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
2、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节选自明史曹端传)注:墓次:服丧人在墓旁的临时住处。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B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
3、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20182019 高一年级假期作业总第(6 )期 正月初四班级学号 组 姓名 设计:孙海英 校对:王艳芳课题: 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 成绩 C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D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举人意即应举之人,唐时为由州县举荐赴省城应试人员的通称,明清时则为乡试考中的人的专称。作为一种身份资格,举人可授予知县官职。B庐墓即在墓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小屋守墓服丧。古代一些人特别重视孝道,父母去世后,要守
4、墓居丧,时间长短不一。C知府,古代地方官名。宋代派京官统治一府称“ 知某府事”,简称知府。知府相当于战国时的郡守和以后的太守,明清两代为府级最高行政长官的正式名称。D学正是中国古代文职官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学正也是地方学校学官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端热爱读书,专心研究。他五岁时看到 河图洛书两书,就询问他的父亲;后又读到太极图通书西铭等书,他读书研究学问的地方,双脚把地下的两砖都磨透了。B.曹端重视孝道,孝顺父母。父母在时,他非常孝顺;父母相继去世,他从外地回家安葬双亲,不吃五味,并守墓居丧六年。C
5、.曹端不信宗教,反对邪说。他读了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以及阴阳风水、凶时吉日之说等一概否定和批判,表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曹端很有声望,受到赞誉。他在霍州任学正时,同在乡里讲学的李德遇见了他,李德在学生们面前极力称赞曹端的品德和学问,称他为学生难得的“人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2 )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寄外舅郭大夫 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注】 外舅:岳父。陈师道:写此诗时因家境贫苦,无力养活妻儿,
6、只好托付给岳父带往四川。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一个“通” 字,把“巴蜀”和“归使” 串联起来,说明获知“巴蜀”之地妻子儿女消息的艰难。B.“妻孥且旧居 ”一句写妻子儿女仍在外家居住,这既是信使带来的消息,又是作者内心独白。C.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写作者明知道信使是报消息的,但又不忍心问,将作者想知道家人的消息但又害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D.本诗含蓄委婉,慷慨悲壮,情真意切。首联情绪平静,颔联沉抑,颈联欢快,尾联感慨深沉,起伏跌宕,尽显真情之妙。6.本诗感情丰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7在横线处
7、补写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 分)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 ,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 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 。如果说成功是青春的一个梦,那么,追求即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 ,谁就青春常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第(6)期,正月初四:1. B2. A(“赴省城 ”错,应是赴京城)3. C(“道教”“批判”之说于文无据,只是摒弃不用。 )4. ( 1)学生们都信服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教 ”“化”“耻”各 1 分,句意 2 分)(2 )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
8、让众弟子请他回来,讲解阐明合乎正道的学问。 (“高”“延”“致”各 1 分,句意 2 分)参考译文:曹端,字正夫,河南渑池人。明朝永乐六年考中举人。他五岁看到何图洛书两书,就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儒家性理之学(大道理) 。他在学习时,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存于心作为最主要的。(他) 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 ”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座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 对待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人的本性
9、的理论。” 他父亲愉快地接受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父母接连亡故,(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不吃,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非常相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他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 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向他请教处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做到公平公正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洁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
10、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蒲州学正。霍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的众弟子说:“ 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 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们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 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讲解阐明合乎正道的学问。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
11、多弟子服心丧之年,霍州百姓(听到曹端去世)连买卖都不做了,在街巷中痛哭,孩子们也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安葬在故乡,于是留葬在霍州。5 D “含蓄委婉,慷慨悲壮” 错,应是“通俗易懂,自然纯朴”。6 表达出了对妻儿的关心思念,面对来使,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表现出诗人对妻儿的深切关怀;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诗人年亊已高,愁病交加,却还得忍受与妻儿的分离之苦,不禁悲从中来;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结尾哀叹自己贫困潦倒,连妻儿都无力养活,只能分居两地,追根究底皆因功名难就.(每点2分,酌情给分)7 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 而不愿做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 谁追求不止情感语录
12、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
13、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