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P 和超敏 CRP 临床意义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 CRP)是由 Tillet 和 Francis 于 1930 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 Oligomeric 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 120000,由5 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 C 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超敏 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使用高敏感的检测方法,即检测方法具有检测到0.3mg/L 的 C
2、RP 的能力.CRP 在人体内是怎样反应的呢?它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炎症过程时升高,出现快,半衰期短,随炎症过程发生变化,CRP 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但是 CRP 不能通过胎盘,故正常新生儿血清中含量极微。CRP 和哪些疾病有关呢?1感染的诊断和鉴别: 由于 CRP 在感染发生后 68h 即开始升高,2448h 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3、而 CRP 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2确定抗生素的疗效: CRP 在确定抗生素的疗效方面也发挥了作用。挪威的一个研究小组对感染 A 型溶血性链球菌的 11 例咽炎确诊病例进行了抗生素治 疗,并同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后 1、2、3d 的 CRP 水平、体温和咽痛减轻程度等指标。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 1、2、3d CRP 分别下降 34.1%、60.1%和 75.3%,并且,CRP 降低的程度与症状的减轻和治疗后的天数明显相关(P10.0109/L 时才被认为异常, 而且升高不显著, 只呈 1 倍至几倍增长。并且 WBC 总数易受运动、精
4、神等多种因素影响, 所以 WBC 计数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2白细胞分类计数是细菌性感染较好的实验诊断指标, 能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但由于目前白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 仪器分类的结果不一定全部可信, 需同时做血涂片瑞氏染色分类, 但瑞氏染色分类耗时较长,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图:手术后无并发症,体温、WBC、CRP 的变化3 NAP 受许多体内因素调节, 如激素、糖代谢、锌离子、基因等;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细菌感染、发热等时, 机体代谢增加,NAP 活力均可增高。虽在诊断细菌性疾病中是一项较好的实验室指标,但操作相对繁琐。检验时间长, 不能为临床提供快速的实验结果。4有研究显示:应用 ROC 曲线评价血清 CRP、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CR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针对老年患者排序为 CRP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以上显示,检测 CRP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意义。IMMAGE800 方法原理:抗原抗体反应中形成免疫复合物,悬浮在缓冲液中使散射光信号发生变化,通过测信号增长的速率决定抗原浓度。超敏 CRP 性范围:0.2144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