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06664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一)提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经典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特点。网络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差序格局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传统的差序格局也并非明日黄花,它依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因此,解读这横亘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差序格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差序格局;传统内涵;现代社会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它就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牵动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一方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变迁使得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厚重,即使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差序格局的影响。一、差

2、序格局的传统内涵(一)以“己” 为中心。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 我们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为了己可以以牺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 “中国官僚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也绝不会是领袖,他只效忠于给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很多人依然固守着以 “己”为中心的思想,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因此,出现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为了中国“特色”。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几乎没有割裂了血缘和家庭纽带而能真正实现独来独往的个人。在中国,

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是自古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差序格局还起到了一种“资源配置” 的作用。离己愈近,得到的资源(权力、财富)就愈多。(二)儒家思想和礼治统治。差序格局的出现有其伦理基础即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儒教的祖师爷也曾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儒家强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并以“ 己”为中心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敬畏礼、服从礼。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缺乏流动性。人们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们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再加上乡土社会注重经验的特点,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崇高重老的思想即敬畏

4、传统,服从礼的教化。(三)人际关系的双重性。差序格局中人际关系的双重性主要表现为固定性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总称,包括自己与家人、与朋友、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其中,在血缘姻亲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往往较为固定。与朋友、领导等的关系相对具有流动性,它会随着个人处境的跌宕起伏而有所变动。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人们主要立足于固定的人际关系,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持续的社会资本。当人们遭遇困境时,主要也是从这种固定的人际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流动的人际关系虽也能在一定情况下提供帮助,但它显示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二、现代社会下差序格局的变化(一)网络社会发展对差序格局的影响。时代的车轮滚

5、滚向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电脑、网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络的发展使得 facetoface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增加了 CMC 的交往模式即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1、等级意识相对淡化和法制观念的增强。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治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 CMC 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无所顾忌的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同时,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对上级的不满、批判政策的不公。网络的舆论压力使得政府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意见反馈,从而制定出民主科学的制度决策。网络成为了人们宣泄的一种渠道,也提升了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批判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