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中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请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鼓舞,被鼓励的愿望,学生更是如此。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会发现,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所需要的关心越强烈,这可能会变成他们向前进的动力。教师手中的笔落下去打及格和不及格对学生而言,真的很关键。有时候,教师极其细微的一个小动作,可能就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发展,要知道我们的学生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只有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才会是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在现实中,我们在面对认为“无法教好”的学生时,往往会用最粗暴的方法,如“这么简单的一道题目你都不会做,真是笨死了。这个道题教了好几遍,你怎么还会犯错?脑子里在想什么”等等。不是侮辱他们的尊严感,就是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来对付他们,想让他们知道老师的厉害。这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机器,成为一个不全面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75 教师,要爱护儿童的信任中讲道: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
3、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学生本来就对老师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尊敬、信任的感觉,不知听多少家长对我说过“我们说的话孩子是不听的,麻烦你们老师多说说我的孩子让他改正缺点”之类的话,也常常听到孩子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老师说” 。孩子的信任,这是我们老师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好好珍惜。 “ 爱护儿童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我们应该“严格地、坚持地关心儿童” ,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即尊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遇到学生一个错误连续犯了几次,作为老师,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就对学生说话的语气比较
4、严厉,缺乏了一种耐心。其实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不成熟个体,又怎会不犯错呢?儿童的心灵是脆弱而无助的。犯了错的孩子,他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此时,老师应该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助他克服困难,改正缺点。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娇嫩的花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这样每一朵花儿才能展现出他最美的风采。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分清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孩子成长的经历、孩子的自尊、孩子的创造心灵还是物质财富的损失。如果分清了这一点,那我们也就能够容忍孩子的过失。 所以,学生的心灵比任何物质还要重要,自尊和爱的花朵就会开得比花圃中的任何花更美丽!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他们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特别讲到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他说,要当做最宝贵的珍宝一般,保护儿童的信赖这朵最娇柔的鲜花。它是很容易折损,憔悴和被不信赖的毒汁毒死的。类似这样的具体例子还有许多许多,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一直对照着灵活运用书中好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教育好学生,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