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5733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及治疗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病的影响、对糖尿病的治疗优势之处,陈述了各种心理疗法的具体方案。关键词:心理因素 糖尿病 影响 治疗导言: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的日益攀升,糖尿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糖尿病的各种预防治疗措施上,大都着重于生理医药方面的预防治疗,但是,人们却忽视了,糖尿病的发病以及治疗,很大程度上与个人的心理特性、情绪状态、生活事件等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病的影响以及用心理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Diab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遗传基因、自身免疫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全身性、

2、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或拮抗,胰岛素激素的增高以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糖、脂肪和蛋白质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的紊乱,以高血糖和糖尿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慢性高血糖长期作用引起多系统损害而导致心、肾、眼底、血管、神经等多种慢性并发症【1】胰岛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糖尿病诊断: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 7mmol/L 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 6.17.0mmol/L 之间称为糖耐量异常【2】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 I 型和 II 型,I 型又称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I 型

3、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 型糖尿病占患者总数的 90%95%。糖尿病 I 型和 II 型的发病机理不相同。I 型主要是由于先天胰岛素缺乏所致,与遗传、基因等先天因素有关。II型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作用,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因此本文在探讨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时主要研究的是对 II 型糖尿病的影响。随着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给糖尿病的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发现,糖尿病在发病上不仅与上述生理病理学上的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有关,如工作学习长期过度紧张,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中的突发不幸事件等社会、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都是糖尿病发生和引起加重的重要

4、因素。(一) 负性生活事件研究发现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夫妻关系不合、家庭成员患病等都会造成情绪的改变,如出现愤怒、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状态,可降低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糖尿病病程迁延易复发,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沮丧是最常见的应对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心情抑郁(二) 个性特征经过回顾性调查发现,大多数糖尿病人人格不成熟,具有被动依赖性,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他们常有不安全感,有受虐的特征。这种人格被认为糖尿病人格。我国学者徐秀峰等(1995年)对82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糖尿病患者,他们都具有躯体不适的主诉,常以否认和压抑

5、来处理外来压力的倾向。【3】(三) 社会支持 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一般都较少当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往往有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1. 情感异常(1)忧思过度,常常遇到一些糖尿病病人,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思虑重重,想法很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怎么治?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前途以及家族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想法,都会使病人陷入苦恼烦闷和忧郁之中,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疾病痊愈,而且还容易使病情加重。(2)心烦不安。有些患者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其治疗也缺乏耐心, 想方设法希望找一名“神医” ,出几帖奇方妙药,短时间很快就能把糖尿

6、病治愈。 短时间药效不理想,或病有反复,或出现并发症,就心烦不安,夜不能寐,甚至焦虑烦乱,更加不利于疾病治疗。(3)紧张恐惧。指有些患者在得了糖尿病之后,思想上十分紧张,把这种慢性疾病理解成不治之症。特别是当听说有的病人死于酮症酸中毒,或因并发下肢坏疽而截住肢,或因并发眼底出血而失明时,就更加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因而思想沉闷,精神抑郁,纳谷不香,睡眠不实。恶梦纷纭,身体也日渐消瘦,终日在恐惧心理状态下,与病非但不利,反使病情加重。(4)急躁易怒,有的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精神紧张,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和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为,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马,缺乏自制

7、力和耐心。这种病人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而系统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常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5)悲伤易泣。有的糖尿病病人在患病后,特别是当出现多种并发症时,如糖尿病肾病尿毒过,对治好疾病容易丧失信心,终日悉眉苦脸,垂头丧气,暗自饮泣,甚至沮丧、绝望,常常会出现厌世观念,认为生不如死,甚至绝望而轻生自杀。对这种病人,应特别注意,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细致的心理治疗调整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2.性格异常糖尿病病人常见消极的心理性格异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悲观型。这种病人性格内向,性情孤僻,善悲哀,一旦病情加重或出现症

8、,则容易伤心,悲观失望,对治疗疾病缺乏信心,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易使病情进一步恶化。(2)愤怒型。这种病人性情急躁,容易激动,自制力差,遇事不冷静,稍有不顺心或不如意则烦躁善怒。治疗上也缺乏耐心,常常不能配合医护人员治疗。(3)思虑型。这种病人平时谨小慎微,多愁善感,经不起不良精神刺激的影响。若治疗效果好或病情好转就高兴万分,但每当病情反复或病情加重,就思虑重重,不能排解。(4)抑郁型。这种病人胆小多疑,又偏内向,遇事不愿与别人诉说,心情郁闷,无法消除【4】临床观察进一步发现,大多数糖尿病人除了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以及血糖增高这些大家都熟悉的症状和表现之外,还不同程度地

9、存在着精神、思维、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和情志活动的异常,如忧思过度、心烦不安、紧张恐惧、急躁易怒、悲伤易泣等。在对这些病人诊治过程中,单纯用药物来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用胰岛素,疗效往往不够理想,而同时配合以心理疗法,采取形神合一、身心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常能收到事半功倍或单纯药物达不到的效果。从而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疗糖尿病也必须重视纠正和消除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使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在此前提下,再配合药物治疗,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满意疗效。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疗是非常重要的。对糖尿病的心理治疗又以下几种方

10、法:(一)认知疗法:帮助病人对基本知识的了解,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具体可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

11、信念;()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理论的基本观点。在理论模式中,是指诱发性事件;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

12、事件引起的,即引起了。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治疗的第步,首先要向糖尿病患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理论的基本原理。 治疗的第步,要向糖尿病患者指出,他们的负性悲观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糖尿病不正确的认识使他们过分焦虑、担心。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治疗

13、的第步,是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即帮助糖尿病患者客观认识疾病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控制措施等。治疗的第步,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这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求治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

14、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技术;其次是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认知 “家庭作业”以及为促使求治者很好地完成“作业”而提出的相应的自我管理方法。其他一些技术方法,或不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作为辅助的方法,或只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如决断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方面使用。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为糖尿病病人树立合理的信念,转化悲观情绪,为糖尿病转归提供良好的保障二、行为疗法:某些行为疗法技术可帮助病人遵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计划,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强化,行为塑造疗法等。三、支持心理治疗: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

15、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支持性心理治疗,又称一般心理治疗;这是目前国内精神科最普遍采用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采用普通常识性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其方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谈心和说理等十分近似。最常用的方法为倾听、指导、劝解、鼓励、安慰疏导,以及保证等内容。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开展的危机干预及心理热线服务均借鉴融合了该疗法的很多技巧。最基本的治疗技巧,有如下五种: 1耐心倾听 :听话也是一种艺术,其本身就具有治疗效应;听话过程中不要急于打断对方诉述,要善于引导。来访者通过倾诉、畅所欲言后觉得心理咨询师是在认真关心自己的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倾听,有时比滔滔不绝的解说教导往往更有效果。 2解释指导: 多采用通俗易

16、懂、深入浅出道理,讲清疾病或问题的性质及对其具体的要求,切忌用复杂高深的术语使病人难以理解。指导意见亦要简易扼要,必要时可书写下来交给来访者,让他们事后反复参照执行。 3鼓励保证 :鼓励是针对消极悲观、缺乏自信的来访者,当他们了解疾病的性质之后能振作精神,鼓起勇气,提高应付危机的信心。保证则是心理咨询师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用坚定的语调来表达,常针对多疑和情绪紧张的神经症来访者。 4语言暗示: 心理咨询师的权威性、知识和治疗者地位是暗示的重要条件。语言是一种十分特殊和广泛的信号,它的质和量均比任何刺激显得重要,缓缓道来往往比口若悬河、声色俱厉更赋魅力,来访者接受语言暗示作用的大小也因人而异。成功

17、的暗示可减轻来访者的症状,同时也毫不留下有意而为的痕迹,从顾全来访者的自尊心计,要使他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勿须外力便能解决自己问题的。 5摆正关系: 治疗者多次向来访者提供支持时,要避免使来访者产生依赖,失去自我主见、事事都要治疗者来作主。治疗者应认识到提供支持,可动用多方面的资源,如亲属、同事及各种自助团体,以及家庭和社会资源中的各类支持系统成分。 心理因素之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治疗、转归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老年内分泌疾病主编 谢春光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6【2】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防治与食疗广东科技出版社 主编 郎红明、魏爱生 2000.8【3】心身医学概论、刘瑶、张伯华编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4】糖尿病治疗 作者:糖尿病治疗网专家团队 2010-12-07 15:53【5】心理咨询与治疗教程 张伯华,刘天起,张雯主编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