。还有一些学校把普遍应用于高职教育及一般职业教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自身的人才培养之中。沈阳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从 2005 年起尝试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也有专家提出“志愿者式”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志愿者式”培养模式,简单说来是指校方主动深入企事业,了解企事业存在的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学校根据专业教育情况,提供无偿服务。在产学研的研究中,借鉴国外经验也是研究的重点:“导师制” , (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是指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或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43、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山西中医学院从2005 年 10 月开始着手准备在中医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并指出,导师与学生采用双向筛选办法是较为适宜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率先对 2001 级本科生实行了导师制。该院的近 40 名教师对 150 余名大三学生从思想、学习、生活、科研、就业、考研等多方面给予了精心指导。“FT 模式” ,这是借用德国应用型科学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它的基本构架是:本科理论教学 3 年,实践体验教学 1
44、年。“311”模式,这与英国的“三明治”培养模式异曲同工,是指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理论,一年到企业(社会)进行实践,接受企业(社会)考查,再用一年作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与企业(社会)实际密切结合。“IBL”人才培养模式,这是近年来在国外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IBL 为英文 Industry Based Learning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基于工业需要的学习。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四年制的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年到工作岗位(教学实习单位)工作一年,第四年返回学校再学习一年。还有学者提出人才国际化的概念,着力构建国际合作模式,并把高校人才的国际化的进程分为两个方面,
45、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二是人才使用模式的国际化。应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建立培养工程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理工科的培养而言,更体现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多样化的培养目标。三 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独立学院,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招生计划、独立毕业证书、独立财务核算这五个“独立”,公办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而出现的一类新机制新模式高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 。它和普通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21建立的二级学院、 “分
46、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有着显著区别。把公办高校优良的教学传统、教学资源与管理模式同社会力量拥有的资金、办学积极性尤其是灵活的有效率的民营机制相结合,是独立学院区别于公办高校和纯粹民办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其优势所在。(一)理论层面上的探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的探讨,主要是关于独立学院定位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独立学院在我国高校中属于教学型的高等教育办学实体。因此,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把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强调实践应用能力与一定的科研能力有机结合,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
47、院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以林 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综述77培养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强调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 ,提出“成功素质教育思想”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独立学院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的应用型培养目标看起来很类似。有学者甚至认为,以地方院校为母体的独立学院, “是一种带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 ; 黑龙江东方学院直接
48、认为民办普通高校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为国家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专门人才。而大部分学者则认为,民办本科院校与高职教育是不一样的, “就未来职业而言,高职毕业生为灰领,而应用型本科人才介于灰领与白领之间,后者应具有更强的上升空间和能力,层次更高” 。因此进一步在22培养规格上提出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高要求。从总体上说,独立学院填补了我国高等院校分类体系中本科教学型、应用性教育的空档。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还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确定有别于一本、二本生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一套符合三本生源实际的人才培养
49、模式和评价体系。因此,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应该是比较准确的。(二)实践层面上探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层面也面临着困境: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独立学院属于“三本” ,也就是说,其生源质量介于专科之上、普通本科之下。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套用专科或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在二者之间寻找一种有别于二者的全新模式呢?这是问题的关键,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独立学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内容的创新,一是培养过程的创新。1培养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应用型本科宜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按大类专业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平台,设计以就业为导向,快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一般按“通识基础+专业提高+综合实践训练”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也就是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基础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学校和专业的特色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课内与课外两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应用型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