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 1)高二备课组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 【 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利用的微生物是 ,其异化作用类型是 ,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2 ):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浓度和 PH。: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在 时最适宜。: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 的环境。(3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 生殖,环境不适宜时产生 进入休眠状态。(4 ):酵母菌的来源: 。菌 种分 离 获 得 纯 净 的 酵 母 菌人 工 培 养 型 酵 母 菌附 着 于 葡 萄 皮 上 的 野 生自 然 发 酵
2、2: 【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通气目的: ;密封目的 。(2 ):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原因: 。(3 ):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原因: 。二:果醋制作原理1: 【 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利用的微生物是 ,其异化作用类型是 。当 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 转变成 ,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 。(2 )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2: 【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除温度外还有哪些? 。(2 ):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
3、成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巩固练习】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相关知识比较项目 酵母菌 醋酸菌生物学分类代谢类型适宜温度发酵条件主要用途2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一组生物是 ( )A噬菌体、细菌 B变形虫、草履虫 C蓝藻、酵母菌 D放线菌、醋酸菌3: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 控制 D酶的控制5: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
4、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和 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 和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 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2课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 2)高二备课组一:实验设计1、 实验流程图2、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 14a、4b 回答:图 14a 图 14b【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根据图 14a、4b(1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 )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 ?(2 ):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 ?(3 ):在图 14b 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 发酵中补充氧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
5、;: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 ;: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 。(4 ) :使用方法充气管口插至发酵瓶近底部;排气管口离发酵液一段距离,外部要弯曲,并尽量保证管口向下;酒精发酵时要关闭充气,醋酸发酵时,充气口连接充气泵,不断泵入空气。3、发酵操作【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材料选择和处理:选择 的葡萄,然后依次 和榨汁。(2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的 榨汁机 、 发酵装置 等器械进行消毒,并使发酵装置处于 状态。(3 ):控制发酵条件:发酵液装瓶后保持 的剩余空间。: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
6、时间控制在 天左右,并保持不断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 ?(2 ):在发酵液装瓶后为什么要保持 1/3 的剩余空间 ?(3 ):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向发酵液中通入 。【课堂巩固练习】1在发酵装置中,排气口要和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连接,其主要目的是 ( )A让产生的气体缓慢排出 B防止杂菌污染C防止散热过多 D有利于通过排气口进行气体交换2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3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A能量减少,有机物
7、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变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变4在醋酸菌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也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5.用 酵 母 菌 使 葡 萄 汁 产 生 葡 萄 酒 , 当 酒 精 含 量 达 到12% 16%时 , 发 酵 就 停 止 了 。 有 关 解 释 不 正 确 的 是 (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 pH 值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6.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如图
8、) ,不恰当的做法是 (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 b 通气C一直关紧阀 a,偶尔打开阀 b 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 20 冰箱中进行实验7.对 制 葡 萄 酒 和 葡 萄 醋 发 酵 条 件 的 控 制 中 , 错 误 的 是 ( )A 葡 萄 汁 装 入 发 酵 瓶 时 , 要 留 有 1 3 的 空 间B 为 一 次 得 到 较 多 的 果 酒 , 在 葡 萄 汁 装 入 发 酵 瓶 时 , 要 将 瓶 装 满C 制 葡 萄 酒 的 过 程 中 , 除 在 适 宜 的 条 件 下 , 时 间 应 控 制 在 1012dD 制 葡 萄 醋 的 温 度 要 比 葡 萄 酒 的 温 度
9、 高 些 , 但 时 间 一 般 控 制 在 7 8d8.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图中O、M、N、P 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M 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3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 P 点时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 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课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 1)答案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 【 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 酵母菌 , 兼性厌氧型 ,:有氧条件: 略 。 :无氧条件: 略 。(2 ): : 18-25 , 20 。 : 缺氧、酸性 。(3 ): 出芽 生殖,
10、孢子 。2: 【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通气目的: 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目的: 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 ):原因:酵母菌首先进行了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3 ):原因: 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二:果醋制作原理1: 【 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醋酸菌 , 需氧型 。氧气和糖源都充足; 乙醇 乙醛 , 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 略 。(2) 30-35 。2: 【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氧气和 PH 。(2):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 。【课堂巩固练习】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相关知识比较项目 酵母菌 醋酸菌生物
11、学分类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代谢类型 异氧兼性厌氧型 异氧需氧型适宜温度 20左右 3035发酵条件 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一直需氧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2:D 3:C 4:D 5:C课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课时 2)答案一:实验设计2、设计发酵装置: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 CO2,防止瓶内气压过高引起爆裂 ?(2 ): 要持续向发酵液中充入氧气 ?(3 ):醋酸;:CO 2 或残余气体;: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防止 空气中杂菌污染 。3、发酵操作【阅读教材 知识梳理】(1 ): 选择 新鲜优质 的葡萄,然后依次 冲洗、除去枝梗 和榨汁。(2 ): 封闭 状态。(3 ): : 1/3 。: 1825 , 1012 天。: 3035 , 78 天, 充气 。【阅读教材 思考问题】(1 ): 防止杂菌污染 ?(2 ): 暂时储存发酵产生的 CO2, 起到缓冲作用 ?(3 ): 无菌空气 。【课堂巩固练习】1:B 2:B 3:A 4:B 5:D 6:B 7:B 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