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请回答野生酵母的培养和分离及果酒制作实验的有关问题:(1)从葡萄多年生长的环境中获取少量土样,配制成土壤稀释液,然后取 01ml 稀释液加入到 培养基中,用 (工具)进行 分离,最后培养得到野生酵母菌。将分离获得的菌种进行诱变培养后,根据不同菌株的 特征,分别筛选出高产谷胱甘肽酵母菌(甲)和低产硫化氢的酵母菌(乙)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目的是 (2)成熟的紫葡萄,常用 (A 高锰酸钾 B次氯酸钠 C乙醇 D无菌水)溶液浸泡约 5min,然后制成匀浆放入发酵罐中,并接种相应菌株,发酵获得高品质的葡萄酒。若向发酵罐中加入一定量的 ,可获得酒精含量和糖含量较高的
2、果酒。(1)固体 玻璃刮刀 涂布 菌落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2)A 蔗糖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1 )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 (填中间产物) ,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 (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第二步:用 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 。第三步:用 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 氧气。(2 )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 ,还有少量的
3、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 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 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 。糊精 碘液 酵母 发酵过程中有 CO2 产生 醋酸杆菌 需要通入 有机酸和醇类物质 分光光度 红 对照制备培养基方法:将蛋白胨、NaCl 和牛肉膏放人烧杯内,加 20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匀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蛋白胨、牛肉膏融化后,加入琼脂,用微火继续加热至琼脂溶化,补充水至 200Ml。用 0.1molL 的 NaOH 或 0.1molL 的 HCl 将 pH 调至 7.07.2,分别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当培养基的温度下降到 50时,将其分装在 5 套培养皿中,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将处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 35的温度下培养 23 天,观察每个培养基中的细菌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1 套 开盖,在空气中暴露 10s第 2 套 用手指接触培养基约 10s第 3 套 用硬币接触培养基约 10s第 4 套 用滤纸擦一下课桌,再接触培养基约 10s第 5 套 (不打开盖)上述实验中有哪些是无菌操作 。第 5 套培养皿的作用是 。在 1 到 4 套的培养基中都出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原因是 。实验中,有三处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请简要说明其控制温度的科学道理。如将处
5、理完毕的培养基置于 35的温度下培养”: 。高压蒸汽灭菌(2 分) 对照(2 分) 培养基中接入了不同种类的细菌(2分) 让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生长繁殖(2 分)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盐。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的实验。根据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及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亚硝酸盐含量(mg/Kg) 封坛前 第 4 天 第 8 天 第 12 天 第 16 天1 号坛 0.15 0.6 0.2 0.1 0.12 号坛 0.15 0.2 0.1 0.05 0.053 号坛 0.
6、15 0.7 0.6 0.2 0.2(1 )泡菜腌制过程中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假丝酵母和 ,后者与前者的细胞结构最主要区别是 。(2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 。(3 )制备泡菜的过程中加入的盐水为什么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 (4 )为确保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应注意 。(5 )实验中 3 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6 )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7 )如果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泡菜汁效果更好,其原因是 (8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答案:第(3)题 2 分,其他每个空格 1 分,共 10 分
7、(1)乳酸菌 前者具有核膜( 后者没有核膜 ) (2)亚硝酸盐的含量低(3)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1 分),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1 分)(4)将坛口用水密封 (5)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6)泡菜坛子密封不严或取食工具不卫生,或盐的比例过小,都会引起杂菌滋生、泡菜变质(写出一点即可 ) (7)泡菜汁中含有已经扩增的发酵菌 (8)比色法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 1 月 4日下午选取 1、2、3 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 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 10盐水,
8、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其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于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计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4)根据图中数据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天,泡菜中的亚
9、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 天比较好。(5)实验中 3 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盐水中的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1 分)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1 分)(2 ) 比色法(1 分) 紫红色产物(1 分)(3 ) 不合理。 (1 分)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均值(1 分) ,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的含量为纵坐标画出一条曲线(1 分) 。(4 ) 3 (1 分) 10 (1 分)(5 ) 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其它合理答案也
10、给分) (1 分)下 表 中 给 出 某 培 养 基 的 配 方 。 请 回 答牛 肉 膏 蛋 白 胨 NaCl 琼 脂 20.5g 1g 0.5g 2g 100mL1)蛋 白 胨 能 提 供 的 营 养 素 有 等 。 琼 脂 的 作 用 为 。2)在 各 种 成 分 溶 化 分 装 前 , 必 须 进 行 的 重 要 步 骤 是 。3)此 培 养 基 一 般 不 适 用 于 工 业 生 产 , 工 业 生 产 常 用 培 养 基 。4)此 培 养 基 能 培 养 的 细 菌 的 同 化 作 用 类 型 是 。5)若 用 此 培 养 基 纯 化 大 肠 杆 菌 , 最 常 用 的 方 法 是 和 。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使培养基凝固 2)调节 PH 3)液体4)异养型 5)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