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2702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 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一章旅游概论1、联合国的官方旅行机构国际联合会(AIGTO)认为:旅游是指到一个国家访问,停留超过 24 小时的短期旅客,其旅游的目的属于:A 悠逸;B 业务、出使、开会。 2、世界旅游组织 WTO 在 1991 年 6 月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对旅游的基本概念重新作了定义:旅游是指一个人旅行到他或她通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时间不少于一段指定的时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在所访问的地区获得经济效益的活动。 3、旅游的特点:A 异地性;B 暂时性;C 综合性。 4、旅游是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5、旅游活动的要素:A 旅游的主

2、体旅游者; B 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C 旅游的媒体旅游业。 6、形成旅游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A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B 具有一定的余暇时间;C 具有旅游动机。 7、旅游活动的特征:A 休闲娱乐性;B 异地流动性; C 季节变换性;D 综合性。 8、按地域特征划分,旅游有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 按旅行距离划分,旅游有远程旅游和短程旅游。 按组织形式划分,旅游有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按计价方式划分,旅游有包价旅游和非包价旅游。 9、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的人工创造物。 10、1992 年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旅游资源普查分类结构由“类”和“基

3、本类型”组成,全部基本类型共有 74 种,归为 6 类,其中属于: 自然旅游资源:A 地文景观类。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部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突变遗迹;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沙(砾石)地风景;沙(砾石)滩;小型岛屿;洞穴;B 水域风光类。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现代冰川;C 生物景观类。树木;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人文旅游资源:A 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军事遗址;古城遗址;长城;宫廷建筑群;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殿(厅)堂;楼阁;塔;牌坊;碑碣(jie) ;建筑小品;园林;景观建筑;桥;陵寝陵园;墓;石窟;摩崖字画;水工建筑;农

4、村渔牧场;特色城镇村落;港口;广场;乡土建筑;民俗街区;纪念地;观景地; B 消闲求知健身类 C 购物类 11、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各种需要的综合性行业。 12、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行社构成了旅游业的三大支柱。2009 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二章导游历史知识1、我国原始社会起自距今 170 万年元谋人,迄(qi )于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2、根据体质发展,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经历了直立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发展阶段。 3、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其代表在长江流域为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在黄河流域为陕

5、西西安半坡文化和河南仰韶文化。 4、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 5、我国奴隶社会始自公元前 21 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春秋时期结束,共经过15001600 年。 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起始,止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长达 2300 多年之久。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6、历史上将在黄河流域称霸的齐桓(huan)公、宋襄(xiang)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为“春秋五霸” 7、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

6、权的封建王朝。 9、公元前 202 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 ,史称西汉。 10、 “五代十国”从公元 907 年到公元 960 年,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5 个朝代,历史上称为“五代” 。同时山西和南方还先后出现了北汉和前蜀(shu) 、吴、闽(min)、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等 10 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国” 。 11、公元 1421 年,是成祖朱棣为加强北方军事力量,迁都北京,称应天为南京。 12、奴隶社会中最高治者可称“王” 、 “天子” 。 “王”的称谓源自于原始社会。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 。周王氏衰微后,

7、诸侯国的君主也有称“王”的。汉代开始,分封的诸侯称“王” ,也有封爵称“王”的。 13、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将“皇”和“帝”连起来称“皇帝” 。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所采用。 14、公主为帝王女儿的封号,长公主为帝王的姊妹,大长公主为帝王的姑母,皇帝的女婿即称附马。古代后妃包括太皇太后(皇帝祖母) 、皇太后(皇帝母亲)皇后(皇帝正妻)以及众多妃嫔(皇帝姬妾) 。 15、谥(shi )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谥号用字固定,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等;属贬义的有炀(yang

8、) 、厉、灵、幽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愍(min)、悼等。 16、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 、 “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如唐太宗、明成祖等。 “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 、 “晋武帝”等。 17、尊号也称徽号,始于唐朝武后中宗之世,是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 18、年号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设置的“建元” (公元前 140 年) 。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 19、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 2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

9、辰、巳、午、未、申、酉(you) 、戌、亥 A 公元纪年转天干地支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B 天干地支纪年转公元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的本来意义为庄稼收获一次,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 365.25 日为一太阳年。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表示年历,6

10、0 年后同吉而复始。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方法有:干支纪年、十二生消纪年、帝号纪年、年号纪年。 21、十二生肖纪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2、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周期时间为 29.53059 日,称一个月。有30 日的大月,也有 29 日的小月。一年 12 个月,闰年 13 个月。古人根据月亮变化而将一月时间定为朔;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初三叫朏(fei)月亮牙出现、日月相映为明、每月十五日为望,即满月、每月十六日所生阴影为魄,即望为十六,月终之日为晦。所谓阴历就是以月亮的朔(新月)和望(满月)的周期性交替作为历月的长度。

11、 23、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辰,也叫时辰,纪辰用十二地支,每日 24 小时,第 2 个时为一个时辰,时辰中“正”为中间之意。 24、四时亦称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故可分别称之为孟春、仲春、季春,夏、秋、冬依次。 25、五行相生(相邻为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相隔为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相配: 26、八卦: 27、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四书五经为古代科举考试必读书。 28、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合

12、称纲常,是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 29、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历史上明确记载姓是从周朝开始的,大到情况有: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为姓(周朝文王、武王,后代姓文、武) ;以国名地名为姓(秦、齐、鲁、东郭、南郭) ;以官职为姓(司马、司徒) ;以职务职业为姓(乐、商、陶、屠) ;以动植物为姓(牛、马、龙、熊、柳) ,在奴隶社会贵族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 30、第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长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避讳就是指写文章或说话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朝,盛于隋唐,严于两宋,

13、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后废除。 31、原始社会以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称为禅(shan)让制。按照氏族社会军事民主制惯例,部落联盟的首领,必须由下一级军事贵族共同推选,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的承认,才能确立。禹死后,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 32、分封制是西周推行的把王族、功臣分到各地为诸侯的一种制度。 33、宗法制与分封制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宗法制的主要特点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其实质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财产、权位的继承权。 34、行省是元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又称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省下分别有路、府、州、县。行省制

14、度的设置,是地方机构的重要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35、我国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现阶段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即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多为象形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北小屯村之殷墟出土。殷代的甲骨文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36、商、周及战国时期一种刻制在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亦称钟鼎文。也称“大篆” 。金文初具铭记史实的性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整理各国文字,以古籀(zhou)文和原秦国通行文字为基础创立小篆,为今天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37、从唐代直到明、清,楷书是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38、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史。记

15、载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年)的列国史事。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我国杰出的编年体通史。共 294 卷,按年代记载自战国周威烈王至五代周世宗共 1362 年的历史。 39、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传记文学的典范。它所体现的进步史观和创造的纪传体例,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 40、 汉书东汉班固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1、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编撰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类似于现代百科全书。 42、 古今图书集成1726 年编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 43、 四库全书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我国古代规模

16、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44、儒家思想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其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 “亚圣”孟子,(孟轲) 是我国儒学大师,他承袭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仁政” ,强调“礼治”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董仲舒是西汉时儒学大师,提出“三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家学说在宋朝发展成理学,程颢(hao) 、程颐,尤其是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 。 45、我国古代的唯物思想家有:战国时的荀况,著有荀子 ;东汉时的王

17、充,著有论衡 ;南朝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著有神灭论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著有天说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著有周易外传 。考试大编辑整理46、老子(李耳)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庄周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47、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 。 48、春秋时的孙武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 49、洋务思想是近代社会思潮之一,代表人物有奕(xin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用以维护中国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 50、中国正

18、式的古代教育始于春秋末年,以大教育家孔子创立私学为标志。1893 年,外国传教士郭实腊、布朗等在中国澳门开办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1898 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51、科举考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1300 多年,影响巨大。 52、夏代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殷墟甲骨文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公元前 613 年,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战国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民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

19、仪。 唐朝僧一行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 ,800 年后,英国才有类似的历法。 元朝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以 365.2425 天为一年,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 300 年。 53、我国在春秋时已发明了“九九乘法表” 。 成书于公元前 1 世纪以前的周髀(bi)算经记载了勾定理,比西方早 500 年。 东汉九章算术中有关负数、分数计算和联立一次方和解法等,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南朝祖冲之著有缀(zhui)术一书,首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 7 位,比欧洲早 1100 年。 54、战国时,名医扁鹊(que)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为病为治病,当时医

20、生治病已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等。 西汉编写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东汉时期,我国医学进一步发展,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 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法的医生。 唐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唐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并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 多年。唐太宗首办世界上第一座医校,比欧洲早 200 年。 孙思邈著千金方 ,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其本人被后人尊为“药王”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 55、北魏贾思

21、勰(xie)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元代的农桑辑要是一部通俗性农书。 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 56、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 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专门记述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被译成日、法、英等文字,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57、半坡人最先建造了中国民族建筑式样的人字形两面坡房屋。 秦始皇连接秦、赵、燕长城,开“万里长城”之始,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长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隋代开凿了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代工匠李

22、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敞肩式石拱桥,比欧州冒同类桥早 700 多年。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建筑。 北宋李诫(jie)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北宋建的泉州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 南宋建的泉州安平桥,是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长桥。 58、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西安发现的灞(ba )桥纸,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纸,西汉有了絮纸和麻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 868 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 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战国时已有了利用磁石的指南性确定方向的“司南” 。 59

23、、秦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 30 万大军收复河套地区,置 44 县,移民生产,又筑万里长城,以防匈奴。西汉设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管辖,并将长城西延至敦煌。 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地区。 清代设置鸟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2009 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三章中国的民族民俗1、民族(广义)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民共同体。 (狭义)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已确认的民族共有 56 个,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 91.59%,少数民族人口较

24、多的是壮族、满族、回族。人口最少的我族是珞巴族。高山族在我国台湾省。 3、中国人口分布呈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呈现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4、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在那里居住着 25 个民族。 5、中国各民族,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 54 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共有 10 个语族,16 个语支,60 多种语言。 6、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特征:A 集体性 B 传承性与扩布性 C 稳定性与变异性 D 类型性 E 规范性

25、与服务性。 对待民族的风俗,我们都应该持尊重期“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民俗分类: A 物质民俗: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 B 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 C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

26、D 语言民俗: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包括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 8、节日,又称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中国岁时节日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萌芽时期,汉代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 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在起作用:A 神话传说的嵌入(七夕节) ;B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元霄节) ;C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端午节) ;D 宗教节日(中元节) ;E 各民族节

27、日风俗的融合(春节) 。 节日按内容分为:生产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 节日的特点:A 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B 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 C 节日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 9、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戌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的。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以“华” 、“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主要居住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平原。汉代以后,周边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遂有汉族之称。 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 10、春节俗称“年节”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

28、,1911 年辛亥革命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遂称公历 1 月 1 日为“元旦” ,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 11、元霄节的主要节俗是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观灯、赏灯,故又称“灯节” 。道教则称为“上元节” 。元霄节放灯火之俗始于汉武帝祀太乙神;佛教传入后,与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之仪融合。 12、 岁时百问去:“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到唐代,玄宗于公元 732 年正式下诏将寒食、扫墓列入五礼之中,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前两日。清明节民间还有戴柳、踏青、游春等习俗。 13、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五”或“重五” 。由于古人有在当日用兰草沐浴的习俗,故又称“沐兰节” 。

29、唐宋时,此日又称“天中节” 、 “端阳节” 。明清时北京人称其为“五月节” 、 “女儿节” 。道教称此日为“地腊节” 。 14、中秋节人们借助各种象征团圆的节物与活动,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祈愿家人团圆、生活美满。 15、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 “回回”真正形成一个民族是在明朝。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回族以善于经商而著称。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回族历史上著名人物有:七下西洋的郑和是回族航海家;回族建筑学家亦黑迭(die)几丁设计的元大都,成为北京城的刍形;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制回回历,制作了浑天仪、方位仪、天球信、现象仪等天文仪器。 回族的清真寺

30、和民居建筑基本上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民族风格。 教坊制度是回族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地域性组织制度,也是回族聚居的社区制度。 回族少女戴绿色盖头、媳妇戴黑色盖头、老妇戴白色盖头。 回族饮食禁忌:A 严禁食猪肉 B 不吃马、驴、骡、狗肉 C 不食用自死的动物以及动物血 D 禁食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和没有鳞的鱼 E 禁食非经阿訇念经宰杀的牲畜。16、 “藏”为汉语称谓,藏族自称“蕃” 明朝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藏族最常见的礼节是敬献哈达。哈达颜色多白色,象征情意纯洁。对于尊长,

31、献哈达者双手要举过头顶,躬身,将哈达捧到尊者座前或足下。对于平辈或下级,可将哈达捧到其手上或系在其颈项上,表未问候和祝福。 藏族有自己的历法,藏历始于 1027 年,以 11 月 1 日为新年。藏族的主要节日有雪顿节、望果节、酥油花灯节、沐浴节和驱鬼节。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 “雪”藏语为酸奶子, “顿”藏语为宴的意思,即吃酸奶子的日子,每年藏历 7 月 1 日举行。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看戏饮茶,唱歌跳舞,摆摊设棚,纵情娱乐。 望果节又称旺果节, “望”藏语指田地, “果”藏语指转圈,是藏族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藏族佛像、佛寺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法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物被视为圣物,忌

32、别人随便触摸; 转经筒、转寺院、啊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藏族的葬式分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五种 17、蒙古族始源于公元 7 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辽金时期,多以“鞑靼”或“阻卜”泛称蒙古草原各部。公元 12 世纪,铁木真连续击败蒙古纷争部落,统一蒙古,铁木真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统称。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后大都改信藏传佛教。 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英雄史诗之一。 那达慕蒙古族音译,意

33、为“游戏”或“娱乐”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一年一次,多在夏秋牲畜肥壮季节择日举行。赛马、摔跤、射箭为男子三项那达慕,还有现代娱乐项目首当其冲开设贸易市场等。 蒙古族崇白崇九。考/试大/蒙古族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忌讳坐蒙古包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蒙古族的葬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 18、维吾尔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肉孜节(开斋节) 、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伊斯兰教节日也是维吾尔族的盛大节日。 20、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文使用拉丁拼音文字。 壮族信仰多神教,以自然物为崇拜对象,祖先崇拜占重要地位,每家正屋都

34、供奉着“天地亲师”神位;道教、佛教自唐宋以后传入并影响壮乡;近代以来,有部队发壮族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壮族节日有“中元节”俗称“鬼节” ,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是日(农历七月十四日)。此外,壮族还有以祭祀牛神为主要内容的“牛魂节” 。 壮族忌食牛肉和蛙肉。 21、东乡族自称“撒塔” ,即“撒尔塔” 。1949 年前所谓的“东乡” ,线性属地域概念,它源于河州(今临夏)群众对河州所辖四邻地域有东乡、南乡、西乡、北乡的习惯称谓。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东乡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东乡族的民歌“花儿” ,感情真挚,语言朴素,形式固定,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东乡族文学

35、创作中最著名的是一首叙事长诗米拉尕黑 ,这部长诗共五六百行。 22、裕固族自称“尧乎尔” 、 “西拉玉固儿” 。历史上曾称为“黄蕃” ,1953 年,经人民协商讨论,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 (汉语富裕巩固之意) ,作为民族的名称。裕固族源于唐代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 裕固族的饮食以酥油、糌粑、乳制品为主, “一日三茶一饭”是裕固族饮食的特点。裕固族一般忌吃驴、马、鸡等“尖嘴圆中蹄”之物。 裕固族最早信奉萨满教,明、清以后至今,藏传佛教成为裕固族信仰的宗教。 裕固族和藏族都信仰藏传佛教,但又有区别:A 藏族只有活佛才转世,而裕固族地区堪(kan)布也转世; B 裕固族地区藏传佛教和萨满教

36、互不排斥、互相默认; C 藏族地区的喇嘛不准娶妻生子,裕固族地区的喇嘛娶妻生子并不被认为是违犯教规;D 裕固族地区的寺院还积极兴办学校教育。 裕固族的禁忌较多,如六月、腊月不动土,不做泥活;平时不能随意打井掏泉;禁打旱獭;晚辈禁叫长辈的名字;客人进帐时男左女右分坐;主人请客人用餐时,客人不能走动。 23、保安三庄即现在保安族居住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保安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安腰刀至今已有 140 多年的历史。保安族合民信仰伊斯兰教。 保安族经济特点:保安族是个以农为主的民族,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花椒等。保安族聚居区还有黄铁、铜、石英等矿藏和党参、大黄、

37、白芍等名贵药材。打制腰刀是保安族的一项主要的手工业。2009 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 2、略3、略 4、佛教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有完善理论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宗教。佛教的产生,标志着宗教进入成熟时期。 5、中国四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6、我国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A 是对多种宗教采取兼收并容的态度,外来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被部分汉人接受。B 是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立脚、生存和发展。 7、固族、维吾尔族、东乡族、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西藏、青海、内蒙、四川、甘肃

38、等地的藏、蒙古族、裕固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 13、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创造阶段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14、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 ,在洛阳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15 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中,对中国文化思想和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在民间拥有众多信众的是净土宗。 16、中国禅宗推南天竺菩提达摩为初祖。 17、净土宗,又叫念佛宗。明清以来, “禅净双修”成为佛教的主流,无论是什么宗派的寺院,几乎都有念经堂,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22、佛教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 寂静” 。作为印证佛教、衡量判断佛教真伪的三个准绳,称之为三法印。

39、 23“无常”即世上和宇宙间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 “无我”即因为“无常” ,所以形成万物的“风” 、 “火” 、 “水” 、 “土”不可能凝成一成不变的实体,即佛教所说“四大皆空” 。 24、四圣谛, “谛”即真理,四圣谛指苦、集、灭、道四个神圣真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25、十二因缘“因”即原因, “缘”即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原因,都需要条件。生命是连续的,过去世生命是现在世生命的原因,现在世生命是过支世生命的结果,又是未来世生命之因,又引起未来世生命之果。生命三世流迁,体现在十二个递进的因果关系中。 26、

40、 28、一尊佛即释迦牟尼像,分坐、立、卧三种姿势。左右两侧常立迦叶和阿难两位弟子像,或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像。 29、三尊像分为:A 三身佛 B 三世佛两类。 三身佛,位于大殿正中的是法身佛,称毗卢遮(zhe)那佛;左侧为报身佛,称卢舍那佛;右侧为应身佛(又称化身佛)即释加牟尼。 三世佛分横三世和竖三世两类。横三世指中、东、西三个世界的佛。中间称娑婆世界即人们所在世界的佛是释迦牟尼,左侧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世佛每尊各有两位菩萨为左右胁侍。释迦牟尼两旁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称释氏三圣,或称释家三尊;药师佛两旁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阿弥陀佛两帝是

41、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竖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位于中间,左侧过去佛燃灯佛,右侧未来佛弥勒佛。 30、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被称作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 31、完整的寺院一般皆为伽(qie)蓝七堂,这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禅宗寺院布局,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房、厨房、浴室、西净。殿和堂是寺院主要建筑,一般供奉佛像并容僧俗信徒朝拜的房舍称“殿” ,僧侣们日常起居和修行的房舍称“堂” 。 32、居士指遵守五戒在家修持的佛教信徒, 33、对有一定水平的出家人可称法师;善于诵读经文或通晓经藏的可称经师;通晓律仪可称律师;通晓论藏或善于阐释佛理的可称论师;通晓

42、经律论三藏经典的叫三藏法师;对一些德高望重的名僧,有时称大师、尊宿或大德。也可称长老。 34、五体投地,五体指两膝、两肘和头,行礼时先立正双手合十,然后屈膝向下,五体着地,用头去顶触佛足或受礼者之足,因此称顶礼。是佛教中极高的礼节, 35、中国的自恣(zi)日为农历七月十五,此是夏季结束之日,也是一年一度僧人因天热不外出而坐禅修学圆满之日。 36、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始建于公元 68 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被全国佛教信徒视为“祖庭”和“释源” ,即中国佛教的发祥地。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

43、徽九华山。 三台宗: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律宗:江苏扬州大明寺。 密宗: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和表龙寺 黄教六大宗主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六大宗主寺是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湟中塔尔寺、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塔尔寺的酥油花、绘画和堆绣被誉为“三绝“。 37、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主要创派人为王重阳。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38、 道藏成为道教红书总集的名称。流传至今的主要是明朝正统年间编撰的道藏正统道藏和万历年间的续道藏 (万历续道藏 ) 。道教的标记是八卦太极图。 39、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天三清境的最高尊神 ,三清各为教主,为宇

44、宙万物的创造者。 “玉清”指元始天尊(又称天宝君) ,居三清殿中央;左侧为“上清” ,指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 ;右侧为“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 。三清像多并排供奉在道观正殿。 40、道教宫观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 41、道教四大名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和三清山。 五岳: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由道教视为道家名山。 42、伊斯兰教是信奉安拉惟一真神的一神教。唐、宋、元三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时期。 43、海路沿香料之路从大食(今阿拉伯)由波斯湾和了可拉伯海出发

45、,经印度洋、到天竺(今印度) ,经马六甲海峡到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 44、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 ,其次是圣训 。伊期兰教的标记是新月图形。 45、伊斯兰教的教义由信仰(伊玛尼) 、五功(仪巴达特) 、善行(伊赫桑)三部分组成。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第一信仰安拉为惟一的神;第二信仰天使;第三信仰使者;第四信仰经典;第五信仰前定;第六信仰后世。 46、伊斯兰教的“五功”即 A 念功 B 礼功(分日礼 第天五次、聚礼第周五午后一次、会礼第年两次 )C 斋功 D 课功 E 朝功(朝觐)一生中至少到麦加朝觐一次。 47、开斋节在教历 10 月 1 日,新疆地区也叫肉孜节。 宰牲节也称古

46、尔邦节、忠孝节,是伊斯兰教最盛大的节日。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考/试/大48、基督教的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两部书全称圣经 ,它是基督教教义和神学的根本依据。基督教的标记是十字架图形。 49、公元 11 世纪中叶,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正教(即东正教) 。 天主教最高的首领为教皇,住在罗马城西的梵蒂冈,其教阶为教皇红衣主教总主教主教神父修士修女。 东正教不接受罗马教皇的领导,实行牧首制。其教阶为牧首都主教大主教主教修士修女。 公元 16 世纪基督教发生第二次分裂,从天主教内部脱离出新的宗派抗罗宗,我国称为新教。新教的主要特点是组织自由化,教堂简朴,只以十字架作

47、标志,执行两件圣事,(受洗和圣餐) ,神职人员只有牧师。 50、牧师原义牧羊人,新教大多数教派对主持仪式,负责一个教堂的职业宗教人员称为牧师。 神甫:也称神父,是天主教和东正教对主持一个教堂教务的职业宗教人员的尊称。 主教指主管一个教区教务的神职人员。 大主教总管一省范围内各个教区的主教。2009 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1、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建造穴居和巢居,或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住所,或构木为巢。瓦的出现和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部题。秦汉时期,中国建筑体系已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斯的建筑主要是继承与运用汉代的成就。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

48、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宋代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大转变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 2、中国古代建筑可分为三个类型:殿式、大式和小式。 3、三级须弥座(亦称金刚座)为三层须弥座的叠置,此为最高等级的基座。次一等的是一级须弥座。 4、四根柱围合而成的空间称为“间”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 ,或称“面阔” ;建筑的纵深间数称“进深”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的开间为11 间。 5、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的彩画。 6、重檐庑(wu)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如故宫太和殿。 歇山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故称九脊殿。上

49、 2/3 为悬三顶,下 1/3 是庑殿顶,故宫保和殿。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或出山顶,是我国一般建筑(民居)中最常见的形式。 7、 “墙倒屋不塌”这一谚语最概括地指出了传统结构体系的主要特色。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构件。周初已出现斗拱,汉代大量应用。宋代以后逐渐减少。 8、我国现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东汉时流行将宫殿分为南北二宫,保存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9、宫殿布局 A 中轴对称 B 左祖右社 C 三朝五门 D 前朝后寝 E 前宫后苑。 10、宫殿外陈设:华表、石狮、日晷(gui) 、嘉量、吉祥缸、鼎式香炉、铜龟铜鹤。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华表起源于墓碑(木制) ,后来人们将木柱竖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 石狮雕刻在我国最早见于东汉,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