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学原理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A. 血缘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偶婚制家庭 D.专偶婚制家庭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_才是自始至终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A.经济 R.爱情 C 生育。 D.道德3.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_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度或待遇条件。A. 个人 B.正式群体成员 C.非正式群体成员 D.组织4.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
2、移属于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5.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他主要运用了A.区位探究法 B.社会体系探究法C. 社会冲突探究法 D.社区行动探究法6.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了以小市镇为对象的研究,于 1929 年以中等市镇为研究成果的学者是A. 派克 B.林德 C. 林德夫妇 D.滕尼斯7.根据离轨行为的“标志论”解释,产生离轨行为的原因是A.离轨者为了缓解下意识的犯罪感B. 社会的解体C. 离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D.违背厂官方社会控制机构制定的离轨准则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互惠行为的是A.中国通过谈判加入 WTO B.
3、商业活动中的买卖行为C. 夫妻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D.大学生参加“科技支农”的志愿者活动9. 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范围最广的社会行为是A. 消费行为 B.经济行为 C. 政治行为 D.文化行为10. 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A.工业化水平高 B.精神生活丰富C. 集中度高 D.全面的有机组合1.B 2.C 3.C 4.A 5.A6.C 7.D 8.D 9.D 10.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
4、的,称主妻C. 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 称主夫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12. 最能直观地反映组织的主要结构的因素是A. 权力层次 B.职能分工 C.人员编制D.规章制度 E. 机构设置13.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引起了哪些城镇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A. 专业技术人员及一般知识分子的人数增加很快B.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获得迅猛发展C.第三产业的职工队伍扩大D.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限制着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幅度E. 城镇中的工人成份趋向复杂14. 下列命题中哪些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创始人 R?派克的
5、观点?A.社区的特征是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全面了解B. 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C.社区体现了人类生物竞争的本性D.社区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E.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当地人口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15. 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A.从众 B. 骚乱 C.商业恐慌D.离轨 E. 时髦16. 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A.说服劝告 B.调解 C.经济处罚D.道德反省 E,舆论压力17. 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A. 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化的控制D.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 对
6、社会价值的控制18. 当代西方进化论者提出社会进化趋势有A.由于技术发展,社会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增强D.社会及其单位进一步专门化和分割化C.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多地相互依赖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E.社会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日益增长19. 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A. 限制 B.截流 C.疏导D.调整 E.布局20.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个广泛的概括,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 经济方面 B.技术方面 C. 职业分布D. 制定决策 E. 中轴原理11.B C 12.A B E 13.A B C E 14. B C D 15.B C E16.A B D E 17.B D
7、 E 18.B C E 19.A B C E 20.A CD 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21. 社区行动所谓社区行动并非笼统指发生于社区的一切行为。社区行动是指确实作为社区现象的地方行为。不包括与该地区只有微小关系或间接联系的就地行为。22. 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23、婚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24. 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1)事件的突发性是集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2)情绪感染机制
8、的确立在促成集体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3)匿名效应是导致集体行为及其破坏性后果的最终原因。25.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5)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26. 简述方法论与方法的不同之处。所谓方法指的是搜集资料的研究方式、技术或工具;(2 分)所谓方法论指的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的理论,其中包括作为
9、研究基础的各种假说和价值,以及研究者用以解释资料和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原则;五、论述(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27.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1)我国当前个人地位获得模式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正由封闭的社会结构向开放的社会结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向上流动机会: 决定社会流动的因素正在从重视先赋条件向重视自致条件改变。(2)目前我国的个人地位获得模式正处于多元化阶段,收入和财产、职业、教育水平、身份、权力、声望等多重社会分层标准的存在,均对地位获得模式的产生影响。(3)当前社会流动中的问题:总体的流动规模不大:户籍制度的阻碍、干部人事制度存
10、在弊端、传统就业制度与用工制度的阻碍。28、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1)定义: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 (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变迁。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 (3)这种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表现为代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