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73008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

2、气候特征。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6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课堂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2板书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

3、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 6-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 10 度北纬 80 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 25 度西经 170 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

4、过读地图 6-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纬度范围:北纬 36 度北纬 71 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 9 度东经 66 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两方面。点拨 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 6-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

5、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掌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板书设计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3第 2 课时(课堂导入)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 11 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 6-2 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 6 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 12 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讲授新课)板

6、书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讲述 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 12 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板书 2时区及换算讲述 全球一共划分成 24 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 15 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 ,从西经 75 度东经 75 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的思考题。阅读 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讨论: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 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3什么是“区时”?4我国采用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5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板书 3北京时间讲述 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板

7、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述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 180 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板书设计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2时区及换算3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4第 3 课时(课堂导入)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复杂)(讲授新课)板书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提问 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活动:(1)读图 6-3,亚洲地形图,6 -4 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

8、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 (填图练习)(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 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讨论: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原因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讲解 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6)请根据对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

9、几方面来总结?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小结 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活动 根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 6-3 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板书设计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5第 4 课时(课堂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亚洲

10、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讲授新课)板书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讲述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 9 种,说明了什么?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板书 1气候复杂多样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

11、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板书 2大陆性特征明显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展示“6-10 图” ,并在上面点出利物浦、华沙、赤塔、漠河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观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赤塔、漠河,分析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

12、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热带季风气候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6(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板书 3季风气候显

13、著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板书设计四、复杂多样的

14、亚洲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2大陆性特征明显3季风气候显著7第 5 课时(课堂导入)复习提问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3)季风气候显著。(4)大陆性特征显著。(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讲授新课)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 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板书 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

15、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大。 (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活动 学生在 6-3 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二)欧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活动

16、 完成教材 P11 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8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 、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 9 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课堂总结)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板书设计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

17、。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大。(二)欧洲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9第 6 课时(课堂导入)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指导学生读图 6-15,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讲述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 年总人口达 3672 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 1 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亚洲有 6 个国家人口超

18、过 1 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活动 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板书设计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1人口最多的大洲2人口分布不均匀10第二节 非洲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

19、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板书: 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

20、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 30N 以北,最南在 30S 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E 以东,最西在 20W 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1 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 (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11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2 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 (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

21、一般”定基础。3 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 (柱状图) ,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4 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能力目标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

22、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重点: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难点: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二、讲授新课读图 6-21 非洲 1 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 2030

23、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 10左右。 12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 读图 6-22 非洲 7 月平均气温1看读数,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 1 月时密集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 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 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三读图 6-23 非洲年降水量1 看读数,小于 200,到大于 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四读图 6-24 非洲气候

24、类型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 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五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指导学生读图归纳读图 6-25 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读图分析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练习读图分析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以 5895 米的海拔为非洲的最高峰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训练读图分析能力。根据上学期所学的

25、知识总结原因(而海拔每增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也就使得非洲的河流作用显著。读图 6-26 尼罗河和刚果河1说出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比一比哪一条河的支流更多。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干流各流经哪些气候区?想一想,哪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3找出尼罗河的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结合图 6-24,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个气候区。你能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吗?4尼罗河与刚果河在流经山区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多险滩瀑布。所以,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利资源都很丰富。请问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13第三节 美洲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6、。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

27、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公元 1507 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 ,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 ,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二、教授新课 新大陆(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2.读图 628 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

28、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 30w 以东,最东在 180经线以东。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南美洲:14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 60S 以北,最东在 30w 以东,最西在 80w 以西。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2.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

29、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的异同之处。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二、 导入新课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三、 教授新课: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形图 632 638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

30、名称。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大平原。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 米) ;地势起伏较大;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南美洲:世界第四(600 米) ;地势起伏一般;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

31、上最长的山系;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北15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四、 练习:教材 27 页第 1、2、3 题。五、 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第 3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对书 25 页 26 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通过对图 6-47、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二、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1.根据书 25 页图 641

32、 和图 642 分析美洲的 1 月 7 月平均气温。(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2.根据书 26 页图 643 分析美洲的降水量。(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3.根据书 26 页图 644 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鼓励学生总结。北美洲: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南美洲: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三、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

33、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16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美洲的主要国家、语言,政治区划等。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2.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 教育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

34、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请同学说说美洲的气候特征。二、导入新课:简单介绍。美洲的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经济大国,而像巴西、阿根廷等又是以足球闻名的国家。(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人口与经济阅读美洲政区图,分别找出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通过指图辨认美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美国华盛顿、加拿大渥太华.墨西哥墨西哥城巴西巴西利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人种(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这一部分知识。 )通过书上 29 页阅读材料分析强

35、调北美洲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黄色人种为原始居民.南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誉为“世界人中大熔炉”.说明美国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2.语言 美国和加拿大通行英语,加拿大东部部分居民使用法语。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通行西班牙语,巴西和一些岛国使用葡萄牙语。17介绍拉丁美洲的范围、名称来源经济 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墨西哥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之支柱的工业体系。 墨西哥是与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突出地位。南美洲以农矿产品

36、为主要的出口产品,能源矿产以石油最为重要,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香蕉、蔗糖、棉花、可可等。多数国家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18第二章 了解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2. 能力目标: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3.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教学重点: 1掌握东南

37、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特征,河流特征等要素 2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通过对东南亚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二、导入新课:观察亚洲政区图。指导学生读图。回忆与中国相临的 16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南端的,与我国的广西、云南交界的就是缅甸、老挝、越南,这三个国家以及位于这三个国家以南的国家,往往呈现出一派别具一格的热带风情,由于这里是亚洲的最东南角,这个地区就被人们叫做东南亚。三、讲授新课:指导

38、学生读图。强调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 30N 至 10S 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19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列表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同点和差异2通过地形图分析:(1)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2)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3河流(1)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

39、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2)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学生以自学的形式独立解决问题: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在中南半岛上 11 月次年 5 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 6 月10 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2)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

40、收获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四、小结和作业:回顾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做配套练习。20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国家,以及各国的首都。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2. 能力目标: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3.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的过程,掌握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依此运用地图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41、让学生对我国邻国的情况有大体的了解。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 导入新课:以谜语引入:大江之中河内;长鼻盛会万象;举头望明月仰光 (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 )三、讲授新课国家、首都、居民1、国家:利用挂图指图。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技巧。读图 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越南河内 老挝万象 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 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菲律宾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文莱斯里巴加湾市 东帝汶(最新独立)其中与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4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2.首都(沿河分布)完成书上 37 页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如何读图,积极主动思考地理问题。3.居民利用书 38 页的课文总结强调,从课文中使学生注意到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引申到整21个东南亚地区。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马六甲海峡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

43、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2. 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3.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

44、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板书:富饶的物产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 36 页图 76 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总结: 1矿产资源:石油、锡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22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3热带经济作物

45、:简单介绍。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第二节 南亚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2.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3. 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重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

46、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地等特征。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二、导入新课:以历史故事传说引入新课内容。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后,非常注重对外的交往,有丝绸之路、有郑和下西洋、有鉴真东渡、也有我们从小就听遍了的唐僧取经也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玄奘和尚的目的地就是天竺也就是古代印度。三、教授新课: 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

47、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 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板图及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 )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还可以与北美洲联系(顺时23针旋转 90 度)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书上练习,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1.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 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

48、干高原补充黑板简图 : 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 )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和流经国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了解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了解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

49、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 教育目标: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教学难点:了解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请同学说说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一.导入新课:从西游记中我们看到唐僧取经的天竺气候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