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55038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练写作跟着电影学写作(1)一、希区柯克的启示 对很多人来说,著名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名字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代表了一种绝妙的电影手法,成了悬疑惊悚的代名词。他创造并完善了制造悬念的艺术,吸引银幕下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能“身临其境” ,参与到剧情中。在电影界,希区柯克的电影堪称设置悬念的经典。关于悬念,希区柯克曾给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所以,希区柯克一向都预先将答案告诉观众,最著名的是迷魂记

2、中,朱迪与玛德琳是同一个人的谜底在情节中间就被揭示,预先告知答案后,观众自然而然将焦虑的心情对准了主人公的命运。同样, 夺命狂凶 西北偏北也都是将真相预先透露,然后将焦点集中在无辜者的命运与选择上。其实我们在写作文时,尤其是写记叙文时,可以在希区柯克这里得到启示,向他的悬念电影学习悬念的设置: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原因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二、学会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关于写作文,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会摊波助澜,设置悬念,事件的记叙一定要有起有伏,不要让人

3、一眼就看穿你所写的事情,切忌平铺直叙。怎样设置悬念呢?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什么地方可以设置悬念?什么可以作为悬念?1作文中悬念设置的位置在我们的作文中,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还有一种是在篇末设置悬念。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篇末设置悬念:这种悬念设置形式主要是抓住人们追求完美的心理,引发读者无穷的联想。2作文中巧设悬念的常见方法从内容上来说,常见有如下几种: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这样写道:年轻的妈妈坐

4、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年轻的妈妈为什么会显现出如此神情呢?很显然年轻妈妈的神情让读者产生了疑问,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

5、笔就交代: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 天造好 10 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 3 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 3 天能造好 10 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

6、浓烈的兴趣。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从悬念的设置方式来看,常见有如下几种:运用设问构成悬念。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妈妈劈头就问:“那只羚羊到哪儿去了?”语气强硬,到底是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带动了故事。运用倒叙构成悬念。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一开头就这样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当读者读到此处,不禁要问,作者的父亲肯

7、定有许多方面令作者不能忘怀,为何单单不能忘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读者造成了很强的悬念,吸引读者到下文的叙事中去找答案。逐步展开悬而未觉的冲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先写店小二告诉林冲陆虞侯要害他,林冲边怒气冲冲的提着到上街去找,这个时候读者会认为一场血战会展开,但林冲找了两天没有找到,让读者悬着的心放下了。接着又写到陆虞侯设计把林冲弄到草料场,又把观众的心悬了起来,在加上文中对火的描写,更增添了读者对林冲安全的担心。直到林冲杀了陆虞侯等人,观众悬着的心才放下。正是由于作者不断的“卖关子” ,设置悬念,才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担心。3悬念设置小贴士设置悬念一般有三个环节:第一是设置悬念,即提

8、出悬而未觉的问题,吸引读者。第二是发展悬念,即逐步激发读者求知心理。第三是解决悬念,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设置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上学夜,如漆的夜。半山腰的一间草房里,闪动出昏暗的灯光。屋里坐着兄弟两人。开篇环境描写设置悬念,将兄弟两人放入一个凄清的环境中,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哥哥今年在县城念高中三年级,成绩优异,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弟弟上初中二年级。父亲在三年前病逝。家里家外,全由母亲一人操劳,长期的超负荷劳动,母亲生病卧床,家里无人劳动,兄

9、弟俩决定留一个在家,另一个继续上学。久久地,屋里没有声音。一阵大风吹过,门上的布帘猎猎作响,火苗不停地跳动。环境描写,烘托当时悲凉酸楚的气氛“哥,你去念书吧,我留在家里。 ”弟弟对哥哥道。哥哥没有应声。看着面黄肌瘦的弟弟,心里一阵心痛。难道自己去念书,让弱小的弟弟在家劳动吗?哥哥走过去,抚着弟弟的头, “听哥的话,你人还小,正是读书的时候,哥哥留在家里,你安心去念书。 ”“不,哥,你马上就升学了,你去读书,家里活我慢慢干。 ”“弟弟” “哥哥”兄弟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彼此听见对方的心跳。泪,无声地流淌着兄弟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以抓阄来决定。记叙一段情节设置悬念,相互谦让的兄弟俩究竟谁会抓到

10、“上学” ,抓阄过程会出现什么特殊的事情,勾起读者心绪往下读弟弟找来纸和笔,俯在桌上写,哥凝视着屋外黑黑的夜出神。“哥哥,你先抓吧。 ”哥哥转过身,迟凝了片刻,从桌上抓起了一个纸团,上面写着:“上学” 。3弟弟望着哥哥道:“哥,你那阄是上学,我在家劳动,你去念书吧。 ”哥哥盯着手中的纸片,心潮起伏,弟弟还那么小,在家劳动,会累坏他的。不行,应当让弟弟去念书。他转身一看,屋里已不见了弟弟。哥哥低头沉思了片刻,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从纸篓里找出弟弟的那团纸,展开一看,上面也写着“上学” 。霎时,哥哥明白了一切。为了让哥哥去先抓,自己就看着手中的一片皱纸,哥哥眼里闪着泪花,手,在颤抖,猛地,哥哥转过身

11、,大声喊道:“弟弟”向屋外浓浓的夜幕冲去。文章结尾再次设置悬念,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兄弟俩究竟谁去读书了呢?佳作欣赏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设置悬念,作者为什么说最不能忘记是父亲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

12、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13、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

14、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作者“望父买橘”是使他不能忘记父亲背影的原因探因解疑

15、;表现了作者思念父亲,父亲喜爱儿子的真挚的感情。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文章结尾再次设置悬念,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作者与父亲再相见了吗?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