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主讲人 林红,天主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一、在华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二、耶儒冲突三、礼仪之争,一、在华耶稣会士的传教策略,(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二)利玛窦方法(三)利玛窦之糅合耶儒,耶稣会,耶稣会 ,为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1535年8月15日成立,创始人为西班牙人罗耀拉,被称为没有学问的“学问之父”。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除是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知识届,著名的如笛卡儿、孟德斯鸠、伽里略等。,(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方济各沙勿略是第一个试图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耶稣会士。当时中国禁止外人进入内地。沙勿略在1552年8月登上靠近
2、广东台山县正南的上川岛,于12月3日病死在上川岛。虽说沙勿略从来没有真正踏上中国内地一步,但是他的传教热情感动了中外天主教徒,奉其为“远东开教之元勋”。,1554年,葡萄牙人把澳门变为一个固定据点后,澳门渐成远东天主教传教中心。耶稣会远东视察员范礼安开始意识到要改变这种无视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他主张,既然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到中国去的传教士应入境随俗,必须精通汉语,能够用汉语与中国百姓士绅交往,启发他们了解并接受基督教的道理。,(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1580年,传教士罗明坚随葡商进入广州。他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一口流利的汉语赢得了当地官员好感,获准在
3、接待暹逻贡使的驿馆里居住。1583年,罗明坚等传教士在广东肇庆建起中国内地第一所天主教堂,肇庆知府亲题匾额两方,一为“仙花寺”,二为“西来净土”。罗明坚此时着僧服打扮。,(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居住。曾在澳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传教。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艾儒略(1582-1649),意大利耶稣会士。1613年至福州传教,1623年著职方外纪一书,详细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1649年病逝于福州。在华36年,学识渊博,对天文、
4、历学均有研究,且精通汉语,有“西来孔子”之称。,(一)耶稣会士进入中国,汤若望(1592-1666)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他继承了利玛窦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死后安葬于北京利玛窦墓旁。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二)利玛窦方法,利玛窦的继承与创新:其一,放弃扮演僧人的角色。 其二,放弃对归化者数量的单纯要求。 其三,放弃对皇帝力量的过度迷信。利玛窦进一步发展出在中国士人中实行知识传教的政策。,(三)利玛窦之糅合耶儒,利玛窦的目标是融合中国文化与基督宗教而建立一种“中国基督宗教”式
5、的综合体,决定在社会性和道德性因素上沟通两种文化,并最终选择儒学而非佛道作为沟通的平台。1、生活方式2、术语3、伦理道德4、礼仪和习俗,二、耶儒冲突,(一)耶稣会士与士人的交游概况(二)士大夫对于天主教的态度(三)为什么要排斥天主教,(一)耶稣会士与士人的交游概况,瞿汝夔 。弃僧服改穿儒服利玛窦在广东、江西、南京、北京所来往过的士人总计129人,另有道士1人、高僧2人、宦官2人,还有8名中国籍耶稣会士。在129位士人中,仅有29位在利玛窦结识之时为布衣学者,其余100人则是从县丞到六部官员的各级官吏,其中还包括2位公侯和3位皇族。艾儒略在福建一地所交游过的士人就有205人左右,这些人中,以儒士
6、和地方缙绅居多,朝廷命官只有36人左右。,(二)士大夫对于天主教的态度,1、会通儒耶的心态徐光启:代表着一种通过会通中西的哲学、宗教、科学而富国强兵,并能与想象中的西方乐土抗衡的观念。李之藻:通过自然理性和科学真理将士大夫引向“启示真理”的典范。杨庭筠:关切个体生命意义,将对天主的信仰视为人生意义的源头,首先是宗教信仰的接受者而较少接受“天学”中的科学内容,是传教士眼中的理想的天主教徒。,(二)士大夫对于天主教的态度,2、儒耶冲突下士人的命运瞿汝夔 :“无论十恶不善,朝皈依而夕登天堂”纳妾:天主教“首禁二色”,究竟服从上帝还是纳妾传宗?戒杀:明清鼎革之际,士人在儒家殉节和天主教十诫中反对自戕(
7、第五诫“毋杀人,也不许自杀”)之间痛苦彷徨。,(三)为什么要排斥天主教,其一,利玛窦死后的传教策略日趋严厉,伤害中国风俗的行为取代了利玛窦式的顺应。其二,有些地方的中国教徒的人数已经增加到对乡土中国原有的社会结构构成威胁的地步。其三,传教士借科学传福音的真实意图及其教义的本来面目逐渐为人认识,天主教与儒学实质上的差异日益彰显并演化为冲突。其四,传教士转向民间活动后,中国士人发觉其传教策略不同从前,当传教士试图以欧洲的道德与科学赢得中国上层人士的尊重与支持时,却坚持以对永远幸福的希望和对地狱的畏惧来诱惑民众,而这又盗用了佛教思想。,明末士人反对西学,1、西方科技无益于心身,不能纳入圣学之列。反对
8、西方历法。2、对天主教借儒教之名以乱圣道的危险性有痛切体认。3、清醒地认识到天主教道德与儒家世俗道德的差异。4、对“天”的认识不同。5、中西方在王权和神权观念上的冲突总之,明末士人对天主教的排斥并非简单的仇外心理所致,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宇宙世界和人事有不同的体验并以不同的思维路向进行哲学思考,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担心儒学道统有可能被天学取代。,南京教案,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沈榷先后三次参奏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与白莲教有染,图谋不轨。徐光启上疏辩护不果,7月王丰肃、谢务禄等外国传教士及一些中国教徒在南京被逮捕,后被押解澳门。十二月庞迪我、熊三拔等人从北京被押解澳门。最后,明神宗下达了禁教的
9、谕旨。这是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在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历法之争,清初的历狱:历法之争。杨光先上书反天主教,演变成波及全国的排教运动。杨光先的排外心理在整个事件中主导地位。首先,他发动“历狱”不仅是为打击驱逐传教士,也是有意攻击所有的奉教中国人,大有在中国社会中彻底铲除西方文化影响的意图。其次,他一贯以正统卫道士自居,且一再将中西历法问题政治化,企图借助政治力量排斥西洋历学,进而排斥所有西来之人。,三、礼仪之争,中国礼仪之争包括术语问题和礼仪问题两部分,前者是讨论在中文里选用什么词汇来表达基督宗教的“神”这一概念,后者是处理中国教徒的祭孔祭祖礼仪。这场争论的根本起因还在于利玛窦确立的基于文化适应
10、原则的传教策略,而术语问题和礼仪问题都围绕着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内容的原始意义展开,都表现出一种文化试图理解并融合另一种文化的努力,也提出了两种各具独立性的成熟文化相遇之时,是否有可能真正交流沟通及如何沟通这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三、礼仪之争,顺治二年(),教皇英诺森十世下令禁止天主教徒参加祭祖祭孔礼仪。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下令,规定在不妨害根本信仰的情况下,教徒可自由参加中国的祭祖祭孔礼仪。年,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发出禁约,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年,多罗特使来华,不顾康熙帝的一再警告,执意公布教皇禁令。激怒康熙帝下令在华传教士领票传教,遵守利玛窦规矩。,三、礼仪之争,年,嘉乐特使来华,康熙帝曾
11、次接见。“览此告示,只可说是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况西洋人等,无一人通汉书者,说言议论,令人可笑者多。今见来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比此乱言者莫过如此。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嘉乐一度附加了八条变通的办法,但康熙帝态度坚决,“中国道理无穷,文义深奥,非尔西洋人所可妄论。”雍正年间,禁教。年月日,教皇庇护十二世颁布收回以往有关“祭祖祭孔”禁令,礼仪之争最终解决。,礼仪之争对中国和西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在中国,由于教廷不再遵守“利玛窦规矩”,从康熙到雍正、乾隆,逐步冷淡传教士,甚至出现全面禁教的情况,从而使已经取是显著成就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断,
12、在宗教形式下的西方科技、文化传播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清宫中始终有耶稣会士供职,但在对待传教士和西方科技文化的态度上,清政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康熙皇帝的那种宽阔的视野和大度的气象,在乾隆时代已大大减弱,对他来说,西方科技的成果仅仅是一种玩赏的玲珑精品。因而,许多传教士所介绍进来的西方最新的科技成果长期置于“冷宫”中,无法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作用。,礼仪之争的影响,礼仪之争的影响,对西方来说,礼仪之争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欧洲持续的中国热和汉学的兴起,从而使中国哲学和宗教传入西方。 正是在礼仪之争中,来华的各会传教士为维护自己的传教路线,多次派人返回欧洲,向罗马教廷和欧洲社会申诉自己的观点。他们著书立说,广泛活动,都将自己所了解的中国介绍到欧洲,以争取同情和支持。这样,一个有辽阔的国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的东方大国中国的形象一下子涌现到欧洲读者面前。一时间,谈论中国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欧洲在礼仪之争中了解了东方,了解了中国,也为欧洲启蒙运动直接提供了思想材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是礼仪之争中受益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