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历史篇第三小组讨论报告,组长: 徐一鸣,阮美霞 李俊杰 吴慧洁 李静秋 刘昊昕 刘 鹤 赵怡昕 赵 凯 贾宇竹 刘佳欣 杨梓祯 丘诗熠 黄子纯 黄雅琳,搜集整理资料,张 锐 刘 雯 陈俊宏 李 洪 朱红梅 陈咏欣 陈昊源 吕 万,PPT的制作,课堂展示,赵凯 吴慧洁 秦子皓,2020/1/19,舌尖上的宋朝,中华文化 第三小组 报告,清明上河图,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数遍,其馀皆谓之“脚店”。东京梦华录酒楼卷二,东坡肉,东坡肉及其做法,东坡肉 制作方法1水煮五花肉,沸后马上将五花肉取出洗净。2. 砂锅中垫入大葱,生姜,放入八角。3. 将五花肉切成4厘米的小方块,放入香葱,整齐排放
2、在砂锅中。4. 依次放入老抽,生抽,花雕酒50ml,冰糖2块,水盖过五花肉即可。5. 加盖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40分钟,将五花肉翻面后,再烹入剩余的50毫升花雕,最后焖煮20分钟即可。,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之来由,他第二次回杭州做地方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 畅通湖水,老百姓赞颂苏东坡 ,争相送他猪肉,他关心民众,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家人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的肉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后农历除夕夜, 家家都制作东坡肉。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之情。,所以东坡
3、肉是为纪念东坡所做,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制。,东坡肉在 史料中的记载,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物带人号 中的一句:肉之大哉不割者,名东坡肉。,五种东坡肉的制作方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 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系列系列16本菜谱中,与苏东坡有关的,直接以东坡命名的肉类菜肴有五款: 分别为湖北的黄州“东坡肉” 浙江的杭州的“东坡肉” 河南开封的“清汤东坡肉” 四川眉山的“东坡肘子” 广东惠州的“东坡大肉” 五种东坡肉的做法不同。,2020/1/19,“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南宋火锅,2020/1/19,火锅的变迁,最早的火锅 三国五熟釜鸳鸯锅始祖 拨霞供是南宋火锅之美名,为什么叫
4、拔霞供 ?,2020/1/19,史料中的记载,“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 杯后 ,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林洪山家清供,2020/1/19,油条,“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 清稗类钞 ,2020/1/19,油条的由来与秦桧有关,秦桧(10901155),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居相位长达17年,为人奸诈,排异己、结死党,贬斥张浚、赵鼎,收韩世忠、岳飞等大将兵权。因与高宗力主投降议和,以“莫须有”的罪行使用十二道金牌把正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
5、胜利时刻的岳飞害死在风波亭,遭后世唾骂。,秦桧和其妻子王氏,2020/1/19,“油炸条面类如寒具,南北各省均食此点心,或呼果子,或呼为油胚,豫省又呼为麻糖,为油馍,即都中之油炸鬼也。” 咸丰年间张林西著琐事闲录,流传至今的油条,2020/1/19,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宋代经济已超过了盛唐。经济的发展,使宋代食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宋朝饮食文化在食物种类、社会不同阶层、南北方地区差异中均有其独特的一面。,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一、主食: 汉人作为农业民族,五谷一直在饮食中占有主要地位。宋代尚无玉米、白薯之类作物,因地制宜,北方人的粮食以粟麦为主,南
6、方人的粮食以稻米为主。,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二、蔬菜: 蔬菜在宋人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称“蔬亚于谷”。宋时的蔬菜品种已十分丰富。“点酒下盐豉,缕橙姜葱。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自称“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菜序,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三、肉食 北宋时,皇宫“御厨止用羊肉”,原则上“不登彘肉”。宋神宗时,一年御厨支出为“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可见猪肉的比例很小。宋代对肉类和水产的各种腌、腊、糟等加工也有相当发展。,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四、解除宵禁秦汉隋唐,历来多少酒席似乎都是家
7、宴。而且我们这个民族即便一直到盛唐都有宵禁。宵禁完全解除那还要到北宋初年。于是,餐饮业起了结构性地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两餐变为三餐”,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五、东京夜市 东京的夜市非常发达,作为京城,东京的市民比其他小城市者有口福,可以吃到许多新的品种。 东京梦梁录中记载: 开封各处都有酒肆 城市的小资们已经几乎不开火仓了。 吃饭基本都在外面搞定。而外面的小吃也确实好吃、品种丰富多样。,宋朝社会饮食文化,2020/1/19,限於古代的生产水平,饮食文明的成果往往被社会上层享用,而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差距却不断地扩大。 一、社会上层饮食文化。“中宫内膳,日供一羊” 大清食
8、话“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苏轼写与苏辙之信,宋朝社会阶层饮食文化差异,2020/1/19,二、社会下层饮食文化“农夫蚕妇所食者糠而不足。” 温国文正文集“杂蔬为糜” “湖州孔目官朱氏以米八百石作粥散贫”。 王巩甲申杂记“田家种糯官酿酒”,“釜无糜粥度冬春,还来就官买糟食”。 欧阳修食糟民,宋朝社会阶层饮食文化差异,2020/1/19,一、宋朝时期,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相当频繁。南方饮食文化向中原地区的输入,官方因素淡化,更多地是受商业利益的驱动,体现出商品经济活跃的特点。而北宋时期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较小。两宋之际,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使宋代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地区。从
9、古至今,以饭稻羹鱼为特点的南方饮食文化和以饭面(或粟)食肉为特点的中原饮食文化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两种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在两宋时期迎来了一个交流的高峰,并对后世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朝南北饮食文化差异,2020/1/19,二、宋朝中原地区对南方饮食文化的吸收 (一)南粮北运 (二)南方水产品的输入 (三)南方果品的输入 (四)南方茶叶的输入 (五)南方蔗糖的输入 (六)南方风味食店在中原地区的经营,宋朝南北饮食文化差异,2020/1/19,宋朝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二、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输往南方的食物品种比较少。与南方的大米、水产品、亚热带水果、茶叶的大量北运相比,中原地区输往南方的食物品种及数量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北宋时期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的影响较小。两宋之际,金军南下,中原士女纷纷南迁避难。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使宋代中原饮食文化对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面食品种的增多 (二)羊肉消费的增加 (三)食味偏好的影响 (四)经营方式的仿效 (五)饮食习俗的沿承,2020/1/19,谢谢观看,中华文化-历史篇第三小组讨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