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02096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教师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高中语文必修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诗经两首1、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qin)期 白头偕(ji)老 尔卜尔筮(sh) 淇水汤汤(shng)B、体无咎(ji)言 夙(s)兴夜寐 渐(jin)车帷裳 雨雪霏(fi)霏C、将(qing)子无怒 象弭(m)鱼服 小人所腓(fi) 四牡(mm)业业D、不遑(hung)启处 忧心孔疚(ji) 自我徂(c)尔 于(y)嗟鸠兮1、C(偕 xi;B 渐 jin;D 疚 ji 于 x)2、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B(A 夙,夜,名

2、词作状语 C 象,鱼,名词作状语 D 雨,名词用为动词)3、各句的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宴:形容词,快乐。B、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动词,访问,探问。C、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载:动词,承载。D、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腓:动词,遮蔽。3、C(载 连词“又”)4、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见复关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二三其德 吾其还也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第 2 页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4、D(以: 连词,表目

3、的;介词,把。 其:他,代词;表祈使、商婉的副词)5、比较下边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同 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相同C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相同 D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不相同5、C(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实词意义和用法)6、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 B、 C、 D、6、A(根据 课文注释,辨别通假字)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诗歌 305 篇。编排内容可分为

4、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风、雅、颂_。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通常称做赋、比、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通常称为“诗经六义”。8、阅读第一、四两节,选择有关诗句填空,并作相应评价氓 “我”婚前 “氓之蚩蚩” “送子涉淇” “匪我愆期”婚后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三岁食贫” “女也不爽”评价 当初忠厚老实 婚后违背誓言 当初热情大方 婚后依然如故第 3 页9、对一、四两段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说明,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

5、爱是非法的。C、第四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D第四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9C(第四段用桑树、淇水起 兴,写弃妇婚后多年忍受贫苦生活,没有什么差错,而男人却改变了主意。)离骚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谣诼(zhu) 离骚(so) 岌(j)岌可危 B、方圜(yun) 蛾()眉 朝谇(su)而夕替C、攘(r ng)诟 兰皋(g o) 相(xing)道 D、溘(k) 死 芰(j)荷 鸷(zh)鸟1、D(“芰荷 ”的“芰”应为“j” )2、下列句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DA、高余冠之岌岌兮,

6、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 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C、回 朕车 以 复路兮 , 及 行 迷 之未 远 。 朕 , 秦 以 前 一 般 都 可 用 于 自 称 。复 路 , 返 回 原 路 。 之 , 无 意 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3、对句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3、 D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 已(罢了) 。第 4 页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D

7、、謇朝谇而夕替(贬黜) ,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溜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 4、CA、 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5、填空 (1)长太息以掩涕兮,_。(2)亦余心之所善兮,_。(3)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4)制芰荷以为衣兮,_,_,苟余情其信芳。(5)_,长余佩之陆离。_,唯昭质其犹未亏。(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7) 屈原,名_,字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等。 (8) 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构成。它采用_和_手法。 (9) “离骚” ,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的意思。 (10)

8、 楚辞是由_(朝代)代_(姓名)所辑录的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故名为“楚辞” 。6、 翻译下列句子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我后悔选道路没有看对,久久地伫立着我想返回。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到朝庭去做官受到责难,回江第 5 页湖重整我旧时衣衫。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佩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我那神圣王实在荒唐,他始终不能把民情体谅。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是雄鹰是凡鸟不能同群,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 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7、 作者说:“悔相道

9、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这一节在行文中起什么作用?7、“悔相道之不察兮”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 这一节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8、 承着前面反省的思路,作者开始从哪些方面来检查自己?结果如何?8、作者从进退、制衣、佩 饰三个方面检查、反省。通过自省,作者愈加坚持自己的崇高品质,坚定自己的追求:“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9、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 “芰荷” “芙蓉喻指什么?9、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10、反省之后,诗人为

10、何还要“高余冠” “长余佩” ,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孔雀东南飞1、下列加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1、A)A、公姥(m) 簿(b)禄相 伶俜(png) 第 6 页B、葳蕤(wi ru) 玳瑁(di o) 王当(dng)C、钱帛(b) 便(bii)言多令才 否(p)极泰来D、摧藏(zng) 虽与府吏要(yo) 敷衍塞(s)责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终老不复取。 B、箱帘六七十。 C、谓言无誓违。 D、府吏见丁宁。E、奄奄黄昏后。 F、枝枝

11、相覆盖,叶叶相交通。2、F(A、“取”通“娶” B、“帘”通“奁”C、“誓”通“愆”D、“丁宁”通“叮咛”E、“奄奄”通“晻晻” ,日色昏暗无光的 样子)3、下列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A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4、从题首的注音与释义中,选择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关的例句括号中。相 注音:A. xing B. xing释义:A.观察、审察 B.命相 C.辅助 D.古代官职名 E.互相 F.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儿已薄禄相(音 B 义 B) ,幸复得此妇 操虽托名汉相(音_B_义_ D _) ,其实汉贼也

12、誓不相(音 A_义 F)隔卿,且暂还家去 枝枝相(音 A 义 E_)覆盖,叶叶相(音 A 义 E)交通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音 B 义 C_)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音 A_义 E )师朱文子相(音 B 义 C )三君,妾不衣帛 胜不敢复相(音 B义 A )士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并指出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区别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虽与府君要 古义:约 今义:需要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人家 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第 7 页却与小姑别古义:回头 今义 :转折词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好自相扶将古义:服侍 何意出此言古义 :料想 今

13、义:心意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 奄奄黄昏后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6、阅读“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感君区区怀。 区区:真挚的情意 何乃太区区。 区区:愚拙 区区小事。 区区:不重要 区区之众。 区区:很少 区区与诸君。 区区:自称的谦辞 (2)君既若见录。 见:我 信而见疑。见: 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显现” 真知灼见。见:见识, 见 解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见:会面,见面 7、 “新妇谓府吏吾独向黄泉。 ”两段文字中都用了“磐石”和“蒲苇”作比喻,分别说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使用这两个比喻的真正意义和说此话时的心情。7、刘兰芝:表现

14、两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决心和庄严的保证,心里强烈期盼焦仲卿和自己一样。焦仲卿:表现自己对爱情始终不渝的思想和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斥责刘兰芝变心的痛苦、气愤、焦急。8、上面第一诗段刘兰芝说完比喻以后,又说了“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几句,说说这几句诗的含义和作用。8、表现刘兄粗暴无情、独断专行的性格,预示了刘兰芝在婚姻问题上将会有巨大的不幸,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9、填空(1)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第 8 页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搜集、整理的诗歌

15、,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托物起兴的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 )采用_浪漫主义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理想和愿望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诗三首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子衿(jn) 呦呦(o) 越陌(m) 度阡(qin) B、鼓瑟(s) 参差(ch) 飞猱(ru) 高堤(d)C、剽(pio)悍 荫(yn)庇 羁(j)鸟 墟(x)里D、哺(b)育 掇(du) 暧暧(i) 守拙(zhu)1、D(A 项 “

16、呦”读 yu B 项“猱”读 noC 项“剽”读 pio)2、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文言句式的一句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狗吠深巷中。 C、鸡鸣桑树巅。 D、不厌高,海不厌深。2、D(A、宾语前置句 B、状语后置句 C、状语后置句)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几何! 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C、忧伤以终老。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3、C(A 项应 解释为 “多少”,B 项应解释为“赠送”,D 项应解释为“凭什么”)4、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4、C )第 9 页(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

17、头。(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A、谢灵运 欧阳修 杜甫 辛弃疾 诸葛亮 B、欧阳修 范仲淹 白居易 李白 陈寿C、范仲淹 欧阳修 杜甫 李白 诸葛亮 D、范仲淹 谢灵运 白居易 杜甫 陈寿5、补写名句(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5) ,性本爱丘山。(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6、阅读归园田居下面诗段,完成下列各题(1)加

18、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A(B 项应 解释为“深水”, C 项应解释为“昏暗、模糊”,D 项应解释为“集市”)(2) 、教材中把“守拙”解释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你认为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吗?请说说你的理由。第 10 页(2)、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因为“拙”,辞海解释“笨拙,与巧 相对。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因此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官场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

19、不会适应官场,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像作者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向往归真返朴。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 、“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尘网”、 “樊笼”,比 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

20、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4) 、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4)、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

21、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5) 、有人说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而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你赞成哪种说法呢?请说说你的理由。(5)、认为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可从陶渊明真第 11 页诚率直的本性与他向往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等方面回答。同意鲁迅的观点,可从陶渊明反复多次出仕,而归隐是因为仕途不得意,因为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不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因为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气节,

22、而并非浑身静穆,他才如此伟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兰亭集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修禊事也: (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2)引以为流觞曲水:(把作为) (3)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的)(4)修短随化: (长)(自然)(5)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6)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同“取舍”) (7)信可乐也( 的确,实在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虚妄荒诞 )(9)终期于尽( 至,及 )(10)向之所欣(以前,过去)(11)列坐其次(旁边) (12)因寄所托(依,随着)(所爱好的事物)(13)以之兴怀(因,发生,引起

23、) (14)感慨系之(附着)2、解释成语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岭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 第 12 页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3)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 怀里抱着(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今义: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4)夫人

24、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篇文章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禊事也: 判断句 (2)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3)其致一也: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6)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7)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 名词作动词,喝酒 (2)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作

25、动词,穷尽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 4)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5)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8)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 6、解释下面一词多词。(1)之:A暮春之初 的 B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C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 之 兴怀 代词 E向 之 所欣 的 F不能喻 之 于怀 代词,悲伤的缘由 G兴感之 由 的 H夫人 之 相与 取独 I悟言一室 之 内 的 J仰观宇宙 之 大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K 后 之 览者 的 第

26、 13 页(2)一一觞一咏 一点,少量 俯仰一世 数词 悟言一室之内 一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3)致家贫,无从致书一观获得,得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情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修 茂林修竹 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修守战之具 整治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

27、短,但最终都要完结!赤壁赋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劝人喝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通“藉”。狼籍:凌乱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 古 义 : 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义:儿子)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西望夏口(向远处

28、第 14 页看,眺望,动词)2、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动词)3、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4、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于是饮酒乐甚(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4、指出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向南,名词作状语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下江陵,顺流而东

29、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以为侣,名词意动用法。友: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歌咏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渺沧海之一粟 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羽化而登仙 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古人称成仙为羽化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妇 舞:使动,使起舞;泣:使动,使哭泣正襟危坐 正:使动,整理,端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第 15 页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横:这里为“笼罩”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朝生暮死的小虫 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

30、:逆流而上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郁乎:茂盛的样子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zh l ,这里指战船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sh 斟酒。槊:shu 长矛。举匏樽以相属 匏:po 葫芦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而吾与子之所其适 藏:zng,宝藏。 适:这里有享受之意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

31、(宾语前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7、翻译下面的的句子。、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第 16 页、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舞幽壑之潜蛟,

32、泣孤舟之嫠(l)妇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樽以相属。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游褒禅山记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父:通“甫”,字)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良乃入

33、,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道:有碑仆道(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何可胜道也哉(说)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盖:日初出大如车盖(车伞)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第 17 页才盖世,众士仰慕, (超过)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恐怕)、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纹)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 装点,掩盖)、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有穴窈然(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 、以:以其求思

34、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词。、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穷:形作动,走到尽头)、见: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动作名,见到的景象)、明: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险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险远的地方)、幽暗昏惑: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35、谬、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使动,使错。名:名作动,识其本名。 )第 18 页、至: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作名,到达的人)4、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意义。、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很,十分)、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治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指十一这个数目。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对,介词;是,这件事,代词。今义:一个连词。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判断句)、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

36、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6、翻译下列句子。、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译:现在所说的“华(hu)”念作“华(hu) 实”的“华(hu)”,大概读音错误吧。、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但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而不能够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因而人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的人不能到达那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译: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而没有外物帮助,也不能达到。、其孰能讥之乎?译:难道谁能讥笑他们吗?第 19 页、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我对于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书不存在,后世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本来的情况,哪里说得清楚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