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气道管理技术,外一病区 陈艳,危重病人,2009-12,2,学习目的,掌握胸部听诊的方法能分辩正常异常呼吸音 能采用正确方法保持患者气道通畅 能正确使用简易呼吸球囊,3,气道管理的重要意义,1、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健的应急措施是给予有效的气道管理 2、保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是基础生命支持的首要措施。,4,气道解剖,气道由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以声门为界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环状软骨以下部分为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上呼吸道参与加温、加湿空气的过程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分支,气道评估,肺部听诊,6,气道评估,大部分上气道堵塞原因为舌根后坠,
2、7,气道管理,手法气道 人工气道,8,適用于一般患者,术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中指置于患者下颌骨举起患者下颌,使患者张口,仰头抬颏法,手法气道,9,推举下颌法,适用于颈椎受伤患者,术者双手对称向前推下颌,使患者舌体前移,气道开放,手法气道,10,头部之位置,保持口-咽-喉三点成一直线,11,人工气道,概念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保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12,人工气道的种类,上呼吸道: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 下呼吸道: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13,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呈“ J 、”
3、形,横截面呈管状可以通气。 简易、方便、实用、易于实施和固定 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迅速打开气道,保持气道通畅 减轻黏膜的刺激 吸痰过程中能不中断吸氧 ,吸痰管能到达气管深部,14,口咽通气管大小选择,长度等于门齿至下颌角的距离 过大可能阻塞喉部组织造成损伤 过小将舌根后推阻塞气道,15,口咽通气管置入方法,先清除口和咽部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 将口咽通气管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放入口腔,旋转180使其凹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后位于上咽部固定。 90置入后再旋转90。 口咽通气管尾端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外,用胶布固定在唇面部以防移位或脱出。,16,口咽通气管的护理,监测呼吸、血氧,头部和下颌保持适当位置维持
4、气道开放 保持口咽通气管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及口咽腔分泌物,预防口咽通气管堵塞。 口腔护理2次/天、取出口咽通气管清洗 抬高床头450利于分泌物流出,病情需要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17,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保持口咽通气管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及口咽腔分泌物,预防口咽通气管堵塞。 口腔护理2次/天、取出口咽通气管清洗 预防局部受压,定时取出口咽通气管,避免局部持续受压,30分钟后重新置入。取出口咽通气管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氧的变化,有心率加快及血氧下降时立即开放气道。 气道湿化,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持口腔湿润。 注意事项:清醒咽反射正常的患者禁用,18,鼻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
5、,较短。是软橡胶无套囊导管,在鼻和咽之间提供气流导管。 用于清醒咳嗽和咽反射正常的患者,19,鼻咽通气管置入方法,与脸平面垂直向后将气道经鼻孔插入 插入长度:从鼻尖至外耳道口的距离 注意事项:插入时尖端向外侧,以防损伤鼻中隔。 慎用于有面部创伤的患者,20,气管插管,目的 途径 护士配合要点 适应症 程序,21,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给予高浓度氧气确保给予设定的潮气量以维持有效通气防止误吸,保护气道 允许有效吸痰提供紧急情况下的给药途径,22,途径,经口 ETT常规途径较难耐受使用较粗的管道,可提供更有效通气 经鼻 ETT较易耐受 使用较细的管道, 气道阻力较高 有鼻腔创伤和出血的危险,2
6、3,适应症,由于昏迷无反射心跳停止导致的无法保护呼吸道 患者无法有效呼吸抢救者无法用常规途径对无反应患者进行通气患者在呼吸心跳停止后发生的呼吸暂停,24,气管插管,25,插管流程,准备仪器 安装检查喉镜 选择气管插管加导丝,润滑插管 安装呼吸球囊 开放气道 准备体位 放喉镜,评估气道情况 插管 加牙垫,胶布固定插管 取喉镜 插管气囊充气(10ml) 呼吸气囊检测插管是否在位,26,案例,患者,男性,85岁,诊断:肺部感染。因呼吸困难,血氧下降至85%以下,请ICU会诊后转入ICU抢救,转入ICU后,护理人员在患者过床前进行护理评估,立即予吸痰,吸出大量的黄色脓性痰液,血氧即回升至90%以上,病
7、人呼吸平顺。,27,案例,患者,男性,诊断:脑出血术后,留置气管切开。因突发呼吸急促、血氧下降,从人工气道内吸出大量胃内容流质物,立即行机械通气支持。,28,两例气道管理的问题,吸痰 返流 误吸 体位,29,正确吸痰方法,吸痰负压成人:-300-400 mmHg - 40-53.3kpa -0.04-0.0533mpa儿童:-250-300mmHg(33-40kpa ) 吸痰时间: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0秒,间隔3-5分钟,30,吸痰技巧,适时吸痰 操作:轻、稳、准、快 不带负压进入气道 注意氧的储备: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 吸痰过程注意观察 HR、BP、SPO2,31,困难吸痰的解决,清醒患
8、者指导、鼓励咳嗽 说服、解释工作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半卧位/翻身拍背 使用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吸痰,32,吸痰注意的问题,无菌操作原则 吸痰时间限制在10S内,避免低血氧,前后预纯氧 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的分泌物 病人出现SPO2下降、心动过缓或紫绀应停止吸引,33,体位管理,体位的意义 预防误吸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床头抬高30度,34,危重病人误吸的原因,危重病人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胃排空延迟及张力降低者 胃排空不良者,鼻饲更容易引起反流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 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其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弱,吞咽、咳嗽运动减弱较容易引起误吸,35,护理措
9、施,采取30-45o半坐卧位,重力关系使膈肌下降,鼻饲时减少胃及食管反流误吸 鼻饲的速度:有条件者使用营养泵恒速泵入,60-120ml/h速度恒泵入。或用输液管恒速滴入。 每三小时回抽胃液,了解胃残液量,其量大于前一小时输注量的两倍为胃残液量过多,则应减慢滴入的速度或停止滴入观察胃潴留情况。,36,简易呼吸球囊的临床应用,简易呼吸器的结构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简易呼吸器使用中观察要点 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易呼吸器的消毒 简易呼吸器测试,37,简易呼吸球囊示意图,1面罩,2.单向呼吸活瓣,3.安全压力阀,4.硅胶球,5.储氧阀,6.储氧袋,7.连接导管,38,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1.
10、将患者仰卧 2.清除口鼻异物,放入口咽通气道 3.施救者应在病人头部的后方,并脱牢下颌使其向上,使呼吸道通畅。 4.应用E-C技术固定面罩 5.另一只手有规律的压缩球囊,成人12-16 次/分,小儿:14-20次/分,婴儿:35-40次/分,39,双手固定面罩,40,单手固定面罩(CE手法),41,简易呼吸器使用中观察要点,1.胸阔起伏是否与送气节奏一致; 2.口唇与面部的颜色是否由紫甘转为红润; 3.呼气时面罩内是否呈雾状以判断有无自主呼吸;,42,简易呼吸器使用的注意事项,1. 吸氧管氧气连接点是否接实,氧流量是否足够,以保证储氧袋充满氧气; 2. 无氧源的情况下,请将储氧阀、储氧袋卸下,
11、以免影响简易呼吸器压缩次数; 3. 如病人使用气管插管,请将面罩卸下,直接与气管插管连接使用; 4. 不能在有毒的场合使用(如使用需配置毒气过滤装置)。,43,简易呼吸器的消毒,44,简易呼吸器测试,1. 球囊测试: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压下球囊后,将会发现球囊不易被压下,如果发现球囊慢慢向下漏气,请检查球囊是否破裂、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2.进气阀 将储气阀及储氧袋取下;压下球囊后,将手松开,球囊很快地自动弹回原状,如果无法恢复,请检查进气阀是否工作正常。,45,简易呼吸器测试,3. 储氧阀: 将储气阀及储氧袋安装好, 压缩球体数次后,如果无法恢复至原先位置,请检查储氧阀、是否工作正常。 4. 储氧袋: 将储氧阀接上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源后储氧袋应鼓胀,加压储氧袋,气体溢出挤压安装好的球囊时储氧袋应有规律的收缩与鼓胀,4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