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88009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痤疮(“粉刺”俗称“青春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痤疮(“ 粉刺”,俗称“ 青春痘”)肺胃热盛中医学认为,面鼻为肺胃二经所主,若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又复受风邪(风易袭上位),则发“肺风粉刺” ;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气不通,湿热上攻于面部,则亦发痤疮。此型最常见于炎性痤疮,患者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胸背部可有少量皮疹,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痒痛相兼,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或滑略细,大便干结。采用“以泻代清 ”的治法,通腑 实,泻肺经风热,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白花蛇舌草 30g、重楼 20g、生山楂 30g、泽泻 20g、枇杷叶 15g、蜜桑白皮 15g、黄芩 10g、丹参 20g、生大黄 10g(同煎)、生甘草 10

2、g。如伴有手足心热,加女贞子20g、旱莲草 20g,凉血兼调节激素水平;如药后便溏,去生大黄,加炒枳实 15g,减缓药性,如额部皮疹较多,加服导赤散,如两颊部皮疹较多,加广郁金 20g,疏肝行气。湿邪蕴结从临床症状上看,面部油腻是痤疮最常见的皮损表现,源于青春期素体生机旺盛,用西医来解释就是青春期激素水平失衡,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过多,而皮脂的堆积就是粉刺形成的原因,因此,减少油脂的分泌是治疗的重点。中医学认为油脂与“湿” 有关,而湿邪的来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平素嗜食辛辣刺激之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第二,肾阳虚衰,无以温运脾阳,导致水湿停聚。湿邪蕴积日久则成痰,形成结节、囊肿;湿郁化热

3、,热盛肉腐则成脓,形成脓头。因此,临床治疗应分别以健脾利湿、温阳化湿、清热除湿、消积导滞立法。此型患者典型症状为面部出油较多,常处于青春期,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为主,平素面部较油腻,以“T” 字区 为重,痒痛相兼,舌淡或 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滑,二便调;如皮疹发病部位以口周为主,患者常伴有大便溏薄。方用保和丸合二陈汤化裁:生山楂 30g、焦神曲 15g、炒麦芽30g、炒薏苡仁 30g、茯苓 20g、泽泻 20g、陈皮 15g、虎杖15g、生白术 15g(如大便溏改为炒白术)、生甘草 10g。如部位以口周为主,可加栀子 15g、藿香 15g(泻黄散化裁),泻脾经伏火;如大便溏薄

4、,加防风 15g、羌活 15g,干姜 10g,升阳除湿,如粉刺较多,加清半夏 15g、浙贝母 30g、牡蛎 30g,化痰软坚。冲任失调本型常见于青春期后发病的患者。冲任隶属于肝肾,月事来潮前,经血充盈,易为肝气所激惹,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炼津为痰,形成痤疮,故患者皮损常经前加重。肾主封藏,肝肾藏泄失调,可致月事紊乱,内分泌失调而发痤疮。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患者伴有手足心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多由于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滋阴降火;如患者伴有手足凉,行经腹痛,月事有血块,多属肾阳虚,虚阳浮越,治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原。又因肝肾同源,故在治疗上应兼顾彼此,滋肾阴不忘清肝火,温肾阳同时暖肝阳。此型

5、皮损集中在颜面部,以暗红色的丘疹、结节为主,时有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滑或细,伴有月经不调,常夹杂血块,治以调摄冲任,当归芍药散和二仙汤加减:当归 15g、白芍15g、生白术 15g、茯苓 20g、清半夏 15g、白芷 15g、益母草20g、仙茅 15g、仙灵脾 15g、巴戟天 20g、黄柏 15g、知母10g。如以结节为主,加浙贝母 30g、生牡蛎 30g、夏枯草15g、蜈蚣 1 条,通络软坚散结。热毒壅盛毒有风毒、湿毒、瘀毒、热毒、火毒等分别, 内经中提出了毒“皆阳热亢极之 证” ,暴 发性痤疮发病急、来 势迅猛、热火症状明显,符合中医“火毒 ”的致病特点。此型患者发病比较急,临床症状较重,

6、面部油腻,皮损以结节、囊肿、脓肿、黑头粉刺为主,属于西医囊肿性、聚合性痤疮范畴。部分患者伴有头部穿凿性毛囊炎(中医称之为“蝼蛄疖” )、腋下化脓性汗腺炎,舌 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或小数。此类患者皮损以化脓性表现为主,治疗上应从疮疡病入手,投以大剂凉血清热解毒药物,兼以凉血、祛湿、软坚散结。方以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化裁:金银花 30g、连翘 15g、公英 30g、紫花地丁 20g、白芷 20g、浙贝母 30g、天花粉 20g、茵陈 15g、当归 15g、炙乳香 15g、陈皮 10g、生甘草 10g。如皮肤瘙痒,加防风 15g、羌活 15g,疏风止痒,兼以胜湿(风能胜湿);如脓肿、结节较多,加甲

7、珠 10g、皂角刺 20g、蜈蚣 2条,破血软坚;如大便干结,加生大黄 15g,泻下通便,祛瘀生新。可配合外用金黄散箍围消肿,如脓肿形成,需配合手术切开排脓。 上热下寒此型患者多处于青春期,颜面发炎性丘疹,平素手足凉,行经腹痛,舌淡薄白苔或舌尖边有瘀斑,脉滑或细或缓,大便溏或时便干。源于素体阳虚,虚阳浮越于上而发病,采用“引火归原”的治法,清上温下,交泰丸合少腹逐瘀汤加减:重楼20g、黄芩 10g、黄连 10g、川牛膝 15g、盐茴 15g、肉桂 5g、赤芍 20g、丹参 15g、郁金 20g、生甘草 10g。如便溏,加干姜10g、茯苓 20g,温中止泻;如便干,加当归 15g、玄参 15g,

8、清上焦浮游之火兼以通便。另外,在治疗上还应考虑发病部位酌情用药。发病部位在额部的属心,常由于心火亢盛所致,又心火下移于小肠,故临床常见小便黄。左颊候肝,右颊候肺,故发于面颊部的常由于肝火犯肺所致。口周属脾,常由于脾胃湿热所致。背部为阳明经所主,常由于阳气虚不能卫外所致。中医治疗痤疮胃热型宜用清泻胃肠法胃热痤疮,即用清胃散(黄连、升麻、当归、生地、丹皮、石膏)加减治之,甚验。中医治疗痤疮热毒型宜用清热解毒法此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炎,即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随症出入,其效非常。中医治疗痤疮肺热型宜用清泄肺热法肺热痤疮,即用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合枇杷清

9、肺饮(人参、枇杷叶、黄连、黄柏、桑皮、甘草)化裁治之。中医治疗痤疮湿毒血瘀型宜用除湿化瘀法这种类型的痤疮,即用除湿解毒汤(土茯苓、薏苡仁、萆艹解、车前子、大豆黄卷、泽泻、板蓝根、赤芍)加减治之,必收良效。中医治疗痤疮血热型宜用凉血清热法血热痤疮,即用凉血五花汤(红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凌霄花)合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加减治之,其效颇佳。 方名 疙瘩汤组成 蒲公英 20g 大青叶 15g 连翘 15g 天花粉 20g 乌蛸蛇 15g 桑枝 60g功效 清热,解毒,消风适应症 痤疮煎服法 日三服加减 血热重加丹皮、紫草、白芷;曾用过激素者可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与月经

10、关系密切者加坤草、女贞;痒重者加白蒺藜、地肤子;疼痛者加黄连、丹皮;大便干者重用生地,尿黄加茅根 外用方:菇青三黄膏 山慈菇 30 克 青黛 10 克 黄柏 10克 大黄 10 克 硫黄 5 克 将上药前四味共研末,过 100 目筛,硫黄另研细末与四味药一同过筛,调匀、装瓶备用,临用时以凡士林油膏调糊,涂于患处,厚约 23 毫米,上覆消毒纱布,次日晨起用茶叶水洗去药膏,每晚一次,连用七天为一疗程。内服方:清肺解毒饮 党参 15 克 枇芭叶(扫净毛)10 克 桑白皮 12 克 川黄连 12 克 黄柏 12 克 七叶一枝花 20 克 粉甘草 15 克 水煎服。临证可酌加白芷 3 克 白蒺藜 10

11、克 服药及外用药期间或治愈后均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过于油腻食物,以及补阳壮阳之药品。此方服后面色可转白,有美容作用。清肝解毒汤 治脸上生褐癍,疙瘩、目红,巩膜黄、舌苔黄燥,六脉弦数。女子多生此病。有美容作用。刺蒺藜 15 克 谷精草 10 克 构杞子 15 克 浙贝母 5 克 黄芪 20 克 炒莱菔子 10 克 姜半夏 10 克 薏米仁 30 克 连翘 10 克 木贼 10 克 青乌梅 10 克 川枳壳 15 克 川黄连 5 克 百合 30 克 天冬 10 克 水煎服日一剂。7 剂为一疗程。一般不超过两个疗程。 内服中药:山楂 25g,炒莱菔子 10g,湘曲 10g,焦槟榔 10g,败酱草

12、15g,白花蛇舌草 15g,皂刺 15g,地丁 10g,防风10g。临床加减:色素沉着者加地骨皮 10g、知母 8g;有结节者加夏枯草 10g、牡蛎 15g、海藻 10g;月经不调者加当归 12g、白芍 15g、益母草 10g;口渴者加天花粉 10g、芦根 15g、玄参10g、麦冬 10g。在内服中药的同时,还可外用熏洗法:皂荚20g、透骨草 30g、侧柏叶 15g、九里光 15g、野菊花 15g、石榴皮 15g。1 天 1 剂,1 天 2 次,煎水先熏后洗,共约 20 分钟。在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少吃甘甜油腻辛辣食物,禁酒忌抑郁,不要用手挤压美丽痘,防止感染和留下色素沉着。野菊花

13、煎水方法为:用野菊花 50g 煎水成 200ml,待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一般的冰箱都配有做小冰块的模具)。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再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 10 分钟左右,每日 2 次。坚持 1 周即可见效,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便可控制痤疮的复发。枇杷清肺饮加减基本方:枇杷叶 30 克,桑叶 30 克,银花 15克,连翘 15 克,黄柏 10 克,赤芍 12 克,生地 15 克,薏苡仁30 克,桔梗 10 克,蒲公英 30 克,大黄 6 克,白芷 10 克,皂角刺 10 克,丹皮 10 克,白花蛇舌草 15 克。加减:舌苔黄腻者,为胃肠有湿热,可加茵陈、藿香、

14、佩兰等清热化湿浊;大便干结者,为肺胃气机升降失畅,可加火麻仁、瓜蒌仁、草决明、莱菔子等以通腑泄热;有脓者为热已化毒,加地丁、夏枯草、野菊花等清热解毒;有结节、囊肿者为痰湿阻滞,可加郁金、夏枯草、皂角刺、丹参、大贝母、白芥子等行气化痰散结;皮损瘙痒者为兼夹风邪,宜加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面部油脂分泌较多者,可加生山楂、泽泻、槐花等减少油脂分泌;有失眠者为阴虚肝旺,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龙骨、牡蛎等养血安神。若见脾脏气虚者可加玉屏风散、异功散;肝肾阴虚者可加二至丸或何首乌、白蒺藜等。防风通圣丸、归参丸 配方治疗:取枇杷叶 9 克、桑皮 9 克、苦参 9 克、赤药 12 克、丹皮 1

15、0 克、菊花 9 克、生草 9 克,水煎服,日服一剂。大便干燥者,可酌加酒军 6-10 克;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 10 克、凌霄花 6 克。外治可用颠倒散,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白天洗掉。简便方法除去“青春痘 ”:白花蛇草 15-30 克,加水煎汤内服,每日或隔日一剂,一天二次;仙人掌适量,捣烂,涂敷患处。每日 2 次;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各 30 克,蜂蜜10 克,水煎汤待温后清洗患处,每日 2 次;鲜槐叶、丝瓜叶各 30 克,捣烂,涂敷患处。生何首乌、苦参、白醋 500 毫升,当归各 50 克。材料清洗干净,煮沸约 1 小时后取出液体,早晚分 2 次外擦患处,20 日为 1 疗程,连续

16、2-3 个疗程。土大黄、蛇床子、大黄、白芨、白芷、硫黄、枯矾各 50 克。加入 75%酒精 100 毫升,浸泡 3 个星期后,取药液加入雄黄 10 克拌匀。每日用棉签沾药液,外搽患处,每日 3 次,连续 1-2 月。雄黄、大黄、白芷各等量,清洗干净后,捣碎成粉末,装在密封的瓶子里。使用时每次取适量的药粉,用清水调成稀糊状外,敷在长粉刺的地方,每晚 1 次,2 周为 1 疗程,连续 2-3 个疗程。黄芩、黄连、大黄各 4 份,硫黄粉 1 份,五倍子、红花各 2 份。将其清洗干净后,捣碎成粉末,装在密封的瓶子里。使用时每次取适量的药粉,用清水调成稀糊状外,敷在患处,每日 2-3 次,连续 1-2 周。治痤疮的经验方组成:麻黄 20 克,金银花 20 克,败酱草 20克,连翘 20 克,赤小豆 30 克,桑白皮 20 克,焦麦芽 20 克,薏苡仁 30 克,生地黄 3 克,甘草 3 克。用水 1600 毫升,煮取600 毫升,去滓,温服,每次 200 毫升,每日 3 次。凡辨证属湿热蕴结,运用本方效果不错。通常服一周自觉症状减轻,皮肤损害处明显消退。建议连服两周。愈后嘱患者经常用温水、硫黄香皂洗脸,勿滥用化妆品,以免堵塞毛孔,造成皮脂郁积再发。另外,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早日康复。注意服药后一经汗出,麻黄剂量减半。对于体虚者忌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