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xcel 中 sumif 函数的用法在 excel 中 sumif 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它可以按条件进行求和。具体的用法搜集了本站几个有关 sumif 用法的贴子,共大家学习和共享。1 SUMIF 函数的一个怪异用途(excel)Excel 表格中的 SUMIF 函数在条件求和时经常使用,我们一般习惯于于根据某一列计算另一列的数字之和。例 1:假设置 A 列是部门,B 列是姓名,C 列是工资,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所有财务部员工的工资总和:=SUM(A1:A100,“财务部“,C1:C100)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这个正规用法,而是给大家介绍一种看上去和 SUMIF 毫无一毛钱关系的例子。例
2、2 如下图中,是一些不规则的数据,我们只关注填充颜色的区域,现在我们要计算所有A 下面数字之和,看上去这个题没有好的思路,其实这个题恰好可以用 SUMIF 函数轻松解决。=SUMIF(B2:E7,B12,B3:E8)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公式,第二个参数是条件我们可以了解,第一个参数和第二个参数有什么关系呢?大家仔细看会发现第三个参数正好是第一个参数的区域向下偏移一个单位。总结,SUMIF 函数并不是只对规则区域求和,还可以对不规则的排列进行条件求和SUMIF 入门篇SUMIF 作为 Excel2003 中一个条件求和函数,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虽然在2007 以后被 SUMIFS 所取代,
3、但它依旧是一个 EXCEL 函数的经典。特别是高级用法,依旧适用于后面的版本。本文由兰色幻想原创,转载时请注明转自“Excel 精英培训”。SUM 是求和, IF 是如果。如果什么。就求和,其实就是按条件求和。它的结构如下:SUMIF( 条件判断区域,条件,求和区域)说明:1 条件判断区域。即然是条件求和,一是要有条件,二是要有判断的区域,SUMIF 的第二个参数就是求和的条件,第一个参数呢就是拿条件来这个区域进行对比的区域。第一个参数必须是单元格引用。2、条件 。按条件求和就得有条件,该条件可以是字符串(“ABC“,可以用大于等对比符号连接起来的条件表达式(“100“) ,也可以使用通配符来
4、表示匹配求和( “AB*C“)。3、求和区域 。求和函数可以没有求和的区域算什么求和函数,该参数为单元格区域引用。如 C2: C100。4、如果求和区域和判断区域是一个区域该怎么办呢?如在 C2:C100 中计算大于 100 的数字之和。在这种情况下 SUMIF 函数由三个参数变换为两个参数。即:SUMIF( 求和区域,条件)例 1;如下图所示。要求根据左表中的商家明细表,生成右侧的汇总表,汇总出商家的总进货量和总金额。公式:=SUMIF($A$2:$A$8,$F3,C$2:C$8)公式说明:$A$2:$A$8 是判断区域,拿 F3 的商家名称在这个区域进行判断是否相同,如果上同,就把 C2:
5、 C8 区域的金额进行求和。如果只按 C 列进判断求和呢?比如,计算 C 列金额大于 200 的金额之和。公式可以变换为:SUMIF( C$2:C$8,“200“)关于入门级的 SUMIF 函数用法就介绍到这里了,进一步的用法将在 “初级篇”中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条件参数的组合、条件参数的模糊设置等。敬请关注。二、技巧篇我们在学习了入门篇后,在常用技巧篇中将学习 SUMIF 常用的一些技巧。谈到隔列求和,可能就会想到用数组公式,其实只需要用 SUMIF 函数就可以轻松实现。例:计算费用表中的计划和实际合计数。公式;=SUMIF(B$2:G$2,B$2,B3:G3)提示;SUMIF 函数不只是左右
6、示和,还可以上下求和。三进阶篇SUMIF 函数一般情况下只能进行一个条件的求和,但在二般情况下却可以实现对多个条件的求和。什么是二般情况下呢?SUMIF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求和的条件” ,这个参数可以用数组形式。比如“A“,“B“ “5“,“=95“)看到没有第三个参数,表示无可选项意思是求 D2 到 D8 区域内,大于等于 95 的数值之和4. 4结果是 194,与表格中对应的数学成绩之和一致。5. 5再举一例看到,求数学成绩超过 95 分的同学的总分之和。6. 6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D2:D8,“=95“,F2:F8)这个公式含可选项,表示求 D2 到 D8 单元格中数值超过 95 分对应的 F2 到F8 的数值之和7. 7看图,结果完全无误END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