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光华实验小学校:黄武、肖桂花课程名称:三年级美术 (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教学材料:人美版 2014 年 11 月第一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 5 册)授课时间:36 课时(18 周2 课/周)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背 景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 2011 年版美术课程标准编撰而成,并通过教育部审查通过。教材反映当今教育、科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现当今教育的理念。本册教材编写了四个领域学习内容(即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占较大比重。本册教材是以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
2、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教材版式编排上篇幅不大,但印刷精美,图片相对较多,充分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图片中的美术作品图片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同时还加入了活动图片、方法步骤图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重视研读教材,用好教材。本学期学生已有小学两年的美术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等造型活动过程中缺乏大胆创造,学生创造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学习,提升学习的美术综合素养。目 标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机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
3、,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内 容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的要求,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册) 教材内容,其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如下:准备
4、课:分享三年级美术(第五册)课程纲要1 课时造型表现领域单元(18 课时)1.我的小天地1 课时2.机器人2 课时3.连环画2 课时4.演电视1 课时5.红色的画2 课时6.黄色和蓝色的画2 课时7.拓印树叶真有趣1 课时8.对印版画2 课时9.面具2 课时10.一张奇特的脸1 课时11.俏花旦1 课时12.黄龙溪老街1 课时设计应用领域单元(10 课时)1.有趣的拼图1 课时2.台历的设计2 课时3.民间面塑1 课时4.伸缩玩具2 课时5.爬升玩具2 课时6.香烙画羌族人物头像2 课时欣赏评述领域单元(3 课时)1.生命花树1 课时2.身边的设计艺术1 课时3.多彩的民间艺术1 课时综合探索
5、领域单元(4 课时)1. 各种各样的鞋2 课时2. 彩绘泥塑羌人2 课时复习与综合练习1 课时期末检测 1 课时实 施(一)课程资源1.人们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美术(第五册) 教材。2.多媒体课件、美术展馆、美术展示活动(如艺术节美术活动) 、师生作品集等。(二)实施方式1.结合视频、范画、参观、游戏、音乐、讲故事、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规律,多让学生感悟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不要急于用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3.教学中
6、要注意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4.教学中要采用讲练结合。重视直观教学和示范,加强个别辅导,掌握学情,适时调整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交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5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结合区内“中小学艺术活动”举办一次“优秀美术作品选拔赛” 。6.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互帮互助,达成共同进步的
7、目的。评 价(一)评价构成学期成绩由过程性评价和期末检测成绩两项构成。过程性评价占 50%,期末检测成绩占 50%。(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学生自评、同学评、师评结合。1.过程性评价(占学期成绩 50%):学习态度包括:(1)课前带学具材料情况(10 分)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回答、讨论、合作) (10 分) ;(3)作业本、课本保护(10 分) 。作业态度构成:(1)是否按时完成作业(10 分):(2)是否上交作品参加班级以上美术作品展。 (看学生档案袋材料:看档案袋代表性作品及最高等级奖状各一件) (10 分) 。2.期末检测成绩(占学期成绩 50%):闭卷测试,卷面分 100分。
8、学期成绩评定等级:(1)85-100 分为优秀;(2)70-84 为良好;(3)60-69 为及格;(4)60 分以下为不及格。不及格者按学校相关要求进行补测。附:美术学科学生学业评价表学期成绩评价构成 评价内容 评价得分合计分数 等 级学具材料准备 10 分作业本和教科书保护 10 分课堂学习态度(听讲、回答、讨论、合作) 10 分课堂作业完成情况 10 分学习过程参加班级以上美术作品展情况10 分期末检测 闭卷测试(含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50 分附 1:美术(三年级上册)课程实施评价意见附 2:美术(三年级上册)抽样调研样卷附 3:美术课堂学生创造活动有效性研究记录表附 1:美术(三年级
9、上册)课程实施评价意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术课程促进学生全面、生动、个性发展。现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拟定温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术课程实施情况评价意见 。一、 评价原则1.激励与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即通过评价意见的实施,引导校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原则。评价实施中即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3.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实施中依据不同需要,分别采用量性与质性评价的方式,并整合其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二、评价要素及内容评价内容包含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关注学校课
10、程实施及成效情况。评价要素 评价内容 得分课程开设(20 分)1 按部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美术课程。 (10 分)2.学生有美术课程教材,教师有美术可程标准、教材、教参、配套音像资料。 (3 分)3.将美术课程列入期末考查和毕业考核科目,并有效组织实施。 (3 分)4.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执行,无随意停课或变相挤占课时现象。 (2 分)5.按课程性质配置专任教师,各门课程应有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 分)教师有学期课时教学计划,期末有教学总结。教师备课认真,教案定期检查。 (5 分)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课堂教学充分体验学科特点,学生能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10 分)课堂教学方法
11、科学合理,教学手段多样化且应用得当,教学环节规范。5 分)课堂教学(40 分)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美好素养达到课程标准相应学段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20 分)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艺术节活动,学生参与率达 100%(5 分)学校建有学生美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生人数在 30 人以上。(5 分)课外活动(15 分)学校美术社团(队)定期在校内开展活动。 (5 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竞赛活动(5 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美术作品展览竞赛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5 分)专职教师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按要求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2、。 (5 分)教师队伍(25 分)专职美术教师承担一次区级以上的组织的公开课或培训讲座任务。 (5 分)学校给艺术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及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保障专职教师队伍稳定。 (5 分)等级 总分三、评价形式:1.学业质量检测,针对学科知识与能力,通过每期期末的检测和样本调研检测方式进行。2.问卷调查,针对各类课程的实施情况,通过向学生、教师或家长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3.听课与查阅资料,通过深入课堂听评课,查看教学、教研等过程资料的方式进行。注:1.A(优秀):100-85;B(良好):84-70;C(合格): 69-60;D(不合格):60
13、 分以下。2.对于随意停课或变相挤占美术课,未按要求开足美术课时的学校采取一票否决制,即不合格。附 2:美术(三年级上册)抽样调研样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1、我会判断。 (请在正确的复述后边划,不正确的叙述后边划 ) (40 分)1.拼贴画就是将不同色彩的纸片拼起来的画。 ( )2.连环画是指用四幅画页连续叙述一个故事的艺术形式。 ( ) 3.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无法调和出来,它们是黄、红、绿。 ( )4.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应注意实用性和美观性。 ( ) 5.威尼斯面具在世界面具中独树一帜,因为它融入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 ( ) 6.泥塑技法一般有搓、捏、压、卷等方法。 ( )
14、7.我国民间美术种类丰富,有剪纸、年画、刺绣、玩具等。 ( ) 8.红色的画就是只用红颜色画的画。 ( )9.线描是用单色的线条画出的美术作品。 ( ) 10.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杰作。 ( )2、造型表现操作题。 (60 分)要求:用对印的方法,再经过添加使它变成一副完整而有趣而完整的画。附 3:美术课堂学生创作活动有效性研究观察记录表观察维度:创作内容 表现形式 创作前准备 倾听与互动 创作用 时 作品完成情况研究问题:如何提高美术课堂学生创作活动的有效性执教教师:_ 学校:_ 班级: _ 执教课题:_ 观察范围:_ 观察者:_ 创作前准备 作品完成情况(各等级人数)创造内容 表现形式材料 指导倾听与互动情况 创作用时A B C D存在问题 如何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