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质教育”不应沦为“中国式写作业”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在众多家长眼里依然难敌考高分、升名校,所以,“学生素质作业,家长辛苦代劳”现象屡见不鲜。调查发现,此种现象背后,既有家长不懂得教育规律、事事包办的原因,也有学校布置的素质作业过于繁杂,孩子难以独立完成的原因。“素质教育”的作业该怎么做?专家认为,家长应更多参与到孩子的素质培养中来。作业五花八门 家长代劳有理?调查收集植物拍照片、废旧物品做时装、捡来石头做玩偶多多的爸妈都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都在郑州一家外资企业上班,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丝毫不敢放松,尤其是素质教育。多多爸爸说,孩子现在在幼儿园上大班,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布置
2、的家庭作业,都是那些能让他自己完成的简单有趣的作业,所以很少会出现家长代劳的情况,但是,因为家长工作实在太忙,也不能完全避免。有一次,老师组织了一次秋游,让孩子自己拍植物照片和了解植物特性,需要家长帮忙完成,恰巧夫妻两人都非常忙,当时实在没空陪他完成,多多爸爸就独自拍完照片,标上植物特性,让多多带到学校上交了。李妍,郑州一所学校的大学讲师,女儿今年 6 岁,在读一年级。近日,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一项手工作业:搜集 10 多种不同类型的树叶,配上说明,做成创意小报。“现在小区旁边哪有那么多不同类型的树?我只得到处找。”李妍说,孩子领回作业后一脸茫然,只好请妈妈代劳。她虽然忙,但还是花了两天的下班时间
3、,寻遍附近的绿化带,好不容易凑齐了10 种树叶,又请懂植物的朋友帮忙配上文字说明,最后设计了一下,拼贴成小画报,整个过程,因为她实在没有时间给孩子讲太多,基本上都是她独自完成。其实,为孩子家庭作业苦恼的家长不止李妍一个,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半夜到公园捡石头做玩偶、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服装等。在一家电信公司上班的王红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说,自己家妞妞在小班上,偶尔也会有作业,一般是学校通过校讯通发短信给家长:今天要做什么,什么时候交上来。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家长做,因为“她一弄净耽误事,我自己工作都这么忙,哪还有时间陪着她耽误事”。王红说,妞妞的作业很多都是她自己弄完了让孩子交给老师,妞妞
4、顶多帮她打打下手。“孩子太小了完不成这样的作业。再说了,本来老师说布置的就是亲子作业,肯定是孩子一个人完成不了的,要求大人和孩子一起完成。”王红说。当然,与不少家长抱怨不同的是,也有的家长觉得做这些作业可以寓教于乐,增加与孩子的交流。白燕家的宝宝在一所幼儿园就读,孩子所在的幼儿园也布置过一些手工作业,作业并不是很多。“孩子乐于参与其中,不懂的就问我们家长,或者我们和她一起动手做,大家共同讨论,非常有趣。”白燕认为,这种作业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了解素质作业 家长“参”之有道解析家长应参与的不是学习内容,而是孩子的素质培养这些年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以生活为源,以活动、实践为流,新型的注重动手和操
5、作的实践性家庭作业便应运而生。比如,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父母、长辈,了解他们的爱好、兴趣等口语实践作业;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积累实践作业;有的是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旅游线路图,要求标明路程、位置、景点名称的动手操作作业,还有的是让学生课外翻阅书报、上网浏览、收看电视,了解地方历史和文化的搜集信息作业,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因为孩子能力有限,特别是一些一二年级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家长的帮助,于是,本该是孩子一个人的学习,现在动辄就要牵涉到家长,对此,家长们觉得困惑: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有必要吗?多多爸爸就有这样的顾虑。他说,相信以后随着孩子上小学,功课增加,这种
6、事情会越来越多。他也在思考以后会怎么做,在各种“素质作业”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大家都显得很被动。他亲戚的孩子刚上初一,两口子要做的“作业”更多了,因为老师要家长每天给孩子出各种“课外题”,结果家长自己要先学习,再出题。多多爸爸说,有时候自己就在想这个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素质教育是什么?”他觉得,家长在学校教育这个环节中,应该参与的不是孩子的学习内容,而是孩子的素质培养,这才是素质教育。至于有些人硬说要通过学习内容来培养孩子的素质,自己也不敢苟同,只能说这是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方式能增强孩子的“素质”。社会已经浮躁,很多学校、教师的手段更加直接,素质教育不能再称之为素质教育,而是功利主义的教育,孩子“被”素质教育,家长更“被”参与。谈到此问题,建业小哈佛双语学校老师李喜乐认为,这些素质作业,并不是要求家长完全不能参与,反而是该出手时就应出手。家长应根据课外作业的难度而定。功课类的作业,孩子一般都可独立完成,但是一些社会调查类的课外作业,家长有时间最好带孩子去,安全有保障,而且质量更高。但是家长要注意一点,就算是家长帮孩子做一些课外作业,主动权还是在孩子手里,家长只是做一些协助和引导工作。家长要从“有为”变为“无为”,做一个旁观者。(编辑/海峡教育网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