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 混合物 ,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 溶液为蓝色 FeSO4 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 溶液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2、溶液的组成: (1)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和液体、气体和液体混合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时,量多的为溶剂、量
2、少的为溶质 注:有水时,不管水的量多少,都作溶剂。 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就是水溶液,溶剂是水。 (2)溶液的命名: 稀盐酸:溶质是 HCl,溶剂是水 硝酸铵溶液:溶质是 NH4NO3,溶剂是水 酒精溶液:溶质是 C2H5OH,溶剂是水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Ca(OH) 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 KNO3、NaNO 3、NH 4NO3 等的溶解溶解放热:如 NaOH 溶解、浓 H2SO4 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CuSO 4、Na 2SO4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三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 溶剂 状态:达到饱和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或在
4、20时,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4)溶解度曲线例:(1)t 3时 A 的溶解度为 80g (2)P 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 和 C 的溶解度相同(3)N 点为 t3时 A 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 A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 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
5、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7)t 2 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 会析出晶体的有 A 和 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降温结晶 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 和 0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
6、: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 NaCl(海水晒盐)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 KNO3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 C%= 100% (C S)3、溶液的稀释的注意事项:(1)溶液稀释过程中,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溶液稀释中需水的质量(即加水的质量 )=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3)只有质量才可以相加减,体积不能相加减,体积一定要转化为质量后才能相加减。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S100+S80ABC0 t1 t2 t3NtSP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3)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溶质少了: 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 溶质转移入烧杯时洒掉了;溶质称量时不干燥;溶质粘在称量纸上;溶剂多了:量液体时仰视读读数;用刚洗过不干燥的烧杯溶解;装瓶时,没有先用配得的溶液润洗细口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