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百合花》-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81631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合花》-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百合花》-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百合花教案茹志鹃一、 教学目标: 、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展示教学目标 、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2、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茹志鹃,女,1925 年参加新四军,1955 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 年 3 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 ,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

2、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 ”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我” 、小通讯员、新媳妇 开端:带路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发展:帮“我”借被子、高潮:通讯员员救人牺牲,结局:新媳妇献被子 (2) 、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明确:“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

3、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鱼水深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以小见大) 4、品读语言,感受形象(1) 、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 “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线索人物。 (2) 、 “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读出文中原句。 明确:“生起气来” “发生了了兴趣” “越加亲热” “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寒战” “心跳起来” “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强忍着眼泪” “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 (由生气到爱上再到怀念) 2(3) 、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情

4、感前后是否有变化?读出文中原句。明确:“故意气” “笑” “啊” “庄严、虔诚” “瞟” “发白、夺、瞪” “气汹汹,嚷” “盖” 。(由故意气到无比崇敬和悲痛) (4) 、 “我”眼中的小通讯员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人的情感在无形中发生变化?(找出体现小通讯员性格特征的句子,分析描写手法并说明作用。 ) 明确:热爱生活、爱美、腼腆、不善言辞、淳朴、勇敢、善解人意、关爱同志。(5) 、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找出体现新媳妇性格特征的句子,分析手法并说明作用。 )明确:害羞、腼腆、温柔美丽、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纯洁高尚。(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

5、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明确:新媳妇初到一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她害羞、腼腆,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从文中她总是“笑”可看出来。起初不肯借被是不舍, “这是她唯一的嫁妆” ,但她又是深明大义的,故最终她还是借了。 (6) 、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生:勾勒原句(略) 。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老师小结: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参照板书“我”对小通讯员情感的变化) ,这就由远到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其次运用典型细节是作品的另一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学生诵读文中细节部分,如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给“我”开饭时吃的两个馒头,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等) ,这不仅使得作品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波澜起伏,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齐诵文章最后一句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一部分、开端 带路 二部分、发展 借被 三部分、高潮 牺牲四部分、结局 献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