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20 12 20 13 学年第 二 学期三 年 1 班 国学 学科教案执教者: 王惟佳 2晋安区实验小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学科: 国学 班级:三年级 1 班 任教者:王惟佳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一 2.18-2.22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12.18 注册2.19 开学式正式上课二 2.25-3.01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1三 3.04-3.08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
2、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1四 3.11-3.15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1五 3.18-3.2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1六 3.25-3.29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知者减半,愚者全无。1七 4.01-4.05 4月 4日 清明放假 14.4-4.6 清明节放假4.7 补周五的课八 4.08-4.12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1
3、九 4.15-4.19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1 半期考十 4.22-4.26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3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十一 4.29-5.03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14.29-5.01 放假 3 天4.27(星期六) 、4.28(星期日)上课十二 5.06-5.10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1十三 5.13-5
4、.17墙有逢,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贫穷自在,富贵多忧。1十四 5.20-5.24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1十五 5.27-5.31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十六 6.03-6.07 国学期末考察 1 各技能科考核结束十七 6.10-6.14 16.10-6.12 放假 3 天。6.8(星期六) 、6. 9(星期日)上课期末复习十八 6.17-6.21 1期末复习6.20 毕业班考试期末考十九 6.24-6.30 期末工作7.01 暑假
5、开始4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 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2.21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教学目标】1、了解增广贤文里的人文故事,初步感知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生哲理。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3、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谈
6、话导入,回忆旧知。 寒假过得真快,我又和你们见面了。同学们,你们的寒假发生了哪些值得一说,值得品味的事情呢?有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这些事中归纳出,能不能从我们上个学期学的 增广贤文中找出一两个句子,来说一说?我先来举个例子,比如我刚说到的,寒假时间过得真快,你们会想到,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对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寒假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找找可以用哪句话来形容。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2、自由读一读。3、指名读,纠正字音。4、分组读。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
7、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寒假刚过,很多孩子还沉浸在寒假的气氛中,和小伙伴们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与其压制,不如为他们搭一个平台,在交流的同时,顺带复习一下上个学期的知识。这样,加上自己的生活实例,也拉进了这些国学经典和孩子们的距离。6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1、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这句话中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师:意思是不真实的传闻天天都会有,只要你不听信自然就消失了。2、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中“正” 、 “邪” 、 “信”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见解呢?师:宁肯
8、正派行事不够,也不可走邪路。我们宁可做个正直的人,也不要做个心术不正的小人。宁可信它有,不可信它没有,对事要有准备、有信心。3、讲故事,明道理。 (故事一:爷孙俩买了一头驴,爷爷让孙子骑着走时,有人议论孙子不懂孝敬;孙子让爷爷骑着走时,有人指戳爷爷不疼孙子;爷孙俩干脆都不骑了,又有人笑话他俩放着驴不骑是傻瓜;结果爷孙俩只好绑起驴扛着走了。如果我们不想扛驴,那么我们就不要去听那些个是非而受其累。故事二: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大蜘蛛钻出来捣乱。没办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请教。小和尚说:“师父,我每次一入定,就有大蜘蛛出来捣乱,赶也赶不走它。 ”师父笑着说:“那下次入定时,你
9、就拿支笔在手里,如果大蜘蛛再出来捣乱,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画个圈,看看是哪路妖怪。 ”于是,小和尚照办了。再一次入定时,大蜘蛛果然又出现了。小和尚见状,毫不客气,拿起笔来就在蜘蛛的肚皮上画了个圈圈作为标志。谁知刚一画好,大蜘蛛就销声匿迹了。没有了大蜘蛛,小和尚就可以安然入定,再无困扰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小和尚出定后,一看才发现,原来画在大蜘蛛肚皮上的那个圈记,就赫然在自己的肚脐眼周围。这时,小和尚才悟到,入定时的那个破坏分子大蜘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自身思想上的心猿意马。很多时候,所谓的打扰其实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出自自己的内心。如果能安定内心,那就不会受到各种干扰,也就不会感到心烦了。 )
10、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1、那我们联系实际,来说说,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2、让我们牢记这些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讲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又想到了“宗教”这个话题。 人们很多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结果对神鬼的追求愈加执着,就陷入了“迷信”的泥沼。要提醒孩子们,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问题,切不可盲目迷信。 7五、课堂总结 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2.28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教
11、学目标】1、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2、利用表演等多种形式,体会学习校本课程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所学内容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复习旧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增广贤文里的一些名言,谁愿意背一背。看到你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一起津津有味地来背一背,好吗?(学生背)你喜欢哪一条和大家说一说。二、谈话导入1、前面,大家已经学习积累了很多名言名句,那通过学习,你能谈谈你都
12、有哪些收获吗?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校本课程增广贤文(板书) 。三、讲解新课(一) 、讲解: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1、我们学习的第一条名言就是:(出示)谁来读读。2、交流自学。你对这句话都有怎样的理解呢?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就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孩子们年龄尚小,或许从未体会过“醉”的感觉。可古诗文中又常常出现酒。而酒往往有带着它特殊的情感。想要理解饮酒人的所思所感,先要试着设想饮酒的感觉,8学说说,开始吧。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要相知道戒酒的办法,清醒时看看喝醉人便知道如何做了。4、如何运用。想一想,什么时候能用上这句话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二) 、讲解: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
13、无。1、引入:同学们对这句话理解的比较透彻,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名言, (出示)谁来读读,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2、读出不同语气。这句话说的是求人要求英雄,接济人要接济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3、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三) 、讲解: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1、看故事,明道理。 (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2、
14、小结:雪中送炭的典故就像人最渴是送一滴水就像送甘露一样。那如果人酒醉后再添酒就不应该了。2、资料扩展。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的著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 ,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四) 、讲解: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意思是喝酒时不乱说话是好样的,钱财上清楚才是有作为的人。四、课堂总结品酒的感觉和“醉”的感觉。不妨让孩子们来描述描述,你见过家人喝酒么?你有什么感想?当然,要提醒孩子们劝诫家人,适度饮酒,有益身心,过度饮酒,危害健康。助人为乐,在当今这个冷漠、现实的社
15、会越来越稀缺,要适当给孩子们展现,类似这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9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3.07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所学内容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
16、学随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谁来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和道理?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话。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2、自由读一读。3、指名读,纠正字音。4、分组读。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通过学习国学,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这是101、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17、”这句话中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师:意思是我们与其积攒很多钱,不如多买些儒家经典好书来看。告诉我们要多读书。2、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中“廪” 、 “虚”、 “愚”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见解呢?师:有田不耕仓库就会空虚,有书不读子孙就会愚笨。仓库里空虚了日子就会难,子孙愚笨了怎么知晓礼义呢? 3、讲故事,明道理。(故事一: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
18、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 ”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故事二: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
19、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明道年间,方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1、那我们联系实际,来说说,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2、让我们牢记这些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五、课堂总结 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发展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孩子们都爱听故事,听故事的时候,满眼都是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他们也爱讲故事。不妨也将讲故事的机会让给孩子们,每节课给孩子一些发言的时间
20、,把他们在课文书里看过的,和本节课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内容,说出来同大家分享,一举多得。11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3.14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美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指导自己的行为。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首先听老师讲一个
21、典故,然后想想,你从中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他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眼看天色已晚,他心里非常着急。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走过来,邀他到自己家里去。屠夫与秀才谈得很投机。于是屠夫随口问秀才说:“先生,万物都有雌雄,那么,大海里的水哪是雌,哪是雄?高山上的树木哪是公,哪是母?”秀才一下被问呆了,只好向屠夫请教。屠夫说:“海水有波有浪,波为雌,浪为雄,因为雄的总是强些。 ”秀才听了连连点头,又问:“那公树母树呢?”屠夫说:“公树就是松树, 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是母树,因为梅字里有个母字。 ”秀才闻言,恍然大悟。秀才到了京城后,进了孩子们都能够各抒己见,有称赞,
22、有质疑。这些都值得肯定。要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举例解释寓言故事和科学事实的区别。12考场,把卷子打开一看,巧极了,皇上出的题,正是屠夫说给他的雌水雄水、公树母树之说;很多秀才看着题目,两眼发呆,只有这个秀才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不久,秀才被点为状元。他特地回到屠夫家,奉上厚礼,还亲笔写了地块匾送给屠夫。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引出: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多种形式朗读诗句。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师:听有修养的人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人如果不读书、不懂礼义,没有知识,与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
23、样。我酿造美酒是因为喜欢客人,我花了许多钱买书是因为爱书。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老师讲解介绍。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句中的“浮屠” 。原来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其实, “浮屠”本是梵语的音译,意思即是“佛陀”,指世家摩尼。后来大概因“屠”字令人联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词语,所以渐渐被音近的“佛陀”取代。而“七级浮屠”的“浮屠” ,梵语 buddhastupa,音译后的略称也是“浮屠” 。所以, “浮屠”既可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建筑,也是一种纪念、礼拜用的建筑物。
24、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最初的塔形状像坟墓,在方的平台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种形状的塔尖。这样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语的译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坟墓。佛骨焚化以后成了彩色晶莹的珠子,埋在浮屠里,七层的塔称作七级浮屠 汉唐时期,塔随着佛教一起传到中国,和古代建筑结合起来,融合了中国南北各地的楼、阁、亭的特色,发展了千姿百态的中国古塔。三、课堂总结增广贤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要熟读成诵,回去把今天所学的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说说你都明白了哪些道理。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些印度建筑的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浮屠”的意思。孩子们对外国风光也很感兴趣,印度
25、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带有异域风情的人文景观,也是孩子们都非常好奇的。但是要注意合理的引导,防止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把话题扯到宗教上。13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3.21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通过学习增广贤文,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
26、过程 教学随笔一、明确学习内容1、出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四句话。二、知晓文章本意1、领读。2、自由读一读。3、指名读,纠正字音。4、分组读。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通过了一个多学期的学期,同学们对古语有了一定的接触,现在鼓励孩子们,通过反复的诵读,自14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意思是城门着火,用护城河
27、水救火,水尽鱼死。指受到牵连。庭前长出吉祥的草,这种好事不如没有。要想得到富贵,必须要用气力下工夫。经过多年努力也还不够,一旦毁坏却十分彻底。三、深入思考理解1、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曾经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陈尧咨看到了,跑过来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听后愤愤
28、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熟能生巧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尴尬地将老翁打发走了。 3、学生思考,你明白了什么?(任何过硬的本领都是练出来的。只要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就可以做到“熟能生巧” 。 )四、品读深刻的意蕴1、品典故,知由来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
29、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逃走了之外(暂且不管它的逃走方式) ,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被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己尝试品味诗句的意思。试着让孩子们说一说,这些句子能具体用在什么地方?举几个例子来说说。这句话,到了现在,基本上仍非常常用,不妨让孩子们在做做造句练习,都来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造个句子,看谁造的句子最合理,最贴切。1
30、52、师总结。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3.28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知者减半,愚者全无。【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初步感知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复习旧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积累了增广贤文里的一些名言,谁愿意背一背。 看到你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一
31、起来背一背,好吗?(学生背)你喜欢哪一条和大家说一说。 二、谈话导入1、原来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这么多名言,你能谈谈你都有哪些收获吗?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 (板书) 。三、讲解新课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16(一) 、讲解:人心似铁,官法如炉。1、我们学习的这一句名言就是:(出示)谁来读读。2、交流自学。你对这句话都有怎样的理解呢?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就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开始吧。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即便人心如铁石,也会在如炉的官法中溶化。4、如何运用。想一想,什么时候能用上这句话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二) 、讲解:善化不足,恶化有余。1、
32、引入:大家一定熟悉这句话,我们再来看看这句名言, (出示)谁来读读,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说一说。2、读出不同语气。这句话说的是积善不够积恶有余的人必定会遭殃。3、结合自身,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三) 、讲解: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1、看故事,明道理。 (齐臣隰斯弥有次拜见田常,两人一同登上田氏家中的高台,举目四望,但见三面畅通无障,向南望时,却见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视线,田常变得一言不发。隰斯弥回家后让人砍伐那些树木。斧子刚砍了几下,隰斯弥又急忙制止,不让砍伐了。管家人问他为什么剐定的主意却又变化了,隰斯弥回答说:“有句古谚道:察见渊鱼者不祥。 田常正在筹划着
33、篡国大事,这是他不想让人知道的,我如果表示出能察知人之隐微,那我的处境就太危险啦。不伐树,我没有任何罪过;而察知人的隐秘之事,那却是不得了的。 ”隰斯弥最终没有伐树。 ) (察见渊鱼者不祥,说的是能察知别人内心深处隐秘活动的人,必然是处于危险的境地。 )2、小结:水如果太清沏了就不会有鱼存活,人太明智就不会有人为他出主意。 (人接受好的教育总嫌不够,接受不好的教育却很容易变坏。 )2、资料扩展。 大智若愚 ,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指才智出众但并不处处表现在外。(四) 、讲解:知者减半,愚者全无。意思是如果把自认为聪明的人减去一半
34、,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愚蠢的人了。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四名名言,你喜欢哪句就试着和同桌背一背。回家后背给爸爸妈妈听,自我表达能力,大部分孩子可以清晰完整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可以多创造些机会,让孩子们开口说,锻炼思考的能力和说话的能力。本节课学生发言积极,对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 有着非常热烈的反应。 这句也被说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名言,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反响。学生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甚至引导到课堂中来,直指“老师对学生,也不能太严厉,因为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啊!”17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35、 2013.04.11 授课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初步感知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感悟诗句,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首先我们来讨论这一句诗。2、老师出示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
36、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一、如何品读传统文化?现在提倡的是生本化教学,我在这节课18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 ,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
37、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 。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 “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
38、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3、今天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增广贤文里的句子。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多种形式朗读诗句。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师:农家田园风光是很好的,恐怕连寺院也比不上。寺院里经常有仙客出入,宰相之才的人都出自书斋之中。庭院里栽着可以引来凤凰的竹子,池塘中养着能跳过龙门的鲤鱼。、质疑:有没
39、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老师释疑。三、课堂总结增广贤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要熟读成诵,回去把今天所学的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说说你都明白上想呈现给大家的是以精选佳句为圆心,联系学生实际及旧知,从多角度拓展开进行教学,在“授之以鱼”的过程中“授之以渔” ,不知这种方法是否可行,期待专家点评。二、国学课堂应该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但作为国学教学,我认为教师的引领更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我的讲授内容略多于学生的思考活动,不知这样定位是否恰当?19了哪些道理。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4.18 班级:三年一班【教
40、学内容】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2、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初步感知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增广贤文诗句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明确学习内容1、出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四句话。二、知晓文章本意1、领读、自由读一读、指名读,纠正字音、分我知道, “国
41、学”博大精深,要20组读。2、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像流水一样有高下之分,世上的事像浮云一样变化莫测。见识多广的人说的都是城市的事,见识不广的人说的都是家中琐事。我们磨刀时唯恐它不锋利,但刀磨锋利了又容易割伤手指。我们赚钱时生怕赚少了,但是钱财太多可能会害了自己。三、深入思考理解1、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2、老师讲故事。 (唐朝,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
42、,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兼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 “没给你弄个下下就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船都弄翻了,国家的粮食丢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中下这么一个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卢承庆觉得,我给他这么低的一个评价,他都没生气,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人还行;从这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后,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高兴。卢承庆
43、心想这个人真绝,“宠辱不惊” ,无论怎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又调查到,那次船翻了,不是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总之,不是人为的原因。卢承庆一想:我给他中中看来也不合适,又改成了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从此卢承庆对他印象很好,以后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了他。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在乎。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承庆也一点没感觉到窝火。后来,朝廷把他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学
44、教师,今后我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力求做到厚积而薄发,同时,还要深刻领会中庸之道的精髓,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握好“度” ,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引导过程中,给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他们在琅琅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体验美和高尚在心灵中的统一。我相信,通过国学的学习,一定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国学也必定会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21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特别高兴。到了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身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边也别设什么椁,也别套好几层棺材,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
45、坟头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得见就可以了。碑文不要乱写,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什么时候死的,就行了。 ”这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见,卢承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对虚荣看得非常淡的人。 )3、师总结。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4.25 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理解这几句话蕴含的深刻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感悟中华文化的
46、博大精深,积累语言,弘扬国学。【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广贤文 ,初步感知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所学内容的意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随笔一、谈话导入谁来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和道理?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增广贤文中的话。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1、领读“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孔子22之千里。 ”2、自由读一读。3、指名读,纠正字音。4、分组读。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三、讨论交
47、流,理解诗意1、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中“求” 、 “恨” 、 “止”分别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谈一谈对这句话的见解呢?师:知足者常乐,终身不为金钱受侮辱;凡事要有节制,适可而止,这样一辈子也不会遭到耻辱了。2、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两句话中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师:有福的人受伤害无非是损失点钱财,无福的人受伤害却要自己去顶。差错虽很小,但造成的后果却很大。3、讲故事,明道理。1、故事一: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
48、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2、听完故事,请学生结合故事,说说故事说明了什么?3、故事二: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听完故事,请学生结合故事,谈谈故事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1、那我们联
49、系实际,来说说,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2、让我们牢记这些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说“温故而知新” ,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要善用这些经典名言,取其精华,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23五、课堂总结 福州市晋安区实验小学增广贤文教案执教者:王惟佳 时间: 2013.05.02 班级:三年一班【教学内容】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资料的扩展,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积累语言,弘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