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5765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咏物诗鉴赏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咏物诗鉴赏要点一、概念解说1、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物与景: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 ,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志与情: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二、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

2、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构思上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三、咏物诗分类描摹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点蜡烛去欣赏花。将海棠比拟为美人,写出了海棠的娇艳妩媚,深切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托物言志类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 “物”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3、。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咏物抒怀类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寓情于物,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是咏物诗中的名作。以物喻人类这类咏物诗

4、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如:病牛李纲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耕田千亩” “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 “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虽然如此,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托物言理类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 ,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 ,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琴诗苏轼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表面上看

5、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 ”与“指(技巧)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四、咏物诗鉴赏方法第一步: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第二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

6、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 “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第三步: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五、鉴赏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第一步: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

7、“志”的契合点。这首诗写了素碟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第二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 “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诗人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素蝶的活动与它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伏时仕途失利,就像素蝶“避雀隐青薇” ;起时就像素蝶“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欲依“嘉树”似欲写素蝶想找到栖息之所。实则写作者渴望得到一席之地,才华得以施展。第三步: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

8、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全诗借素蝶言自己,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在鉴赏咏物诗歌时,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点准确切入进行分析,那么,面对鉴赏题目,我们就能很快的抓住得分点并迅速解答了。【学以致用】1、 ( 2012 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 【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 )尾

9、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 ( 10 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2016 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

10、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若个:哪个。络脑:马笼头。(1 ) 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2 ) 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具特色,试加以说明。【参考答案】修辞角度:对偶(“已”和“便”构成串对, “半山”和“一枝”对应,突出野菊)借代(“碧”代山林翠绿, “黄”代“菊” )抒情角度:喜爱之情。炼字角度:“逢” “忙”等的妙处。示例:对仗:对仗工整, “半山碧” “一枝黄”色彩

11、对比鲜明,勾勒出色彩鲜明的图景。表现对野菊的喜爱。借代:以特征代本体,使得画面形象生动。相逢:把野菊拟人化,表现对它的喜爱。忙:表现诗人欣喜之情,形象写出对野菊的喜爱。(3 )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2.(1)诗中通过对凤凰的生活习性、声音及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的品性。3.(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把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戴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2 ) 南园是直抒胸臆, “吴钩” “收取关山”等直白的语言,痛快淋漓地表达作者内心思想。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借骏马戴上金络脑来间接地表达自己建立功业的愿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