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读一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读一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左右),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他把峨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地的依恋和对故人的思念。,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2、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作品概况,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所以叫峨眉山。它是四川省的名山,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美景,看一看, mi qing x 峨眉山 平羌 清溪xi y zhu 三峡 渝州,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影:月影,平羌:青衣江,流:流动,夜发:夜间出发,清溪:地方名,峨眉山附近,向:驶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思念,君:友人,下:去(从上游向
3、下游驶去),渝州:今重庆市,诗句解释:,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 倒影在平羌江中的月亮,伴随着我顺流而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 思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峨眉山月歌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包含了五处地名是:峨眉山 山名平羌 江名清溪、三峡、渝州 地名,李白,唐,一个人离开故土,对家乡和友人恋恋不舍,江行见到月亮,就像见到友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友人,心中留下一片惆怅。,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描写秋月下平羌江美景,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和家乡的情感。,背诵本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