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知识点1、城市规划社会调查分类(1)广义的划分在广义上可分为“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两种类型。所谓“走马观花” ,比喻对事物做匆忙、粗浅的了解,即到基层或单位做走走,看看,听听,问问,议议。如各地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访问交流、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等。所谓“下马观花” ,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2)按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划分从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社会调查;从属于城市规划编制的社会调查;从属于城市规划决策及管理的社会调查;从属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调查。(3)按社会调查对象划分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指对调查对象总体的全部成员逐一进行调查;非全面调查指对调查对象
2、总体中的一部分成员进行的调查。(4)按社会调查目的划分分为应用性社会调查和学术性社会调查。应用性社会调查指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而进行的调查,例如为解决某道路的交通拥挤问题而进行的道路交通流量调查等。学术性社会调查是指以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调查,旨在解答城市规划个领域中的理论问题。例如关于城镇化发展的社会调查、城镇一体化调查等。(5)按社会调查内容划分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6)按社会调查时间划分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一次性调查指只进行一次的调查;经常性调查包括周期性调查、阶段性调查和不定期调查。追踪调查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调查对象进行的连续调查,可分
3、为周期性追踪调查和不定期追踪调查。2、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调查主体,调查客体和调查过程。(1)调查主体就是调查者本身。(2)调查客体就是调查对象,它既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即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即人们的思想、情感、态度、愿望、心理特征等等。(3)调查的过程,就是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从搜索材料、研究材料到形成调查结论,再从调查结论到实践应用的辩证运动过程。3、群众路线重要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科学的城市规划社会调
4、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4、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即认识客体,认识主体和认识过程。5、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有两个基本要点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有两个基本要点:首先是到群众中去做调查,将群众中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收集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形成调查结论;其次是通过调查研究,将调查结论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化为群众的意见,贯彻到群众的实际行动中去,并通过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调查结论,发展调查结论。6、普遍调查的方式普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填表,即由上级指定普查表,由下级
5、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进行填报;另一种方式是直接登记,即组织专门普查机构,派出调查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直接登记,7、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科学研究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通过已知探索未知,逐渐深化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是假设演绎法,又称“试错法” 。它是由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构成的,克服了单纯归纳或单纯演绎的局限性。假设演绎法首先从问题出发,为解决问题而提出尝试性的理论假说和研究假设,然后通过大量的观察来检验假说。如果假说与观察到的事实不相符,就要修改原来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假说,再进行新的观察,直到得出满意的结论。假设演绎法的基本过程是:(1)从一个现象中发现问题 (2)根据
6、已有的一般性认识推演出假设 (3)通过观察归纳来检验假设 (4)得出满意的解释。8、抽样分布、抽样类型(1)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是根据概率的原则而成立的理论分布,显示出我们在从一个总体中不断抽取样本是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样本统计值得分布情况。例如,我们在对 1000 位成年男性进行身高测量时,会发现身高特别高和特别低的都占极少数,绝大多数成年男性的身高都在中间(如 170cm)左右。(2)抽样类型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叫纯随机抽样,是基本的概率抽样,其他种类的概率抽样都可以看成是它所派生出来的。其实际操作方法有:抽签或抓阄法:首先编制样本框,并给总体的各单位编号,然后按照抽签或抓阄的方法抽取规定数量
7、的样本。随机数表法:由一些任意的数字毫无规律地排列而形成的数字表,每一个数字号码在表上出现的机会在长时间内平均起来都是一样的。等距随机抽样又称机械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即首先编制抽样框,将各抽样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列编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样本间隔,并在第一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样本,最后按样本间隔等距抽样,直到最后一个样本为止。类型随机抽样又称分层随机抽样。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然后按照各类型或层次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方法从各类型或各层次中抽取样本。整体随机抽样
8、又称聚类随机抽样或集体随机抽样。即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小的群体,并将每一个小群体看作一个抽样单位,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小群体中抽出若干个小群体作为样本,最后对样本小群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逐个进行调查。多段随机抽样又称多级随机抽样或分段随机抽样,即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在社会调查中,当总体的规模特别大,或者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研究者一般采取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户内抽样“kish 选择法”当调查者以家庭为分析单位,以入户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时往往采取多阶段的抽样方法。经过对访谈对象的调查,我们将有关资料用于描述这些家庭的特征或类型等,就不仅
9、需要抽出家庭户,还要进行户内抽样。也就是说,从每户家庭中抽取一个成年人,已构成访谈对象的样本,为了使每户家庭中所有的成年人都具有同等的被选中机率,我们在最后一次抽样即每户家庭中的一个成年人时,要用到户内抽样方法,又可称为“kish 选择法” 。pps 抽样以上抽样方法都有一个特点:总体或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都具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概率。如果每个元素的“规模”或“大小”基本相同,这种基于同等概率的抽取是合理的。但如果各元素的“规模”或“大小”差别较大时,或者元素在总体中地位不同时,则需要采用不等概率抽样的方法。在社会调查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不等概率抽样,称为“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简
10、称 pps 抽样。非随机抽样很多情况下,由于调查对象总体边界不清,无法编制随机抽样所需的抽样框,或某些调查研究为了符合研究目的,不得不按实际需求,而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这时,严格的随机抽样几乎无法进行,就可以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非随机抽样指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操作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偶遇抽样又称方便抽样或自然抽样。调查者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对自己最为方便的方式抽选样本,如将自己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偶然遇到的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判断抽样又称目的抽样。调查者根据自己对总体的认识和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抽选样本,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纯粹凭主观印象抽取样本)和经验判断
11、抽样(根据以往经验和调查对象的了解来抽取样本) 。配额抽样又称定额抽样。就是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取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滚雪球抽样有时我们由于对调查总体的情况不甚了解,根本无法采取上述各种方法抽取样本,因此只能先找少量的,甚至是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访问,然后再通过它们去寻找新的调查对象,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寻找越来越多的调查对象,直到达到调查目的为止。二、名词解释1、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在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调查对象中恰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进行周密系统的社会调查来认
12、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2、普遍调查的概念简称普查,就是为了掌握被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针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逐个进行的调查,也叫全面调查或整体调查。3、调查指标调查指标是指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用来反映社会现象的特征、属性或状态的项目,例如性别、年龄、人口、产值、绿化率等都是常用的调查指标。调查指标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值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所反映的事调查指标的内容和所属范围;指标值:具体地对调查指标的测量方法及标准等进行说明。4、参数值也称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总的数量表现,如某社区的平均每户人口数、户均住宅建筑面积等。5、调查
13、指标的定义分两个层次在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每一个调查指标作出明确定义,这样既有利于具体的调查工作操作化,也有利于统一调查标准,减少调查误差,从而实现社会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求。调查指标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是对调查指标共同体本质的概括,用于揭示调查指标的内涵,概括事物本质和区分其他对象。操作定义就是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现象和方法对抽象定义所做的界定或说明。例如“农业总产值”的抽象定义为“用货币计算的农业产品总量” ,操作定义可以是“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品总量*价格+林业产品总量*价格+牧业产品总量*价格+渔业产品总量*价格” 。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在
14、定义的内容、方法和着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1)抽象定义是用概念来下定义的,操作定义则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下定义;(2)抽象定义使用的是逻辑方法,操作定义使用的是经验方法;(3)抽象定义着重揭示调查指标的内涵和本质,操作定义着重界定调查指标的外延或操作方法。6、等距随机抽样又称机械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即首先编制抽样框,将各抽样单位按一定的标志排列编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样本间隔,并在第一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样本,最后按样本间隔等距抽样,直到最后一个样本为止。7、定距测量又称区间测量,是指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以等距的测量单位去衡量不
15、同的类别或等级间的距离。定距测量不仅能反映社会现象的分类和顺序,而且能反映社会现象的具体数量,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例如年龄、人口、产值等一切能用某种基本单位表示其数量,计算其距离的指标。8、抽样是指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总体中的一个子集)的过程。9、置信度又称置信水平。指的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者说是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抽样的可靠性程度。例如,假定通过调查得出某市主城区居民家庭的户均住房建筑面积在(855%)的置信度是 95%,指的是总体参数值(理论上的户均住房建筑面积)落在样本统计
16、值某一区间(855%)的概率是 95%。10、类型随机抽样又称分层随机抽样。就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然后按照各类型或层次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方法从各类型或各层次中抽取样本。11、定比测量又称比例测量,是指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例如我们测量某街道的沿街建筑物的具体高度、某房间大小的具体面积等等。12、个案调查的概念个案调查又叫个别调查或个案研究,是指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对特定的个别对象所进行的调查,通过详尽地了解个案的特殊情况,以及它与社会其它各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和关系,进而提
17、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13、典型调查的概念指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调查对象中恰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进行周密系统的社会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14、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总体)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代表(样本) ,并以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论全体被研究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15、社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社会调查的信度是指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的可信度,它通常以运用相同的社会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个调查对象时,所得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信度系数来表示。社会调查的效度是指调查结果所要说明结果的有效程度,通常
18、指社会调查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真实的测量时无属性的程度,或者是指所用的调查标准能够如实的反映某一概念真实含义的程度。三、简答题1、重点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区别(1)典型调查是选择同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重点调查则是选择同类事物中具有集中性的单位作为调查对象。个案调查的调查对象是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不存在选择问题。(2)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同类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即主要是定性调查。重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做出基本估计,即主要是定量调查。个案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就事论事,要解决的是特定的具体问题,不存在探索规律的问题。(3)典型调查和个案
19、调查只能是面对面直接的和个别的调查。二重点调查则可以是直接调查,也可以是通过电话、问卷、表格等方式进行的间接调查,等等。2、普遍调查的优缺点(1)优点。所搜集的调查范围广,调查对象多,调查资料全面,资料标准化程度和准确性较高,调查误差较小,调查结论普遍性较强。(2)缺点。工作量大,调查成本和代价较高,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同时,普遍调查的时效性较弱,所取得的资料,一般是对某种社会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总量和结构状况的调查。另外,由于调查内容受到限制,普遍调查只能调查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很难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减少这些缺点的不良影响,增强城市规划的针对性和地方性,具有普遍调查意义的城市总体规划
20、的社会调查和基础资料搜集工作应当结合其他的社会调查方式同时进行,以做到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情况的全面了解和重点把握。3、文献调查法的作用文献调查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其作用在于:(1)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各种认识、理论观点和调查方法等,为提出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和确定调查方法等提供重要参考。(2)了解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已有调研成果,通过比较研究前人或他人已有的调研成果作为工作基础,认识课题研究现状,对于设计调查方案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少走弯路,避免调研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劳动。(3)了解和学习与调研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端正调研工作指导思想
21、,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4)了解调查对象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了解调查对象的性质状况和所处环境条件,可以及时、全面、正确地认识调查工作对象,对有针对性地科学设计调查方案具有重要价值等等。4、社会指标的功能(1)反映功能社会指标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是以一定的研究假设为指导,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浓缩性,力求以有限的社会指标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现象。(2)检测功能检测是动态的反映功能,社会指标可以实现对社会状态或社会计划、社会目标执行情况的检测。(3)比较功能用社会指标来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时,就具有了比较功能。横向比较:有利于认识社会现象的特点和位置;纵向比较:有利于认识社会现象的状态和发展趋势。
22、(4)评价功能社会指标可以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状态作出评价,对其前因后果进行解释说明,对其利弊得失作出判断。(5)预测功能在社会指标的评价功能的基础上,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先测算,如预测某城市未来 20 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及失业率的变化趋势等。(6)计划功能根据社会指标预测功能的结论对工作目标和具体对策作出安排和部署。5、典型调查的优缺点(1)优点。一般都能够获得比较丰富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吧调查结果和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成本低,花费人、财、物较少;适用性较强(2)缺点。较多的反映调查者的主观意志;调查对象的代表性比较有限;调查结论中,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的
23、适用范围难以科学、准确界定;主要是定性分析为主,较难以进行总体的定量分析。6、实地观察法的优缺点(1)优点观察者直接感知客观现象,获得的是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感性认识;观察者亲自到现场,直接观察和感受处于自然状态的事物,容易发现或认识各种人为假象,实地观察的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可靠;适用于对那些不能够、不需要或者不愿意进行语言交流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实地观察方法简单易行,适应性强,灵活度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不需要设计非常复杂的各种表格和专业工具。(2)缺点以定性研究为宜,较难进行定量研究;观察结果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和约束
24、,只能进行微观调查,不能进行宏观调查,只能对当时、当地情况进行观察等;调查结果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调查资料往往较多地反映观察者的个人感情色彩;难以获得观察对象主观意识行为的资料等等。7、实地观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少的方法(1)观察误差产生的原因观察者的思想状态和认知心理;观察者的生理因素和知识水平;客观事物发育的成熟程度;被观察者的反应性心理和行为;人为假象;其他主客观因素。诸如观察仪器的精确度、灵敏度,观察场所环境条件等等。(2)减少观察误差的方法观察员的选择和培训;合理组织安排观察任务;充分利用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控制观察活动;纵横向比较研究。8、个案调查的特点个案调查对特定的
25、调查对象的调查研究较为具体、深入和细致;个案调查在调查时间、活动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研究者可采取的方法也比较多种多样;个案调查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具有很高的深度和扎实性,其讨论的范围虽然狭窄,但由于它的调查比较透彻,有关资料极为丰富,因此还常常用来弥补定量分析研究的不足。9、抽样的程序(15 分)(1)设计抽样方案对调查总体、抽样方法、抽样误差、样本规模等有关问题设计出具体目标和操作方案。(2)界定调查总体界定总体就是在具体的抽样之前,首先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情况(如范围和界限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明确定义。(3)选择抽样方法在具体实施抽样之前,根据研究目的的要
26、求,依据各种抽样方法的特点,选择随机抽样或者非随机抽样等抽样的具体方法。(4)编制抽样框编制抽样框就是依据已经明确界定的总体范围和抽样方法,搜集总体中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并通过对名单进行统一编号来建立起供抽样使用的抽样框。(5)确定样本大小样本大小指的是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的多少。(6)抽取调查样本按照设计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抽取一个个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7)评估样本质量一般情况下,样本的抽出并不是抽取的结束,完整的抽样还应当包括样本抽出后对样本进行的评估工作,即对样本主要特征分布情况与总体主要特征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估。10、抽样调查的优缺点(1)优点抽取样本客观,代表性强;有利于对总
27、体进行定量研究,推断总体比较准确;抽样误差不仅可以准确计算,而且可以适当控制;调查成本低、效率高;应用范围广。(2)缺点宜于开展定量研究而不宜于开展定性研究;对于调查总体尚不清楚、不明晰的调查对象,很难进行抽样调查;由于抽样调查的样本单位较多,调查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很大局限;需要较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对调查者的能力要求较高。11、选题的原则(1)创新性原则应当按照新颖、独特和先进的要求选择调查课题。有意义的调查课题应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的特点,能够提供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和新思想,或者能够解答“空白”领域中的问题。(2)需要性原则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客观需要的选择调查课题
28、,应当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或者针对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如具有潜在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的问题。(3)可行性原则要根据调查主体和客体的现实条件合理选择调查课题。就调查主体(调查者)而言,选择的调查课题必须与调查者的思想状况、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以及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条件相适应。就调查客体(调查对象)而言,选择的调查课题必须与客观事物的成熟程度、与被调查对象的回答能力和合作意愿、与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相符合。12、选题的方法(1)选择易于开展的课题所谓易于开展的课题,就是利于启发作者调查思路,容易实现社会调查创新和形成调查者独到见解的课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
29、入手:选择前人没有研究过的课题;抓住疑难点,选择能引起争鸣的问题。(2)到自己所学的课程中去寻找选题人们对于自己所学过的课程知识,一般比较熟悉,在所学课程的分析研究中也往往容易选择合适的课题。(3)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的政策文件等,可以掌握更多的与调查任务有关的基础资料,应当针对调查目的和研究课题有选择性地进行。(4)咨询专家学者城市规划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实际工作者,一般对城市规划的某一领域有专门、深入的研究,对城市规划某些领域的研究现状也比较了解,因此,应当注意向有关专家学者咨询、请教,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学习。(5)实地考察社会通过选择与课题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
30、位和对象进行座谈、访问,以寻求适合调查课题的思考方向,更多地获得第一手资料,提升社会价值。(6)培养信息敏感应当在实际生活中时时留心,刻刻在意,准确及时地把握住兴趣、直觉、灵感等,增强学术敏感。借助信息敏感和灵感思维进行选题的方法主要有:追寻线索 寻求诱因 暗示右脑法 西托梦境法13、社会指标体系的特点(1)目的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目的,要为一定的社会需要服务;(2)理论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3)科学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有关科学原理;(4)代表性。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最重要指标来组成指标体系;(5)系统性。设计社会指
31、标体系必须使各个社会指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6)设计社会指标体系,必须考虑是否可以获得连续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统计数据。四、问答题:1、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是什么?举例说明(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决策阶段,是社会调查工作的真正起点。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选择调查研究课题,进行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设计调查方案,以及组建调查队伍等。(2)调查阶段调查阶段是指按照调查设计的具体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做好现场调查工作。这一阶段必须做好外部协调和内部指导工作:外部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紧紧依靠被调查地区的单位或组织,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二是必须密
32、切联系被调查的全部对象,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与合作。内部协调主要是指,在调查阶段的初期应尽量帮助调查人员打开工作局面,注重调查人员的实战训练和调查工作的质量。在调查阶段中期,应注意及时总结交流调查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后进单位或薄弱环节。在调查阶段后期,应鼓励调查人员坚持把工作继续完成,对调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初步整理,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做好补充调查的工作。(3)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审查资料是指对社会调查的文字数据、数字
33、数据和图片等进行全面的复核,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整理资料是指对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结构和比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等。理论分析就是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以及城市规划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审查、整理后的文字数据和统计分析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理论性结论。(4)总结阶段总结阶段是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是社会调查工作最终成果的形成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评估和总结调查工作。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34、是对社会调查工作质量及其成果的最重要的总结。调查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包括调查报告的评估、调查工作的总结和调查成果的应用。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工作服务于社会的阶段,对于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展示社会调查成果、发挥社会调查的社会价值、提高调查研究者社会调查研究的水平和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社会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方法:比较法和分类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关系分析法(1)比较法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是对同一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比较,既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比较。理论与事实比较法。即把某种理论观点与客观事实进行比较。在社
35、会调查中,人们除了对客观事实进行比较之外,还必须将理论观点、研究假设与客观事实相比较,看看理论观点、研究假设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分类法所谓分类法就是根据认识对象的相异点或相同点,将认识对象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法,即在大量观察或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对各种具体社会现象进行辨别和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性质和特征,加以概括,然后根据实物的某种标志进行分类。要进行各种类型的比较,就要先对食物进行分类和建立类型。所谓类型,就是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和特点而形成的类别。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只有通过分类才能使千差万别的现象条理化、系统化、简单化。分类有三个要素:母项,子项和分类依据。 例如,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
36、人,“人”就是分类的母项, “男人”和“女人”是子项,性别则是分类依据。(3)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分析和综合相互依赖,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也就没有分析。分析法分析法就是在思维中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然后对分解后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逐个分别加以查考或研究的思维方法。社会调查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结构功能分析法等。运用分析法时应注意:分析必须是客观的 分析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从数量上、时间上、空间上等多个方面分解事物的各种数量特征、阶段特征及空间构成等 分析应
37、该是多层次的,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之后,对各个组成部分又可以作更深一层次的分解和考察,等等。综合法综合法就是在思维中把对客观事物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分别考察后的认识联结起来,然后再从整体上加以考察的思维方法。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各个要素、部分或者方面构成的统一整体,要完整的认识事物,就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不是目的,而只是深入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形成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整体认识,才能达到思维的目的。运用综合法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 深入原则,综合应该是内在的、本质的 多方面的有机原则,综合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机的。(4)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的对立统
38、一规律来分析社会现象的思维方法。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既存在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同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殊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它无时无处不在,要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就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分析社会现象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矛盾具有特殊性。它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应当注意社会现象性质的特殊性是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区别的客观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相互联系而存在,要深刻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必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把普遍原理与各地实际情况有机统一
39、起来,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个别一般个别的认知程序,循环往复,不断深化。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但也受外部矛盾的影响。要注意分析社会现象变化的内部原因,通过内因来认识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揭示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的内在本质或主要依据,把握该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要逐一分析社会现象变化的外部原因,通过外因来认识该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揭示该社会现象运动变化加速或减缓的原因,把握其发展状态和方向的变异。还要注意研究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对同一个社会现象来讲,在一定条件下内因和外因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系
40、统分析法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系统地构成要素。深入分析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深入研究各个要素的特点。探究系统的外部环境。环境是指系统周围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一定的联系。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所谓结构,就是构成系统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在社会调查中,运用系统分析研究社会现象,决不能把系统等同于其构成要素的简单总和,而必须在研究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整体性原则是系统分析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结构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主要
41、取决于系统内部的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6)因果关系分析法是探索事物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思维方法。把握因果联系的先后顺序。因果联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因果分析时,首先要弄清楚调查材料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考察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因果联系的本质就是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因果分析时,要重点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把握因果联系的其他特征。相对性。因果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对应性。因果联系是特指的,对应的;对称性。因果联系是对称的、相当的,特定性质和规模的原因引起特定性质和规模的结果;多样性。因果联
42、系是多样的、特殊的,一因多果,一果多因。3、问卷调查:回答的类型、设计答案的基本原则、问卷调查的程序、提高问卷回复率的技巧、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就一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回答的类型(1)开放式回答。又称简答题,即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填写。如:您对党和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有何看法?_(2)封闭式回答。填空式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直接写出答案。如:您的职业?_(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答案)两项式问题的答案只有两种,或者“是、否”两种。如:您的性别 a.男 b.女、矩阵式将同一类型的若干问题集中在一起,共用一组答案,从而构成一个系列的表达方式。如:您对城镇规划中下列内容的关
43、心程度如何?(请在每一行适当空格内打)城镇荣誉与形象公共及基础设施城镇防灾与安全街道风貌与环境住房面积与质量非常关心关心无所谓不关心不知道后续式为了防止出现一个问题仅与部分回答有关,而大部分都回答“不知道” 、 “不是”等情况而做出的设计。如:您是济南本地人吗? a.不是 b.是如果是,您在政府部门工作吗?c.不在 d.在(3)混合式回答将封闭式回答和开放式回答的结合,混合型回答综合了封闭式回答和开放式回答的优缺点,但是,由于混合式回答一般比较复杂,不利于调查问卷的简明原则,非特殊情况不宜使用。设计答案的基本原则(1)解释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与询问的问题具有相关关系,能够解释回答所询问的问题
44、。(2)完整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应努力穷尽一切的可能答案。(3)同层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具有相同的层次或等级关系。(4)可能性原则。设计的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和愿意回答的。(5)互斥性原则。设计的各个答案必须是相互排斥和不可替代的。问卷调查的程序(1)设计调查问卷(2)选择调查对象(3)分发问卷(4)回收和审查整理问卷(5)统计分析和理论研究提高问卷回复率的技巧(1)恰当选取被调查者(2)合理选取问卷发送形式(3)注重选题的吸引力和问卷设计的质量(4)争取权威机构和知名单位支持协助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1)优点范围广、容量大。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在大范围内,对众多数量的被调查者同时开展调查。
45、宜于定量研究。可以使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对调查情况如问卷答案等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全方面地开展定量研究。问题的回答方便、自由和匿名性。被调查者不必当面回答问题,调查者不必花费较多时间来接触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可以对问题进行从容的思考和认真推敲。调查成本低廉。可以以较小的投入成本(如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 ,来获取较多的社会信息。(2)缺点缺乏生动性和具体性。大多只能获得书面的社会信息,难以了解到生动具体的社会现实情况。确少弹性,难以定性研究。问卷和其所询问的问题、提供的答案大都是统一、固定的,很少有伸缩的余地,难以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也难以对某一问题开展定性研究。被调查者合作情况无法控制。问卷调查的互动性和交流效果较差。问卷回复率和有效率较低。问卷调查的问卷回复率和有效率对问卷调查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问卷回复率和有效率往往较低。4、某一居住小区的调查需要进行入户访谈,针对户型设计、环境设计、物业管理、邻里交往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就访谈调查的内容、步骤、方法,心理、技巧、记录等方面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