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军号。作为统计部门,应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统计、依法行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保证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正确行使职责,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贯彻依法治国精神,全面推进法治统计的建设。一、忠于职守,依法统计,弘扬法治精神。统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其数据的真实性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具有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一切统计工作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下进行。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
2、工作的灵魂,为了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国家于 1983 年 12 月 8 日颁布了 统计法 。统计法为统计工作提供了依据,规范了统计人员的行为。作为统计人,要深刻认识统计法的内涵精神,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养成守法的良好意识,依法从事统计工作,主动抵制各种弄虚作假行为,不断增强依法统计的能力,做法治统计的自觉守卫者。统计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营造学法信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以身作则,严把数据质量关。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是统计部门的神圣使命,每一个统计人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忠于职守,以专业的职业态度依法统计,让法治精神闪耀在统计事业中。二、严于律己,取信于民,筑牢法治根基。统计调查对象在配合统计部门进行数
3、据报送汇总的时候,也希望统计部门能够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为他们的经营活动建言献策。每当统计部门发布统计数据时,都会吸引广泛的社会目光。在被关注的同时,也不乏质疑声,例如数据是否准确、数据来源于哪里、数据怎么和生活感受不匹配等,这些问题能否解决是检验统计部门是否做到依法统计的重要评判指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在进步,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统计工作也日趋规范化、标准化,其一切活动和行为都被置于法治的审视之下。依法统计不是一句空话,统计部门要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法治精神渗透到统计工作当中,依照严谨的法定程序来生产数据、发布信息,向民众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自觉接受监督,做好统计诠释和统计知
4、识普及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统计工作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形成统计部门良好的公信力,共同筑牢法治根基。三、敢于履职,严格执法,捍卫法治尊严。在统计领域,弄虚作假行为是最大的腐败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无论是统计人员还是统计调查对象,凡是出现违反统计法的行为,一律严惩不贷。依法统计要求统计部门必须加深对统计法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运用统计法所赋予的权力的能力,改变以往“重教育、轻处罚”的工作方式,坚决与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让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努力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同时,统计法宣传也要深入到统计调查对象当中,尤其是企业,让他们切实了解统计法的规定,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他们配合支持统计工作的意识和依法统计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