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6970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诗歌鉴赏 答题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熟悉基本概念,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一)、解题入格,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解题入格,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

2、、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

3、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知否?就是是绿肥红瘦”。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二)、答题程式,“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

4、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 “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 “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诗歌鉴赏答题格式例析,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第一种类型:,正确解答: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变换抒情角度、描写手法等)作用(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

5、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6、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 描摹诗歌图景 概括意境特点 剖析作者思想,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

7、: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第三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作用(形象、主旨) 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

8、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常见错误: 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以前诗歌点评的做法。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这样的解答显然不对。,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

9、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

10、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作者对乌衣巷的描写有一种怎样的情境氛围,请简要分析。作者由此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东晋时乌衣巷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于达官贵族的房基,偏斜的夕阳在巷口拉长了影子,夕阳残照中,燕子在百姓的屋舍上翻飞。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萧索悲凉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涂抹出了诗人感慨沧海桑田,繁华不再、人生多变的深意。,山水诗 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 田园诗 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一般较清新、自然、质朴,富有生活

11、情调。大都反映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朴素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 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托物言志。,怀古诗 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送别诗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边塞诗 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