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099837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中古诗文文化漫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古诗文文化元素漫谈,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一、服饰 1.头衣 冠: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 礼记:男子二十,冠而字。 晏子春秋:(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闱。刖跪击其马而返之,曰:尔非吾君也。景公惭而不朝。,左传:君子死,冠不免。 史记平原君列传:免冠谢,固留公子。 李白古风:路逢斗鸡者,冠盖

2、何辉赫。 论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弱冠”,指刚成年。 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女子不戴冠,只用笄或簪固定发髻。后来固定冠冕的叫衡(横)笄,只固定头发的叫发笄。 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种人不戴冠:小孩、平民、罪犯、异族。,曹 操,刘 邦,冕: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的元服。 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 汉以后皇帝戴冕有旒,“冕旒”就成皇帝代称。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胄:秦汉后叫兜鍪,又叫盔。 杜甫垂老别: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左传:左右免胄而下。

3、,冕,五代金镶玉步摇,未行冠礼前头发任其下垂,称髫。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古人不剪发,孩子头发长了,就紧贴发根扎在一起,叫“总发”。 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蹑踵侧肩。 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帻:平民所戴,发髻上复以巾,一直盖到前额。 颜师古注:绿帻,贱人之服也。,胄(盔),帻,2.体衣 襦:短上衣。 谷梁传:陈灵公通于夏征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 襦有长短,长襦“自膝以上”,短襦“施腰”,称腰襦或小襦。 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贴身穿的称亵衣、泽、衷衣。 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 御寒之服有裘、袍。

4、 裘:皮衣,毛向外,说文: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袍:絮了乱麻或旧丝棉的长衣。 史记范睢列传:(须贾)乃取一绨袍以赐之。,衣襟又称衽。襟要右掩,“左衽”就是“异服”。 衣服身后的下摆叫裾。裾可以长垂至地。 晋书许允传:允入,须臾便起,妻捉裾留之。 温峤传:(刘)琨使峤至江南奉表劝进,峤欲将命,其母固止之,峤绝裾而去。 褎:同袖。古代袖子较长,垂臂时手不露出,所以有长袖、修袖之说。如:长袖善舞。 袖又称袂。 战国策: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允顾谓妇曰:“妇有四德(德、言、容、功),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士有百行,君有其几?”许曰:“皆备。”妇曰:“士有百

5、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知其非凡,遂雅相亲重。,绅:古人长衣外系带,带腹前打结,下垂叫绅。 论语: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书诸绅。 绅可当记录本。古时有“缙绅”。 平民通常只能衣“褐”,或“布衣”。 帛:丝织品统称。帛质地轻软美观,是上层穿的。 褐:手工编织的麻、毛织品。 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诗经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布,与“褐”同类,但布细褐粗。读书人未做官时穿的常服用布制成,故言“布衣”。 史记: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下衣有裳、绔、裈。 裳,常。说文:“常,

6、下裙也。” 诗经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绔:袴,裤子。“纨绔”,“纨”是织造细致的生绢,后“纨绔”专指富贵又不务正业者。,与现在相似的裤子叫“穷绔”,又名裈。 世说新语:(刘)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犊鼻裈”:后代的短裤、裤衩。 史记:乃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 北史刘昼传:少孤贫,爱学,伏膺无倦,常闭户读书,暑月唯著犊鼻裈。,3.足衣 鞋和袜。 屦、履:古曰屦,汉后曰履,今曰鞋。用草编制的称草屦,草鞋又称躧,又写作屣。 汉书:于是天子(武帝)曰:“嗟乎!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史记: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

7、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晋代织履,清代高底鞋,屐:木鞋。 后汉书: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 晋书阮孚传: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以身蔽之。有诣阮,正见自腊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于是胜负始分。 南史:(灵运)寻山涉岭必造幽峻。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李白梦游天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鞮di:兽皮做的鞋。 袜:韈、韎,用布帛、熟皮做,穿时用带子系上。 说文:“韤,足衣也。”,4.佩饰 玉: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行则鸣佩玉。 环、玦:

8、环是环形玉,玦是环缺一块。环佩多指妇女佩饰。 史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韩非子:西门豹之性急,常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常佩弦以自急。 韦是加工后软皮,其行缓;弦在弓上绷紧,其性急。 容刀也是佩饰,原是装饰刀子的意思,后称佩刀。 香袋:古称容臭,后多称香囊。 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 晋书谢幼度传:(幼度)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玉 龙,二、建筑 1.结构 住宅最外面是门,门外有屏,叫萧墙,今称照壁。 论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周代大门一般三开间,中间明间,为出入之门,左右各一间为塾(相当于门房、传达室)。

9、尔雅:门侧之堂谓之塾。 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设第二道门,即闺,又叫寝门。 左传:晋侯梦大厉(鬼),被发及地,搏膺而踊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外朝,二门以内则为内庭、内朝。庭,亦作廷。二门以内为主人居住之所,所以,闺亦指内宅。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 汉书谷永传:意岂陛下志在闺门,未恤政事。 庭:群臣朝见君王之地,又叫朝、朝廷。 庭较大,还要植树,而棘和槐则是王公大臣的标志,后来这些植物亦指朝廷高官。 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建在高台之上,坐北朝南。前面是“堂”,“堂下”即庭(内庭)。 尊者在堂,则卑者在庭。 左传:

1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堂前有台阶,左右各一,称西阶、东阶。阶又叫除、陛。 史记:赵王埽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堂东西两墙叫序。堂靠庭一边只有两根柱子,称东楹、西楹。堂是活动、待客、行礼之地。 孟子: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曰:“将以衅钟。”,堂边叫廉,廉必直,后有廉正、廉洁。 室在堂后,有户相通。入室必先登堂。孔子说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雀东南飞: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室、堂之间有窗,叫牖。室的北面有窗,叫向。 论语:伯牛有疾,子问之,

11、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诗经: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古代住宅还有箱。 汉书晁错传:上(景帝)问曰:“计安出?”(袁)盎对曰:“愿屏左右。”上屏人,独错在。盎曰:“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乃屏错。错趋避东箱,甚恨。,室有四角,称隅。 论语: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室内四角有专名: 尔雅:“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yi),东南隅谓之窔(yao)。” 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角如麻未断绝。 四角中奥最尊。室内坐西向东位最尊。 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乡坐,亚父南乡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乡坐,张良西乡侍。

12、,南北朝以前没有桌椅凳,而是坐地上。坐时铺席,“席地而坐”。席可睡觉,有“寝不安席”。 世说新语:王恭从会稽还,王大(名忱)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an,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草垫)上。 礼记:为人子者,坐不中席。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论语:席不正,不坐。 坐席上,如有尊者进来或离席走到跟前,要避席,表谦卑,而且伏地。 史记: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跽,也叫长跪,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是准备站起姿势,表尊敬。 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

13、何为者?” 论语:鼓瑟稀,铿尔,舍瑟而作。 箕:即箕踞,两腿平伸,其形像簸箕。 史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韩诗外传: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去之。”母曰:“何也?” 曰:“踞。” 几:长方形炕桌。床:坐具。 史记: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入,则长揖不拜。,2.宫室 阙:宫廷大门外两个高大建筑物,一左一右夹住宫廷出口,像缺了一块,故名。阙也指朝廷或皇帝。 岳飞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观:宫廷内独立的宫殿。 史记: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资治通鉴:上(太宗)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

14、“臣昏毛,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 殿:堂也。汉时叫殿,并逐渐成为宫廷和庙宇高大房屋专名。殿堂所在庭院四周建造的房子叫“廊”或“庑”。 台:土石堆积而成。台上建筑物叫榭,只有柱、顶而没有墙壁。 左传:“(晋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午门,太和殿,姑苏台,廊、庑,三、饮食 1.主食 “五谷”,即黍、稷、麦、菽、麻。加上稻,是“六谷”。 黍:即黍子,又叫黄米,状似小米,色黄而粘。 论语:(隐者)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稷:小米,北方称谷子。古以“社稷”代表国家,社是土神,稷是五谷之长,所以谷神也叫稷。 麦有大、小之分。写作来,

15、大麦叫麰,也作牟。 诗经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民)。 菽:即豆,原指大豆,又是豆类总称。 诗经七月:禾麻菽麦。,麻:麻子,也叫苴。 诗经七月:九月叔苴。 古书中还提到一些粮食作物,如: 粟:黍的籽粒,后为粮食通称。 史记:章邯围巨鹿,筑甬道而输之粟。 粱:稷的良种。黄粱为粱中上品。 稻:约起于周。原指黏的稻,不黏叫粳、秫等。 晋书:潜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禾:本指稷,后为粮食作物通称。谷:也是总称。 诗经:十月纳禾稼。 主食: 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炒熟后碾成粉也叫糗。 粮:干粮。逍遥游: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饼:麦粉做的叫饼,米粉做的叫粢(zi)。 世说新语

16、:何平叔何晏美容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饵:与饼、粢同类。 稀饭:粥相当于稀粥,飦(zhan)为稠粥。 饡(zan):以羹浇饭也(说文)。,2.肉食 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五牲:牛、羊、猪、犬、鸡。 三牲:牛、羊、豕(猪)。三牲齐备叫“太牢”,只用牛羊叫“少牢”。 牛 礼记: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稀有物)。 史记:襄王闻睢辩口,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 冯唐列传:(魏尚)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享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羊:

17、 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猪: 孟子: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豕:又称彘。豚是小猪。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狗:刺客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 “吠狗”是看门狗,以别于“走狗”(猎狗)。 晏子春秋:趣(促)庖治狗,以会朝属。,古代肉食吃法: 炙:烤肉。下边是火,上边是肉。 燔:烤。郑玄:柔者炙之,干者燔之。 脍:细切的鱼和肉。 酉阳杂俎:进士段

18、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脍,縠薄丝缕,轻可吹起。 醢:肉酱。 史记殷本纪:(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羹:五味合者。五味:醯xi、醢、盐、梅、菜。 左传隐公元年:(颍考叔)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脯:肉加料煮,然后晒干。脯又叫脩。古时十根脩为一束,叫“束脩”。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3.酒和调料 酒浓烈不同,名称不一。如: 醴: 说文:醴,酒一宿孰也。也叫酤,味甜。

19、 汉书楚元王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 酎:多次酿造的酒。 醲、醇:烈酒。 说文:醲,厚酒也。醇,不浇酒也。 醅pei:过滤的酒,又称漉。 陆游野饭: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 过滤的酒叫清酒;未过滤的是浊酒。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羌村三首: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饮食习惯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朝食,也叫饔。第二顿餔食,又叫飧。饔飧指一天饭食,也指自己做饭吃。 说文:饔,孰(熟)食也飧,食之余也。 公羊传:(勇士)入其(赵盾)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子为

20、晋国重卿,而食鱼之飧,是子之俭也。” 论语: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u)也!于予欤何诛(责备)?”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欤改是。”,俎:砧板。 史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箸:筷子。 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案:长方形或圆形托盘,有三足或四足。演变为书案、奏案。 资治通鉴:(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四、交通 1.车马 古代驾车以四马为常。驾两马叫骈,驾三马叫骖,汉时出现了六马之车。 史记: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

21、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栏杆),圣主不乘危而徼(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古代马车有辕,驾辕的马叫服马,两旁马叫骖。 左传:将及华泉,骖絓(同挂)于木而止。,古人尚左,如果要解下马另作他用就解左骖。 左传:公使阳处父大夫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四马为常,驷也作为单位计数车辆。 论语:齐景公有马千驷。 古代的达官贵人都要乘车,该乘而不乘是不合礼的。 汉书董仲舒传: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 论语: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o)。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

22、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车的部件: 舆:车厢。 輢yi:舆左右两边的木板或栏杆,可依凭。 轼:前边横木,用作扶手。轼,也写作式。扶轼低头,表示敬意。 礼记: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史记万石君列传: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辂)马必式焉。 轸:舆后边的横板或栏杆。 绥:车舆中供上车时拉手用的一根绳子。 韩诗外传:晏子起而出,援绥而乘。 辕:又叫輈,为一根直木或稍曲的木杠。,衡:辕前端拴着的一根横木。 轭: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又写作扼。 后汉书列女传:(董)卓乃引车庭中,以其头悬轭,鞭扑交下,(皇甫规)妻谓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尽为惠。”遂

23、死车下。 曹植赠白马王彪: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辐:车轮的辐条。 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毂: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用来贯轴。,轊wei:套在车轴末端的金属筒状物,较长。 辖:车轮贯轴后,防其脱落,用辖插轊里。辖可拔下。 汉书陈遵传: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轨:两轮之间的距离。车辙也叫轨。 孟子: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盖:舆上立着的一根木柱支撑的伞状物。一般有地位、财富之人享用,所以,“冠盖”也指士大夫。 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轫:阻碍车轮滑动的木头。 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天津兮,夕余至于西极。,兽首辖(西周),茵:舆中铺的车席。 帷:车舆的

24、四周可以施帷,据说为妇人所用。 诗经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幔:车盖取消后,帷上加顶就叫幔。 策:赶马用的竹条鞭。 鞭:皮条鞭。 古代乘车一般一车三人:尊者左,御者中,车右在右。尊者是君或帅,则居中,御者左。 史记: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 车右:又叫骖乘,执戈御敌,遇险时排除障碍、推车。,牛车: 老学庵笔记:成都诸名族妇女,出入皆乘犊牛。 羊车: 晋书:武帝(司马炎)掖庭并宠者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羊车。 辎车:有帷幔,多用于载物,也

25、可以寝卧。 史记: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温车:輼輬(liang)车,有帷幔,有窗。后作丧车。 史记:李斯以为上(秦始皇)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輼輬车中。 安车:一匹马拉的小车,可在舆内安坐。 传车:传递消息法令的车,为驿站专用,较为轻快,也叫驲(ri)。,2.步行 释名: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尔雅: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行:走路的共名。走:跑。步:徐行。 奔:逃跑。左传:“京叛太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时:歭(chi)的假借,同踟,为徘徊、踌躇、来回走动义。 趋:小步快跑。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 战国策: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论语:子见齐衰者、冕衣服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