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6513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钓鱼城风景名胜区导游词一、导游线路(按照游客从前山或后山进入景区的实际,分为 A1、A2 两条线路):A1、水军码头(起点)护国名山石坊站佛始关门“钓鱼城”摩崖护国门抗战时期题刻独钓中原石坊钓鱼台卧佛岩千佛崖三圣岩王坚纪功碑上天梯九口锅护国寺忠义祠石照县衙古军营校场(结束) 。A2、校场(起点)古军营东新门飞檐洞观景台炮座遗址护国门“钓鱼城”摩崖抗战时期题刻独钓中原石坊钓鱼台卧佛岩千佛崖三圣岩王坚纪功碑上天梯九口锅护国寺忠义祠石照县衙回到起点(结束) 。二、导游词(按照 A1 线路编排)1、起点讲解(在游船上或钓鱼城水军码头江边。时间 35 分钟)尊敬的各位客人:你们好!我是钓鱼城专职讲解员,

2、名叫,欢迎大家光临钓鱼城参观游览!( 1) 钓 鱼 城 屹 立 在 重 庆 市 合 川 区 东 城 半 岛 的钓鱼山上,在 地 图 上 的 准确 位 置 为 东 经 10617 32 10619 22 , 北 纬 2959 30 301 15 。 其地当 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冲” 。合川,古称亵(xi)江,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地。公元前 380 年至前 331年间,巴国在楚国兵锋的进逼下,曾由今重庆迁都城于涪江之南的铜梁山下。公元前 314 年,秦于今合川设垫江县,汉、晋因循。南朝宋文帝元嘉(公元424 年453 年)中,改垫江县设立东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 年)

3、置合州。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 ,合州辖石照、汉初、巴川、赤水、铜梁、新明6 个县,辖区东西宽 324 里,南北长 639 里。宋太祖开宝二年(969 年) ,分新明县置广安军,合州辖有 5 县。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 年) ,在巴蜀设立益州、利州、梓州、夔州四路,合称四川,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合州隶属于梓州路(路治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徽宗时又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直到南宋晚期宋蒙战争爆发,合州仍下辖 5 县,计有 8 万户,17 万丁,总人口约 48 万。合州“贯江、沱,通汉、沔,控引众川” ,自古是沟通巴蜀及联系外界的交通枢纽。宋代川陕交通以嘉陵江故道为正驿,合州是漕运的中转

4、仓重地。南宋任逢垫江志记载,在宋金对峙时期,南宋在利州路的宕昌(今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至安康(今陕西省安康市)一线, “宿兵十万,以备要害” 。由于“粮不足以给” ,朝廷将川西眉山、乐山、宜宾、泸州等地的粮食从长江水道通过嘉陵江运到合州储备,然后再经过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和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运抵前线。任逢说:这样的迂回“转搬” ,即费钱又费时,途中耗损也很大,从商人射利的角度看是不划算的,但其重要性在于边务的需要。由此可见,这条水道在南宋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宋合州是巴渝地区古代农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是蚕桑、纺织及坑冶(冶铜、冶铁业) 、井盐、瓷器的重要产地,同时还是四川重要的造船中

5、心。合州治城以城围 16 里 2 分的规模仅次于 22 里的成都城,位居西南地区第二。在城商税收入居四川第 8 位。(2)现在,合川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板块。幅员面积 2343 平方公里,辖 27 个镇,3 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53 万。其中,主城区面积 34.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8.03 万。目前,全区人民正按照“314”总体部署的要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抓牢建设“五大重庆”的机遇,围绕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 ,实施富强合川、美丽合川、平安合川、德润合川“四大战略”,抓好发展与民心“双十工程” ,推

6、进“百个重点工作项目” ,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合川特色的发展之路。( 3) 钓 鱼 城 是 创 造 中 外 战 争 史 奇 迹 的 军 事 要 塞 , 是 改 写 世 界 中 古 历 史 的英 雄 名 城 。 7 个多世纪前的宋蒙(元)战争时期,身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的余玠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采纳播州 (今贵州遵义)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 年)筑城钓鱼山,并将合州及石照县治移至钓鱼城,屯兵积粮,以作渝、夔藩篱,全蜀屏障。从公元 1243 年到 1279 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籍钓鱼城天险, “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

7、守” ,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元)精锐之师,创造了守城抗战 36 年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南宋开庆元年(1259 年)七月,蒙哥汗(元宪宗)战死在御驾亲征钓鱼城的前线,导致大蒙古国从南宋和西亚战场全面撤军。由此,钓鱼城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铸就了“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北非扩张”的不朽丰碑!钓鱼城是迄今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址。在钓鱼城上,现存有总长 8公里的城垣、8 座城门,以及炮台、墩台、栈道、暗道出口、水军码头、兵工作坊、武道衙门、军营、较场、皇宫、天池、泉井等南宋军事及生活设施遗址;有远古遗迹钓鱼台、唐代悬空卧佛、千佛崖、弥勒站佛、800 年古桂树、天

8、泉洞、薄刀岭、三龟石、护国寺、忠义祠、三圣岩、鱼城烟雨、鱼山八景等名胜古迹;还有文天祥、刘克庄、杨慎、陈毅、郭沫若、周谷城、张爱萍、刘白羽等历代名家的吟咏以及蒋中正、何应钦、张治中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摩崖题记。1987 年以来,江泽民、李鹏、曾庆红、钱正英、汪洋、薄熙来、郑万通、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先后到钓鱼城参观考察,对钓鱼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山、水、城合一”的自然美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钓鱼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重庆直辖市唯一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殊荣的游览胜地。2、水军码头平台(停留 35 分钟)来过钓鱼城的游客都

9、知道,到钓鱼城要塞旅游,不由城南而上就不能领 略到 古 钓 鱼 城 的 险 峻 。 倘 若 到 了 这 里 而 不 留 心 去 观 赏 水 军 码 头 遗 址 , 那 又 将 是旅 途 的 一 大 遗 憾 !现 在 , 展 示 在 我 们 面 前 就 是 当 年 的 水 军码头国内仅存的宋代军港遗址,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整座码 头 分 为 东 ( 左 ) 、 西 ( 右 ) 两 大 部 分 。 总 长 400 余 米 , 两 侧 以 一字 城 墙 屏 障 , 后 有 一 道 均 高 20 米 的 自 然 山 崖 为 退 守 防 线 。 码 头 的 东 部 为 自然 港 湾 , 供 水 军 战 船

10、 停 泊 。 西 部 是 前 伸 至 江 边 的 码 头 平 台 , 以 巨 石 垒 砌 而 成 ,遗 址 残 基 为 高 出 江 面 约 4 米 的 四 边 形 , 长 83 米 , 均 宽 约 60 米 , 筑 有 五 层平 台 , 以 供 修 造 战 船 、 给 养 囤 积 , 以 及 水 军 驻 扎 和 守 城 将 领 指 挥 作 战 之 用 。钓鱼城水军码头与南外城紧密结合,构成了钓鱼城主城之下山地设防和江岸设防的综合攻防体系,并由此而形成水 军码头依托外城、外城依托主城的梯次配置。这一充分利用地形,层层设防,退可守,进可攻的防御布局堪称战争防御史上的典范,是钓鱼城军民的又一伟大创举

11、。据元史记载,在钓鱼城 36 年抗战中,守城军民曾长期在水军码头浴血奋战,成功地控扼了江面,阻止了蒙、元大军顺江东下。钓鱼城水军码头作为南宋时期江防要塞和造船场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文物观赏价值,尤其是遗址现场,还给我们展示出了钓鱼城军民先后两次修筑码头的过程、层台上礮(炮)台的分布,以及内部道路系统由西向东的改变状况,仿佛是在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3、途中一级平台“钓鱼城”石刻(不停留)这是清乾隆庚子年(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书法家、合州吏目(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沈怀瑗的书法作品,原作在城上的护国门外,等一会儿我们见到原作时再详细介绍。4、途中二级平台蜀捷诗石刻(停留两

12、分钟)这首蜀捷诗,是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在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听闻钓鱼城 1259 年战胜蒙哥大汗之后的感慨之作。书写者是著名书法家、原四川大学教授浩然。诗云: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钟繇捷表前无古,班固铭诗继者谁。白发腐儒心胆薄,一春林下浪攒眉。诗的大意是:如猛兽咆哮而来蒙古军视南宋为任意宰割的羔羊;很快他们领教到了什么叫作正义和坚强。钓鱼城军民击毙敌酋,将魔兽关进牢笼,是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需要有班固那样的大家来铭记和颂扬。作为无所作为的白发老朽,于此而生发出来无限的忧伤!5、途中三级平台钓鱼城赋石刻(停留两分钟)这篇钓鱼城赋是清代翰林罗愔所作。赋

13、曰:合阳之东,有山特出,势自北而绵延,形拱西而位置,屹然石壁,面襟江者居三屴(高耸貌)矣。刀梁径窄,狭者无二。婉蜒鸟道。侧目骇而神惊;嵯嶫(cu y 音“搓业” ,高峻貌)鸡头,举足虞其失次。周迥数十百里,惟羽族始能飞来,俯视二千余仞,即猿猱(no 音“脑” ,猕猴)亦难攀至。上指重霄,下临无地。当夫大元受命,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即汉的意思。 )南迁,东京失守,蜀国幸全,元人振旅而直捣,众士望风而靡然(靡散、逃散) 。仳离妇子(妻离子散) ,目极烽烟,守城倍难于守土,防敌更甚于防川。尔乃余公竭忠,参谋两冉,指斯城而献策,借祟山以设险。因隘建关,相形作险,远观毫末无遗,近窥虚实指

14、点,战守两得其便易,敌人望之面生俨(俨然、敬畏) 。若乃糗(qi 音“求” )粮(糗粮:干粮)有备,樵采无忧,七十余泉,甘而不竭,十千为耦,易彼田畴(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新,以战以守) 。廪粟余赢(粮仓充余) ,足保来归之众;池鳞于牣(满也) ,悉免下箸(zh 筷子)之愁。宵鸣刁斗(古代行军用具。一钟有柄的小斗,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以戒严,昼督壮夫而登邱。贼至则努力齐下,木石兼投,大炮遥击夫江岸,钓绳阻截于洪流。蒙哥伤首而殒命,裨(b 音“比” )将(裨将:副将)束手而寡筹。诚巴渝之保障,合阳之金瓯。尤且委饼示富,掷鱼誇矜(kujn 音“夸今” 夸耀) ,修官造殿,

15、立志中兴,丹心云表,浩气霄凌。忽忠志之不遂,失巴渝之莫应,时势难挽,寇盗相陵。因全民而顺令,非智力之鲜能。当其余、冉已逝,张、王继艰,先后尽瘁,运筹同般。飞舄名楼,篆碣犹存荒岭;中原独钓,绰楔(xi)巍立高山。半池清流,四壁雄关,胜迹昭昭而可指,英风赫赫而若还。独怪乎世事相同,智愚不若,宋人屯积而保城,明季昏庸而忍拾,献忠(张献忠 1606164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陕西定边人。崇祯三年,公元 1630 年在米脂参加起义军。崇祯十三年,1640 年进兵四川,次年出川,十七年再取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大顺三年,1646 年在西充凤凰山中箭牺牲)缓步而来蹂,姚黄(姚之富,清嘉

16、庆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襄阳人。嘉庆元年,公元 1796 年与王聪儿、王廷诏等率众起义。次年入川与四川起义军会师后,和王聪儿同为襄阳黄号首领。后在郧西阎王扁战斗失利,跳崖死)优游而投马,糜有子遗,摧如崩瓦,岂攘攘(纷乱)之异志乎?仰苍苍之属也,后来之不克绍,徒贻笑于前者,空令我身亲而生慨,对鱼城而泪洒。乾隆合州志卷十四。6、护国名山石坊(小憩 10 分钟)尊敬的各位客人,借此小憩的机会,将钓鱼城之战的时代背景作一简单介绍:13 世纪初年,北方草原上大蒙古国的建立与扩张,以及中国多国政权并立的政治局势,是展示钓鱼城之战的时代背景最重要的起点。公元 1206 年,漠北高原上的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成

17、为漠北高原上最伟大的统治者。1206 年春天,时年 45 岁的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头举行了有他的亲族、僚友、勇士和全蒙古贵族参加的盛大的忽里勒台(大聚会) ,正式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蒙古秘史又作“也客忙豁勒兀鲁思” ) ,汉语意为大蒙古国。俗称蒙古汗国。萨满教巫师阔阔出在大聚会上向铁木真敬献上了“成吉思汗”的尊号。阔阔出说:成吉思啊,你是最高的君主。最高的主命你采用成吉思汗的称号,成吉思是成的复数,因此成吉思比成更响亮。成吉思汗这个词也就是最高君主或王中之王。由此,世界史领域的奠基者、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04)曾经指出:“成吉思汗的真正含意是世界的统治者 ”

18、。也就是从这次大聚会开始,成吉思汗的称号,取代了铁木真的名字。 从 1219 年开始到 1260 年止,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以“三次西征”发动了一场世界性的征服扩张战争。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中,蒙古军队“象旋风一样”席卷了北纬 1560、东经 30135范围内欧亚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境内,经历了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御驾亲征,以及木华黎和拖雷的全力征讨,西辽、西夏先后于 1218 年,1227 年灭亡。1 233 年 , 蒙 古 并 与 南 宋订 立 了 抗 金 盟 约 , 许 诺 灭 金 之 后 以 河 南 地 归 还 南 宋 , 其 中 包 括 东 京 开 封 、 西京 洛 阳 、 南

19、京 归 德 ( 河 南 商 丘 ) , 当 时 称 为 “三 京 ”。 次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灭金。蒙 宋 联 军 灭 金 后 , 蒙 古 拒 不 履 行 归 还 河 南 的 承 诺 , 南 宋 朝 廷 认 为 蒙 古 背信 弃 义 , 发 起 了 收 复 “三 京 ”的 “端 平 入 洛 ”之 战 , 宋 军 在 蒙 古 重 兵 围 攻下 因 粮 草 不 济 , 全 军 溃 败 。 随 后 , 蒙 古 窝 阔 台 汗 命 皇 子 阔 端 伐 蜀 , 宋 、 蒙 战争 爆 发 。在宋 、 蒙 战 争 中 , 南宋对蒙古的正面作战分为三大战区,当时称为“三边”,即长江上游的四川,中

20、游的荆湖,下游的两淮(今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 。四川是宋 、 蒙 战 争 中 最先弥漫战争硝烟的主要战场。蒙古大军为何要首先攻击四川呢?从经济地位上看: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在宋代,巴蜀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猛,曾以“扬一益二” 、 “无寸土之旷”而驰名宇内。到南宋时期,四川仍是南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南宋的重要财赋供应基地,南宋王朝总财力的三分之一出自四川。切断南宋的经济命脉、占有四川丰富的财力物力,对于蒙古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蒙古军队首先要从四川向南宋发动进攻。从战略地位上看: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为南宋战略大后方,故有“西门” 、“后户”之称。蒙古军队一旦

21、占领四川,即可顺长江而下,长江天险将不复存在,南宋的半壁河山就完全暴露于蒙古的兵锋之下。假设蒙古军队置四川于不顾,集中兵力直捣江南,四川无疑将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以支持,巩固其防御。这样,蒙古灭亡南宋的企图就不可能尽快实现。鉴于四川重要的战略地位,蒙古军队也必然要选择首先攻击四川。1236 年至 1241 年,四川先后遭到蒙古皇子阔端、都元帅塔海、秃雪大军的进攻,被攻破的州城多达 54 个, “仅泸(州) 、果(州) 、合(州)数州仅存” 。大门洞开的四川,岌岌可危,直接关系到了南宋的存亡。于是,宋理宗于淳祐二年(1242 年)授任南宋卓越的军事家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主持四川防务。

22、余玠为避蒙古铁骑兵锋,将设在成都的四川抗战指挥中心四川安抚制置司迁到了有江、山之险的重庆。由此,枕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的合州,就成为了保卫重庆的最为重要的屏障。为了守住合州,余玠采纳了冉琎、冉璞兄弟提出的“在合州钓鱼山筑城,积粟以守,胜于十万之师”的谋略,报经朝廷批准,授以冉琎为合州知州,冉璞为合州通判, “徙城之事一以任之” 。冉琎(? 1253) 、冉璞(? 1260)四川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青山平木台)人。同父异母兄弟。 5二冉少年勤读,博览群书,稍长,游历蜀川名胜和关隘重镇,谙熟山川地理,以文武才能闻名巴蜀。由于厌恶仕途的坎坷,他们长期隐居山林,躬耕自给。1236 年至 124

23、1 年间,四川制置使丁黼(f 府)和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等曾多次聘请他俩出仕,均被严词拒绝。但他们在听闻余玠的贤德以后,却毅然离别家乡,日夜兼程地赶到了重庆。他们从坚持长期抗战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并且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择险、任人、积粟、驻兵、徙城”的具体实施方案。为不负余玠的厚望,二冉调集了合州所属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5 县民众,在钓鱼山上开山采石,凭险筑垒。数月后,一座宛如铜墙铁壁的山城就巍然屹立在了三江之口。其城因修筑在钓鱼山上,故得名钓鱼城。城成之后,二冉就将合州及石照县治迁到了钓鱼城中,屯兵积粮,由此拉开了钓鱼城36 年抗战的序幕。钓鱼山也

24、由此而成为了历代颂扬的护国名山。这座题名前曰“护国名山” ,后曰“护国禅林”的石牌坊即为最有力的佐证护国名山石牌坊为仿木结构建筑,原建于清代道光初年(18211823 年) 。牌坊面阔 7 米,高 8 米,四柱三门三楼,梁、枋、斗拱俱全,气势宏伟。当年集资兴建之人即钓鱼城护国寺住持山元和尚,牌坊题额亦是他亲笔所书。山元,名胜从,号山元。曾以佛学、书法著称东蜀。他在钓鱼城护国寺传授佛法数十年,悉心于文物古迹的培修与保护,道光二十八年(1848 年)去世。华蓥山庙主、诗僧释昌言悼山元老和尚诗赞云:钓鱼城上飞烟雨,钓鱼城下临江渚(zh 主,水 中 的 小 洲 。 此 指 城 下 江 中碛 坝 ) 。

25、 中 有 护 国 古 名 山 , 山 有 上 人 ( 对僧人的敬称) 山 之 主 。 岩 前 翠柏 手 自 栽 , 蓊 翳 ( 指茂密的林木) 峥 嵘 争 快 睹 。 寺 阁 楼 殿 及 缭 垣 , 一 木 一 石皆 辛 苦 。请大家向前面看,山崖上凿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吟咏钓鱼城的一首诗作。1926 年 12 月,李大钊代表党组织派陈毅回四川开展兵运工作,策应北伐。是月下旬,陈毅来到合川四川陆军第三师,任三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翌年春二月,陈毅与同事范英士同游钓鱼城。当他考察了王坚、张珏等人的事迹后,对这些英雄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后吟诗一首。诗云:钓鱼城何处?遥望一

26、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陈毅在作了这首诗的两个月之后(即 1927 年 4 月)离开了合川,奔赴武汉。南昌起义爆发,他即追随起义部队,从此踏上了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征程。7、站佛(停留 3 分钟)这尊高 5 米,肩宽 1.2 米的石佛,是凿刻于晚唐、原伫立在钓鱼山顶上的弥勒佛摩崖造像,俗称“站佛” 。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慈氏” 。 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说:“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他曾经是一位仁慈的国王,后来在释 迦 牟 尼 旁边 听 法 , 皈 依 了 佛 , 成 为 大 弟 子 , 先 佛 而 逝 , 并 入 兜 率 天 内 院 , 也 就 是 弥勒净土。释 迦 牟 尼 曾

27、预 言 , 弥勒将在他涅槃后五千年降生,成为未来世的佛祖,给大千世界及芸芸众生带来无限的欢乐。1945 年夏季的一个雷雨之夜,因山顶石崖崩塌,这尊佛像亦从山顶坠下,顺着陡峭的山坡,冲破了始关门城垣,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依然站立,而且还转身 180 度,面向钓鱼山,似乎有一种欲归原地之意。由于他有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当时的人就称其为“飞来佛” ,还建起了“飞来庙” 。从此,善男信女及好奇之人络绎不绝。 “弥勒显灵,飞身绝崖”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相传,钓鱼山自古为蜀中仙山,山顶上嵌藏着一颗举世无价的镇山宝珠,因而在 700 多年前钓鱼城军民能够筑城抗战数十年,使凶悍无比的蒙、元大军屡败于坚城之下。后来

28、到了 1945 年,合川城中福音堂的一个传教士闻此缘由,对宝珠垂涎(xin 现)三尺,于是趁盛夏雷雨之夜来到钓鱼城盗宝。当这个强盗在山巅刚要下手之时,突然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吼,但见闪电瞬间,弥勒怒目圆睁,大步向他扑来。魂飞魄散的强盗拔腿而逃,无耐弥勒穷追不舍,至山畔,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弥勒将强盗高高举起,抛入了山下的滔滔江水之中。弥勒佛就是这样下山来的。过去有老人说:那天晚上,弥勒在追赶强盗时磕伤了右脚,所以也就留在这里了。不信,请大家仔细看,他的右脚确实是修补过的。8、始关门(不停留)中国古代筑城防御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城池筑城体系、秦汉时期的长城筑城体系、南宋时期战

29、区城塞筑城体系这样三次大的飞跃。钓鱼城就是古代战区城塞筑城体系的代表。钓鱼城原建有 8 座双砌石券拱城门,即城南的始关门、护国门和小东门,城东的东新门和青华门,城西的镇西门和奇胜门,城北的出奇门。如今,除一字城上的小东门在战争中被毁之外,其它的城门遗址经受了 700 多个春秋的战乱烽烟和雷击电掣的洗礼,巍然屹立,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登临凭吊。这座城门,是钓鱼城主城南面的第一道城门,由此被钓鱼城军民命名为始关门。按照宋代的营造法式的记载,当年在这道门洞的前、后壁及间壁之间,应有栅栏门、木包铁门、铁闸门等三道城门,故而难以攻破。9、始关门至“钓鱼城”摩崖途中钓 鱼 山 位 于 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之

30、冲。在以水路运输为主的古代,三江不仅是四川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联系的纽带,而且还是上通陕西、甘肃,下达湖北、湖南的重要通道。钓鱼山正处在这纽带、通道汇合的关键之地。钓鱼山三面有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由北而来的嘉陵江,在山北面的嘉渠口(即渠 河 咀 ) 纳东北而来的渠江,沿山脚西泻,再于西南角的鸭咀(古称三江口)与涪江会合,绕经钓鱼山南,滔滔东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江流,俨然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钓鱼山悬崖耸立,犹如刀削斧劈。山顶东、西部地势倾斜,台地层叠;西南角、西北角和中部地区山地隆起,形成了薄刀岭、马鞍山、插旗山、中岩等山峦及山顶平台。整个山顶状如水中游鱼,由西向东长 2040 米,

31、南北宽 946 米。山中的东谷、北崖一带和西岩之下,素有千亩沃土可以耕耘,更有水源充足的泉井以利灌溉。故而古人说:钓鱼山是“有田可耕,有薪可采,宽容十余万人” ;“万仞危岩环壁垒,百泓活水蓄层巅”的江山之胜。钓鱼城 36 年抗战,以 1243 年二冉筑城钓鱼山为起点。1254 年, “郡牧王坚,发郡所属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五县之民,计户口八万,丁一十七万,以完其城。 ”1260 年张珏继守钓鱼城以后,再次发动城中军民对钓鱼城的南外城、西北外城进行了维修,使之成为攻守兼备的军事巨镇。 钓鱼城具有城内面积两平方公里的规模。城上攻防设施兼备,生产、生活与军事区域分区井然,给养、给排水设施自成

32、系统,是迄今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战区城塞筑城体系的杰出例证。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钓鱼城正面控扼了嘉陵江、渠江、涪江展开的扇形地区,拥有三江沿岸这一广阔区域的战时后勤保障基地。元无名氏记说:“城中之民,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收粮运薪,以战以守。厥后秦、巩,利、沔之民,皆避兵至此,人物愈繁,兵精食足,兼获池地之利。 ”1276 年 南 宋 皇 都 临 安 ( 今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 陷 落 之 后 , 钓 鱼 城 守 将 张 珏 还在 城 上 修 筑 了 一 座 皇 宫 , 以 待 二 王 前 来 避 难 。现有测绘及考古调查资料显示,钓鱼山海拔高度在 186.3391.22 米之间,钓

33、鱼城主城墙皆凭籍陡峭的山崖构筑而成,城墙基岩海拔最高点 350.1 米,最低点 279.6 米,平均高为 326 米,加上巨石垒砌、均高 2.2 米的墙身和雉堞,构成了高 2030 米的山险墙。城墙之上除了炮台、哨台之外,铺设有与城中道路连接的跑马道,以便战时增援力量的快速运动。纵观故垒,赫然一蜀中坚城。10、 “钓鱼城”摩崖等(停留 3 分钟)(1)郭沫若摩崖诗1942 年 6 月 2 日,郭沫若在卢子英的陪同下,从北碚乘船到合川,3 日专程到钓鱼城访古,随后写成钓鱼台访古华国英撰重建忠义祠碑一文。该文原载于是年 8 月 15 日出版的说文月刊第三卷第七期,后收录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34、年出版的沫若文集第十二卷中。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郭沫若在文章中极力赞颂王坚、张珏等英雄的忠勇坚贞,斥责王立及熊耳夫人的叛逆行为,对清末合州知州陈大文把余玠、王坚、张珏、冉琎、冉璞与王立及熊耳夫人等同祀于忠义祠内极为愤慨。此诗即为文中抒怀之作。诗云:魄夺蒙哥尚有城,危崖拔地水回萦。冉家兄弟(二冉)承璘玠(南宋抗金名将,曾驻守边关) ,蜀郡山河壮甲兵。卅载孤撑天一线,千秋共仰宋三卿(余玠、王坚、张珏) 。贰臣(王立)妖妇(熊耳夫人)同祠宇(清代合州知州陈大文曾将王立、熊耳夫人等,与余玠、二冉、王坚、张珏共祭一堂) ,遗恨分明未可平!(2)徐澜摩崖诗刻于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

35、年) 。题刻共两方。左方题刻高 0.8 米,宽 1.97 米,面积约 1.6 平方米。无题,诗云:石蹬康踉上石台,草阴花影酒樽开。云中远见陈佳鹤,独抱瑶琴逐后来。右方题刻高 2.1 米,宽 1.4 米,面积 2.94 平方米。诗云:与一泉(济南)别驾常君、三泉(湖北省浠水县)进士张君同游护国寺卧佛知名寺,青春结伴行。松声天外落,江影座中明。鹤睡云留石,僧禅鸟下楹。相看浑不语,颇要学无生。徐澜,云南临安(今云南省建水县)人。号吾翁。明代嘉靖初举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知合州。(3)钓鱼城题刻高 0.96 米,宽 2.4 米,面积 2.1 平方米。 “钓鱼城”三字为楷书,字径 0.7 米,

36、两侧有记曰:“清乾隆庚子(1780 年)孟春” 、 “会稽(今浙江省山阴县)沈怀瑗书” 。沈怀瑗曾于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任合州吏目(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喜吟咏,尤工书法。钓鱼城摩崖,为护国寺僧一清泐石,刻艺精湛,再现了作者“笔锋俊逸酣沉,使转有致”的神韵。就“鱼”字下的三点而言,古人有一中说法,即:四点水是由“火”字变化而来,例如“照”字、 “熙”字等,下面的四点水原来都是“火”字,故而古代有书法家在写与水有关的字时,有意将“四点水”写成三点。过去还有人说,合川三江汇聚,此乃作者寓意。是为牵强。11、护国门(停留 58 分钟)在钓鱼城的 8 座城门中,最具磅礴气势的就是

37、护国门。它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系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城门东西向,右倚峭壁,左临悬崖,门洞前面有近 10 米的一段,当年是没有路的。钓鱼城军民曾在峭壁上开凿石穴,架梁铺木,施以栈道出入。情况紧急之时,可迅速地将横梁上的木板抽掉,使其通道断绝,相当于我国北方古城的城门吊桥。如今,栈道石穴犹存。护国门现存双拱门洞曾在清代经过培修,高 3.15 米,宽 2.5 米,进深2.42 米。门洞上题额“全蜀关键”四字,意即:钓鱼城是整个四川最为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冲,关系到全蜀抗战的成败。钓鱼城成为支撑四川抗战局面的“全蜀关键” ,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所决定的。这也是蒙、元大军为什么

38、要屡败屡攻钓鱼城的根本原因: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宋、蒙(元)战争中,蒙古统治者对进攻四川予以了高度重视。1226 年,成吉思汗在亲率大军进攻西夏之时,就曾以“游骑偏师”突然南下,闯入蜀边地区,开始“凭陵”南宋的疆土。窝阔台汗从“假道伐金”开始, “优先攻蜀”就成为了蒙古攻掠南宋的首要战略行动。他派遣都元帅塔海到秦巩开辟四川战场,令拖雷进袭四川,接着又命其子阔端、诸王穆哥从四川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蒙哥汗是蒙古图蜀灭宋战略计划的制定者, “重点攻蜀”是整个战略计划的先期作战目标。他亲率皇子阿速带,驸马君不花,诸王罕秃忽、莫哥、莫哥都、阿卜干、塔察儿等征蜀,后来战死在钓鱼城下。忽必烈即位后,总结了以往

39、攻宋的经验教训。随着汗位的巩固和蒙古在河南、陕西一带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水军对江汉一线控制力量的强大,忽必烈才择机作出了“先取襄阳,最后取蜀”的决策。但是,他一直视西蜀“事重” 、 “地重” ,以重兵战于四川,皇子奥鲁赤、忙哥剌,亲王合丹等都曾参加过对蜀作战。在蒙古“优先攻蜀” 、 “重点攻蜀”时期,蒙古军进攻四川的战略基地建立在蜀边的兴元、沔州、阶州等地,阆中、剑阁、潼川、成都都曾先后被陷破,余玠也由此“议弃平土” ,放弃了从金堂峡至嘉定一线的龙泉山以外的川西平原。蒙古兵锋所指,当是嘉定、泸州、重庆、夔州等郡,钓鱼城自然就处在了四川战区的中心位置。当时,南宋四川前沿线上的苦竹、大获、运山

40、、青居、多功、得汉、平梁、小宁、大良、铁峰、礼义诸城,均分布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沿线,水流皆汇于合州钓鱼城下,形成了一道以钓鱼城为支柱的天然叉状防御网,网上各城,有水运可以沟通联系。整个防御体系通过钓鱼城,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如臂使指的作用。前人称道:“夫钓鱼山,西邻嘉定,可以召兵;北近阆、剑,可以乞援;南通滇、黔,可以取货财;东达荆、襄,可以运谷粟。有高山峻岭可以据要害,有广土众民可以屯重兵。 ”是“下负重庆,互为依托”的战略重镇。在忽必烈“先取襄阳,最后取蜀”时期,全蜀险阻唯在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华蓥山脉是川东地区,也是四川盆地内最高的一条褶皱山脉,起自达州,横截渠江和嘉陵江,西南入

41、永川、荣昌、铜梁、璧山,再过长江入于江津境内,全长千余里,峰岭相连,为川东与川北的天然界限。蒙古屯兵蜀中,由川东到夔门,必经华蓥山脉,其间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通过:一是由峡路顺嘉陵江经钓鱼城而下重庆;二是经山口跨越渠江通于夔、万。而钓鱼城正面控扼三江,背依华蓥山脉,既可阻止南下蒙古军的长驱直入,以蔽重庆,也可以连接大良、礼义诸城,封锁渠江沿线,使蒙、元军(忽必烈于 1260 年称帝,1271年建立元朝)难以越过川东,打开通往夔门之路。蒙、元军若置钓鱼城不顾,绕道攻袭重庆,则是孤军深入, “无虏掠以为资,无俘获以备役” ,由此而屯兵坚城之下,必然兵老锋钝,势衰力竭。而钓鱼城守军却可以突破封锁,随时出

42、兵应援,使其腹背受敌。这也正是后来元东、西两川合兵远道攻围重庆,而屡遭惨败的关键所在。因此,钓鱼城是“扼其吭(喉咙、颈项) ,抚其背,制其死命”的蜀中坚城。在护国门顶部城台上面,是按其原有规模修复的城楼。楼为二层歇山顶建筑,高 7 米,宽 5.5 米。楼高地险,旁有古榕交柯,蔚为壮观。游人到此,既可以登楼揽胜,又可以欣赏城门道旁石壁上的名人题咏,得到美的艺术享受。12、抗战时期题刻(停留 3 分钟)这一片石刻,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 年)七月,即: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是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的纪念题刻。从右至左为:蒋中正题书:“坚苦卓绝” ;何应卿题书:“十年教训” 。白崇禧题

43、书:“革命军的根本是在高深学问。恭录总理遗训” 。张治中题书:“十年树人,云蒸霞蔚,团结精神,助成抗建” 。万耀煌(中央军校教育长,1977 年 1 月病死于台湾)题书:“自今以往,更当一秉总理奋斗之遗规与大公无私之精神。痛念本校同学喋血沙场之牺牲与革命将士伤亡相继之英烈,不辞一切之痛苦坚辛以负何任何艰巨,解救国家之危亡,完成革命之大业。恭承校长对本校十周年纪念训词” 。康泽(国民党江 西 剿 共 时 期 南 昌 行 营 别 动 总 队 少 将 总 队 长 , 题 词 时 任 特 别 训练 班 主 任 , 1947 年 就 任 第 15 绥 靖 区 中 将 司 令 官 , 1948 年 在 襄

44、 樊 战 役 中 被我 军 俘 虏 )题书:“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施则凡(时 任 特 别 训 练 班 教 务 长 ,1949 年以国防部少将部员身份自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投诚)题书:“明耻教战” 。无名氏题书:“民族之光” 。其后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十周年纪念碑记 (注:从碑记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特别训练班,实际上是以蒋 介 石 “安 内 攘 ( rng) 外 ”(意 思 就 是 先 要 打 共 产 党 , 然 后 才 能 抵 御 日本 侵 略 )之策为方针,积极培养反共骨干力量为宗旨的反革命政治摇篮) 。13、独钓中原石坊(停留两分钟)这座四柱三门三楼,面阔 8 米、高 9

45、 米的“独钓中原”石牌坊,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 ,是颂扬钓鱼城军民长期浴血奋战、击毙蒙哥大汗、牵制蒙元大军、延续南宋社稷,从而“独钓中原”丰功伟绩的纪念性石牌坊。“独钓中原”四字,为明代进士李作舟所题。李作舟是合州人,万历二十年(1592 年)进士,曾任山东、陕西布政使。此题额即为李作舟在山东任满后,转任陕西时返乡省亲之作。“独钓中原”石牌坊气势宏伟,他与照壁、甬道、寺庙大山门和谐配置,构成了护国寺古建筑组群的序幕。14、钓鱼台(停留 58 分钟)一座军事要塞,为何叫钓鱼城呢?这是当今许多游人刚登上钓鱼城时的最大疑问。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复杂,答案就在巴蜀远古遗迹钓鱼台上钓鱼

46、山原本是一座无名之山。民间传说:远古时代,三江洪水泛滥,众多的灾民纷纷逃奔到这座山上避难。由于天长日久,饥饿难熬,就在灾民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一位巨人从天而降。他在山巅的巨石上,手持长竿,从滔滔的江水中钓起无数的鲜鱼赈济灾民,从而使成千上万的民众获得了新生。后来,人们感念巨人神的救命之恩,于是将山顶的巨石称作了钓鱼台,这座山也就得名钓鱼山了。由此,南宋祝穆在其著名的地理总志方舆胜览卷 64“合州”记载:钓鱼山,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千百年来,钓鱼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更有那满怀激情的文人墨客,盘桓于钓鱼台上,抒发自己的胸臆。宋人朱涣“钓鱼矶上着闲身,胸次应

47、无一点尘。偶尔不逢周汉主,此心端弗愧前人” ;元代诗人“台倚层峦万仞高,鱼龙面面涌惊涛。振衣更切登临想,拟选长竿学钓鳌”等诗句所表现出来的豪迈气势和高尚情操,曾经激励了不少的后来之人。而今,鱼山崔巍,古钓鱼台的经典画面依然映在我们的眼前夕阳、大江、古碟、熏风,巨人足迹掩映于台前婆娑的树影中。钓鱼台附近是一片平敞的石岩,石岩上至今保留有不少人工打凿,且经长期使用的遗迹。钓鱼台前面长 0.75 米,宽 0.4 米的两个凹坑,原本是传说中巨人留下的足迹,后来,钓鱼城军民在上面安置了巨炮。后两处并排遗存的圆形和长方形的石穴,是用于架设捣去谷物皮壳的舂碓遗址。旁边,是直径 3.05 米、碾槽宽 0.97

48、 米的圆形石碾碾盘和长 2.75 米、宽 0.86 米的轮碾凹坑。这里就是钓鱼城军民的粮食加工场地。至今在钓鱼城上,与此类似的粮食加工场地在北城的月亮石上还有一处。钓鱼城军民坚持长期抗战的基础,除了防御体系的坚固、守城军民的聪明才智以及昂扬的斗志等因素之外,给养的供应犹为重要。有学者认为,钓鱼城上的粮食加工场遗址,是我们解读 700 多年前钓鱼城军民耕战结合,军民结合,坚持抗战的最好的实物例证。15、佛号题刻(不停留) 在钓鱼城众多的摩崖题刻中,最为珍贵的是佛号摩崖。这幅摩崖在钓鱼台右下侧距地表 2.35 米的岩壁上,面西。摩崖高 3.4 米,宽 2.6 米,面积 8.84平方米。上有楷书、线

49、刻“三尊” (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 字。文曰, “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 。每字高 0.8 米,宽 0.7 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佛号”摩崖,笔力遒劲,法度森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16、鱼山八景(停留 1 分钟)鱼山八景命名于明代。悬空卧佛左侧石壁尚存有清代人所刻“鱼山八景”摩崖。鱼山八景将钓鱼城最富美感的八大自然风光,用清新隽永、雅俗共赏的题名表达出来,不但命题贴切、典雅,而且对仗也很工稳。它们是:峰顶白云、嘉陵萦带、天池夜月、古洞流泉、沙滩响雨、赤壁文光、东谷晴霞、西市晚烟。该“鱼城八景”题名刻于康熙丙申(即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 年)夏季,“幻屋山叟”失其姓名,待考。17、卧佛岩停留 58 分钟)唐宋时期的钓鱼山是著名的石佛道场,曾以精美绝伦的佛教摩崖造像驰名巴渝。这尊横卧在峭壁上的悬空卧佛,即为钓鱼城古代石刻艺术的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