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9499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分类和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中国书法字体有篆书体、楷书体、隶书体、行书体、草书体。中国书法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最初的甲骨文是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其中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自古以来伟大的人民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关键字:书法、字体、历史、代表人物、特征。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换句话可以说是人类历史发展最好的诠释,自古以来通过对汉字的研究也给我国考古学带来了巨大的科考价值,是研究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同的书法字体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历史顿悟,一些书法字体慷慨有力,一些字体婉转优雅,不同的字体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艺术遐想。从中也可可以看出伟大书法家的一些

2、性格特征。其中蕴含的信息是很多的。所以说书法不仅仅给我们传达的是表面的文字信息,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对历史的感悟和复现带来了很大的价值。古代书法往往是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它具在很大的实用价值,它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简练的线条造型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情趣。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赏者,能够使观赏者象欣赏优秀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等一样,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种美的的享受。这也是中国汉字和其他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也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传统字体有哪些和他们的特点。篆书体,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

3、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 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 “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

4、且紧画 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 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 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 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

5、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大篆,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称为 “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小篆,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 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

6、“小篆“。小篆 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2)代表人物 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战国时代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没。存世的原石仅两块代表人物,李斯,生年不详,卒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二八年)。秦政治家、书法家。楚国上蔡今河南省汝南县北人。曾跟战国名儒荀卿学帝王术,后上谏逐客书,为秦始皇重用。始皇统一天下后,李斯为丞相助秦始皇定郡县制,又作仓颉篇七章,变大篆为小篆,统一文字,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字异形,为今天的方块汉字奠定了发展基础。楷书体,郑道昭(?516)北朝魏诗人、书法家。字僖伯。荥阳开封

7、(今属河南)人。北魏大臣郑羲幼子。孝文帝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太和十九年(495)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君臣联句作歌,传为佳话。宣武帝初,迁秘书监,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出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后复入为秘书监。死后追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文恭。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 郑道昭喜欢修身养性,炼气化丹,曾于延昌元年(512 年)在莱州大基山依车、西、南、北、中虚设“青烟寺“、“白云堂“、“宋阳台“、“玄灵宫“、“中明坛“等炼气之处,并刻字志之,还做了一首置仙坛诗题刻于壁。从此,莱州云峰

8、山、大基山光彩大增,名扬四海。熠熠生辉的石刻,使海内外游人墨客向往。隶书体,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入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 年)刻,隶书。纵 2272 厘米,横 1024 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经典之作。行书体,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 51 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

9、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稧事也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确实如此,传说王羲之以后也曾再书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

10、,曾诏名手赵模、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数个乱真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草书体,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刻苦临池,采蕉叶练字,木板为纸,板穿叶尽,秃笔成冢,其后笔走龙蛇,满纸云烟,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鲁公(颜真卿)亦为之心折,与师旦夕切磋笔法,获益良多。他性情疏放,好饮酒,酒酣兴发,于寺壁里墙,衣裳器具,无不书之,自言“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11、”。与张旭时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所谓正字,就是使汉字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化。根据正字要求,我们还应该正确地使用简化字。但在

12、书法作品创作中要注意:一是使字体保证统一。使用简体字创作书法作品时要始终使用简体字,使用繁体字创作书法作品时要始终使用繁体字。二是不可任意简化。不能任意减笔;滥用同音替代;滥用声符;更不能半简化,半简半繁,制造了新的异体字。三是要防止出错别字。错字不是异体字,它完全不符合文字学的规律,是不为社会所承认的。要使书法学习者到达正字要求,就必须在理论上懂得文字学知识,在日常实践中养成严格的习惯。书法的实践性技巧性很强,同绘画相比,它的表现对象并不复杂,只是几根简单的线条。正因为如此,它对这几根简单的线条的要求就特别高。而且,它不象绘画那样可以打草稿,可以略加涂抹,而是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一笔下去,

13、便无可更改。欣赏书法艺术的能力,主要应在欣赏实践中提高。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变化很多。“篆、隶、正、行、草”是书体的五个大类,各类之中又有不少小类。例如属于篆书范围的就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隶书则有古隶和八分书的区别;正楷有魏晋真书、北朝碑书和唐楷;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行书有行草和行楷。欣赏书法当然首先要有书法作品,但书法作品的欣赏内容很多,我把它归纳为四个层次:作品的外表形式;作品的作者和时代;作品的观照形象;作品的内在质量。对这四个层次的欣赏,实际上是一个对书法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欣赏活动过程。书法作品所依附的外表形式是多样的。有立轴、横披、扇形、斗方,有写在纸上、绢

14、上、竹简上,有刻在甲骨、碑石、山崖上,还有浇铸在青铜器上的,等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书法的艺术表现,至少在布局上就各具面貌。例如同样是隶书,竹简上的布局只有字距而无行距,而且受材料太小的局限,只能写得小些、扁些,从而显得气势不大。纸上的不但字距行距能精心按排,以显出散会布局的精美,而且能发挥书写者的“控墨”本领。在不同时间、地点欣赏书法,甚至欣赏同一件书法作品,也能使欣赏结果产生变化。再加上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地点上心态也不一定相同,就使得其变化更加明显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赵孟頫欣赏兰亭序,他多次欣赏后写下了十三段跋语,记录了自己不同的感受。书法的学习与书法作品的欣赏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书法的学习也会提高欣赏水平的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高,也能使书法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效果更显著。因此要在欣赏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更要注重欣赏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么不仅要对传统书法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对其进行发展和创作,亦可穿做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属于自己的书法艺术和特色。这样才能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书法艺术。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考文献:王羲之的书法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中国毛笔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