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干法非织造布.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01736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法非织造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干法非织造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干法非织造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干法非织造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干法非织造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干法非织造布,干非织造布生产与质量控制,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干法非织造布的定义,一:非织造布: 是用有方向的或杂乱的纤维制成的布状材料,它是利用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自身的粘合力,或外加粘合剂的粘合力、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力结合在一起,即通过摩擦加固、抱合加固或粘合加固而制成的纤维制品,又称为不织布或无纺布,英文名称:Nonwovens,二:非织造布与其他织物或制品的区别 机织:讲究经纬 针织:讲究主干线和延展线 塑料:膜状的 纸:氢键,第二节 非织造布的历史和现状,1、非织造布的历史: 古代史:游牧民族的“毡”可为最古老的干法非织造布;造纸,是湿法非织造布的基础;蚕丝,聚合物长丝成网。,2、近代

2、史:发展萌芽时期 20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中 当时的技术:粘合法、针刺法、缝编发、湿法特征:生产规模小原料:纺织厂的下脚料及再生纤维产品:粗厚絮垫类非织造产品设备:原有纺纱旧设备的改进地位:在纺织业中微不足道生产国:英、美、德等,商业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特点:由于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非织造布产量迅速增多生产方法:化学粘合法、针刺法、缝编发、湿法、纺丝成网法原料:粘胶纤维,并出现了非织专用设备生产国:美、西欧、日本、前苏联、以及个别东欧国家,迅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 产量持续高速增加,全球最高产量140万吨,产值50亿美元,并成为新兴行业。 产品从替代传

3、统纺织品的旧概念转向满足各行各业而专门开发的新产品,同时出现了水刺、熔喷非织造布,又有低熔点、热粘合、双组份及超细纤维。生产国拓展到东亚、东南亚及南美,发展完善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 其特征:发达国家产量稳中有升,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水刺商业化,同时出现了SMS生产技术(s-纺粘,m-熔喷,s-在线)并出现高频率振频(3000次/分钟)产速高达500米/分钟预计2010全球非织产品产量将达700万吨,各国非织造布的发展状 1、美国: 全球最大的40家非织造布企业,美国有14家。全球前10强美国占5强,美国最大的非织造企业为“杜邦公司”。美国以聚酯(PET)聚烯烃(聚丙烯

4、PP、聚乙烯PE)和粘胶纤维为原料,比例分别为38、34、15其次为棉、聚酰胺(PA)聚丙烯腈(PAN,腈纶) 美国的产品为耐久型和用即弃型,西欧: 全球最大四十家非织企业占十六家,世界最大非织企业德国的Frevdenberg(佛罗伊登贝尔克)在此。西欧纺粘法最发达,水刺、热轧也占相当比例,所用原料分别为丙纶(PP)涤纶(PET)粘胶纤维、锦纶(PA)腈纶(PAN)及天然纤维。 五大纶:维纶(PVA)、腈纶(PAN)、丙纶(PP)、锦纶(PA)、涤纶(PET) 其中产量依次增大,日本: 全球最大40家非织企业,占6家,以干法为主,原料98%以上使用化纤,以耐用型为主。 台湾: 年产量约三十万吨

5、,以干法为主,热轧法在世界领先(其中德国第一),大陆: 非织造布源于1958年,1966年第一条生产线在上海红卫棉织厂。中国目前非织造产量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拥有六百左右企业,较分散。 产品以耐用型为主,第三节 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短,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快,产量高可用纤维范围广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第四节 非织造布的工艺流程和分类,工艺过程:纤维准备成网固网后加工分类: 1、从外观上:薄型(120g/)、中型(80150)、厚型( 120g/) 2、从使用寿命上:用即弃型、耐用型,3、从用途上:服装用(服装衬里、保暖絮片)、装饰用(地毯、墙毯、

6、窗帘、床单、被罩)、产业用、军工、国防、园林、体育、医疗卫生等行业。4、按加工方法:干法、湿法、聚合物挤压成网法,第五节 非织造布专用术语,干法非织布:凡是纤维在干态下用机械、气流、静电或他们的结合方式形成纤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成的非织造工艺,统称为短纤维干法非织造布。湿法非织布:纤维在水中悬浮的湿态下,采用造纸方法成网,再用机械、化学或热的方法加固而成的非织造布工艺或产品。,聚合物挤压非织布:凡是高分子聚合材料,经过螺杆挤出加工而形成的网状结构的非织造布工艺或产品。纤维网:它是非织造布产品,是指纤维原料经过一定手段的加工而形成的网络结构,简称纤网。成网:是形成纤网的工艺阶段,目

7、前有两种机械成网和气流成网。机械成网:是传统的梳理机(罗拉式、盖板式)或非织专用梳理机等设备形成纤网,再将纤网经过平行铺网或交叉折叠铺网,让后进行加工。,加固:是纤网具有一定的强力并能形成非织造布结构的重要工序,目前有机械、化学、热加固三类机械加固:通过机械的方法使纤网中的纤维缠结,或用线圈状的纤维束或纱线使之加固化学加固:又称为化学粘合,采用粘合剂或溶剂等化学材料使纤网中的纤维因粘合作用而得到加固热加固:通过纤网中的热塑性材料(纤维、粉剂、薄膜等)的热熔粘合特征使纤网得到加固的方法,耐久性非织造布:又称为耐用型非织造布,可多次使用或具有一定的寿命的非织造布用即弃型非织造布:主要是指供一次性使用的非织造布,也可以使用一次以上,甚至四到五次,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增加成本影响效益纤维特别是化学纤维不能完全满足非制造行业要求大多数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制度水平较差非织造产品的加工的精度、深度、广度不够(意大利、日本、德国、美国较高),第二章 纤维原料,第一节 纤维的种类及特征,纤维:一种细而长的物质,其长径比很大,一般为几百到几千不等,截面积小于0.05mm2纤维的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