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40 校验测头的时候,出现逼近距离明显不一样,为什么?在校验测头的时候,A0B0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其他的角度校验的时候宝石球与标准球之间在校验的过程中逼近距离明显不一样,短测杆还可以完成校验,但是长测杆就会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标准球,无法完成校验!請確認以下兩個問題:1、測針配置是否正確(主要指長度)2、校正標准球的設定(主要指向量)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你的PH9/10 与机器成了一点角度,所以当你使用加长杆在B角旋转时(A角不会受太大影响),0度和180度,-90和90间会有较大位移.治本的办法当然是把PH9/10调好.治标的办法是在定义CA
2、LIBRATION时选择MAN/DCC MODE 半自动半手动.这样对与每个测角你都可以手动寻找校球的中心然后自动校验.你可將校正好的測針處于a0b0角度時,用坐標系顯示功能顯示此時xyz的坐標,再將測針處于a90b0角度,同樣用坐標系顯示功能顯示此時xyz的坐標,找出兩個角度下x,y的差值,再使用三角函數即可計算其偏轉角度!141 测座找正的方法 在重新安装测座后,要对测座的安装位置进行找正,方法如下:1、将测座置于A0、B0的位置,将测针的宝石球下端找一个参照点(一个尖点或一个侧面)。将宝石球对正(从测量机前面看)。2、将操纵盒上横向运动轴(X轴)锁定键按下,使得该轴不会移动。3、将测座旋
3、转至A90、B0位置。4、用没有被锁定的其它两轴的操纵杆控制测量机运动,将宝石球对正参照点,如果出现锁定轴方向不能对正参照点,则松开测座固定螺钉,将测座找正参照点后,将测座固定好。5、重复以上步骤,再次检查一下测座是否对正参照点。我觉得您还应该利用花岗石方尺等工具来简单检查一下三坐标的精度,如各轴垂直度及各轴的直线度等,因为我觉得这个现象的出现很偶然,可能是被较大的力碰偏了,检查一下有好处。142 用圆锥建坐标系手动测量圆锥,然后以圆锥作为z正,和x、y的原点。然后重测该圆锥。评价第一次测的圆锥的位置,其坐标的x、y为0,第二次测量与第一次的差了好几个毫米。用同样的方法测圆柱,建坐标系,两次的
4、x、y坐标都为0。怎样用圆锥建坐标系。我认为主要是工作平面没找正。尝试一下找正圆锥一个面先找正圆锥一个面,手动测完这个圆锥后,再让我它自动走一遍,看是否还有这么大的误差。也可以试着把这个圆锥COPY到建好的坐标系下,再让它自动走一遍。143 构造平面 测量两个相交的孔,用其构造平面,但构造的平面明显与想象的(两相交直线决定的平面)不同。如果你输入的是两个特征只能构造中平面、平行平面、垂直平面(请详看操作手册的构造)144 为什麽注释加不到报告中?为什麽注释加不到报告中? COMMENT/OPER,NO 把“NO”变为“YES”(按F8)145 圆锥的测量 本人使用EZDIMS软件。现用坐标机测
5、量一圆锥。是否可以用手动方法在一中心线上测量母线。即(X,0,Z)X,Z为变值。如果可以,请问手动如何测量。我用程序方法测量。即在母线上打多点来拟合成一直线。但所获得的尺寸,在Y轴上有一定的偏,大约在0。080。11左右。请问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消除。并保证Y方向对0。手動方式是沒辦法實現定點量測,即便是你是鎖定某一軸量測,通常還是會有誤差,故建認你用自動方式量測!问题在于我的三坐标机没有自动测量圆锥程序。所以我采用在锥面上打点的方法。我定义在Y轴上为0。但实测出来的点在Y轴上都有0。080。11的差值。所以。可以将圆锥设为Z轴,利用自动测点的方法来采集多点,再利用这些点构造一条直线,方法是根据
6、您的圆锥夹角和圆锥顶点的位置来确定所测点的方向余弦及坐标值,根据需要测几个点,然后将这些点构造一条直线,再计算您所要的数据。Page 1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建坐标系,方法1.在圆锥上打两个圆来定轴向,然后用测定值的方法来测量圆锥,最后把手动改为DCC模式,让CMM自动测量即可。146 如何使用编程让测量机暂停一段时间,然后继续运行?我现在让测量机沿某一轴向运行,在这段行程中,插入虚点,如何使测量机在此位置保持几秒钟?可以用if加comment語句控制,但保持時間長短需要人操作滑鼠或鍵盤回簡單的方式是在虛點后新增COMMENT/OPER語句(
7、從菜單insert-reportcommand-comment調用),並在彈出對話框中輸入相關提示,當程式運行到此時,就會產生對話框,此時你可根據需要的時間回應此對話框,回應完成后程式繼續執行后部分內容!147 请问 PC-DIMSCAD+软件重新安装以后的问题请问 PC-DIMS CAD+软件重新安装以后,有2个程序,用PC-DIMS CAD+的Online程序工作时,只要一关闭,电脑就重新启动一次,而用PC-DIMS CAD+的Operator Mode程序则正常。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还有那个提示让测量机“回家”的有圆球状的有PC-DIMS CAD+字样的兰色的背景也没有了,只有黑屏,但也能
8、正常使用,请问有什么办法恢复吗?还有如何在测头里添加自己命名的测尖文件?我更改了一个测尖的文件把Online和Operator Mode的目标更改一下。C:PCDMISWPCDLRN.exeC:PCDMISWPCDLRN.exe/o1、關閉殺毒程式,重新安裝pcdmis.2、背景沒有並不影響你機器回零,若需要可從view-graphics displaywindow切換.3、可找到安裝目錄下的probe.dat文件,按其示例從新加入自己的測針.148 在PC-DMIS上VB的使用大家好!我有个问题,在PC-DMIS上的HYPREVIEW中可以使用VB。请问,这VB的功能是否与VISUAL BA
9、SIC一样?除了编辑超级报告,是否能编写控制程序?一樣的!可以的!PC-DMIS本身有VB接口!149 同一个工件同一个尺寸,测了两次,结果为什么不一样?以前被问过:同一个工件同一个尺寸(定位孔的位置度)测了两次(两人测的),其位置度度为什么相差0.026mm。我又做了个试验:同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候,第一次测出来其位置度是0.113mm,然后我用循环功能又测了三次,第二次的结果0.099mm,第三次的结果0.114mm,第四次的结果0.092mm,公差是0.1mm,这几次的结果变化正常吗?谢谢指点!测针:TP20 100mm30mm320mm pcdims3.5cad是因为你选择的建立坐标系的基
10、准比较小,或形状稍差,造成每次建立坐标系时都有变化,所以造成测量位置度的变化。不是孔的问题,是建立坐标系的基准问题。150 请问下列方向是怎么定义的,使用中有何技巧!请问下列方向是怎么定义的,使用中有何技巧!谢谢TopRightBackBottomLeftFront此應為proe中繪制草圖的定向指令,通常還應有個default吧!這些同制圖中的六視圖相似,一般情況下,top表示從上往下看到的零件視圖,front表示從前往后看到的零件視圖,其余以此類推,使用時,一般要通根據繪圖平面的擺放來確定定向平面.當然也有簡單的方式,就是在選定繪制草圖平面后,再將其旋轉到你想要的角度,此時再點選defaul
11、t,就pc-dmis mark 3d中好象没有default这个选项,proe是可以将坐标系改变,但mark 3d中也可以将零件視圖变为我们想要的方向的。但我试用Top等选项时,方向和你说的不一样。但我并没有找到一定的规律。如果找到方法对做offline时是非常有用的。152 请教斜圆柱与圆锥面交点的测量问题!下面是我今天工作中被测的工件,其中在Z平面上可以检616孔,并且已做好程序,没有发现问题。检测完这6个孔后,旋转坐标系22.5度(可能图中标的是22度,是因为自己画图造成的尺寸误差),还有8-16均布的孔在斜面上,我校测尖为A37.5B-90、A37.5B-45、A37.5B0、A37.
12、5B-45、A37.5B90、A37.5B135、A37.5B180、A37.5B-135、八个方向,因37.5度比较接近40度。然后再旋转Y向40度,让坐标系和孔的角度一致,也许是旋转坐标系有问题还是校的测尖Page 2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该零件的难点在于斜圆柱与圆锥面交点坐标的测量。一、下面是一般的操作方法:1、测圆锥,建立第一轴,并置圆锥顶点为原点(0,0,0)2、测零度位置的斜圆柱,建立第二轴3、根据圆锥参数,编辑过圆锥零度位置的圆锥母线4、用建立第二轴的圆柱,与该圆锥母线相交,即为圆柱与圆锥母线的交点坐标5、通过旋转坐标系,按上述方法,即可测出其他角
13、度位置的交点坐标6、通过理论圆柱,与理论圆锥母线相交,即可算出8个孔的理论交点坐标。二、为得到更高的测量精度,请参阅2001年论文集圆锥曲面与圆柱轴线交点坐标的测量一文153 特征组的使用 在PC-DMIS中,特征组一般在什么时候使用比较合适?使用特征组的目的是什么?在评价特征组时需要注意点什么?特征组一般是將被測特征用其質心表示,諸如圓,圓心是其質心,故用特征组建立時就是圓心的坐標,再如,我們要求計算出兩圓心之中點坐標,法一可以用點構建兩圓心的中點,法二也可用特征組構造,效果一樣,所以通常使用特征組的目的有兩種(也可說是用途吧)1、特征组的轮廓误差(如果使用 CAD 数据,则可以利用曲面上的
14、测定点来构造特征组。当您请求特征组的轮廓时,PC-DMIS 将报告最小垂直于曲面误差与最大垂直于曲面误差之间的区域.2、特征组的平均值(利用输入特征构造特征组时,PC-DMIS 将平均输入特征的 X、Y 和 Z 值。例如,可以使用特征组来获取一系列测定点的Z 平均值)154 为什么数值会变 我的程序在MR1脱机编好后,拷贝到MR2的机器上运行。一开始好都好好的,过两天再用时发现数值都变了。不光理论值变了,目标值的X、Y、Z、I、J、K都变的和理论值不一样。尤其是矢量方向的改变,造成我的测头到处乱碰。我不知道是我那里弄错了。如果程序有3D数模,请把3D数模删掉。(个人体会)一般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15、,你可檢查一下你的程式的日期,是否是當時你編程並運行OK的日期!另:編好的程式最好養成備份的習慣,這樣一旦發覺程式運行有問題,馬上可用備份程式代替,也會很容易找出兩種程式的差異,方便對程式正確性的判斷!Page 3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55 请教一个工件装夹问题!下面是我工作中被检测的工件,以中心轴线和端面为基准,检测12-3.5孔427.860.065、 395.260.065、 386.760.065的三个尺寸。因工件不知怎么装夹,请各位同仁提出见意!我用光学分度头支撑两边中心孔,找正分度头的高低和左右,因4.0H7和12-3.5有个角度要求,所以需要找正
16、这个小面以它为基准,面太小不好采点,始终是一条直线,采不了一个面。我想用端面和其中一个孔建立坐标系,不知行不行?如果机器行程允许,竖起来试一试。横着放,担心工件的自身变形。我同意用等高V型块的方法,因为我们公司有时也会测量到这样的工件,通常都是用等高V型块将两端架起,再开始检测。我曾经测过曲轴,是用竖起来的方法测量的,当时我用的是一个V型块,是圆柱度仪所带的附件,用它定位很好测量,您好果没有这个东西,可以和三爪卡盘,卡在不影响测量的一端来试一下。157 测量位置度 我在测量箱体的销孔的位置度时,测量的孔的坐标位置离理论位置相差不超过0.02,但按图纸的要求选择基准后,评价位置度却为大于0.1,
17、如果不选使用基准,直接评价,则与想象的数值差不多。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能提供软件算法的有关资料吗?软件的算法中还包含了那些误差应该考虑。孔直径5深5左右,加工中心铰成。按照位置度给的基准建立坐标系,位置值和位置度中的值就会一样了。在这个例子中,坐标位置与相对基准位置是两个概念。后者会把基准元素和特征元素的形状误差带进去。158 编的程序中需要改变测头的角度,怎么做?我在编程时有个问题搞不懂:就是编的程序中需要改变测头的角度,我不知道怎么作?请各位老师指教。1、編程時放慢速度.2、轉針時用comment作個提示.3、轉針前注意檢查空點及安全面4、多做些練習,先從簡單的工件著手.159 检具测量
18、现在我有一检具底板,长:2米,宽:0.5米,厚为:50,但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使这块板产生了变形,因为我们所有的基准都是取决于这块底板(附图,红色部位为基准角),由于该平面不面,所以每次找的平面都是不一样的,也就使X,Y值也随着变化,我们在公司是检测合格的,但拿客户那边去复测却不合格?请各位同行帮帮我!(我现在用的方法是在平面上取很多点,然后用“最佳拟合平面”,取轴也是这样.这里我想问一下我这种做可行吗?应该用“最佳拟合”还是“最佳拟合补尝”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像我这种情况在拟合轴的时候应选2D还是3D?它们的精度是否一样?)如果樣品規則,只是平面有彎曲變形,可借助輔助基准(平台)實現樣品上平面點的
19、定點量測,再構造樣品的平面,然后進行后續步驟,這樣至少可保証每次量測的一致性!Page 4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对于任何检具的测量一定要小心仔细,因为一旦PASS它就成为检测产品的工具.一般来说完成后的检具上应有标准球或孔(至少北美国90%是这样),为了省钱可以只放一个球或用底板来定基准(大部分情况下所检测产品精度要求不高).对于这么大的底板检测前应先在恒温CMM室(20-22)中放置(放平)24小时,然后擦干净卡平在CMM台上.PROBE一定要重新CALIBRATE, 所有测量一定要DCC,测点的XYZ最好整数化.一定要使用合理的工差.要求客户测量时做同样的工
20、作,恒温,擦干净,卡平,CALIBRA160 轮廓度 我们在测试中遇到关于基准的轮廓度,如图示:但在评价中又没有“使用基准”的选项,请教各位如何做才好?图纸中轮廓度基准A、B实际上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坐标系的关系,通过图纸中标注的A、B基准特征元素来建立坐标系,在当前坐标系下,选择轮廓度评价中的FORM AND LOCATION带位置度的轮廓度,即可满足图纸要求。161 角度点和棱点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棱点是角度点的特例?他们自动测量怎么操作?棱点:测量薄壁件时使用,它在上表面上采集3点构造微平面,在侧边采集2点,将实测2点构造的中点投影到上述的微平面上生成棱点。棱点是计算出来的。角度点:在上表面和
21、侧面分别测量3点构造微平面,将第二个平面的质心投影到第一个平面上计算出角度点,而且它分为内角点和外角点。他们的算法都是利用微平面法,但棱点应用在薄壁件时,侧边上由于工件条件限制无法采集3点,所以只能平行地采集2点。原则上,间隙越小(微平面的适量越接近真实曲面适量),缩进和深度值越小(实测元素越接近边缘),计算越准确。但选择参数要考虑工件的实际边缘状况。如果两个曲面的区域足够请选择角度点,如果其中某个曲面的区域特别窄,请选择棱点。Page 5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62 如何解决汽车后保险杠3D检测难题!怎样做以下产品(汽车后保)的3D检测,测量所有的孔位和产品轮
22、廓与理论值的差异.手动测量效果比自动测量要差很多,如果工件的实际状态与CAD模型差距较大,可以尝试“读位置”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坐标值,最终让机器自對于這種易變形件,我們公司通常在自然狀態下用掃描測頭將樣品外形掃描出來(點云),然后再用這些點資料同3d cad模型作對比,產生其顏色偏差報告!.测量这样的零件,首先是要解决如何固定的问题,只有将零件按照使用状态用夹具固定好,在没有附加变形或因自重变形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测量。163 大半径小圆弧的测量请教我的工件钩体中,要求R256,但是只有很小的测量范围,我测出的R数据与应为的R256相差很大,我应该如何测量?请参看海克斯康网站的测量技术可以先计算出R
23、256的理论圆心,然后将坐标系平移到该理论圆心建立一个新坐标系,再将该新坐标系转换成极坐标系,用测点的方法去测R256圆弧面上的点,就可以得到R256的值了。使用短的接长杆和短的测尖,先粗测一下圆弧的圆心和半径,将接近速度和测量速度降低,并加大接近距离,然后用自动功能再次测量一次(测点要多),用新的测量数据输入自动测圆的理论值,再次测量,看数据如何。164 自动测量量块的程序不知哪位热心人能否编一个自动测量量块的程序?一是急用,二是用来学习学习。在你的機器自帶的磁片中有校正程式!我自己編的校正程式,希望對你有用!STARTUP =ALIGNMENT/START,RECALL:, LIST= Y
24、ESALIGNMENT/ENDLOADPROBE/CALITIP/T1A0B0, SHANKIJK=0, 0, 1, ANGLE=0DISPLAYPRECISION/4MODE/MANUALMOVESPEED/ 80TOUCHSPEED/ 2FORMAT/TEXT,OPTIONS,HEADINGS,SYMBOLS, ;MEAS, , , , ,MAN_PLN =FEAT/PLANE,RECTTHEO/72.269,-12.1019,-258.2105,-0.0026196,0.0071996,0.9999707ACTL/49.9524,-16.3525,-258.1935,-0.0040846
25、,0.003243,0.9999864MEAS/PLANE,3HIT/BASIC,31.7014,-28.4012,-258.1994,-0.0026196,0.0071996,0.9999707,28.6687,-27.7273,-258.2435,USETHEO = YESHIT/BASIC,113.8693,-28.4019,-257.9841,-0.0026196,0.0071996,0.9999707,90.3118,-27.7271,-257.9917,USETHEO = YESHIT/BASIC,71.2362,20.4974,-258.4479,-0.0026196,0.007
26、1996,0.9999707,30.8766,6.397,-258.3452,USE THEO= YESENDMEAS/Page 6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ALIGN1 =ALIGNMENT/START,RECALL:STARTUP, LIST= YESALIGNMENT/LEVEL,ZPLUS,MAN_PLNALIGNMENT/ENDMAN_LINE =FEAT/LINE,RECT,UNBNDTHEO/31.1444,-34.0418,-263.9338,0.9999719,-0.0075018,0ACTL/29.8112,-35.061,-262.5662,0
27、.9999712,-0.0075843,0MEAS/LINE,2,WORKPLANEHIT/BASIC,31.1444,-34.0418,-263.9338,-0.0075018,-0.9999719,0,29.8112,-35.061,-262.5726,USE THEO = YESHIT/BASIC,111.0178,-34.641,-264.1443,-0.0075018,-0.9999719,0,105.5169,-35.6352,-262.8817,USE THEO = YESENDMEAS/MAN_PT =FEAT/POINT,RECTTHEO/22.5108,-17.0427,-
28、263.6253,-1,0.0000027,0ACTL/22.2531,-3.7153,-262.4337,-0.9999917,0,0.0040846MEAS/POINT,1HIT/BASIC,22.5108,-17.0427,-263.6253,-1,0.0000027,0,22.2531,-3.7153,-262.4337,USE THEO = YESENDMEAS/ALIGN2 =ALIGNMENT/START,RECALL:ALIGN1, LIST= YESALIGNMENT/ROTATE,XPLUS,TO,MAN_LINE,ABOUT,ZPLUSALIGNMENT/TRANS,XA
29、XIS,MAN_PTALIGNMENT/TRANS,YAXIS,MAN_LINE大家使用前别忘了把修改“LOADPROBE/CALI“修改成自己的测头!165 用循环语句测量平面上的点我编了一个测量平面的小程序,在面上采9(3*3 在X轴采3点,在Y轴采3点)点,我的思路是先采一个点,再用LOOP循环这个过程,可是每次循环完毕,只出现这一个点的坐标值,我如何作才能得到9个点的坐标呢?用特征数组可以读取9个点。例如:赋值/V1 = 点3.XYZ 为 V1 赋的值为第注意以下问题:1.在循环中要改变点的元素号,否则只能采“一个”点。2.循环结束后再构造平面。3.测量前要取消测头半径修正,否则平面度
30、误差大。4.要确定面的位置还要沿法向加、减测头半径。如果只测量9点,这样做太麻烦了。循环开始自动测量点评价点坐标变量赋值ASSIMENT/V1=LOCK.Z.MEAS可以通过1个小循环K=K+1使它顺序递增,以保证其值不会被下一次测量值覆盖循环返回166 有关测量机回家的问题我的坐标系有问题!开机,“回家”之后,X=0,Y=0,Z=0但检测工件时,Z轴即使提到最上面时,Z=-203,并不是Z=0是那里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啥?这不是问题,是正常的!测量机回家之后,坐标窗口显示的是宝石球中心点的坐标,Z203表示的是从测座中心点到宝石球之间的距离是203mm。Page 7PC-DMIS论坛精华贴(二
31、)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测量机为什么要“回家“?是为了回到测量机系统误差补偿的零点。那么这个零点在哪里呢?实际上是在测座逥转的中心点。只有这样才能将加长杆的位置和长度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计算出来并进行补偿。测量机“回家”时,因为探测到“到家”的信号(零位片或行程终或者光栅零位刻线),系统将光栅计数器置零,这就是一开始所看到的X=0,Y=0,Z=0。待我们定义了测头(包括加长杆和测针)后,软件就会显示宝石球中心点的坐标,因为要把该点的机器误差计算出来并进行补偿,这个过程必须要用到测杆长度和角度。168 均匀分布的圆周各孔的位置度测量像这样的均匀分布的圆周各孔的位置度如何测量提供数据。1、此问题的难
32、点不是测量问题,而是关于复合位置度的理解问题,如何进行评价是关键。请参看以前的帖子“关于复合位置度的标注问题”STAR和Canadian User对此问题有很专业的解释。2、PC-DMIS 4.0以后的版本可以直接评价复合位置度。测量此类零件时,可考虑用量块等较好表面形状和粗糙度的块规来塞入键槽内(配合紧密),以量块表面为导出的C基准,才能很好的体现,因为键槽一般较小,不宜直接使用,这样效果不好。169 关于同心度,同轴度的问题有一个问题请教各位高手,我在测量的结束进行评价的时候,由于两个圆(同轴的孔)距离比较远,出现了结果失真的现象,一直未能解决.希望能得到指点.另外希望能指点PCDIMS下
33、评价同心度和同轴度的原理是怎么引入辅助基准,比如基准孔的端面,将基准孔的端面的法失方向建立成坐标系的第一轴,比如Z轴;将原点建立在基准圆柱和端面相交的点上;测量远端(被测圆柱)几个截面,看在ZPLUS平面下的极半径,取几个截面中最大的一个值乘以2,即可看作是同轴度数值。当参加装配的轴存在辅助定位基准面的时候,可以考虑用 同心度,因为它是将各个截面圆心投影到基准平面上进行计算的,不存在误差在角度上线性放大的问题。利用公共轴线来作为同轴度的评价基准需要慎重一些。主要需要考虑工件实际工作状态下的轴线。例如,一根轴,其两端都有轴承支撑定位,这时用轴承支撑部位的基准轴线建立公共基准比较符合它的实际工作状
34、态。如果轴只有一端是轴承定位支撑,而另一端是悬臂的,就需要多考虑考虑了。对距离比较远的两个圆或者说是细长轴,可以分别测量两头的圆,用这两个圆的圆心拟合成一条直线,建立一个坐标系,然后再测量这个轴上任意剖面的圆,就可以很好的评价了。170 请问在构造特征中,最佳拟合与最佳拟合重新补偿有何区别在构造直线特征时,出现最佳拟合与最佳拟合重新补偿两种构造方法,请问什么场合下适用最佳拟合,什么情况下适用最佳拟合重新补偿?Page 8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举例平面的拟合,通过若干点最佳拟合:每测量完成一个点后,即进行测头半径补偿,将球心点补偿到工件表面上;重复完成每个点。之后
35、用所有补偿到工件表面上的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平面计算。缺点:每一部都存在余弦误差,尤其是曲率变化较大的区域,余弦误差会相应很大。最佳拟合重新补偿:测量完成所有的点之后,利用球心坐标点先拟合成曲线,在将整个曲线向下落一个球半径,即形成工件表面的实际曲线。两者算法上不同,后者的准确性要好很多。平面与直线可以理解成曲线、曲面的特殊形式,他们的表面状况越平直,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就越小。对于有明显曲率变化的表面来讲,最佳拟合重新补偿的精度要更有保障。建议不要用PC-DMIS来构造曲线曲面,因为算法处理方法很多,PC-DMIS的在这方面的计算不够全面专业,它是专业的测量软件.讨论的这两种方法是针对如何精确测
36、量获取准确的实测值而言的.测量中:利用测点或扫描点等构造圆、圆柱、圆锥、平面等等;逆向中:片区扫描的计算处理方式类似最佳拟合重新补偿,在曲面扫描时,可以提高获取实测点的精度。171 一个大约20*20的小工艺面可以当作基准面建坐标系吗?一个大约20*20的小工艺面可以当作基准面建坐标系吗?一个曲轴轴长大约500,工艺面在一端了。如果是建立初始坐标系,是可以借用小平面的,效率要高一些。但之后要利用基准轴线建立精准坐标系。172 这组测杆校得怎么样?请问为什么我的这几个方向的球心的理论值会相差的这么远,这种情况正常吗?如果有问题的话,是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怎么样进行处理?如果测座装的
37、不正,将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如果您的零件不需要将测尖探入太多,碰不到测杆,应该问题不大,倒是应该注意一下各测尖的DEV值,此值如果大,就应该重新校验一下。做了个实验,发现这个球心理论值和装测杆的角度有关系,即在装5WAY的时候,水平的杆不可能和机器坐标系绝对重合,就会在校验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同时还和标准球的矢量方向有关系,也会影响到这个理论值.在测量的过程中,该值会被软件自动补偿,不会对测量造成影响的;有影响的是DEV值,该值应该是会被100%被带入测量结果的.173 关于测头效验的报警参数设置的问题请教一个低级的问题,各位莫笑,通常应该将测尖设置选项里“测尖直径超出该值时报警”的数值设
38、置为多少?最好采用机器的默认设置。174 没有测头文件,怎么办?我有文件里,没有测头文件,测尖列表里也没有任何显示,我该怎么办?默认的搜索路径和你的测头文件所在的位置要一样重新添加一个测头文件,從你的安裝光碟中將probe.dat copy到pcdmis安裝目錄下.Page 9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75 关于关节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用PC-DIMS的问题我公司有一台节臂式三坐标测量机所用软件是POWERINSPECT,但用来测量叶片不是很方便。我听说PC-DIMS中有专门测量叶片的模块,PC-DIMS支持关节臂式三坐标测量机?不知你所说的节臂式三坐标测量机是否指F
39、ARO ARM 或ROMER ARM?这俩种机型上PC-DMIS都可以用.POWERINSPECT是DELCAM的产品,没什么特好或特坏?测量叶片的软件都是很特殊的,PC-DMIS本身没有特别的叶片功能,你要用B 2 如图建立红色所示的坐标系,然后在此坐标系下测量其中一侧宽度为1.6mm的平面得到平面A(尽可能多采点),求出该平面的法线N与Z轴正向的夹角a,再把红色所示的坐标系绕着Y轴由X-Z旋转a角度,形成图中绿色所示的坐标系; 3 在同一侧宽度为0.8mm的面上沿着导轨测量一条直线B(尽可能多采点),然后把直线B投影到平面A上得到直线B,再将B沿X轴平移(0.5+0.75)mm,再沿Z轴平
40、移-(0.5+0.75)mm最终得到直线B;(球的理论半径为0.75mm) 4 另一侧做法相同,最终得到直线D; 5 再回到红色所示的坐标系下求两直线间的沿X轴的2D距离就是球心距离,求两直线的平行度就是兩球沿軌道運行的在两端分别放置量块,紧贴球体和底面,测量量块外端面,往下的步骤大家都明白,不罗嗦了.(另外,我觉得如果直接测槽的斜面不容易测准.)Page 12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由于钢球在导轨内运动,故钢球的运动轨迹应与导轨的两接触面的交线平行.将尺寸1转换为测交线之间的距离22R,同时,平行度2的评价也可转换为评定交线的平行.过程:分别在两侧导轨上测量几个
41、角点,角点数3,再用这几个点构造成直线,求出直线间的距离和平行度即可.謝謝以上各位的精彩回答,現一一作出簡單評價,若有不對之處,請各位提出檢討!SUN的方法克觀准確,利用測針模擬附圖中球珠,並巧妙的使用關閉測針補償的方式直接測量出球心距離及平行度,但要使用紅寶石球在某一位置同時精確地接觸到樣品兩內側比較困難,加之有接近距離的影響,當Z軸坐標變化時,測針很可能沒接觸到上內側邊,紅寶石球就已接觸到下內側邊.pgl的思路正確,通過T恆定轉內側量測為外測測量,大大降低操作難度,但其方法忽略了兩個題:一是在PCDMIS軟體中沒辦法進行線的OFFSET,二是當兩內側面不垂直時,用其方法測量就會增大或減少1
42、#尺寸,以下附圖是當其大于90度時,1#會變大的簡單示意圖,同理可証小于90度時,1#會減小.連一凡的方法快速簡單,也是我們最先想到的一種方法,為了更一步簡化,我們對卡尺進行了改進,具體如下圖方便產線作快速檢查,然而此方法累積了大量的人為誤差,治具誤差,其結果可信度不高!因此,客戶不認同此方法作最終尺寸承認. 川人陈的方法更是簡單理想化,應該不是测交线之间的距离22R,而是测交线之间的距离-22R,此法同樣忽略兩內側面不垂直的情形.我认为,该题的难点不在于测量机的功能,而是难在如何去采样,因为工件太小了。若从光学测头上考虑,目前配有光学测头的用户并非很多,没有广泛意义;若采用镶入钢球的方式,理
43、论上可以,但实施操作却存在问题,即在1.5mm的钢球上采点是非常难的,何况还得考虑钢球固定的问题。所以,我采用镶入1.5mm的心棒的方式则不同了,它即便于与切点固定又便于采点,有了这两个条件,坐标1和平行度2按常规的测量操作就行了謝謝STAR的答案,此答案道出了此題關鍵點之一即采樣問題,但若用此種方法量測1,2#尺寸卻會忽略內側面導軌的直線度,假如導軌是彎曲的或圓弧形狀,直的心棒就不可能完全模擬出鋼球的運動軌跡,實際測量出的1#,2#的尺寸就會同樣品本身的狀況存在較大的差異.2#尺寸平行度的管Page 13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很高兴本月的试题越来越向更深入更细
44、致的方向引入,欢迎更多专家和用户的参与。我的看法有两点:1、关于该工件的测量,若是100%检测,最好制作专用检具;2、在专用检具还没有制造好之前,可以用测量机进行抽检。从原图上看,象是一个非加工的精密成型件。加之版主又提供新的信息,说是还存有轨道变形,这就说明工件精度不是很高。故采用心棒辅助检测的方法我认为比较实际且也能满足图样的要求。3、若该工件具有较高精度,那么轨道变形的问题将一定会有特别要求,加工时必然要考虑用工艺方式加以控制,误差不可能很大。何况,有要求就得检测,变形大小一看直线度的测量结果就知道了,不会因使用心棒而错漏检。换句话说,即使不装心棒,我们测量的也仅仅是元素被测表面上的特征
45、点,它也没有将其形状误差完全体现出来。经验证明,当形状误差比较大时,往往用模拟法比直接法效果更好。如一组圆度较大的孔的坐标测量,当插入心棒检测就更接近装配实际,而直接测底孔重复性就比较差了,效果当然不好。这些在有关测量的书籍中都有过介绍,三坐标测量也是可以借鉴的。九月份測試題答案公布,如有疑問,歡迎討論184 轴类零件如何建立坐标系?将轴大概物理找正,在轴的两端测量两个截面圆,用这两个截面圆的圆心坐标拟合成一条直线,用找正坐标轴的方法建立坐标系,坐标系原点可以任选一个截面圆的圆心。当然,还可以平移到其它地方。现在,测量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了。“3-2-1法”找正并不是找正的唯一模式,而仅仅是多种
46、找正方式的其中一种,关于轴类工件的坐标系建立,第1轴应该选择圆柱(两端截圆直径相同时)或阶梯圆柱(两端截圆直径不同时),而不能选择端面,因它面积太小,更不能选择测圆,因它不是空间元素。只要概念清楚了,就再也不会为零件的数学找正发愁了。要务必记住第1轴找正的元素只能选用空间元素,也就是线级元素和面级元素,而第2轴找正的元185 如何构造偏置平面?我在测量过程中经常需构造一理论平面,按照说明书所说对一平面进行偏置,最终的结果都得到两字-“失败“,如何偏置一平面?构造偏置平面至少要输入3个特征,不能对一个平面进行偏置。要对平面进行偏置,所用的命令不是“OFFSET“而是“PARALLEL“,我作了一
47、个简单的例子:PLN1 =FEAT/PLANE,RECTTHEO/20,10,5,0,0,1ACTL/20,10,5,0,0,1MEAS/PLANE,4HIT/BASIC,20,10,5,0,0,1,0,0,0,USE THEO = YESHIT/BASIC,20,1Page 14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86 请教各位SPC-Light统计分析软件的功能!我用的是pc-dmis3.5软件,但我在前几天应用中发现软件的统计功能项中只有统计和跟踪字段功能,而没有手册中提到的spc统计图表项、访问spc数据库项,我看到手册中提到的SPC-Light统计分析软件,我们这
48、里也有。请问spc统计图表项、访问spc数据库项等是不是要重新购买?若不用购买,请问我如何找到这些功能项?SPC统计图表是在DATAPAGE里面。spc-light是一套單獨類似于datapage的統計軟體,目前版本4.0,pcdmis手冊中提到spc-light,表示的是其可將尺寸輸出到spc-light中進行統計分析,但真正要安裝spc-light必須有license及portlock,不知你有嗎?能正常使用嗎?我有一套,但感覺使用起來不如datapage方便!故很久沒用!它的優點是支持許多大多數基于dmis語言的測量軟體如virtual187 如何进行圆或者圆柱之间距离的测量?能不能只建
49、立一个Z正来测量Z平面上的圆的距离!或者不在Z正上,但垂直于Z正上的圆或者圆柱之间的距离!建立Z轴以后,在Z正工作平面的特征可以直接求距离。188 麻烦各位看看这个零件尺寸能不能用三坐标测量出?说明:附草图!一个小箱体零件,有一双斜角度孔贯穿(双15度)其斜孔在靠近一面有一截园槽,如何测量红色标记的大孔孔径和蓝色标记的槽宽?箱体零件通常采用鑄造方式,類似上附圖的尺寸能不能用三坐標量測,取決于其斜孔直徑及深度,當直徑夠大時,盤形及星形測頭均可測出上面的兩個尺寸.189 三坐标校验周期 各位请问三坐标一般多长时间进行系统校验按照国家计量局的规定,每年校验一次。如果你的机器不对外的话,你也可以自己校验的。Page 15PC-DMIS论坛精华贴(二)编号 主题 内容 编者注190 对于汽车前大灯灯罩的建坐标及检测?目的是要分析他的轮廓度。但他表面无特征可以用来建坐标,用6点迭代也行不通。对于这样的工件有没有好的方法?选择来建第一轴的几个点的矢量方向必须大致相同,在此灯罩上(包括灯罩的边缘)好象不好找到这样的几个点,所以也只能用 最佳拟合法建坐标系了,然后用扫描来评定轮廓度我的设想是:在大的曲面上取3点,在侧立的较小平面上取2点,在侧边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