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机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 天然橡胶,一材料概况,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合成粘合剂 合成涂料 新型合成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1、成分:合成树脂,填料、添加剂,2、类型,热塑性,热固性,(多为线型分子)如聚乙烯,(多为体型分子)如电木,3、特殊用途塑料:工程、增强、改性,高分子材料 选修一 p61 二、三大合成: (1)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2)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经人工改造,如粘胶纤维,通过石
2、油、天然气等为原料制成的单体聚合而成,(如“六大纶”、碳纤维、光导纤维等),如棉花、麻、木材草类等植物纤维,天然橡胶,合成橡胶,(3)合成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如丁苯、顺丁、氯丁,如含S、Si等,聚异戊二烯,橡胶硫化后,其柔韧性和弹性都会增大。,三、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其中一种是基体,另一种是增强剂。 如:玻璃钢,资源的综合利用 必修二 p95 石 油,组成元素: C、H元素为主,占9798,还含少量S、N、O等元素。 组成物质: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石油的加工: 分馏、裂化、 裂解。,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成沸点的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
3、成 较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产品主要为:汽油、柴油、煤油和含碳原子较多的重油。,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裂化:将重油通过催化过程使分子内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成分子内含有碳原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汽油(裂化汽油中含有一定量烯烃,可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解: 更高温度下的更深度裂化, 产品为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原料,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还含有少量氢、氧、硫、氮等元素。,1.煤的干馏:指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 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煤,2. 煤的气化: 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 主要反应: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4、水煤气(CO和H2),3.煤的液化 :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或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合成为甲醇等,均为化学变化,环境生存保护 选修一 p72 一、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受损、温室效应等。,改善大气质量,1.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2. 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3.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CO、氡,二、 水体污染的危害,1. 重金属污染,水俣病汞污染,痛痛病镉污染,2. 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由于含N、P的物质在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并产生大量的养分,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使水面呈现蓝色、绿色红色或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
5、、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二. 改善水质,控制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具体污水处理的程度是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水的去向来确定。,1. 混凝法, 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与水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混凝剂是:明矾 K2SO4 Al2(SO4)3 24H2O,会发生下列反应:,水中的悬浮颗粒大多带有负电,当其遇到Al(OH)3(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达到净水的目的。,2. 中和法, 对于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就要采用中和法进行处理。,使用的中和剂一般是:熟石灰Ca(OH)2、硫酸H2SO4和CO2。,反应原理:,酸性废水: 2H+
6、+ Ca(OH)2 = Ca2+2H2O,碱性废水:OH- + H+ = H2O,或: 2OH- + CO2 = H2O + CO32-,对于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3. 沉淀法, 采用某些化学物质作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析出的方法 。,例如:利用HgS极难溶于水的性质,向含Hg2+的废水加入Na2S:,Hg2+ + S2- = HgS,用此法处理后,污水中Hg2+的浓度下降到几乎对人体无毒。,由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实际处理时往往需要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处理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常综合应用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1、垃圾处理1、垃圾处理的基本原则: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2、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卫生填埋、堆肥、焚烧。 2、垃圾的分类与回收1、垃圾回收的重要意义2、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 3、白色污染1、白色污染的危害2、白色污染的治理,三、垃圾资源化,绿色化学 必修二 p100,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原子利用率 = 期望产物总质量 / 生成物的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