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作文系列微课程(一),授课人:付波单 位: 江西省樟树市第三中学适用对象:高中学生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江西教师网,樟树三中付波高中语文工作室 qq:5104078,审题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命题作文的审题,学习目标,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如点子见证随难等等。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读我沿途的风景十字路口淘宝坚守的价值等等。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心有清泉不要欺骗别人等等。,命题类型,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
2、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 1:了解命题者的意图; 2: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3:明确立意; 4:确定文章的体裁。,审 题,1:探究“寓意”法,方法点拨,方法点拨,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挖掘寓意法”就是挖掘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
3、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例1:,与你为邻难题找回童年早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绿色生活肩膀必须跨过这道坎提篮春光看妈妈,2:增 补 信 息 法,方法点拨,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加内涵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扣住题旨的目的。,方法总结:增补信息法,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
4、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类题训练,【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3:明确“重心” 法,方法点拨,注:只针对短语命题或句子式命题,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譬如,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5、。,方法点拨,以“世界因你而精彩”为题。,类题训练:,句子的主干是“世界精彩”,状语是“因你”,我们说题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说审题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审题指导:,本题有三个因素“世界”、“精彩”、“你”,那么哪个是审题的重心呢?,4:以 “问” 领 “想” 法,方法点拨,方法点拨,“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类题训练:,
6、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审题指导:,5:化“意”为“象” 法,方法点拨,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题目: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类题训练:,“考验”是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可运用“化意为象法”,将“考验”转化成许多
7、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屈原终不屈于浑浊的现实,自身选择高洁,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我们高考是考验等。从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们得出中心:“人要经受得起各种考验,考验是对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检验,是我们成功的通行证。”“化意为象法”采用的是一种先发散后聚合的思维过程。,审题指导,6:一“分”为“二” 法,方法点拨,“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
8、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以“弯曲”为题。,类题训练:,怎样对“弯曲”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弯曲”的正面,又要看到“ 弯曲”的反面。,能想到哪两方面 ?,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弯曲的,人的处世态度也要“能屈能伸”。 一方面,有的“弯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溜须拍马。,审题指导:,总结:,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见“探究寓意法”)双关义、特指义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我们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