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蓝色国土的呼唤_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8413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国土的呼唤_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蓝色国土的呼唤_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蓝 色国土的呼唤陈彩云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8)摘要 :全球化的今天 ,海洋越发显示其重要性 。 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 ,有重要的海洋经济利益 ,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海洋安全形势 ,维护海洋权益十分必要 。 同时维护海洋权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维护海权在政治上可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形象 ,在经济上维护海洋资源 ,安全上保证我国海上运输安全 。Abatract :Nowadays, ocean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China as a major maritime country, has important econ

2、om-ic interests of the Marine, at the same time we they are also facing serious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oceans. The defendence of seapower can raise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in politics、and defend the marine resources in economics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fmaritime transport in safety.关键词 :海洋权

3、益 必要性 措施 意义Key words:sea power need measures Significance作者简介 :陈彩云 (1980.9),安徽巢湖人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硕士 研究方向 :亚太国际关系【中图分类号 】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069(2009)-10-0147-02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占表面积 71%的是海洋 ,在这片蓝色广袤的海域中 ,蕴藏着比陆地更为丰富的宝贵资源 ;同时 ,在人类的经济社会交往中 ,海洋还是一种天然的联系通道 , 海

4、洋充当着全球经济交往的大动脉 , 把全世界联接在一起 。海洋权益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务和海洋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 。 海洋权益应当包括领海主权 、岛屿主权 、海域司法管辖权 、海洋资源开发权 ,海洋空间利用权 、海洋污染管辖权 、海洋科学研究权等 。 海洋权益是国家主权和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利益 ,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利益 。 早在古希腊时代 ,海洋学家狄米斯托克就曾经预言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一切 ”。 海权的集大成者是著名地缘政治学家阿尔弗莱德 塞 马汉 。 一百多年前 ,马汉在其名著 海权论 中 ,提出了著名的海权理论 ,论述了海权对于国家利益

5、的重要性 。 马汉认为 :海洋是联接世界的通道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历史上强国地位的更替 ,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 ;人类进入 21 世纪 ,随着经济的发展 ,陆地资源逐渐走向枯竭 ,在此情况下 ,海洋在 21 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2005 年 ,世界海洋经济总产量达到 19000 亿美元 ,占世界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20%,且以平均每年 11%的速度增长 。作为一种潜在的巨大资源 , 人类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未来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第二疆土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海洋大国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有效保护和利用海洋 ,

6、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 、维护海洋权益迫在眉睫首先 ,我国有重要的海洋经济利益 “海权首先从属于商业 ”。 海洋对于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 ,海域面积广阔 ,海岛众多 。 依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我国拥有面积约有 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发展海洋资源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陆地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压力 。 在人类向海洋进军的新浪潮中 ,濒海国家都把开发和利用海洋作为基本国策 , 如果把握不住向海洋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国就很难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首次将海洋作为

7、专门一章进行规划部署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也把海洋科技列为我国科技发展五大战略重点之一 。当前 ,我国海洋工业总体水平位居世界中上游 ,我国的海洋水产量多年居世界首位 ,海底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联系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贸易位居世界第三 ,而对外贸易额的 97%通过海上运输 。 海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 ,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形势严峻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的近 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 ,近一半存在争议 ,其中比较严重的是东海钓鱼岛问题和南沙群岛问题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

8、约 92 海里的东海海域 ,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主要由钓鱼岛 、黄尾屿 、赤尾屿 、南小岛和北小岛 5 个岛屿和大南小岛 、大北小岛 、飞濑岛 3 个岩礁组成 ,其中以钓鱼岛最大 。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由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列入海防范围的 。 明朝永乐年间的顺风相送 是现存记载中琉交流和钓鱼诸岛最早的史籍 。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乘中国战败 ,窃取了钓鱼诸岛 。 1969 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称 ,钓鱼岛海域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使该岛进一步引起关注 。 多年来 ,基于钓鱼岛丰富的油气海洋资源 ,以及其重要的战略 、军事价值 ,日本采取 “租借

9、”钓鱼岛 、常驻巡视船 、建灯塔设神社等多种手段 , 加强对该岛的实际控制 , 阻挠中国的维权行动 。相比而言 ,南海问题则更为复杂 ,“南海问题 ,不光是南沙群岛的主权和领土争端 , 还有着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海洋管辖区域的划分问题 。” 南沙群岛中 ,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 9 个 ,其中大陆占 8个 ,台湾占 1 个 ,而菲律宾 、印尼和文莱所占的多达 45 个 ,还有其他一些较小的岛屿也在它国占领之下 。 目前的基本形式是 :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 ,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 ,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 。 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条 5 万平方千米 ;

10、 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 ,企图划分我国 3000 平方千米的海域 。最近一段时间 , 东海南海问题再掀波澜 , 日本时事通讯社2009 年 2 月 26 日报道 ,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在 26 日上午召开关于外交与国际关系的集中审议会 ,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做访美报告 。 麻生太郎称 ,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 ,将同美国协商 ,将钓鱼岛问题纳入日美安保条约框架内 ,若钓鱼岛受到第三国 “侵犯 ”,日本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 南海问题上 ,2009 年 3 月 10 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签署了将中国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中的部分岛屿并入 “菲律宾管辖范围 ”的 “领海基线 ”

11、法 ,此举引起中国的严正抗议 。 3 月 5 日 ,马来西亚总理兼国防部长巴达维登陆南沙群岛弹丸礁和光星仔礁 ,宣示马来西亚对这些岛礁 “拥有主权 ”。 同时 ,一直在南海领域与中国摩擦不断的美国与中国 3 月 8 日在南海发生严重的 “对峙事件 。 ”这是继 2001 年中美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发和谐社会 社 会147- -改 革与开放2009 年第 10 期生的 “4.1 撞机事件 ”以来 ,双方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件 ,几乎将两军再次推上危险边缘 。再次 ,海军发展相对落后维护海洋权利 ,一支强大的海军必不可少 ,因此 ,马汉在 海权论 中即已指出 :没有强大的海军 ,就没有制海权 ,继而国

12、家的经济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从而影响到国家的繁荣稳定 。 1976 年戈尔什科夫 国家海上威力 中更加明确指明了“海上威力论 ”, 戈氏认为 :“海军的强大是促进某些国家进入世界强国行列的诸因素之一 ”。 “没有海上军事力量 ,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 ”。 中国学者也鞠海龙谈到 :“海权的生成对海军有天然的依赖 ,一个国家的海权状况是其海军战略的直接结果 。 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根本无法实现控制特定海洋区域或全部海洋的目标 , 甚至也无法阻止其他敌对势力通过特定海洋区域对自己发起的攻势或者封锁 。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陆军强国 ,中国传统海疆观念 ,在海防建设上表征为 “重陆轻海

13、”,经济建设上表征为 “重农抑末 ”,军事建设上表征为海防空虚 、武备废弛 。 近代中国曾饱受海防不力带来的苦难 。 新中国建立后 ,国家对加速发展海军实力做出了很多积极的努力 ,但是海军力量仍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海军还远远落后于国家发展和国际安全的实际需求 。 如根据美国标准 ,全球海军可以分为五类 :美国海军拥有最为强大的全球作战能力 ,名列第一梯队 ;俄罗斯海军 、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相当强大的远洋攻击能力 ,名列第二梯队 ;英法海军拥有较强的远洋作战能力 ,名列第三梯队 ;中国 、印度海军拥有很强的近海作战能力和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 , 列第四梯队 ; 其他仅有一定近海作战能力的海军列

14、第五梯队 。 因此 ,如何在强国环立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发展海防 、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铸造中国 “海防之剑 ”,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家兴盛的保证 。二 、维护海洋权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上 ,积极承担中国的大国责任 ,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权力的增长要求中国政府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 中国需要从闭门主义者转换成国际秩序的积极维护者 。 11 随着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世界各国纷纷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 ,“中国责任论 ”最为代表性的应该是佐利克 2005 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于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 “利益攸关方 ”的演讲 。

15、 12 即要求中国更多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为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中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 同时办事公道 , 入情入理 ,谨慎小心地处理与有关国家的海界争端 ,中国就能够既保障应有的海洋权益 、对潜在的麻烦起到有效的威慑和抑制作用 ,又给世界展现一种友好和平 、 善于睦邻和促进共同发展的正面形象 。” 13 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在应对金融危机 、非传统安全 、环境保护等方面 ,中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在国际层面上有利于促进现有国际体制的完善和进步 ,维护

16、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国内层面上则有利于为中国国内的现代化建设而言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 , 加深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正确理解 ,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经济上 ,维护中国的海洋资源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指出 :“把经济搞上去 ”是中国的大局 。一切都要 “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 ”。 14 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经济的今天 ,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的陆地矿产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也面临着与满足经济建设发展要求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2, 位居世界第 18位 。根据对 45 种矿产 (占矿产消耗量的 90%

17、以上 )对国民经济保证程度分析 ,21 世纪的最初几年 , 中国将面临近 1/4 的主要矿产缺乏 ,其后 10 年左右这些矿产资源的缺口将增加到 1/2,出现全面紧缺 ,甚至会面临某些资源全面枯竭的局面 。 ”15 而与此同时 ,中国广阔的海域却蕴藏着丰富的生物 、油气 、矿产资源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聚宝盆 ”。 以南海油气资源为例 ,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各国都在为获取油气资源作不懈努力 。 “南海北部大陆架石油地质储量 ,珠江口盆地为 4.5 亿吨 ,琼东南 、莺歌海和北部湾等几个沉积盆地共 1.5 亿吨 , 西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有 3000 多亿立方米 ; 南

18、沙群岛及临近海域有 8 个沉积盆地 ,根据不完全统计其收有储量共有 349.7 亿吨 , 可采储量 11.82 亿吨 ,天然气储量 8 万亿立方米 。 ”16 这些宝贵的海洋资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上 ,维护我国的海上运输安全 2008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提出 :“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 、安全和领土完整 、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并 “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 、外交 、经济 、文化 、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 ”。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促使中国对海上运输的依赖 ,“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 海洋运输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战略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 由于国际经济的交流和相互依赖

19、并不能直接改变国际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摩擦 ,因此 ,对海洋运输线的安全保卫能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重大课题 。 一旦中国卷入未来国际政治斗争的风波 , 受制于人的海上运输线将直接影响和限制中国对外政策的力度和国际战略安全 。 ”17 目前 ,中国海运必须经过台湾海峡的航线几乎占全部海上航线的四分之三 , 这些航线都要经过台湾海军和岸基空军的打击范围 。 除此之外 ,南海海域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运输线 ,其南部即马六甲海峡 ,中国的贸易和能源进口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 , 而马六甲海峡则是全世界海盗最为猖獗的地方之一 。 因此 ,打击海盗等海上恐怖主义 ,维护我国海洋运输线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注释:1 于宜法 、王殿昌等 .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政策研究 M.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12 A.T.马汉著 ,萧伟中 、梅然译 .海权论 M.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73A.T.马汉 .海军战略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1324 李应济 、张本 .海洋开发瑜管理读本 M.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7:3275 麻生称钓鱼岛若发生战争 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 N.环球时报 ,2009-02-266 A.T.马汉著 ,萧伟中 、梅然译 .海权论 M.中国言实出版社 ,1997:51-927 苏 谢 .格 .戈尔什科夫著 ,房方译 .国家海上威力 M.北京 :海洋

21、出版社 ,1985:346-3488 鞠海龙 .亚洲海权地缘格局论 M.北京 :中国社科出版社 ,2007:149 刘新华 .试论中国发展海权的战略 J.复旦学报 ,2001(6):69-7210 中国防长 “造航母 ”表述引关注 N.参考消息 ,2009-03-2311 胡键 .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 J.现代国际关系 ,2006(8):21-24,5212 See Robert B. Zoellick,“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toNational Committee onU. S. -C

22、hinaRelations, September21, 2005;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EU-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 Responsibilities,” October24,2006.13 王逸舟 .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 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31214 邓小平文选 (三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10415 国家海洋局编 .中国海洋 21 世纪议程 M.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6:116 杨川恒等 .南沙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前景展望 EB.引自中国 (海南 )南海问题研究中心资料数据库的电子文本17 鞠海龙 .亚洲海权地缘格局论 M. 北京 :中国社科出版社 ,2007:222-22314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