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吴又可温疫论对传染病的认识摘要:吴又可在温疫论一书中对瘟疫传染源的认识,包括对瘟疫病原体和瘟疫感染谱的认识,对传染过程的认识,包括对瘟疫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疫源地、流行过程等方面有先进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温疫论中也存在一些片面之处。关键词:吴又可;温疫论;传染病温疫论是我国明末著名的温病学家吴有性于 1642 年所著的一部专论瘟疫的著作,它对当时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染病学理论,该部著作中所体现出的传染性流行病学思想,比 1854 年英国人约翰斯诺(John Snow)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超过了二个世纪。1、 温疫论对传染源的认识
2、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吴又可不可能探知确切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所以对瘟疫传染源的认识只能略知一二。 温疫论曰:“ 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病” 。方土之气一定程度上就是温疫论对传染源的认识。1.1 对病原体的认识对瘟疫的发生吴又可突破六淫致病的认识,认为是一种“异气”所致,在他的温疫论中就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这种“异气”就是温疫的致病因素,它具有“无形、无象、无声、无臭” ,并且“其来无时,其着无方”的特异性。 温疫论指出“大约病偏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疫气者
3、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疠气” 。因此, “异气” 、“杂气” 、 “疠气”就是瘟疫的病原体。1.2 瘟疫感染谱现代流行病学将宿主机体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的频率称之为感染谱。按照感染后病情的轻重程度分为隐性传染、显性传染和死亡。在温疫论中,对瘟疫发病的轻重是这样认识的“某年疠气盛行,所患皆重,最能传染,即童辈皆知言其为疫。至于微疫,反觉无有,盖毒气所钟有厚薄也” 。这里所说的“微疫”就是隐性传染。2、 温疫论对瘟疫感染过程的认识2.1 传播途径现代流行病学认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经过内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然后再传播到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所经途径有空气传播、经水
4、和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和垂直传播。 温疫论认识到“ 邪自口鼻而入” ,口鼻两个途径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空气传播、经水传播、食物传播和接触传播等途径,其传染的方式“ 有天受,有传染” 。2.2 人群易感性温疫论对人群易感性的认识同现代流行病学的认识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都认为人群易感性取决于构成该人群每个个体易感状态。如“ 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本气的亏欠,一定程度的反映了人群易感性。对一些可能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的因素在温疫论中也有所描述:“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
5、;“ 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虚,邪热乘虚陷于下焦” ;“ 或宿有他疾,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 。2.3对疫源地及流行过程认识在温疫论自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崇祯辛巳年,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吴氏所说的山东、浙省、南北两直可看作是当时的疫区。我们知道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存在时间、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传染源的存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形成瘟疫大范围的传播。吴又可对瘟疫流行过程论述较少,从自然因素对瘟疫流行过程的影响上只能看出有关气候的论述:“至五六月益甚” 。3、对温疫论的认识和评价吴又可敢于突破前人论述,对瘟疫的病因和发病提出创新的理论,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达原饮和重用大黄的治疗思路。但纵观全书,其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之处仅有对瘟疫病因的认识,且限于历史条件未能有进一步的研究。其对发病特别是治疗思路的论述并未针对新认识的病因提出对应的思路,其中一些有关治疗的论述甚至有标新立异之嫌,从现代传染病学的角度看, 温疫论中没有能有效针对“疠气”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 吴有性.温疫论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