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7820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的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学案1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突破(一) 高考第13题,考点1,考点2,考点1,考点2,考点1,考点2,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所谓论述类文章,是指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主张的文章。论述类文章包括国学、哲学、美学、文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论文。它以理性思维为主要脉络,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有6点,见下表:,综观近年高考,论述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全国课标卷中第13题所考查的内容,应引起复习备考的足够重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2、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论述类文章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以形象感人。( ) 2.一个完整的论述,必须由论点、论据和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 ( ) 3.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 ) 4.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证明论点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 ) 5.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它担负着回答“证明什么”的任务。( ),以理服人,怎样证明,考试说明对本学案内容的要求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

3、层级B。所谓“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本主要思想、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所谓“文中”,是指考查重要概念的语境内涵,而不是字典意义。从词性上看,这些词语以名词和动词为主,也包括名词性和动词性短语。,文中重要概念主要包括以下6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基本方法是:抓住阐释概念的文字,把握本质特征,明确概念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择取揭示概念本质特征的信息。一般地说,要理解的概念在原文中一定会用一定的文字进行说明。阅读时要紧扣被解释概念的字面意义,区分出哪些文字是解释概念的必要信息,哪些文字是解释概念的多余信息,哪些文字涉及概

4、念内涵的本质特征,哪些文字是隐含概念本质特征的具体表象。把握了概念内涵的要点,这类试题就会迎刃而解。,抓住分类解说的文字,把握分类标准和相关阐释,明确概念的外延。有一些文本为了使读者更加明确文中的关键概念,在指出内涵后,还辅之以分类的方法,使读者明确概念所包含事物的适用范围。 借用概念的语言表述形式,作出直观判断。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是下定义。做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检查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是否一致,关系是否同一。检查时可把主宾互换位置,如果成立,则为正确的表述。二是概念的表述不能“同语反复”,如“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三是概念的语言表述形式不能用否定或比喻的形式

5、,如“商品不是供生产者本人消费的产品”,“生命是大自然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美丽的花朵”等。,联系具体语境理解。一个词语在语言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其他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制约这个词语的含义。做题时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原文略) 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

6、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B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C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该句表述可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根据原文“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已消失而成为过去”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D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前后勾联法。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把文章的主旨与相关内容、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表里参

7、验法。即根据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含义。以文解文法。即概念间进行同义互解、连义互解、主宾互解、以实证虚、以虚证实乃至以虚代实的处理。,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原文略) 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范式。 B.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C.生态道德教育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教育人们认识和领悟人类道德伦理观念的天然合理性,

8、从而成为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 D.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引导人们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将“伦理道德观念”范畴扩大为“道德观念”。,考试说明对本学案内容的要求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所谓重要句子,是就其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些句子,那也肯定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重要句子”通常是指以下4种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句子;能帮助我

9、们准确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句子;内涵比较丰富的句子;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及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3个方面:,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重要句子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有的句子与文章中心是直接关系,有的是间接关系,由此可以探知主旨,或者有反映中心、提示中心的作用。第二,根据语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的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理解关键语句。,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原文略)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不是针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的。 B.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学习中国的书法,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B。“笔墨

11、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本身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组成元素。,从句子本身入手,正确把握句子的主干,并同时注意到其修饰限制成分。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与之相邻的上下句及与之相应的解说句。充分结合段意乃至全文的内容来理解语句。,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原文略) 下列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使我国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强大,就必须加强教育工作。 B.建国以后,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C.我国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D.我国的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A,“强国必先强教”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表现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如果使国强,就必须加强教育工作”。BCD三项谈的都是我国教育工作取得的骄人成就,没有谈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