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原因:1、如果是 3 岁以前婴幼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2、缺少微量元素,需及时补充。3、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关心不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指甲长了不修剪,而用牙代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不良习惯。4、家庭不和,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经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缺乏家庭的温暖感,使小孩心灵受到伤害或压抑,导致情绪紧张,孩子会用吮咬手指来转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绪。或者孩子处于孤独寂寞当中,靠啃指甲打发时光。5、学习压力大,家长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不自
2、觉的咬手指分散精神、减轻压力。心理疏导:1、家长不呵斥打骂。对孩子的吸吮手指和咬指甲的行为,在进行矫正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要大声呵斥、恐吓、打骂,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因为这样只会强化这种行为,使孩子感到更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直接告诉孩子,吸吮手指头是小小孩的动作,是小小孩的习惯,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再这样做是很难为情的。而且要指出这是不良习惯,不卫生,容易引起疾病。2、对于孩子因吸吮行为及咬指甲行为,遭受小朋友讥笑时,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要鼓励孩子改掉这种不良行为,在小朋友面前树立孩子的良好形象,千万不要在众人的面前呵斥孩子,以免损伤孩子
3、的自尊心,削弱孩子改掉不良行为的信心。 3、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满足孩子被爱和被关怀的情感要求,多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并多进行肌肤间的接触,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孩子以抚摸等温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满意感。4、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常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谈心、读书。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耍,给孩子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不闲待着,如让孩子玩积木、玩沙子、画画、做游戏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健康向上、快乐、活泼的活动中,以使孩子忘记这种不良行为。5、适当调整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对孩子力求完美,不要过分强调竞争,不要对孩子不断加压,而要为他创设一个宽松的、温和的家庭环境,
4、让他感到安全可信。你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如讲故事、唱歌、旅游、游戏等,让孩子宣泄内心的情绪,体会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克服情绪障碍。随着孩子情绪的调适,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逐渐得到改变。6、可在孩子指甲上,涂苦味剂(如黄连) ,使孩子产生厌恶感,多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多一些关爱,减轻其压力。7、上述方法无效者,可考虑在其口腔内安装以重金属颚槽,使孩子很难将手指插入口中,持续放置半年,可达到纠正的目的。8、个别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和抗强迫药物。总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任何粗暴的斥责、恐吓不但无效,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加重咬手指的习惯。 二 吮吸
5、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 2-3 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1、病因:吸吮手指是小儿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如喂养不当、缺乏母爱、孤独、紧张不安、缺少玩具等,致使小儿作为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此时如不及时纠正,而受到成人有意或无意的鼓励,则此种行为即会加强而固定下来,形成顽固性的习惯。2、防治方法:(1)满足情感上的需求。对于吃母乳的婴儿,不仅应让婴儿吃饱,还要使他感受到妈妈全心全意的爱,对喂牛乳的婴儿,要注意奶嘴的洞不宜开得太大,以免喂得太快,不能满足婴儿吸吮的欲望。还要注意要让婴儿在妈妈怀抱中喂,给他以亲切的
6、话语及爱抚,使婴儿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当婴儿睡足吃饱后,给他一些小玩具,使他的双手总有些东西玩弄。此外,父母和家里的亲人,要经常关心和引逗婴儿,这样对减少婴儿吸吮手指有帮助。(2)对已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小儿,父母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否则不但毫无效果,反而会加重小儿紧张、焦虑心理。父母应采取正面诱导方式,多和小儿玩,让他玩玩具,用多种丰富的环境刺激,来转移小儿对手指的注意力,使他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忘记吸吮手指。(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注意把婴儿小手洗干净,不要小儿一哭,就把橡皮奶头塞在小儿口中,父母要耐心告诫他,吸吮手指对身体的害处,使其主动改掉不良习惯。(4)行为疗法。每当小儿吮手指时,
7、父母应以严厉的目光注视小儿,并以坚定的口气说“不行”,同时分散他的注意力。当他吮手指次数减少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必要时可采用厌恶疗法,如在手指上涂抹苦味剂,当患儿吸吮时,苦味成了厌恶刺激,多次反复以后,可减少吮手指的不良行为。小儿常因吮手指而遭到小朋友的讥笑,而感到害羞、自卑,有孤独感,易引起退缩行为,吸吮手指还可导致小儿下颌发育不良,牙列异常致上下牙齿咬合畸形,严重的吮手指甚至出现手指角质增生、糜烂或畸形。此外,吸吮手指会常把手指上的细菌带入口中,进入肠内,而引起小儿口腔感染、消化道感染和肠道寄生虫,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父母要引起重视,及时矫治。三 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
8、,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小孩一旦出现屏气发作,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中止发作,以减少缺氧对大脑的损害。家长首先不要紧张,应立即将孩子抱到床上,保持安静,减少或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一般不需要用药,大多数孩子在半分钟至1分钟内发作停止。个别严重的孩子可持续2-3分钟,此时家长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穴,孩子就会很快苏醒。如果屏气发作频繁,则应及时送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其实,屏气发作重在预防,关键在于家长对小孩要有正确的教养方法。家长平时对待孩子既要和蔼可亲,避免过分溺爱,又要因
9、势利导,耐心教育,使小孩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为了不使小孩受刺激,过分地强调不挫伤小孩情绪,对小孩百依百顺,常常会造成小孩性格上的异常,从而出现屏气发作。反之,如果总是对小孩提出一些严格过分的要求,也容易造成该病的发作。四 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 5 岁前发病。1、心理分析疗法 2、自我催眠疗法 3、语言能力的训练等三种方法,对口吃进行综合治疗。在心理分析疗法中,我们通过回忆疗法,让患者知道恐惧感的来源,并将恐惧感和口吃现象分离开来,使恐惧感孤立起来;通过观察练习,让患者了解口吃现象的本质;通过德国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症理
10、论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妮的研究,我们将了解口吃者性格扭曲的过程。通过心理分析疗法,我们试图让三者回归到正常人的水平,并减少三者之间的冲突,使之相互协调。在自我催眠疗法中,我们将对被孤立起来的恐惧感进行催眠治疗。催眠疗法历史悠久、功能神奇,现代科学还不能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但人们已将它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上。有人认为,催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的、意识的变更状态。它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注意的相对集中和周围区域的抑制。催眠状态有三个主要特征:(1)增加了对心理过程的集中;(2)增加了身体的松驰;(3)增加了对暗示的感受性。自我催眠以后,心情变得舒畅,情绪为之爽快,甚至还会感到精力异常旺盛。催眠使人镇定,
11、能消除口吃者的恐惧感。自我催眠疗法不但能治疗口吃恐惧症,还能治疗其它恐惧症和强迫症等许多心理疾病。语言能力的训练也很重要。语言技能犹如绘画、唱歌、跳舞中的技巧一样,需要专门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我们的语言能力才会大大提高。语言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言是否有节奏、有韵律,面部表情如何,手势语言是否协调等。口吃者小的时候似乎没有受到良好的语言训练,成年后又因为口吃而不能很好发挥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刻苦地训练一下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针对口吃恐惧症的病理特点,保持正确的治疗态度,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五 言语发育延迟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
12、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 18 个月不会讲单词,30 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1、激起孩子说话的欲望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最有效办法是父母创设一个谈话和交流的氛围,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不停地和他说话、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为其讲故事,即便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父母的“一言堂”也要坚持。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妨见机行事,启发、诱导、提问,设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对你的努力有所回应,用支离破碎的语言加上肢体动作和面目表情传达出他的意思,及时送上你热情的鼓励是对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语言表达的满足感,产生说出个人想法的欲望。对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说得好不好,也别急于纠正他语言
13、中的毛病,培养起来他说话的自信心、使之体验到表达的喜悦比什么都重要。2、个性化训练循序渐进对孩子的言语和阅读训练是一对一的,如对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他模仿别人讲话。无论对哪一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教育训练,父母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具体的做法是将拟订的教育计划分成几个小单元,分段进行,以便容易学会,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对那些语言表达和阅读上有困难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借助讲故事书的方式或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反复教孩子认读笔画、发音简单的字、词,让他们慢慢地辨认、熟悉、理解、记住这些词的发音和含义;随后过渡到比较难的字、
14、词语;然后再开始给他讲解一个个短句、长句的意思及相应的故事内容。如此一步步地训练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父母的贪多图快和急躁情绪只能是欲速则不达。3、迂回的“战术” 可能更有效对于那些说话或朗读总是不顺畅、经过多次训练效果终不明显的孩子,父母的反应最好是冷静、再冷静。因为此时你丝毫的激动和不满,都会为孩子的语言学习带来挫败感和恐惧感,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对于这类孩子,与其教他说话读书,不如先唱儿歌、童谣、歌曲给他听;只要他不反感,你就反复为他唱。为了方便,父母不妨选择那些孩子百听不厌的儿歌磁带、CD 作为孩子学习的教材。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孩子喜欢听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反复播放,以便他随时被声音包围
15、着,由听而说,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六 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 3-5 岁时起病。心理治疗:是最早应用于 SM 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广泛应用于 SM 的治疗。心理学家认为 SM 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躯体或精神创伤是 SM 的根源,主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以缓解患儿的内心冲突为主要目的,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方法有心理暗示、心理辅导、精神分析法、认知治疗等。心理医师从个案研究及经验,认为心理治疗是有效的,但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时间过程,个案研究无法摆脱 SM 自然康
16、复因素干扰,不能证实心理治疗是否真的有效。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 SM 是一种行为障碍,常发生于有社会焦虑症、非常害羞的孩子,因此需纠正行为方式。研究证实行为治疗有显著疗效,新研究显示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儿调节情绪,克服急躁和焦虑,纠正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常用的方法有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脱敏法、录像自我模型法等。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加强家长对 SM 的认识,给患儿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如患儿主动与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
17、患儿说话;家庭游戏,邀请患儿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患儿一起做游戏,让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不鼓励患儿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患儿的焦虑,诱导鼓励患儿交谈。来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患儿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参与和支持: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鼓励患儿讲话,不取笑其言语障碍,不恐吓捉弄等。在学校组成以老师和部分同学为主的帮助小组,告诉他们配合医师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患儿情况及治疗特点,多与患儿交流,不强求患儿言语应答,鼓励患儿各种形式的回应。课堂上:最初鼓励患儿参与集体回答,回答人数逐渐减少;
18、鼓励患儿单独和老师交流,提前准备要回答问题,然后小范围内由患儿单独回答,老师或同学们用言语诱导、提示、配合患儿回答问题,逐渐将范围扩大。药物治疗:在过去十几年中,对抗抑郁药物治疗 SM 进行研究,认为药物治疗有效。Golwyn 等认为单受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对治疗社会恐怖症有效,其抑制突触间隙多巴胺降解作用可以促进中枢的兴奋性,提高社交机能,适用于 SM 治疗,于是使用苯异肼治疗了 4 例 SM,其中一例患儿是在使用氟西汀治疗无效后改用,疗效显著。SSRI 类药物个案及小病例组治疗 SM 是有效的。Black 等设计了一个小病例组,双盲对照研究,病例数为 6 例,使用氟西汀治疗,病情评估结果,患
19、儿父母的评测结果氟西汀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是专业医生和老师的评测结果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Dummit 等报道了 SSRI 类药物氟西汀治疗 21 例 SM 患儿研究,没有进行对照,经过9 个星期治疗,其中 16 例患儿焦虑减轻,症状得到改善,患儿公共场合说话逐渐增多,改善程度同年龄成反比,疗效优于心理或行为治疗。一般不把药物治疗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其他方法效果不好,药物治疗可以加入到治疗方案中来。综合治疗:由于 SM 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疗效,因此目前 SM 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 、学校社会支持和可能的精神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