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管理格局,一定要看春秋战国我喜欢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谈企业管理中顶层思维问题。一个企业主,你不懂电脑,可以请秘书,不懂英语,可以请翻译,不懂管理,可以请职业经理人,但你的格局,你的境界,你的胸怀,你的气度是你自己修炼出来的。格局为首要,格局有多大,你的事业就可以有多大。从哪里去寻找格局?书本?听课?朋友圈?秦一统天下开始直到本朝之前朝,是为帝国时代。秦汉(尤其是汉)之后中国弃器扬道,思想格局基本没有什么创新了。如果提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最不可缺失?如果我们只能留下一个,应该留下哪一个?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 分;唐朝?2 分;汉朝?3 分,接近答案了。正确答案是:春秋战国,
2、也就是东周。那时候没有皇帝,没有三跪九叩和山呼万岁,没有奴才主子,国君与士平起平坐;那时候,没有文字狱,只有百家争鸣,有思考的权利。先秦时代的东周中晚期是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伟大时代,战国之世的学派大争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也是那个伟大时代的生存竞争方式,它培育出了中华民族最茁壮的文明根基,使那个时代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不朽之峰。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就是儒家和道家,老子生于公元前 585 年,孔子公元前 551 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 565 年。他们生活的时间都是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今天我们要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认识:我们总在说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科学技术的确是越来越进步,但
3、是伦理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是越来越进步吗?后世儒家有超过孔子的有没有,道家有超过老子的有没有,佛家有超过释迦牟尼的有没有?我们思路再放宽一下,会发现公元前 500 年左右,那个时候在西方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后人谁超越了?公元前 500 年左右,基本是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是世界文明形成一座高峰,直到今天还没有出现第二个高峰。所以我们才要回到公元前五世纪,去学诸子百家的智慧,才要学几千年以前的东西,否则的话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我们还学几千年前的文化干嘛?试看春秋战国这个伟大时代生发出多少令人景仰的思想智慧。我们可以从扁鹊行医看出师道传播的正道和权谋影响力,
4、领悟到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对企业投资营商环境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同样可以从“郑袖不妒”的公案中读出“人主失诛,大臣成私”的奸诈,洞察管理中的人性真伪。我们也可以从“狗猛酒酸”的寓言中悟出治国治企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有恶狗,有道德有才干的人,身怀绝佳的治国治企方略与理想,想去帮助、开导国君、老板,而那些大臣就像恶狗一样,龇牙咧嘴挡道咬人。这就是国君、老板受蒙蔽受控制,而有道德有才干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我们也可以从“庸客致力”一案中了解企业管理的深邃道理:办事或给人好处,如果从利人可同时利己着想,那么即使关系疏远的人也容易和好;如果因为自己受了伤害,就老是想着伤
5、害别人,即便亲如父子,也会离心离德而互相抱怨。我们也可以从“中饱私囊”的成语典故中读出企业因管理出现漏洞,高层浑然不觉、中层中饱私囊、基层辛辛苦苦而导致企业每况愈下。我们也可以从“事附国君,人非人,事非事”中认识到职业经理人的信托责任首要在于专业,向老板提出专业化的有利于企业赢利的建议,帮助老板改进的义务企业并非越好才好经营,坏透顶的企业也能吸引客户。如果不能将坏企业经营好,作为经理人就不能向老板提供不专业的信息和提出不专业的建议,你只有协助老板在目前的情境下把企业经营好,否则不专业的建议和措施只会把企业往不好的方向带。如果你发现老板的决策是错的,依然坚决支持和拥护,那只能说明你有私心。我们也
6、可以从商鞅大刀阔斧、震古烁今的变法中明了“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的千古训诫,至今在国家治理、在企业管理中仍然是一条永恒真理。 “魏、齐、楚三强之不足效法原因在于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根本原因,便在于三国变法只走半途,法令半新半旧,名为法制,实为人治。”变法和统一都必须要有明君领导,贤臣良将辅佐,即使这样也还要看对手的水平如何,而一旦国家落入昏君奸臣之手,二世般的败亡就毫无挽回余地,可见只要是在封建君主国家,就一定是“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因为法治再完美也要屈从于君主的人治,不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这也是
7、企业中到底要制度管理还是人情管理的争论。2700 年前的商鞅同志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也可以从脍炙人口的儒家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中读出人往往对别人身上的缺点看得很清楚,却往往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认识不清,或文过饰非。有时我们就死咬着别人的错误,往往忽视自己的因素,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包容,多想想自己的不是,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想到是对方的错,我们应该首先想想自己所做的不足之处。 “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这是一个企业主和高管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我们也可以从晏婴为齐景公“贤名与君,恶名留己”中读出管理者做坏人、让老板做好人的敢于担当的管理思维格局。我们也可以从远古传
8、说“浑沌之死”中读出每一个企业有它不同的组织型态与资源,所有的管理制度、经营策略都是无法套用的,只能通过学习,由经营者谨慎地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最佳经营方式。我们也可以从“田子方教育子击”中讀出職業經理人比之于老板,老板永远是弱势群体的真谛。我们也可以从法家哲学“典衣与典冠”中读出过分管理会带来制度危害。西方人遵循的是权责合一,他们执行的宗旨是要谁负责就授权给谁;而中国人的实际却是在上者有权没有责,在下者有责没有权,这是企业主需要深思的用人问题。我们也可以从易经中“群龙无首吉”读出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有问题总是从一线往上逐一化解解决问题,遇见客户时投诉时企业高层不可以出面。因为高层一出面,就是对企
9、业利益最大限度的损害。我们也可以从“栋梁拆”的智慧中读出老板没有两把刷子不可以玩“过河拆桥”的把戏,否则最终必然把自己的企业断送的道理。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熠熠生辉。一源三流,生发出光耀后世的源源不断的思想光芒,形成了那个时代乃至延续至今及后的宏大深远的历史格局,今天及后世的人们仍然从中汲取珠翠之珍。放大格局,人生无限可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成型的、生成正源的中华文化,是每一位企业家、高管需要去了解、去琢磨的,因为正好你的格局可以从这里能够修炼出来,也在这里能够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