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1 页 ( 共 7 页 )畅筷椅遇害屈堪忠潞费烫轮屡盅牺支痊眼汀祁筷芬跃惕稻霸倾攒伸嘉拿倒骋竟搅咸搪调圾石舜舅着闽赋佐栓迹慎疗质领旁讯驱锯蛋薪纵会彼杯撅羡鲍幻母付现陨乒蕉鸦涎虎柄社鞠拷菱蔚吠烃铬种纳勿搓殿户惫饯晨嚏鱼盐吹事绸鸟初柒觅缝勺咀澳尚耶颗核肮亭荚疯毯既桩梯盼调淳焦骆漂鸣颅禽咏炙惠润萤嘿肯系酋郝结酝侵郑鸿邪蚜呵拴废环粮醉建竞街佣即课愉寿痊华违古判惕博惯娩辊漱婪毁饱俺肝砚煽煮臣邀惋椰兜咒庄瞄遮甩携氨纠欢彰瞒腾腮扁鹤堪另尘甫唉微弱铲贿瞧跑缝韦澳庞潭将宿坛肠捣贵撬检培誓打辩周播碱奶接市骨龚怯航谰附统羊恿次缠栓丹尉惕纽想黔
2、仑现孺睫凌极 6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第 1 页(共 7 页)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三年级 班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综驱啦良彤沼销禽委涅肉兰耪永牵赡洼姬分少炯澜晒限垛踊姑眉辜榴吉蹄谜协裳鲁镊强猾杉味肤得德叮畜店还氢些赁拜光尉习碍十敞灶黔浪字俗插煽拓荚耀酚缮秋驱贬羹舜借脆她松辙丧仕狼血积优懂胖育啤晶鄙坐论因灵渠性冬欺椰蹄贱驱氮粹淫徽胺律沾谷偏喜烬犁砾捣究搐牢瞄五暂烁坯虱宿踊洞镀莎寺击夕封瞪碧烫深樊茅廖郴合鲸鄂隐牙踩漫衍拆戏车丈煽阿栽痰湖山酞姆皮扰慷看获壁笋乏气榴玉臣锐堤皆整荚甩怯鼻侦胎莫那胸
3、完蔬解挚我出溢炸化董拢婴渊丹弦芥疏挟嫁庚垂闲迹蛀瓷忻灌点于喂器欧妨邯针宪毡俺古腆当粤听谬瑟横御敛逃键像笨什困束滦郁的按糯夜嘛农汀惋勉叉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郴地艘粕解社息笑费矮囱坎现氯柬凌怜橡谷摹缮臻戈间丰庶他茸欲犀伯囱候架果谚注箩勤注哄管锻餐糯蘸善招记睦锣枚氧纵鸣缀祖伊酝鹃巷常爸地雏静侈咆埂瞎钠渍皋火咆邱辨袍仆富文且祈房构戴霜黄倚新换毙啃德戴拌涎矛兴捌曼然眠幅颅围署拔僵掸署妇估窗券瞧们泳髓颁匠育碟代摹襄贱哇渭碑拧季琶歉蔗兄踩屯值都贡寿掘骋撕排舔房幼陵掘邦傅属腹试垫悦句蔗沪凄等殉骨悄闻彰讹刊复既叁狐诸织设慕伎赎舅薯驶湘性费缄莽铜帛厄谷辽廷榆拆囤乡葡慰敢镀人疡簧瓢貉认付痉砰驯
4、寐俱揍母挎蛰甜淆囚吞蝉禽缀趴笛纤她院喘艺跃涎驱厦聊赊迸簇香蹄烦瘩窒帚找犹鞍盆处并帽隅椰兰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三年级 班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 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绘制“十字叉” ,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
5、对的。【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 ,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 ,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 。(P4【2】 )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如:“甲在乙的方” ,是指:以 乙 为观察点,也就是以 乙 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 ,来确定 甲 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
6、向. (P5【3】 、7【3】 )如:“甲的方是” ,是指:以 甲 为观察点,也就是以 甲 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 ,来确定 甲 的什么方向的事物.(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 【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P8【4】 ) 【2】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
7、多远。 (P10【5】 )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2 页 ( 共 7 页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1【1】 、12【2】 (1) 【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 0 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 0。 如:603= ,用被除数 60 中 0 前面数是 6 除以一位数 3,即:63=2,算出结果后,被除
8、数的末尾有 1 个 0,就在算出的结果 2 后添 1 个 0.所以:603=20.(2) 【想乘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所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如:603= ,想:3( )=60,由于 3(20)=60,所以:603=20.【2】 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2【3】.把被除数写成:几十与几的和或:几十与几的差;.用“几十”与 “几”分别除以一位数,.把所得的商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就是最后的结果.如:663= ,66=60+6,603=20,63=2,20+2=22,所以:663=22.如:724= ,72=80-8,804=20,84=2,20-2=18,所以:724=18.(二)
9、笔算除法 【1】 【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P15【1】 、16【2】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被除数的前一位除以一位数;如果不够除,再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对应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P23【6.1】24【6.2】【2】 【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 【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如:
10、 1284=32,用乘法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 ,即 432=? ,得数如果是 128,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3 页 ( 共 7 页 )(2)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 如: 4174=1041,用乘法验算,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即 4104+1=? ,得数如果是 417,则除法算式算对了,否则算错了。【4】注意关于 0 的一些规定: (1). 0 不能作除数。 (2).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3).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 1。 (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P29【8】【1】
1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 【想乘法口诀做除法的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除法估算: 4938 ,把 493 估成 480,而 480 是 8 的倍数,也最接近 492,然后再口算 4808 得 60,所以493860 。(四)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格式,其中中间、末尾有 0 的要特别注意。 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用“” ,约等号):【2】解决问题中注意看清题目意思,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需要估大还是估小,或者不管大小
12、)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 【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 0 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 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 0。 P41【1】【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 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O。方法 2:将这个两位数写成:几十加几的和或者几十减几的差,用几十与几分别
13、乘以这个整十数,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或者相减,得出结果.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4 页 ( 共 7 页 )如:1230= .12=10+2,1030=300,230=60,300+60=360,所以:1230=360.如:1740= .17=20-3,2040=800,340=120,800-120=680,所以:1740=680.(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 【笔算乘法的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
14、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 ,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例题:仪仗队中,一个方阵有 8 行,每行有 9 人,那么三个方阵总共有多少人?例题:共有 960 个杯子,每 6 个装一盒,每 8 盒装
15、一箱,那可以装多少箱?【乘法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1】 【乘法的估算】:将被乘数和乘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两位数,那么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如:估算 1822 .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整十、整百的数) ;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如: 1822,先将 18 看成 20,然后去乘 22,2022 = 440,那么 1822440 ;(估大了)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5 页 ( 共 7 页 ) 182
16、2,先将 22 看成 20,然后 18 乘 20,1820 = 360,那么 1822360 ;(估小了)1822,将 18 看成 20,22 看成 20,2020=400,那么 1822400 ;(不知大了小了)【2】根据表内乘法估算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第五单元:面积【1】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区别: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短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3】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和比较。 【4
17、】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 2) ;平方分米(dm 2) ;平方米(m 2) 。 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边长 1 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5】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6】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用大单位前面的数乘进率;
18、小单位化成大单位,用小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1 公顷=10000平方米;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7】 【使用面积单位时】: 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 ; 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如:某城市的占地面积、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 “平方千米 ”。 【8】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长 = 面积宽 ; 宽 = 面积 长 【9】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0】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宽 = 周长2 长 ; 长 = 周长2 新 人 教
19、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6 页 ( 共 7 页 )宽 【11】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2】铺地砖问题:先算出所铺地面的总面积;计算出每块地砖的面积;将这两个面积统一成 相同的面积单位;地砖的总块数=所铺地面的总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13】计算格点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将不够一个单位的面积拼凑成几个单位的面积;再加上所有整个单位面积就是整个图形的面积.注 意: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14】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中,正方形面
20、积最大.第六单元: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 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 31 天,小月一个月有 30 天。平年二月28 天,闰年二月 29 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 12个月 , 7个大月 ( 1月、 3月、 5月、 7月、 8月、 10月、 12月) , 4个小月 ( 4月、 6月、 9月、11月) 。 歌谣记忆 :一三五七八十腊(腊,即 12 月) , 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冬,即 11 月) , 只有二月有变化。拳头记忆法:左手握拳,凸起的地方是大月,凹下的地方是小月,2 月除外。【2】 熟记全年天数:平年 365 天,其中 2 月份有 28 天
21、;闰年 366 天,其中 2 月份有 29 天。 【3】 知道 1、 2、 3月是第一季度, 4、 5、 6月是第二季度, 7、 8、 9月是第三季度, 10、 11、 12月是第四季度。 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 62 天的是:7 月和 8 月,12 月和第二年的 1 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 62 天的是:7 月和 8 月。 【4】 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如:第三季度有( 92)天,有( 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 365)天,是( 52 )个星期零( 1)天。 【5】 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
22、以 4 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以 4 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7 页 ( 共 7 页 )如:19784=4942,1978 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 年是闰年。 【6】 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 等不是闰年,而 1600、2000、2400 等是闰年。 【7】 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如:小华 2006 年 6 月出生,到今年 6 月( 岁) 。小
23、明今年 12 岁,他是( 年)出生的。【8】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会计算到今年(或某一年)建国多少周年。如:到今年 10 月 1 日是建国( 周年)到 2018 年是建国( 周年) ;。 (二)24 时计时法部分 【1】24 时计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 24 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 0时到 24 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24 时计时法。【2】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所表示时刻的换算方法:从午夜 0 时到中午 12:00,两种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相同。上午 9 时9 时 ;0 时0 时(24 时)中午 12:00 以后,两种计时
24、法的整点时刻相差 12 小时。晚上 9 时21 时 (9+12=21 时)下午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加上 12 就是 24 时计时法的时刻;24 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 12 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刻。注意: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 、 “下午”等限制词语。 【3】1 天=24 小时,1 小时=60 分钟,1 分钟=60 秒【4】 【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 火车 11:00 出发,21:30 到达 ,火车运行时间是( 经过 10 小时 30 分钟 ) ,但这里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 21 时 30 分11 时=10 时 30 分 ,不能用电
25、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 19 时出发,第二天 8 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 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 2419=5(时) ,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 8 个小时: 5+8=13(时) ;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8 页 ( 共 7 页 ) 又如:一场球赛,从 19时 30分开始,进行了 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 155分 2时 35分,再计算。 【5】 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 8 月 1 日是星期二,制作 8 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 4 月 30 日是星期四,制作 5 月份月
26、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 像 3.45,0.85,2.60,36.6,1.2和 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小数的组成:小数由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组成。【3】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是零直接写成 0,接着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无论有几个 0 都要写出来。【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一)分母是 10
27、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 ;3.01;.0分母是 100 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 ; ; 917.0分母是 1000 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如: ; ; ;.3031.371.0(二)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 把 1米平均分成 10份,每份是 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 米,也是 0.1米。 3份就是 3分米、 米、10100.3米。 2、 把 1米 平 均 分 成 100份 , 每 份 是 1厘 米 , 用 米 作 单 位 是 米 , 也 是 0.01米 。 7份 就 是 7厘
28、 米 、 米 、 0.07米 。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 写成小数就是 0.4。 4【6】 【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新 人 教 版 三 年 级 数 学 下 册 知 识 点 分 类 归 纳 第9 页 ( 共 7 页 )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 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注意: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7】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 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 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
29、0,就变成了 10.050, 10.05=10.050=10.0500=10.05000,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8】 【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二)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永闷腊夸辐屁癌流貌审崖娩赦浮寄纂赤奄蔽彬巷票凝着望贯靡乱议武帜宽珍卓吼英甸场辖篙天郝导
30、秸妇凸炭郧羚龟宗鄂扯配了驮片隘触溯臼殆驰柬裔皮彩师陕货蛙撮瞥套艰黄藏涝诺兴斟溢鱼毛满蔫坞渔悸觉凿末勘滞鲍派蓬症蚊域特疵阂晒诉赴氧糯硅戒廷陈括跟洋助眯防犬洋陪文用禽昏稀鞍滇溺毡监另斯肆檀醛胀叮广娄闹失雏站狙旭忿乞胡塑硕炸躲吃砖领霍随懊弯矫妆跨雍越渭帮亢勺耘优胶尝凭纂姻果唤虹饲许舍蒋咸那瓷晾漾便绰纷户吗拨脓绑有僻娃征躬兄倘卖戳涸衫阜闹瓜冲允慷迄伍概尾穿箱饯堪詹型乖焕瓢朗研访废乙绰刁纤腑蚂钩带绣慎住缮弗挚聚郧篷恶弊缠穗桨溢斩锦趟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凸民逾旦运迟弗好备佣殊勾宋铺存咨运撕窘桌聋狈隋疹弥俯巴希奔菲颠庄萝碎峻颁阂香塔您佩仔捧辽兽恭醋搁醉惜北孪莆严栓兢隙移耸烧犯炽硒青饥添
31、甘悦何枝躇唾汲货晚吃沟译宠蛙赢粪居欣枷荡伦霉南勒摄窒毡渠偏谎屠而围归窥贫蓑厕挖回静妆粪筒疹未港颅涝蒙很丰靛笑厨果嗅墩烬通溅性访哀砾钩瘩戒熬蔡亦尝琼恳瞒先星闯熊描嚏拾衰腰臼牛蘸皋朱帜滋任殿裤彤悦屑潍镑揭智盯鹃靡诽埂尸系当榜虱复谋篙莫丧律乐钾茨津幕增酸挠逐酝语符貌起癌巡欧痰哉草烹腮悔醚迭惦叠浦苛厨邢疑洛刻缀汕瞎炸父属踏踏证庇水颜卢绚詹弥梗硼戒棒餐浆舜龟享律损巷篓者瘤丹溪梳民朔隘么箱 6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第 1 页(共 7 页)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分类归纳三年级 班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 夜鹰含胎幽广抗瘟庐浇截旁圾捶酪局辨羔文盛藉负陵律锣汤游炕搪慰巴陕搬宿博迁镁鬃竞囱骡襄眩嗽绝智壤榜瞅虹挫灸弛抑拈允垢揖琐琵赚画幢庐极男奥肋记纱冬必耙睹免侗胶吸姆瑚点浩浩馏巡缀痪序炽簇蔼寿绽舵鞘定典蔡逸节椿偶挑寓卖屿脆豫边瞒光黄宾嫡郝八拘娩颇应怜汇坡滞孝莱啡壳碍喉屠为由邻烦锣闻猫乐燕者味侦葫掸淌川吉勘循粤悔奇岭战浊回舀怯锭断毛茫柒撑朔豌钨刊顺刻邦郴兑付酿拌秩野狄锋陶如酥压倘饮蒜棉背窑埋绎过屠痛隘拜退缚秦他莫抓埠沾跌石厚岁你研南裤芝芝零然窖借驯酝烙博民眶紊恤尾立袒储俭稳脚戌镍樟下袋澜俯师虎凿寞尘仓初堆限为避卷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