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3336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习隶书基本知识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30汉 隶 的 特 征( 一 ) 字 形 扁 方 , 左 右 分 展 汉 隶 大 多 是 写 在 竹 简 上 的 , 为 节 约 竹 料 , 减 轻 书 的 重 量 , 方 便 阅 读 和携 带 , 需 要 在 狭 长 的 简 面 上 容 纳 更 多 的 字 , 于 是 笔 划 上 下 紧 缩 。 又 为 了 要 使 字 迹 清 楚 , 所 以 点 画 左 右 分 展 , 以尽 量 利 用 简 面 的 宽 度 ( 简 书 多 为 一 简 一 行 ) , 这 样 就 形 成 了 隶 书 内 紧 外 松 , 左 右 分 展 , 形 体 扁 方 的 特 征 。( 二 ) 变 圆 为 方 ,

2、 变 连 为 断 篆 体 的 字 框 呈 形 ; 隶 体 以 方 折 为 主 , 提 按 分 明 , 或 有 圆 转 , 也 含 有方 意 , 字 框 呈 形 。 篆 书 圆 转 的 拐 弯 , 在 隶 书 中 变 为 直 线 的 方 折 , 这 是 汉 字 书 写 速 度 加 快 的 必 然 结 果 。 因为 两 点 之 间 直 线 距 离 最 近 , 再 者 直 线 较 弧 线 易 于 书 写 。 篆 书 中 不 少 连 贯 的 笔 画 , 在 隶 书 中 每 断 为 短 画 。( 三 ) 欹 侧 之 势 , 变 化 之 妙 篆 书 取 力 弇 气 长 笔 势 缓 慢 且 多 对 称 之

3、体 , 呈 现 出 端 庄 静 穆 之 美 ; 隶 书 取 势 险 节 短 奋 笔 短 速 , 流 露 出 欹 侧 变 化 之 妙 。 即 使 是 全 包 围 结 构 的 字 , 如 固 、 国 、 圆 之 类 , 隶 书 也 要采 取 独 骏 一 角 的 手 段 , 来 打 破 篆 书 的 圆 润 均 衡 。( 四 ) 独 奋 一 笔 , 摇 曳 生 姿 最 具 隶 书 特 色 的 笔 画 是 集 蚕 头 、 雁 尾 于 一 身 的 波 画 , 其 次 是 具 有 波画 某 些 特 征 的 掠 ( 撇 ) 和 磔 ( 捺 ) 。 掠 尾 之 形 近 似 蚕 头 , 磔 尾 即 雁 尾 , 磔

4、 的 形 状 酷 似 斜 置 的 波 画 。 波 、 掠 、磔 因 具 有 浓 厚 的 装 饰 性 和 抒 情 味 , 而 成 为 独 奋 一 笔 的 对 象 。 所 谓 独 奋 一 笔 , 是 指 在 一 个 字 中 , 特 意 突 出 某 一 笔道 , 将 它 写 得 格 外 雄 建 超 拔 。 只 要 其 它 笔 画 安 置 得 当 , 独 奋 一 笔 非 但 不 会 破 坏 字 的 整 体 均 衡 , 反 而 能 形 成 点 画的 鲜 明 对 比 。 而 体 势 得 摇 曳 多 姿 , 又 可 获 得 于 不 平 衡 处 取 平 衡 , 险 绝 中 见 平 正 的 艺 术 效 果 。(

5、 五 ) 笔 法 复 杂 , 点 画 众 多 隶 书 作 为 由 篆 及 楷 的 过 渡 字 体 , 它 的 笔 法 和 点 画 , 比 篆 书 多 而 比 楷 书 少 。篆 书 只 有 点 、 直 、 弧 三 种 笔 画 , 且 粗 细 相 同 , 缺 少 变 化 , 被 称 为 一 笔 书 。 隶 书 的 行 笔 加 大 了 提 按 的 幅 度 ,丰 富 了 快 慢 节 奏 , 由 此 形 成 许 多 不 同 型 态 的 笔 画 。二 、 汉 隶 的 口 诀( 一 ) 苍 劲 古 拙 : 隶 书 的 装 饰 性 强 , 线 条 要 朴 拙 典 雅 , 刚 劲 有 力 , 富 于 变 化 ,

6、 笔 势 要 雄 伟 厚 重 , 切 忌 圆滑 板 滞 。( 二 ) 如 龟 如 鳖 : 隶 书 的 字 形 要 像 龟 鳖 那 样 扁 。( 三 ) 横 平 竖 直 : 横 画 要 像 水 平 线 那 样 平 , 竖 画 要 直 如 绳 , 但 是 又 要 有 起 伏 动 宕 , 不 可 僵 硬 。( 四 ) 左 波 右 磔 : 撇 画 的 运 笔 由 高 到 低 , 到 结 尾 处 又 再 高 , 像 波 浪 似 的 。 捺 画 的 捺 角 像 切 肉 的 姿 势 。( 五 ) 蚕 头 雁 尾 : 是 隶 书 中 主 要 横 画 的 装 饰 , 在 开 头 处 设 蚕 头 , 结 尾 处

7、设 雁 尾 。( 六 ) 雁 少 双 飞 : 设 雁 尾 是 纯 粹 为 了 装 饰 , 多 了 反 而 不 好 看 , 一 个 字 中 , 只 有 一 笔 横 画 设 雁 尾 。( 七 ) 蚕 不 二 设 : 和 上 同 。 ( 也 有 “蚕 无 二 色 ”之 说 ) 。( 八 ) 笔 必 三 折 : 隶 书 运 笔 时 , 欲 右 先 左 为 一 折 , 行 笔 至 尽 头 处 为 二 折 , 回 锋 收 笔 为 三 折 。 这 样 的 线 条 才会 苍 劲 有 力 。( 九 ) 点 画 俯 仰 : 每 一 笔 画 要 互 相 顾 盼 , 彼 此 呼 应 , 这 样 的 字 形 才 会 体

8、 势 多 姿 。( 十 ) 斩 钉 截 铁 : 隶 书 的 笔 画 清 楚 、 干 净 利 落 , 切 忌 拖 泥 带 水 。隶 书 在 中 国 文 字 演 变 上 是 一 个 重 要 的 分 水 岭 , 它 变 自 篆 体 , 由 圆 易 直 , 渐 趋 简 易 , 下 启 行 、 楷 , 使 中 国 文字 逐 渐 定 型 。 隶 书 在 中 国 书 法 史 上 也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它 左 右 伸 张 的 横 势 结 构 , 突 显 了 隶 书 的 结 构 美 学 ,也 深 深 影 响 了 后 世 书 家 的 风 格 。 所 以 研 究 中 国 文 字 , 不 能 忽

9、 略 隶 书 的 关 键 地 位 ; 研 究 中 国 书 法 , 也 不 能 忽 视 隶书 的 深 远 影 响 。 因 之 , 学 习 隶 书 , 既 能 了 解 中 国 文 字 的 演 变 , 对 中 国 书 法 也 能 有 深 切 的 认 识 , 而 且 隶 书 不 若 篆体 的 难 识 难 写 , 接 近 楷 书 , 其 结 构 重 心 低 , 很 容 易 掌 握 , 是 很 值 得 推 行 的 书 法 字 体 。2 / 30隶书的笔画与写法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

10、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

11、角切,折笔下行。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3 / 30(1)以坚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

12、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 45角。4 / 30(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4)横撇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5)短撇逆锋起笔,由右上方向左下运行,回锋收笔。(四)捺画捺画是波笔的又形式。是造成隶书气势的重要笔画。隶书中的捺画与波横写法近似,均为蚕头燕尾状。只是波横平出,捺画逆锋起笔后,向石下倾斜行笔,至捺角处稍顿向右上提笔出锋。(五)钩画隶书中的钩画有时易和撇画混为一谈,原因在于钩锋并

13、不明显。钩颈部分过长,并不像楷书的钩向上翘拔,出锋犀利。隶书的钩画由于多带波笔痕迹,滑行出钩,因此书写时应走笔慢些。(1)坚钩有左向竖钩,右向竖钩两种。起笔如竖,行至出钩处向左(或向右)滑行,回锋收笔,钩圆而不挑。其小左向竖钩往往成为隶字中的主笔 如“事”、“于”。5 / 30(2)弯钩这种钩与楷书的钩近似。出钩前折笔顿驻,然后向左上方提笔挑钩出锋。(3)撇钩这是一种近似撇的钩。起笔如撇,行一半时滑行向左出钩,钩身略弯。(4)钩画的变化形式(六)折画折画在隶书中是很简单的,主要指两种笔画接合处,笔法较为随意。一种为内折,一种为外折。(1)内折与外折内折就是横笔写完后,向右上方提,然后折回向内写

14、,竖呈内弯,有明显的折肩,如“己”、“史”。外折承继了篆书的折法,横笔写完后直接折下,折角是圆的,折后竖向外稍弓,如“蜀”,有些外折两笔写成,虽断意连,如“官”。(2)折画的变化形式6 / 30隶书中的折画变化很多,出于它承继篆书,许多折画不像楷书那样有规可循,多为带有图画的随意行为,因此书写时还要多临帖。(七)点画点画在隶书中处于发展状态,多利用其它笔画如横、竖、撇、捺来代替。真意思的是,隶书中的点没有楷书中的基本点圆点。7 / 30隶书部首、偏旁练习六十种8 / 309 / 3010 / 3011 / 3012 / 3013 / 3014 / 3015 / 3016 / 3017 / 30

15、18 / 3019 / 3020 / 3021 / 30隶书结构的变化四十种一、横平竖直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22 / 30二、蚕无二设隶书中的波捺之笔处于主笔地位,然而使用较严格,一个字中不允许出现二个以上的蚕头,在书写时必须避免重复出现。三、雁不双飞与蚕头一样,在一个字中不的有二个以上的雁尾出现。如多横的字应选取最关键的一横作为雁尾,使结构主次分明活泼生动。四、左右舒展隶书字形一般为扁方,上下紧缩,而左右的撇捺之笔尽量伸展,形成横势。五、上下精密一般情况下,字的结体避免写的过高过长,横画较多、

16、字形高大的字,要尽量写的细点、紧凑点,笔画宜清秀遒劲。切记过分压缩,须加强左右伸展。六、重心平稳每个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稳端庄,掌握不好,字就倾斜跌倒。字的重心笔画,须落在字的份量较重、位置较关键的中心点上,以保持平衡。23 / 30七、相互呼应一人字出现上下或左右相对称的部分时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呼应、顾盼、配合关系,要贯气生动。八、重浊轻亲清字的左部或上部,笔画较多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笔画较少较稀的要浊。清就是轻或瘦些,浊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笔画粗细相差较大,力求整体匀称。九、比例相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适当,分布均匀,各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稳,比

17、例均等。避免相互疏密不匀、大小不等。十、参差错综形态相似的笔画在一个字中出现二笔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动多变,参差不乱,跌宕生姿。笔画排列疏密适度,稳中寓险,气韵统一。十一、捺画宜上为字的结构美观起见,有两画以上的横画出现时,某些字型的波画应选取上部的横画,使整体更协调和生动。24 / 30十二、捺画宜中有的字型如出现若干横画时,力求其字势活泼,应选取中间的横画做波画,以突出关键的主笔。十三、捺画宜下有的字形为求字坚实稳重,应选取下横画作为波画,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稳健有力,不失重心。波画的长短可视上部情况而定。十四、捺画宜小一个字中如波画下面有两肩相垫时,其蚕头雁尾不宜过大,应略

18、瘦薄。否则会使整个字不协调和不美观。十五、左旁宜平字的左边部首小,应把左部与右边大的主体平头,以让右边主体部分充分展示其笔画,使整体既和谐又有主次。十六、右旁宜中字的右边部分小,应把右部分与左边大的部分相靠近,并居与中间,切记偏上或偏下,以使整体有平衡协调之感。25 / 30十七、宜丰勿瘦笔画少、结构疏的字,要以丰衬疏,宜把笔画写的粗壮丰满开张些,字形有饱健飞动宽宏之感,间架端正,遒劲自然。十八、宜瘦勿肥笔画繁多、结构宽大的字,应以瘦衬密,要求清瘦但不细弱,宜把笔画的略细和紧密些。运笔时注意间架结构匀称,不使字有局促或松散之感。十九、宜穿勿粘笔画交叉多的字,应注意上下或左右间隔布白及交叉笔画的

19、疏密、长短、宽窄,穿插交叉处切不要粘连拥挤,笔画要清晰,穿插要得体。二十、偏旁揖让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据主体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体较大,则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应、迎让得体、密切配合,以窄让宽、以小让大,和谐协调。二十一、避同求异有两个以上相同部分组成的并列或重叠,其相同部分的写法应各有区别,以各部分微小的变化来丰富和活跃整体的和谐与生动。忌形态相似状如算子。26 / 30二十二、画距均等字形端正、横竖笔画教多的字,笔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笔画要整齐,切勿过空或过密、过偏或过连。为避免呆板,展现活泼动态,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变化。二十三、斜中求正字形、笔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偏斜的字,要在点画形态、中

20、心线、支撑点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使字的形体产生玲动态势,给人以活泼之感。二十四、内外适中包围结构的字,内部要均匀、充实,内部不宜过大或过小、过高或过低,位置要居中,不可与外围相逼,注意内外相称,配合得当,不得有空旷或臃肿之感。二十五、向背分明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间要穿插避让、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成一整体,做到向不犯碍 ,背不脱离。二十六、因字生形每个字的笔画有多少、长短、大小之分,书写时必须根据其特点和自然形态,来决定字的高低、宽窄、大小的形状。27 / 30二十七、上覆宜宽宝盖头一类的上宽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宽的部分覆盖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状,但重心不倒。上实下虚,相

21、映之中见神采。二十八、横长竖短凡中间或底部穿插一横的字,要突出横画,横宜长竖宜短,长横要丰满状实,但不要臃肿,使静态边动态。二十九、横短竖长中间贯穿竖画的字,要使竖画正而直,稍微写的长点,突出竖画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写的安稳壮实,如同坚挺的柱子。三十、左小右大有的字形处于结构变化的原因,往往把左部分写的小点,而把右部分写的大点,伸展稍长,粗略看去是有倾斜,其实不失重心,平衡统一。三十一、左大右小有的字左边写的较大,右边部分则写的较小,放左敛右,右边拘紧,左边舒展,两部分之间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遥相互应,别有情趣。28 / 30三十二、左右避让有的字由于结构或笔画繁简等问题,上下、左右

22、的排列,容易出现松散、不和谐,应此要把有的笔画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拥挤又不分离,保持整体的稳定。三十三、上大下小有的字,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处理,要做到上宽下窄、上实下虚、以虚托实。三十四、上小下大有的字,下部要宽大舒展,而上部宜紧小短促,似三角形。具体笔画根据各自结构进行处理,要做到下宽上窄、下实下虚、稳实端庄。三十五、横宜扁方形状扁阔的字,要顺其自然,取横势,结体稍扁,生动丰满。要防止把笔画象左右拉的过长,上下把形体拉的过扁。三十六、纵宜长展形状狭长的字,取纵势,清秀雅致,上下舒展。要注意上下笔画勿压的过紧,也不要把笔画拉的过长。做到横敛纵放,上部较密和下部较疏成对比。29 / 30三十七、 内紧外舒隶书的特点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横势,形成长撇长捺向左右伸展,而中宫紧密,中间部分收拢,具有内手外展的特征。三十八、 宜选斜捺当多笔横画与斜画同时出现时,横画应服从斜画。一般情况下,横画不能用雁尾做捺脚,应选用斜画做捺脚,使整体更为美观。三十九、左高右低为字的美观活泼起见,有的字左右两部分可写成左高右低状,形成错落参差、顾盼生动之感,在协调中求变化,使整个字和谐和灵动。四十、同字异形在一个内容中,出现两个以上相同字时,应避免写的雷同,要从结构、笔画上给于变化,使通篇文字丰富多采。30 /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