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峡两岸关系突破与僵局并存,目录,一、两岸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发展与突破,三、选举与两岸议题的互动关系出现新变化,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争议、矛盾、摩擦在增加,五、海峡两岸在国际或涉外事务中的争议有上升趋势,二、两岸“经热政僵”格局没有改变,试探政治议题协商努力受挫,两岸关系发展呈现显著的“经热政僵”与“文热政紧”格局。两岸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获得重大发展,但两岸在政治关系与军事安全互信问题上依然没有任何新的突破,两岸政治僵局未解。海峡两岸在“先经后政”与“亦经亦政”问题上展开新的博弈,而且两岸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争议、矛盾在增加,明年两岸关系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盘整期。,一、两岸
2、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发展与突破,2010年,两岸经济关系与文化交流持续快速发展,两岸经济往来与合作以及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互动取得一系列新的发展与突破。两岸贸易大幅增长,全年贸易额有望接近1500亿美元(1-11月为1300多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大幅增加,全年投资金额突破100亿美元(约130亿美元);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项目突破100项,投资金额跨过上亿美元门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突破120万人次,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数仍超过400万人次。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呈现空前活跃,1,,教育、媒体、艺术、文物、体育等各种文化交流大幅增加,尤其是每年一次的“国共经贸文化论坛”达成多项文化交
3、流与合作共识,文化交流成为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亮点。,两岸关系发展还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第一,两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开创了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新时代,两岸经济合作迈向自由化、制度化与机制化,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进入“ECFA时代”。第二,两会制度化协商正常运行,先后在两岸举行两次两会负责人会谈,除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外,还签署了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与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签署的重要协议增加到十五个。第三,两岸旅游机构互设办事处,大陆海旅会在台设立办事处,是大陆具有官。,方背景的民间经贸单位首次在台湾岛内设立办事机构,并派代表常驻,
4、不仅是两岸旅游业合作的重大发展,更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重要体现。,二、两岸“经热政僵”格局没有改变,试探政治议题协商努力受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格局没有根本性变化,两岸“经热政僵”格局依旧。尽管两岸经济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两岸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活动全面发展,但两岸在军事互信与政治协商问题上的探索受阻,“逐步破解政治难题”的努力受挫。而且台湾当局的政治态度转趋强硬,要价不断提高,两岸政治僵局无法突破。,2010年初以来,大陆不少涉台主流学者认为两岸不能停留在“先经后政”或“只经不政”议题上,不断强调创造两岸进行政治议题讨论与协商的条件,甚至认为条件逐步成熟,在海
5、峡两岸之间逐渐出现主张从经济协商进入政治议题的氛围。大陆学界这一呼声的出现,给面临执政困境的国民党当局造成很大压力。国民党当局开始以更强硬的政治姿态出现,不仅强烈坚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与“循序渐进”的立场,而且对大陆的政治要价不断提高。首先是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8月初美国访问时公开要求大陆修改对所谓台动武的法律,引起岛内外及大陆的极大关注。随后,赖幸媛又多次抛出“台湾核心利益说”。,国民党当局没有从根本上探讨国民党执政的困境与根源,反而继续向民进党妥协,为避免背上大陆政策“亲中”的包袱,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与立场倒退。12月6日,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在“陆委会”成立20周年
6、纪念研讨会上不仅重申台湾当局“以台湾为主”的大陆政策,而且提出台湾“七大核心利益”,包括“民主”、“主权”、“安全”、“自由选择两岸关系未来的权利”、“有意义参与国际空间的权利”、“不被歧视的权力”与“弱势者的生存权利”等。赖幸媛表示,马英九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纲领是“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但却将“以台湾为主”解释为“就是,“就是坚守台湾的主体性”。台湾核心利益的提出与明确化,是国民党当局有意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创造新的政治论述,也显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主张与民进党有趋同之势,这是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动向。,1,2,同时,国民党当局对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立场逐步倒退,不再积极推动
7、,而是更加片面指责大陆,强烈要求大陆无条件撤除所谓的对台导弹部署。5月14日,马英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尚若两岸签署ECFA,(大陆)1000多牧导弹瞄准台湾很不协调。7月30日,大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撤除对台湾的导弹部署与军事互信机制问题。台湾行政院负责人明确反对以一个中国为前提商谈撤除导弹部署问题。随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赖幸媛在美国企业研究院发表演说时强调,大陆不应以武力处理两岸问题,撤弹非协商议题,也不该有任何政治前提,9月12日,赖幸媛在比利时再次强调大陆必须撤除对台军事部署,才能得到台湾民意的支持,两岸才能达到永久
8、和平。9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期间,面对台湾媒体问及大陆是否撤除对台部署导弹问题时再次明确表示,“这个问题最终会得到实现”。显然,大陆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及处理对台军事部署问题上表现出积极姿态与解决问题的善意,但台湾当局立场僵化与强硬,在不断强调对美军事采购的同时,却要求大陆无条件自动撤除导弹部署,使得两岸在军事互信问题上没有任何改进的空间与进展。,面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变局以及因政治军事问题上的争执可能对两岸关系发展大局的影响,国台办主任王毅在10月中下旬访问美国时强调,两岸关系发展必须“行稳”,才能“致选”,关键是要谋求和保护稳定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波折,同时强调目前两岸就
9、政治、军事等复杂问题一时还谈不起来,但可通过学术民间交流等形式的政治对话,增进了解,累积共识,预做准备。王毅主任的这一谈话可以说是针对一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或政治议题博弈的正确引导与定调,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以“稳定”为第一优先,继续坚持“先易后难”与“先经后政”的原则,逐步稳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3,三、选举与两岸议题的互动关系出现新变化,选举是台湾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台湾权力争夺与资源分配的政治机制,对两岸关系发展影响尤其是对执政当局大陆政策的调整牵制增强。在两岸推进签署ECFA的过程中,台湾执政当局为了能够顺利签署,不受年底五都选举的影响,极力主张在上半年
10、签署,给两岸谈判人员尤其是给大陆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避免ECFA签署对选举的影响或避免选举对ECFA签署的影响,两岸在签署ECFA问题上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在上半年签署,创下一个奇迹,即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签署旨在推进两岸经济关系自由化与制度化的重要经,济合作协议。同时,为了避开选举敏感期,大陆地方省市政府高层赴台考察与采购,几乎全部安排在上半年,形成大陆高层采购团上半年密集与下半年甚少(仅有北京市在选后对台采购218亿元人民币)的特殊现象。选举也严重影响到台湾当局两岸政策的开放与规划。台湾当局原本计划开放第二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清单,但为避免冲击国民党的选情,决定延迟
11、到选后开放。不断,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国民党选票大幅流失,让这一政策的开放时间再度延后,而且国民党当局的总体大陆经贸政策也从积极转趋保守与谨慎。同样,受岛内选举因素的影响,大陆与选举都市的互动、参访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避免给民进党提供大陆影响或干预选举的影响。,在五都选举初期,国民党积极主动“两岸牌”、“经贸牌”尤其是“ECFA牌”,而且不断质疑民进党五都候选人特别是新北市与台北市候选人蔡英文、苏贞昌对ECFA的立场与态度。民进党开始仍然延续一贯反ECFA立场,策略上则是回避ECFA的正面效果,扩大ECFA的负面效应,但在ECFA正式签署后,大陆“让利”远远出乎民进党的预期,而且“让利”更
12、倾向中南部与中小企业,民众对ECFA的认同与支持度持续上升,迫使民进党调整选举策略,在选举中极力回避两岸议题,不再公开与大张旗鼓地反对ECFA,甚至地方执政县市首长肯定ECFA,于是主打“治理牌”、“幸福牌”与“远景牌”,结果让两岸议题在选举中边,六、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争议、矛盾、摩擦在增加,缘化,未成为选举的重大议题。然而,在两岸议题边缘化的背后,正显示出两岸议题在选举中的重要性与敏感性,民进党担心两岸议题尤其是ECFA议题对其选举不利才极力回避,也预示着两岸议题对选民与选举的影响力在增强,而不是在下降。,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争议、矛盾、摩擦在增加,继2009年两会商谈的海峡两岸租税协
13、议因争议搁浅之后,2010年海峡两岸协商的另一个重大经济协议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协议再次遇到困难,未能完成签署。一方面台湾方面在签署投资保护协议问题上,只强调对台商的财产与人身安全保护,而极力回避投资市场的开放与投资政策透明化问题,不愿扩大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政策。大陆方面则强调投资保护协议两大核心内容即投资政策透明化与权益保障同,时进行,并正式公布了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对于投资保护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台湾方面一直主张通过国际社会的第三方机构解决,大陆则主张两岸经贸争端由两岸协商解决,避免将两岸问题国际化。由于这样的争执无法有效解决,原本预计在12月第六次两会负责人会谈中签
14、署的投资保护协议延后至2011年第七次两会负责人会谈中解决与签署。,五、海峡两岸在国际或涉外事务中的争议有上升趋势,台湾当局一方面将签署ECFA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任务与工作,另一方面也一直将两岸签署ECFA作为台湾对外签署FTA或类似经济合作协议的敲门砖,这是台湾涉外问题的一个重大事件,涉及到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坚持问题,从而引起两岸对台湾对外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或FTA的争议。大陆方面针对台湾媒体有关台湾对外签署FTA的提问,再次重审了大陆在处理台湾参与国际社会的一贯立场,不反对台湾与大陆建交国发展经济文化关系,但反对台湾当局与大陆建交国发展官方关系或往来。台湾当局对此做出强烈,抗议,攻
15、击大陆打压台湾。在大陆做出善意的澄清之后,台湾的不满情绪才趋于平静,未对两岸关系发展大局造成影响。随后,台湾当局宣布台湾在WTO框架下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名义对外签署FTA,进而台湾与新加坡展开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协商,并达成于2011年初正式签署“台新经济伙伴协议”(ASTEP)。,抗议,攻击大陆打压台湾。在大陆做出善意的澄清之后,台湾的不满情绪才趋于平静,未对两岸关系发展大局造成影响。随后,台湾当局宣布台湾在WTO框架下以“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名义对外签署FTA,进而台湾与新加坡展开签署经济合作协议的协商,并达成于2011年初正式签署“台新经济伙伴协议”(ASTEP)。,不过,两岸在国际
16、事务或国际社会的争议仍在持续。一是东影展事件。二是广州亚运会上杨淑君被判失格事件。10月24日,在东京举办的第二十三届电影节上,台湾代表团以“台湾”名义参加,并与中国代表团一并出席,中国大陆代表团团长江平提出异议,与东京电影节主办单位进行交涉,要求台湾以“中国台湾”或比照奥运模式的“中华台北”名义,与中国代表团一同出席星光大道仪式,并与台湾代表团负责人发生争吵,结果不仅两岸代表均未能出现星光大道展示活动,而且在岛内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演变为一场攻击大陆打压台湾的政治事件。岛内不分蓝绿,不分官,民,不分上下,指责大陆代表团负责人江平蛮横无理,甚至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提案,建议将江平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17、,拒绝其入境台湾,对其进行“政治制裁”。不仅如此,岛内借机将此事件高度政治高化,对大陆表达强烈不满与抗议,给大陆扣上打压台湾的帽子。“行政院长”吴敦义批评大陆代表团此举退回到中国过去僵硬、蛮横的论述,已经超乎理性,与两岸近年来和平发展的大方向相违背,重申中国一定要正视“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事实;台湾“总统府”发表声明,认为此事件“严重伤害台湾人民的感情”;甚至有国民党立法委员要求大陆当局要求大陆尽快查明真相,并给主办单位及台湾一个交代,还要求大陆保证,十一月的广州亚运会,台湾代表团不会再遭受打压。,台湾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选举期,不仅有底的“立法委员”选举,而且台湾领导人选举的党内提名与选举的初步
18、工作也即将展开,必然会影响到两岸互动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国民党当局试图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提出新的两岸政策论述,其中“台湾核心利益”很可能成为其政治主张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论述,在选举因素考虑下的两岸政治主张将更趋坚定与强硬,对大陆在国际空间与两岸经贸往来等方面的要价将更高,两岸往来方面的政策开放将更趋保守与谨慎。同时,民进党将提出新的两岸政策主张,政治立场不会有太大调整,但在策略上与技术层面将有望更灵活与更务实,蓝绿两党的两岸政策趋同将更加明显。在选举因素影响下,2012年,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盘,期,两岸的政治、军事议题更为敏感,也不会有新的进展与突破,而ECFA的后续协商与其他经济文化领域的协商困难也在增大,尤其是两岸在国际事务与台湾参与国际空间问题上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不过,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仍会继续,不仅有望在新的一年签署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协议,而且将很快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将成为两会框架下处理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运作平台,两岸关系与两会协商仍会取得新进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