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工前十强第一强: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Dow)陶氏化学公司 1897 年创建于美国,是一家以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主要研制及生产系列化工产品、塑料及农化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净化、造纸、药品、交通、食品及食品包装、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等领域。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总部在上海,迄今,陶氏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北设有 5 大业务中心,在宁波、张家港、南通、 、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建有 10 个生产基地,总投资约 5 亿元。第二强:巴斯夫(Basf)巴斯夫是德国一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公司的产品范围包括化学品、塑料、特性化学品、农用产品、精
2、细化学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德国人亦一向是开发染料的先驱者。1834 年,德国一名化学家发现,若在提炼煤油时加上漂白剂,苯胺会放出鲜蓝色彩,这奠定了日后发展苯胺染料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巴斯夫把握此大好良机,于 1885 年派遣一名代表梅耶尔前往上海推销染料。就在这个以带领服装潮流见称的中国城市里,巴斯夫染料成为了畅销产品。由那时候开始,巴斯夫正式踏足中国市场巴斯夫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就此从 1885 年开始,从那时起巴斯夫就是中国的忠实合作伙伴。它是中国化工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商之一,目前巴斯夫在大中华区有 4,000 多名员工,拥有 16 个全资子公司和 8 个合资公司。
3、公司还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青岛、成都和台北共设有 8 个办事处。第三强:壳牌集团(Royal Dutch /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成立于 1907 年,一直由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占60%股份。目前,壳牌集团的业务已遍布全球 130 多个国家,雇员总数近 10 万人。壳牌在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国际合作伙伴,为中国提供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至今大陆的投资已逾 15 亿美元,拥有 20 多家独资/合资企业,雇员人数近千人。壳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提供清洁能源。目前,集团有五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勘探和生
4、产、油品、天然气和电力、化工、可再生能源。集团下属各公司都是独立运作,但是遵循相同的经营宗旨,这保证了它们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都达到同样的高水准。 壳牌在中国发展业务,已超过一百多年。 在十九世纪 90 年代初,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的始创人马科森默和森姆森默兄弟,便已开始把煤油输入中国,并在香港、上海、广州和厦门建立油库。 1894 年,森默兄弟已用散装油轮运送煤油到上海。同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开始进“Crown”牌煤油到中国。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原是竞争对手。1903 年,两家公司合作经营远东的业务,在伦敦成立亚细亚火油公司。第四强:洛克菲勒(Rockefeller
5、 rkifel)洛克菲勒 1882 年在美国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石油和石化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爱文市。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油气生产商;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天然气销售商;是世界最大的炼油商之一,分布在 25 个国家的 45 个炼油厂每天的炼油能力达 640 万桶;在 100 多个国家销售埃克森、埃索及美孚品牌的油品。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90 年代。1894 年, 标准石油在上海设立了销售办事处,随后 10 年左右的时间里,又在香港、烟台、镇江、武汉、重庆和天津等地设立了销售办事处。在中国的投资包括位于广东省番禺的独资增塑剂厂以及与中石化上海
6、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上海金山成立的石油树脂合资企业。第五强:英力士集团(Ineos group)英力士集团是全球第三大化学公司,专门生产硅酸盐和二氧化硅产品的国际性公司,公司不断在二氧化硅的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加强研究与开发,并向客户提供广泛的二氧化硅产品。英力士公司也为此外光固休涂料的消光粉及喷墨打印纸涂料用的氧仑硅特别研发针对性的产品,并已被相关行业的世界级客户所采用。第六强 杜邦公司(dupont)杜邦 1802 年创始于美国德拉华州。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在全球 70 个国家经营业务,共
7、有员工 79,000 多人。杜邦公司名下有超过 2000 多种产品,行销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 120 个国家设有办事处、研究室、生产及加工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杜邦公司积极参与、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杜邦在中国已经拥有 3 家分公司、21 家独资/合资企业,总投资超过 7 亿美元,拥有约 3500 名员工,有 10 多种技术转让应用于国内的 18 个研究机构与生产设施。第七强 中石化(Sinopec Group)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 Sinopec Group )是 1998年 7 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
8、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 1049 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6 年度全球 500 强企业中排名第 23 位。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 2000 年 10 月和 2001 年 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 H 股和 A 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 、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
9、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 第八强 道达尔(Total)道达尔是全球第四大石油与天然气一体化上市公司,业务遍及全球 130 多个国家,涵盖整个石油天然气产业链。道达尔还致力于生产基础化学品(石化产品与化肥)及特种化学品(橡胶加工、树脂、粘合剂与电镀) 。道达尔进入中国市场已有 27 余年,经营业务包括勘探与生产、天然气与电力、炼油与销售、以及化工。迄今,道达尔在华拥有 30 多家合资或全资公司,员工超过 3,500 人
10、。 在中国开展业务的道达尔集团下属特种化工公司有:哈金森、安美特、波士胶、沙多玛 第九强 台塑集团(Formosa Plastic Group)台塑企业于 1954 年创立台湾塑胶公司。1957 年由日产吨的 PVC 粉工厂开始生产,是当时世界上規模最小的 PVC 粉工厂。集团产品:石化类 油品类 塑胶类 电子类 纺织类 其他 国外公司产品。台塑企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发展,当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余家关系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此外并拥有庞大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 。 第十强 拜耳集团(Bayer)1863 年 8 月
11、1 日,商人富黎德里希拜耳和颜料大师约翰富黎德里希威斯考特在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创建了一家染料企业“富黎德里希拜耳公司”(Friedr Bayer et Comp)。拜耳集团是化学及制药工业领域中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企业。拜耳公司生产经营的产品种类有一万多种,范围涉及药品、诊断技术设备、作物保护产品、塑料、合成橡胶、橡胶化学制品、纤维、染料、颜料以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中间产品。 拜耳的业务活动伸展至全球各地:在六大洲的 200 个地点建有 750 家生产厂;拥有120,000 名员工及 350 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拜耳早在 1882 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往来。1958 年,拜耳在香港成立了其独立的贸易实体,即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从而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业务。1994 年拜耳在北京成立了控股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 从而完善了拜耳集团在中国的组织结构。如今,拜耳在中国大陆拥有 12 家企业,其中 5 家为独资子公司,拥有员工 2800 余名。大中华区成了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2004 年,拜耳在该区域的销售额在 14.5 亿欧元左右。中国业已成为拜耳全球性投资的主要重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