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理和,原乡人 (节选),钟理和(19151960),号钟坚,又号钟铮,笔名江流、里禾。祖籍广东省梅县,出生于台湾屏东县高树乡广兴村世代务农的小康之家,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1945年在北京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夹竹桃,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中篇小说雨、短篇小说原乡人、贫贱夫妻等。钟理和一生贫困,他的大部分作品是以台湾的农村社会为背景,这对我们了解台湾的客家社会以及台湾客家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位被称为“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生前一直在默默地拓荒,其作品的价值直到他去世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钟理和夫妇,电影原乡人海报,电影原乡人插曲,庄奴词 汤尼曲 费玉清演唱【歌词】
2、我张开 一双翅膀 背驼着 一个希望 飞过那陌生的城池 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在旷野中 我嗅到芬芳 从泥土里 我摄取营养 为了吐丝 蚕儿要吃桑叶 为了播种 花儿要开放 我走过 丛林山岗 也走过 白雪茫茫 看到了山川的风貌 也听到大地在成长 也听到大地在 成长,电影原乡人主题歌原乡情浓,台湾现代文学之父钟理和部分著述书影,钟理和文学的最大特色,就是传达了生命的感动。看起来十分平凡的“故事”,却都是一颗崇仰生活、敬重生命的灵魂散发出来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智慧。他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以1946年回台为界。前期主要描写自己熟悉的台湾农村青年生活,以及大陆的小市民、下层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后期作品主要以台湾
3、农民为表现对象,描写台湾农民的贫穷与落后、劳动者的悲哀与忧愁,表现他们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品德。,作品导读,“原乡”题解,原乡人是抒发了钟理和对祖国深情眷恋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在作品中,作者叙述了“我”如何从少年时代起一步步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从而坚定了“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的信念,小说洋溢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愫。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提到,钟理和先生是台湾乡土文学奠基人之一,在台湾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原乡人塑造一位立志“转原乡”的年轻人,通过他表达出作家的寻根之情,表现了作家强烈的原乡人意识。作品从“我”的眼光出发,在和日本人的鲜明对比中,传神地描写来自大
4、陆的“原乡人”群像。特别令人惊奇的是铸犁头的一班人,“夜幕一落,他们便生火融铁,一个人弓着背拉着风箱,把只熔炉吹得烈焰融融炽红的炎光用雕刻性的效果,把他的身躯凸现成一柱巨人”。这场面慑住了“我”的思想,“我”觉得“他”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作家通过“我”写出他对原乡人的敬仰,对大陆同胞的赞扬之情,小说结尾写道:“我不是爱国者,但是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斩钉截铁的一句话道出了作家渴望回归祖国的心声,迸泻出作家的原乡人意识,作家寻根意识的核心就是回归祖国。生活中的作家像小说中的“我”一样,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思考与练习,进一步了解钟理和的作品和艺术特色。结合钟理和的人生经历,谈谈作品的艺术特色的成因和作品的民族精神取向。如何理解渗透在作品中的”原乡意识“?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谈谈钟理和作品的现实意义。,延伸阅读,钟理和 原乡人钟理和中篇小说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杜培真 钟理和代表作 华夏出版社 赵遐秋 台湾乡土文学八大家 台海出版社 王文胜乡土情结:走不出的沼泽地谈沈从文、钟理和乡土小说文化内涵的异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