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测试中关注那些哪些指标?答:LTE 测试中主要关注 PCI、RSRP(接收功率)、SINR( 信号质量) 、PUSCHPower(UE 的发射功率)、传输模式(TM3 为双流模式)、上下行速率、掉线率、连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2、测试中单站验证的指标测试时近点要求 RSRP-80dBm,SINR25db, 32 字节:Ping 时延=30ms;1024 字节:Ping时延=40ms,下载 70M(理论 90M),上传 30M。测试时中点要求 RSRP 在-90 至 95dBm 之间,SINR 15db 左右, 32 字节:Ping 时延= 30ms;1024 字节:Ping 时延=40ms,
2、下载 35M,上传 20M。3、 LTE 中框架结构 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 LTE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由MME ,S-GW和P-GW组成; eNodeB间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S1接口连接eNodeB与核心网EPC。其中,S1-MME是eNodeB连接MME 的控制面接口,S1-U是eNodeB连接S-GW 的用户面接口;4、 TAC 和 TAL 解释一下名称TAC 是跟踪区码,TAL 是 TA list,跟踪区列表5、 UE 的正常发射功率是多少,最大是多少?正常小于等于 15db
3、m,最大是 23dbm。6、 LTE 的带宽有哪些,对应的 RB 数又是多少?1.4、 3、 5、10、15、20MHZ 对应的 RB 数是 6、15、25、 50、75、100.7、影响下行速率的因素?天线的收发模式,MIMO 天线数量和模式,beamforing 波束赋形的天线阵增益(包括天线数量)。空间信道的质量,包括信号强度,以及干扰的情况,空间信道的相关性,UE 的移动速度,UE 接收机的性能。TDD 还和上下行子帧配比,FDDTDD 中信道配置情况有关系(例如 cfi 的多少,是否有MBMS 支持)和用户的数量也有关系。8、物理上下行信道的有哪些及其功能信道类型 信道名称 功能简介
4、PBCH(物理广播信道) MIBPDCCH(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传输上下行数据调度信令 上行功控命令 寻呼消息调度授权信令 RACH 响应调度授权信令PHICH(HARQ 指示信道) 传输控制信息 HI(ACK/NACK)PCFICH(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指示 PDCCH 长度的信息PRACH(随机接入信道) 用户接入请求信息控制信道PUCCH(上行物理控制信道)传输上行用户的控制信息,包括CQI, ACK/NAK 反馈,调度请求等。PDSCH(下行物理共享信道)RRC 相关信令、SIB、paging 消息、下行用户数据 业务信道 PUSCH(上行物理控制信道)上行用户数据,用户控制信息反馈,
5、包括 CQI,PMI,RI 9.TDD 和 FDD 的帧结构,简述一下FDD 模式下,10ms 的无线帧被分为 10 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长为0.5ms;TDD 模式下,每个 10ms 无线帧包括 2 个长度为 5ms 的半帧,每个半帧由 4 个数据子帧和 1 个特殊子帧组成。10、PCI 是什么,有多少个,如何规划的3GPP 协议规定了 504(0503)个 PCI,504 个 PCI 又被分为 168 个 PCI 组,每组分配给一个 Enb,每组包含 3 个唯一的 ID。A:由于资源有限,实际中要进行复用,确保每个小区覆盖区域内 PCI 是唯一的。B:每个 eNB 内小区
6、 PCI 规划结构取模 3 结果都是 0,1,2;通常情况下,PCI 规划原则是每个扇区分配特定的 PSS 序列(0.2)值,而每个基站分配特定的 SSS 序列(0.167) 值,以此避免相邻基站间存在相同 PCI 的问题发生。11、 LTE 网络中所使用的 D、E、F 频段范围分别为?A 频段 :2010M2025M;D 频段 :2570M2620M F 频段 :1880M1920M E 频段 2300M2400M12、 LTE 系统干扰有那些?系统内:同频干扰、系统间: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13、LTE 系统的传输模式 ?Transmissionmode:传送模式,一共有 8 种,T
7、M1 表示单天线传送数据, TM2 表示传输分集(2 个天线传送相同的数据,在无线环境差(RSRP 和 SINR 差),情况下,适合在边缘地带),TM3 表示开环空间复用(2 个天线传送不同的数据,速率可以提升 1 倍),TM4 表示闭环空间复用(),TM5 表示多用户 mimo,TM6 表示 rank=1 的闭环预编码,TM7 表示单流 BF,TM8 表示:双流 BF14、LTE 系统理论数据传输速率为?20M 带宽 MIMO 天线 TDD-LTE 最大速率 100mbps。 15M 带宽 MIMO 天线 FDD-LTE 最大速率 109mbps。15、LTE 的一些核心技术,如 MIMO
8、OFDM HARQ 等、一些技术标准如频段,LTE 切换是什么类型的切换LTE 切换是硬类型的切换16、 假设了一些场景进行询问,此次假设场景为密集区域内,由于 LTE 是硬切换,因此,如何合理规避硬切换带来的网络性能下降。保证信号能连续覆盖;控制覆盖覆盖范围,减少越区覆盖小区;减少 mod3 干扰减少导频污染17、LTE 事件的定义。同系统切换:A1 :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绝对门限,关闭频间测量A2: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打开频间测量A3:邻区质量比服务小区质量高于一个门限,用于覆盖切换A4: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用于负荷切换A5:服务小区质量低于一个绝对门限,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
9、门限,用于负荷切换异系统切换:B1: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用于基于负荷的切换B2:服务小区质量低于绝对门限 1 且异系统邻区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 2,用于基于覆盖的切换18、LTE 测试用什么软件?什么终端?答:LTE 测试前台测试使用华为出的测试软件 GENEX Probe,后台分析使用 GENEX Assistant ;测试终端有:CPE(B593s)、小数据卡(B398 和 B392)、TUE19、UE 的发射功率多少?答:LTE 中 UE 的发射功率由 PUSCHPower 来衡量,最大发射功率为 23dBm;20、对 mimo 了解多少,说一下?答:概述:MIMO 表示多输
10、入多输出。读/maimo/ 或/mimo/,通常美国人读前者,英国人读后者,国际上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较多的都读/maimo/。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被广泛采用,例如 IEEE 802.16e(Wimax),长期演进(LTE)。在新一代无线局域网 (WLAN)标准中,通常用于 IEEE 802.11n,但也可以用于其他 802.11 技术。MIMO 有时被称作空间分集,因为它使用多空间通道传送和接收数据。只有站点(移动设备)或接入点(AP)支持 MIMO 时才能部署 MIMO。 优点:MIMO 技术的应用,使空间成为一种可以用于提高性能的资源,并能够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无线电发送的信号被
11、反射时,会产生多份信号。每份信号都是一个空间流。使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系统一次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空间流。MIMO 允许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并能够区分发往或来自不同空间方位的信号。多天线系统的应用,使得多达 min(Nt,Nr)的并行数据流可以同时传送。同时,在发送端或接收端采用多天线,可以显著克服信道的衰落,降低误码率。一般的,分集增益可以高达 Nt*Nr。 老接入点到老客户端 - 只发送和接收一个空间流MIMOMIMO 接入点到 MIMO 客户端 - 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 MIMO可以看出,此时的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也就是说可以利用MIMO 信道成
12、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 利用 MIMO 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前者是利用 MIMO 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后者是利用 MIMO 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实现空间复用增益的算法主要有贝尔实验室的 BLAST 算法、ZF(zero-forcing,迫零)算法、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差)算法、 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算法。ML 算法具有很好的译码性能,但是复杂度比较大,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无线通信不能满足要求。ZF
13、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信道的信噪比要求较高。性能和复杂度最优的就是 BLAST 算法。该算法实际上是使用 ZF 算法加上干扰删除技术得出的。目前MIMO 技术领域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空时编码。常见的空时码有空时块码、空时格码。空时码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编码实现一定的空间分集和时间分集,从而降低信道误码率。21、 LTE 和 CDMA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1、网络构架不同,LTE 无基站控制器,即 2G 中的 BSC 和 3G 的 RNC;2、 CDMA 使用的是码分多址技术,LTE 使用的是 OFDM 技术;3、 CDMA 有 CS 和 PS 域,LTE 只有 PS 域;22、
14、 LTE 各参数调度效果是什么?1、 20M 带宽有 100 个 RB,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 RB 越少速率越低;2、 PDCCCH DL Grant Count 在 FDE 频段中下行满调度为 600 次/秒,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PDCCCH UL Grant Count 在 F 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 200次/秒,DE 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 400 次/秒,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23、 LTE 后台操作相关步骤,包括添加邻区、调整参数等?邻区添加系统内站内:直接添加邻区站间同频:先添加外部邻区,再添加邻区站间异频:先添加异频
15、频点,再添加外部邻区,再添加邻区系统间:4G+3G:先添加 3G 频点,再添加外部邻区,再添加邻区4G+2G:先添加 2G 频点组,再添加 2G 频点,再添加外部邻区,再添加邻区24、 LTE 上下行都有什么信道?25、做前台还是后台?根据实际情况回答26、路测时近点怎么找?都注意那些指标。 近点在测试 DT 的时候注意基站附近的 RSRP,观察信号较强的位置,寻找 RSRP 和 sinr 值都较好的位置,好点 RSRP 高于-80dbm,SINR 大于 25db,就是近点了,可以做 CQT 了。27、LTE 接口有哪些LTE 网络中,EPC 和 eNOdeb 之间有 S1 接口,eNodeb
16、 之间有 S2 接口,eNodeb 和 UE 之间叫 UU 口。28、物理下行和上行信道的种类? 下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用于指示 PDSCH 相关的传输格式,资源分配,HARQ 信息等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传输数据块物理广播信道(PBCH)传递 UE 接入系统所必需的系统信息,如带宽,天线数目等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一个子帧中用于 PDCCH 的 OFDM 符号数目 物理 HARQ 指示信道(PHICH)用于 NodB 向 UE 反馈和 PUSCH 相关的 ACK/NACK 信息 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递 MBMS 相关的数据 上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17、(PUCCH)当没有 PUSCH 时,UE 用 PUCCH 发送 ACK/NAK,CQI,调度请求 (SR,RI) 信息。当有 PUSCH 时,在 PUSCH 上发送这些信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承载数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用于随机接入,发送随机接入需要的信息,preamble 等29、LTE 传输模式有哪些?Mode 传输模式 技术描述 应用场景1 单天线传输 信息通过单天线进行发送 无法布放双通道室分系统的室内站2 发射分集 同一信息的多个信号副本分别通过多个衰落特性相互独立的信道进行发送 信道质量不好时,如小区边缘3 开环空间复用 终端不反馈信道信息,发射端根据预定义
18、的信道信息来确定发射信号 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时4 闭环空间复用 需要终端反馈信道信息,发射端采用该信息进行信号预处理以产生空间独立性信道质量高且空间独立性强时。终端静止时性能好5 多用户MIMO基站使用相同时频资源将多个数据流发送给不同用户,接收端利用多根天线对干扰数据流进行取消和零陷。6 单层闭环空间复用 终端反馈 RI=1 时,发射端采用单层预编码,使其适应当前的信道7 单流 Beamforming发射端利用上行信号来估计下行信道的特征,在下行信号发送时,每根天线上乘以相应的特征权值,使其天线阵发射信号具有波束赋形效果信道质量不好时,如小区边缘8 双流 Beamforming结合复用
19、和智能天线技术,进行多路波束赋形发送,既提高用户信号强度,又提高用户的峰值和均值速率30、影响下行速率的因素?天线的收发模式,MIMO 天线数量和模式,beamforing 波束赋形的天线阵增益(包括天线数量)。空间信道的质量,包括信号强度,以及干扰的情况,空间信道的相关性,UE 的移动速度,UE 接收机的性能。TDD 还和上下行子帧配比,FDDTDD 中信道配置情况有关系(例如 cfi 的多少,是否有MBMS 支持)和用户的数量也有关系。31、pci 标示共有多少个?504 个32、你们现在做得 LTE 的频段范围是多少,频点是多少?我们是 FDD-LTE,2.1G 的频段范围是:下行 21
20、15MHZ2125MHZ,频点号 75;上行 1920MHZ1935MHZ,频点号 18075;国内三大运营商 TD-LTE 频段划分情况如下:1.中国移动1880-1900 F 频段(Band39) 、2320-2370 E 频段(Band40) 2575-2635 D 频段(Band38)2.中国联通2300-2320、2555-25753.中国电信2370-2390、2635-265533、 LTE 的带宽有哪些,对应的 RB 数又是多少?1.4、3、5、10、15、20MHZ 对应的 RB 数是 6、15、25、50 、75、100.34、 LTE 路测过程中关注哪些指标及含义,近中点
21、要求是多少?LTE 测试中主要关注 PCI、RSRP (接收功率)、SINR(信号质量)、时延、PUSCHPower(UE 的发射功率)、传输模式(TM3 为双流模式)、上下行速率、掉线率、连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测试时近点要求 RSRP-80dBm,SINR25db, 32 字节:Ping 时延= 30ms;1024 字节:Ping 时延=40ms ,下 m 之间,SINR15db 左右, 32 字节:Ping 时延 = 30ms;1024 字节:Ping 时延=40ms,下载 35M,上传20M。35、信道相关性大的时候是传输分集还是空间复用?传输分集36、UE 的正常发射功率是多少,最大是
22、多少?正常小于等于 15dbm,最大是 23dbm。载 70M(理论 90M),上传 30M。测试时中点要求 RSRP 在-90 至 95dB37、TM 种类中,那些是双倍速率?TM3 和 TM8 采用双流38、BeamForing 的含义?波束赋形39、RF 优化时天线调整的物理参数电子下倾角,机械下倾角,方位角和站高40、RANK1 ,RANK2 对应的 TM 模式是什么?rank1: TM2 和 TM7 rank2: TM3 和 TM841.测试使用的什么软件,没有添加邻区切换关系测试中是怎么看出来的测试使用是 Probe 软件,在邻区列表中,邻小区的 RSRP 值大于服务小区的 RSR
23、P 在 10dB以上,一直不发生切换。42切换信令流程测量任务下发,测量报告上报,切换判断,切换任务下发,切换执行和完成(或失败返回)。同 MME 异 eNodeB 间的同频切换信令流程如下:1. 在无线承载建立时,源 eNodeB 下发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至 UE,其中包含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消息,用于控制 UE 连接态的测量过程;2. UE 根据测量结果上报 Measurement Report;3. 源 eNodeB 根据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决策;4. 当源 eNodeB 决定切换后,源 eNodeB 发布 Han
24、dover Request 消息给目标eNodeB,通知目标 eBodeB 准备切换;5. 目标 eNodeB 进行准入判决,若判断为资源准入,再由目标 eNodeB 根据EPS(Evolved Packet Sysytem)的 QoS 信息执行准入控制;6. 目标 eNodeB 准备切换并对源 eNodeB 发送 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 消息;7. 源 eNodeB 下发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包含mobilitycontrolInformation 至 UE,指示切换开始;8. UE 进行目标 eNodeB 的随机接
25、入过程,完成 UE 与目标 eNodeB 之间的上行同步;9. 当 UE 成功接入目标小区时,UE 发送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给目标 eNodeB,指示切换流程已经结束,目标 eNodeB 可以发送数据给 UE 了;10. 执行下行路径数据转换过程;11. 目标 eNodeB 通过发送 UE Context Release 消息通知源 eNodeB 切换成功,并触发源 eNodeB 的资源释放;12. 收到 UE Context Release 消息,源 eNodeB 将释放 UE 上下文相关的无线资源与控制面资源,至此切换结束。下图
26、是同 MME 异 eNodeB 间的同频切换信令流程图。对于无 X2 接口的同 MME 的异 eNodeB 切换,上图中两 eNodeB 间的交互信令以及缓存的转发数据通过间接通道 S1 接口进行传输;对于有 X2 接口的跨 MME 的异 eNodeB 切换,上图中两 eNodeB 间的交互信令将由S1 接口和核心网间接传输,数据转发由 X2 接口进行;对于无 X2 接口的跨 MME 的异 eNodeB 切换,上图中两 eNodeB 间的交互信令以及转发数据将通过 S1 接口以及核心网间接进行传输43.LTE RRC 信令与过程一、RRC 连接建立阶段1.UE 向 RNC 发起 RRC 连接请
27、求;2.无线链路(RL)建立;3.DCH_FP 上下行同步;4.RRC 连接建立完成(1)UE 向 RNC 发送 RRC Connection Request 消息,发起 RRC 连接建立过程。(2)RNC 发送一条 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消息给 Node B,请求 NODEB 分配 RRC 连接所需的特定无线链路资源。(3)Node B 根据 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消息的参数,来建立 NodeB 的上、下行无线链路,给 RNC 发送一条 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 响应消息。(4)RNC 通过 ALCAP 协议,
28、建立 Iub 数据传输承载。(5)RNC 在 CCCH 上向 NodeB 发送 RRC Connection Setup 消息给 UE,告知 UE 相关参数。(6)UE 收到 SRNC 发送的 RRC Connection Setup 后,根据消息中给定的参数来配置物理层,NodeB 成功建立 DCH 链路,然后在 DCCH 上发送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消息给 RNC。后台主要工作LTE 网络的邻区规划及优化策略1.网络问题:1)邻区过多会影响到终端的测量性能,容易导致终端的测量不准确,引起切换不及时、误切换及重新慢等;2)邻区过少,同样会引起误切换、孤
29、岛效应等;3)邻区信息错误则直接影响到网络正常的切换流程。这几类现象都会对网络的接通、掉话和切换指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保证稳定的网络性能,就需要很好地来规划邻区。做好邻区规划优化可使在小区服务边界的手机能及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话质量和整网的性能。2.合理制定邻区规划原则1) LTE 网络邻区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小区的覆盖范围及站间距、方位角等因素。LTE邻区关系配置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距离原则: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强度原则:对网络做过优化的前提下,信号强度达到了要求的门限,就需要考虑配置为邻小区;交叠覆盖原则:需要考虑本小区和邻小区的交叠覆盖面积;互含
30、原则:邻区一般要求互相配置邻区,即 A 扇区把 B 扇区作为邻区, B 扇区也要将 A 扇区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通过强大的 Pioneer/Navigator 网优利器,也会很容易的定位发现网络中的邻区漏配现象。网络接入类问题的网络优化策略1) 查询站点是否存在告警,若是,产品排障;2) 是否存在干放,干放是否有告警或者上下行不平衡,若是,干扰问题处理;3) 判断问题发生在 RRC 建立过程还是 RAB 建立过程;4) RAB 建立过程问题,是否存在拥塞,通过后台统计计是否用户终端导致的,跟踪信令分析来定位问题;5) 是否存在上行干扰,若是,调整时隙优先级;6) 跟
31、踪小区 UU 口信令,如果 RRC 建立失败过程中 rrc setup 消息多次重发是下行链路有问题的可能性大,否则上行链路有问题或者同步过程有问题的可能性大。7) 外场测试是否复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是否存在越区覆盖,调整天馈;是否存在同频干扰,改换频点;8) 是否存在系统间干扰,若是,建议处理系统间干扰或缩小覆盖范围;掉线类问题的网络优化策略1) 问题小区和周围邻区是否存在告警,如驻波比告警、GPS 失步、小区退服等现象;2) 通过话统统计来查看小区干扰底噪是否过高,通过调整载波优先级、时隙优先级、频点等手段进行规避干扰;3) 查看统计话统的切换关系是否合理,需要结合 GIS 地理分布
32、进行分析;4) 核查切换参数和邻区关系是否存在异常,切换参数如门限和切换时延;是否存在漏配邻区(包括系统内和系统外);5) 现场复测观察小区覆盖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弱覆盖、乒乓切换、越区覆盖、切换失败、小区更新和掉话等现象;可通过调整天馈、功率、切换参数或者调整门限解决和最小接入电平解决;6) 处理室内小区时需要关注门口室内外切换关系、窗边的切换关系和室分系统是否正常等问题;Csfb 主要指标和流程指标含义:CSFB 主叫业务用户感知的呼叫接通(振铃)成功率。指标公式:CSFB 主叫接通次数/CSFB 主叫试呼次数100%。呼叫流程解释:主叫 UE 发出 Extended Service req
33、uest 消息后,回落到 2/3G 网络上发起呼叫,到 MSC 向 BSC/RNC 发出 Altering 消息,统计为 CSFB 主叫接通。CSFB 主叫回落成功率指标含义:CSFB 主叫成功回落到 2G/3G 网络发起呼叫的比例。指标公式:CSFB 主叫回落成功次数/CSFB SGs 寻呼请求次数100%。呼叫流程解释:主叫 UE 回落到 2/3G 网络中发起呼叫,A/Iu 接口上 MSC收到 CM Service Request 或Location Update Request 消息(含“follow-on request”标识,参考 3GPP 23.272),统计为 CSFB 主叫回落
34、成功。CSFB 主叫接通平均时延指标含义:CSFB 主叫业务用户感知的呼叫接通(振铃)的平均时延。指标公式:(Alerting 消息时间-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时间)/CSFB 主叫接通次数。 指标定义:从主叫 UE 发出 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消息,到 UE 在2/3G 网络上呼叫建立成功,MSC 向 BSC/RNC 发出 Altering 消息,之间的时长为“CSFB 主叫接通时延”。统计时间段内,累加“CSFB 主叫接通时延”除以 CSFB 主叫接通次数,为“CSFB 主叫接通平均时延”,CSFB 主叫接通次数指 Alerting 消息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