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6.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085627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学在我们身边一、教材分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度,本课从做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以及介绍科技新产品、科研新成果的角度编排的探究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做科学 ”的意识,增强学科学的信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科学。二、学情分析: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但大部分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本课提出了“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起找一找”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让学生明白“我也能够做科学” 的意识。学生通过体验游戏中的科学来激

2、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2.知识目标: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3.情感目标: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教学重点及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乒乓球学生准备:矿泉水、杯子、吸管(每人两根)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1. 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

3、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完成,看看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大的?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小的?(同学们推选出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游戏。 )2. 讲解规则:老师这儿有两个漏斗和两个乒乓球。现在请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力气大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漏斗口;力气小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把上,用力向上吹,看看谁能把乒乓球球吹走,谁就获胜。大家猜一猜,谁能把乒乓球吹走? 3. 学生猜测:4. 验证猜测:5. 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猜测原因。6. 教师小结:这个小游戏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体验到,今

4、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 (板书科学)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二)实验探究,深入体验活动一:“能否站起来 ”实验 1. 热身活动:听老师的口令:起立. 坐下. 起立. 坐下。2. 讲解实验要求:指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往前放。老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 3. 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4.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 交流. 分析实验结果6. 教师小结:这个游戏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

5、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起与坐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平常中又含有科学道理,这就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探索,去研究,也激起了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积极性。活动二:“吹蜡烛 ”实验1.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蜡烛. 火柴. 漏斗. 瓶子. 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吗?2. 学生猜想: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哪些能吹灭蜡烛?哪些不能吹灭蜡烛?3. 分组实验:这只是你们的猜想,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并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实验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展示)(1)瓶子. 木块 . 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

6、在同一个水平线上;(3)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哪种方法能吹灭蜡烛。(4)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并要填好实验记录(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实验材料 瓶子 漏斗 木块 书本能否吹灭蜡烛理由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汇报交流:4. 学生讨论:(1)为什么隔着漏斗. 瓶子能吹灭蜡烛?(2)为什么隔着木块. 书本等不能吹灭蜡烛?(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上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课下找更多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探究的快乐。活动三:“吸饮料 ”实验1. 教师导入:我们在生活中喝饮料. 喝牛奶时,常常用到吸管,利用吸管可以很方便

7、地喝到饮料牛奶。今天,我们用两根吸管来试一试。2. 提出实验要求:请同学把自备的杯子里倒上矿泉水,再用两根吸管来吸,一根插到水里,一根放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根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3. 学生猜想:猜想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4.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 交流汇报: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并猜猜其中的原因。6.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和实验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而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为了弄清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实验,直到弄清为止。比如:科学家根据隔瓶吹蜡烛的实验制造了流线型的汽车. 飞机. 轮船等,不

8、仅美观,而且提高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喝饮料的经验,他们知道吸管喝水很方便,但没有用两根吸管试着喝过,所以此环节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在探索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三)联系生活,感悟科学1. 寻找生活中的科学(1)教师讲述:游戏中有科学,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还有科学呢?(2)学生交流:举出身边的有科学的例子 。(3)教师小结:看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板书在我们身边) ,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我们身边的科学就不难发现。 2. 交流资料,感悟科学(1)教师谈话: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科技方面的资料,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2)学生交流资料:(3)教师总结:同学们带来的资料很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课件出示资料:播放登月图片. 无土栽培. 克隆羊多利. 磁悬浮列车. 海上石油开采. 风力发电等)让学生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设计意图:科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为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奠定基础。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的道理。(四)课外拓展,继续探索一节课的时间总是这么短暂,但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响起而停止。课下,就让我们以“ 身边的科学 ”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继续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