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案号: 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建筑施工外挂防护架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utside hanging protective frame in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2015- - 发布 2015- -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前 言根据重庆市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 2014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4371 号)的要求,标准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总结近年来外挂防护架的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内相关标准和科研成果,结合重庆市的地方特点,对原建筑主体施工 FJ型专用防护架应用技术规程DBJ/T
2、50-087-2008 进行了修订。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材料;4 设计计算;5 施工;6 检查与验收;7安全管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将标准名称修改为建筑施工外挂防护架应用技术规程;2.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导向提升外挂防护架应用技术相关内容;3.将原标准 4.1.4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参照国家标准最新规定修订;4.在设计计算部分增加了导轨式桁架连接螺栓及承重定位销轴的强度计算,并给出了 Q235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连接螺栓的强度设计值,调整了架体中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5.提出了每片架体桁架与桁架之间的距离关系;6.取消了原标准“5 钢结构加工”章节,将原标准中钢
3、结构加工要求及外观要求融合到第 6章 检查与验收;7.提出了防护架安装前,应具有委托国家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的、合格的检验报告,钢结构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8.提出了当施工顶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时,方可准备提升防护架;MPa.029.将原标准中“所有连接扣件在防护架提升三次后必须逐一检查及紧固”修订为“在每次防护架提升后,必须逐一检查扣件紧固程度,所有连接扣件拧紧力矩必须达到 ”;mN406510.将表 6.2.2 构配件的允许偏差按照国家标准最新规定修订;11.增加了外挂防护架安装及使用验收表;12.对外挂防护架提升或吊运拆除时的风级参照行业标准修订;13.提出了卸料平台不得与外挂防护架进
4、行连接;14.提出了总包单位及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的职责;15.增加了外挂防护架的示意图。本规程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负责解释。在本规程的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标准科(重庆市渝中区牛角沱上清寺路 69号 7楼,邮编:400015,电话:63601374,传真:63861277,网址:http:/),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安谐建筑脚手架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重庆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庆建工第
5、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第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目 次1 总则12 术语、符号22.1术语22.2符号33 材料63.1 钢结构件63.2 架体钢管63.3 架体扣件73.4 脚手板74 设计计算84.1 荷载84.2 荷载效应组合94.3 设计计算104.4 构造155 施工17 5.1 准备工作175.2 防护架的安装175.3 防护架提升185.4 防护架的拆除196 检查与验收216.1 钢结构件检查与验收 216.2 材料检查与验收 216.3 防护架安装及使用验收、检查236.4 维修保养237 安全管理25附录 两种提升形式的架体断面构造图28附录 外挂防护架
6、示意图29附表 1 无轨提升外挂防护架安装及使用验收表30附表 2 导向提升外挂防护架安装及使用验收表31本规程用词说明3211 总 则1.0.1 为规范外挂防护架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安全使用,制定本规程。条文说明:在我国 建筑法 、 安全生产法 中都明确规定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十六大以后补充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编制本规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确保外挂防护架使用安全。 建筑主体施工 FJ 型专用防护架应用技术规程 DBJ/T50-087-2008 于 2009 年 2 月1 日开始实施,
7、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应用。 2010 年,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也将该种形式的脚手架纳入标准,并更名为 “外挂防护架 ”。近年来,外挂防护架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遍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北等省市,每年安全防护工程项目超过 400 栋,累积安全防护工程项目超过 2000 栋。随着建筑施工外挂防护架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向提升外挂防护架应用技术已经成熟,同时为了与行业标准相统一,便于管理环节的有效控制,通过大量工程实践的总结,对用户意见收集整理,认为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是有必要的。通过修订标准,使之能够更为安全、经济、高效的为建
8、筑行业服务。这对于充分体现国家倡导的企业为主体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安全、科学、高效,实现 “低碳环保、节约能源资源、社会和谐 ”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0.2 本规程适用于外挂防护架的设计、加工、安装、验收、使用和拆除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条文说明:本规程规定了外挂防护架的适用范围。1.0.3 外挂防护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外挂防护架的设计、构造、安装、拆除、使用及管理牵涉面广,不仅有原材料如钢管、钢丝绳等,尚有半成品、成品如扣件、焊条等,也与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因此,凡本规程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
9、本规程无规定者,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2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2.1.1 外挂防护架(以下简称防护架)outside hanging protective frame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主体施工时临边防护而分片设置的外防护脚手架。每片防护架由架体、两套钢结构件及预埋件组成。架体为钢管扣件式脚手架,通过扣件与钢结构件连接,钢结构件与设置在建筑物上的预埋件连接,将防护架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传递到建筑物上。在使用过程中,采用起重设备为提升动力,每次向上提升一层并固定,建筑主体施工完毕后,用起重设备将防护架吊至地面并拆除。根据提升形式可分为无轨提升和导向提升两种。2.1.2 架体 f
10、rame防护架架体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为主体,并沿架体高度方向对应楼层位置设置三道水平防护。2.1.3 高度 height立杆底部至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2.1.4 长度 length纵 向 横 杆 两 端 之 间 的 距 离 。2.1.5 宽度 width架体内、外排立杆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2.1.6 片与片之间距离 distance for adjoining two piece of protective frame相邻两片防护架架体端部之间的距离。2.1.7 纵向水平杆步距 distance for vertical level pole相邻上下纵向水平杆轴线之间的距离。2.1.8 立杆纵
11、向跨距 distance for vertical pole 同一片防护架相邻立杆轴线之间的距离。2.1.9 水平防护层 level protecting tier防护架内起防护作用的铺板层或水平网。2.1.10 无轨提升外挂防护架钢结构件 steel component of trackless lift outside hanging protective frame3支承防护架的主要构件,由钢结构竖向桁架、三角臂、连墙件组成。竖向桁架与架体连接,承受架体自重和使用荷载。三角臂支承竖向桁架,通过与建筑物上预埋件的临时固定连接,将竖向桁架、架体自重及使用荷载传递到建筑物上。连墙件一端与竖向桁
12、架连接,另一端临时固定在建筑物的预埋件上,起防止防护架倾覆的作用。预埋件由圆钢弯制,预先埋设在建筑结构中,用于临时固定三角臂和连墙件。2.1.11 导向提升外挂防护架钢结构件 steel component of guide type outside hanging protective frame支承防护架的主要构件,由钢结构导轨式桁架、三角臂组成。导轨式桁架与架体连接,承受架体自重和使用荷载。位于桁架底部的三角臂支承导轨式桁架,通过与建筑物上预埋件的临时固定连接,将导轨式桁架、架体自重及使用荷载传递到建筑物上。位于桁架中部的三角臂一端与导轨式桁架连接,另一端临时固定在建筑物的预埋件上,起防
13、止防护架倾覆的作用。预埋件由圆钢弯制,预先埋设在建筑结构中,用于临时固定三角臂。2.1.12 纵向水平杆沿防护架长度方向(纵向)设置的水平杆。2.1.13 横向水平杆沿防护架宽度方向(横向)设置的水平杆。2.2 符 号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loading and loading effect combination弯矩设计值;M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Gk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Q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W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轴向力设计值;N脚手架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G1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24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L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
14、值;W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Qk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g挠度;v风荷载标准值;kW基本风压;o正应力。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material performance and resistance钢材的弹性模量;E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cR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容许挠度。v2.2.3几何参数 geometric parameter截面面积,基础底面面积;A挡风面积;n迎风面积;W截面模量;杆件直径,外径;d立杆步距;h截面回转半径;i杆件、构件几何长度;l杆件、构件计算长度;0立杆纵向跨距。al2.2.4计算系
15、数 calculating coefficient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5稳定性计算中,单杆计算长度系数;长细比;容许长细比;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63 材 料3.1 钢结构件3.1.1 钢结构构件材料宜选用 Q235钢。预埋件材料应选用 HPB300,严禁冷拉后使用。条文说明:本条着重提出了外挂防护架的钢结构件竖向桁架、三角臂、连墙杆的材质规定。试验表明,防护架的承载力由稳定条件控制,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一般低于,采用高强度钢材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度,故本条采用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2/10mN钢 GB/T700-2006 中 Q235 级钢,比较经济合理;实际应用中,其材质性能不
16、得低于此标准。本条还提出了预埋件的材质规定,由于预埋件应具有一定变形能力,因此严禁冷拉后使用,否则其钢材延伸率减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3.1.2 焊接用焊条应符合国家标准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117-2012的规定,选择焊条型号应与结构与构件的材料强度以及焊缝所受作用的类型相适应。条文说明: 3.1.2 本条是对焊接连接材料要求。手工焊接时焊条型号应按结构的受力情况和重要性区别对待,对受动力荷载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为减少焊缝金属中的含氢量防止冷裂纹,并使焊缝金属脱硫减小形成热裂纹的倾向,以综合提高焊缝的质量,应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对其他结构可采用普通焊条。3.1.3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
17、碳钢、低合金钢焊丝应符合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 的规定,焊丝选配应与主体材料强度相匹配。3.2 架体钢管3.2.1 防护架架体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和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中的 Q235号普通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 的规定,其钢材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 Q235级钢的规定,且应满足下列规定: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
18、程第 3.2.1条的规定。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其弯曲度不大于管长的 ,两端端面应平整,不得有50/1斜口、裂缝、表面分层硬伤、压扁、硬弯、深划痕、毛刺和结疤等。74 钢管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 。m18.05 钢管表面必须涂有防锈漆。条文说明:本条着重提出了外挂防护架架体用的钢管的材质性能规定。试验表明,防护架的承载力由稳定条件控制,失稳时的临界应力一般低于 ,采用高强度钢材2/10mN并不能充分发挥其强度,故本条采用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 中 Q235 级钢,比较经济合理;实际应用中,其材质性能不得低于此标准。3.2.2 架体钢管的尺寸应按表 3.2.2采用。表
19、3.2.2架体钢管尺寸截面尺寸( )m最大长度( )m外径 壁厚 t横向水平杆 其它杆48.3 3.6 2200 6000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架体钢管的尺寸。从通用性来考虑,本规程建议采用符合 直缝电焊钢管 GB/T 13793 的 的钢管,若壁厚不足,须经计算其性能达到设计m5.348要求后也可采用。限制钢管长度是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运输方便。3.2.3 架体钢管上严禁打孔。3.3 架体扣件3.3.1 架体扣件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3.3.2 架体扣件在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 时,不得发生破坏。mN653.4 脚手板 3.4.1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平
20、方米质量不得大于 。kg353.4.2 冲压钢质脚手板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 中 Q235级钢的规定。3.4.3 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 中 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 ,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m50m43.4.4 竹质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串片脚手板应符合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 的相关规定。84 设计计算4.1荷载4.1.1 作用于防护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4.1.2 永久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1 钢结构件自重;2 防护架结构自重,包括立杆、
21、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和扣件等的自重;3 构配件自重,包括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4.1.3 可变荷载应包括下列内容:1 使用荷载,包括作业层(只限一层)上的作业人员、随身工具的重量,不得大于 ;2/8.0mkN2 风荷载。条文说明: 4.1.1 4.1.3 作用于防护架上的载荷分为永久载荷与可变载荷两类,每类载荷的含义,对于可变载荷中的使用荷载规定不得大于 0.8KN/m。使用荷载包括作业层(只限一层)上的作业人员、随身工具的质量。4.1.4 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结构构件的自重标准值,应按其实际自重选取;2)冲压钢脚
22、手板、木脚手板及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 4.1.4-1的规定采用;表 4.1.4-1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类别 标准值( )2/mkN冲压钢脚手板 0.30竹串片脚手板 0.35木脚手板 0.35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 4.1.4-2的规定采用;表 4.1.4-2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类别 标准值( )2/mkN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 0.11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 0.14栏杆、木脚手板挡板 0.1494)防护架上设置的安全网等安全设施所产生的荷载应按实际情况采用。2 作用于防护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4.1.4)0szk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 )k2/mN
2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z定采用;防护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本规程 4.1.4-3采用;s基本风压值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附表 E.50中 年的规定采用。1n表 4.1.4-3 防护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s背靠建筑物的状况 全封闭墙 敞开、框架和开洞墙全封闭、半封闭 0.13.1防护架状况敞开 STW注:1 值可将防护架视为桁架,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STW8.3.1第 33项和第 37项的规定计算;2 为挡风系数, 其中 为挡风面积; 为迎风面积。防护架架体为WnA/2.1nWA敞开式
24、单脚手架的 值宜按 JGJ130-2011附录 A表 A.0.5采用。 条文说明: 4.1.4 本条给出了设计计算中永久荷载的标准值的取值大小的规定和设计计算中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水平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中的规定。4.2 荷载效应组合4.2.1 设计防护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按表 4.2.1采用。表 4.2.1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项目 荷载效应组合纵、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 永久荷载+使用荷载永久荷载+使用荷载桁架、三角臂、架体立杆稳定性永久荷载+0.9(使用
25、荷载+风荷载)三角臂、连墙件承载力 风荷载 kN0.3104.2.2 在基本风压不大于 的地区,验算防护架架体立杆的稳定性,可不考虑2/35.0mkN风荷载作用。条文说明: 4.2.1 4.2.2 对防护架的承重构件进行各项设计计算时,对不同部位应采用的荷载组合及荷载的效应。4.3 设计计算4.3.1 防护架设计计算时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 防护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钢结构件包括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三角臂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2)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3)导轨式桁架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4)连墙
26、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销轴的强度计算。5)承重定位销轴强度计算。6)预埋件强度计算。2 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预埋件和焊缝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4。3 防护架中的受弯构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条文说明: 4.3.1 对防护架的设计计算内容作了基本规定。1 防护架的承载能力计算原则,对钢结构件、连墙件、架体水平、竖向杆应该进行的计算内容。2 强度、稳定性、关键焊缝强度计算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 1.4。3 受弯
27、构件设计计算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验算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4.3.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 4.3.2采用。11表 4.3.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与弹性模量fE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2/mNf 205Q235钢抗剪强度设计值 V 120弹性模量 2/E2.06105条文说明: 4.3.2 本规程根据国家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 的规定,对 Q235 级钢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值确定为: ,抗剪强度f 2/0mN设计值 确定为 。这是对一般结构进行可靠分析确定的。Vf2/10mN4.3.3 扣件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 4
28、.3.3采用。表 4.3.3 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项目 承载力设计值 kN双接扣件(抗滑) 3.20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 8.00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 ,且不应大于 。mN40mN65条文说明: 4.3.3 表 4.3.3 给出的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是根据国家标准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15831 规定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1.25 得到的。4.3.4 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4.3.4的规定采用表 4.3.4 连接螺栓强度设计值(N/mm 2)螺栓性能等级 抗拉强度 btf抗剪强度 bvf普通螺栓 4.6级或 4.8级 170 140条文说明: 4.3.4 表
29、4.3.4 给出的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是根据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中对螺栓连接强度的规定确定的。4.3.5 受压、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应超过表 4.3.5中规定的容许值。表 4.3.5 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 构件类别 容许长细比 立杆(按双排架计算) 210剪刀撑中的压杆 25012拉杆 350注: 计算 时,立杆的计算长度按本规程(4.3.11-1)式计算但 值取 1.00,本表中其它杆件的计算长度 k0l按 计算。ll26.10条文说明: 4.3.5 表 4.3.5 给出的受压、受拉构件容许长细比,是根据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30、-2011 的规定得到的。4.3.6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 4.3.6中规定的容许值。表 4.3.6 受弯构件的挠度 v构件类别 容许挠度 v脚手板,纵横向水平杆 与150/lm悬挑受弯杆件 4注: 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 2倍。条文说明: 4.3.6 架体中受弯构件的挠度是根据国家标准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 及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的规定确定的。4.3.7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1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4.3.7-1)fWM式中 受弯钢管弯矩设计值;M钢管的截面模量,钢管的截面模量应按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
31、式钢管脚W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附录 B表 B.0.1采用;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4.3.2采用。f2 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4.3.7-2)v式中 挠度;v容许挠度,应按表 4.3.6采用。3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cR(4.3.7-3)式中: 纵向、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R13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 4.3.3采用。cR4.3.8 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三角臂及架体立杆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三角臂及架体立杆中的压杆稳定性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不组合风荷载只考
32、虑轴力作用时(4.3.8-1)fAN组合风荷载按压弯构件计算时(4.3.8-2)fWM式中: 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三角臂及架体立杆中压杆计算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式(4.3.8-4)、式(4.3.8-5)计算;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WM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 A表 A选取;长细比, ;il/0杆件计算长度,按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取值;0l杆件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i竖向桁架、架体立杆以及三角臂中压杆的截面面积;A截面模量;W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 4.3.2取值。f架体立杆计算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按下式计算:WM(4.3.8-3)1
33、04.94.1902hlMakwkw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式(4.1.4 )计算;k立杆纵距;al立杆步距。h2 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及架体立杆中的立杆计算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4不组合风荷载时:(4.3.8-4)QkkGkNN4.1)(2.12组合风荷载时:(4.3.8-5)kkk.90)(.21式中: 防护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kGN1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2 k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内、外立杆应分别计算。Qk3 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中的立杆计算长度及三角臂中压杆计算长度应按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34、 计算。4.3.9 三角臂与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的连接点强度,连墙件及三角臂的强度、稳定性,预埋件强度,桁架提升点强度应按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等的规定计算。4.3.10 导轨式桁架连接螺栓的抗拉强度应按下式计算:(4.3.10-btefdN421)式中: 螺栓在螺纹处的有效直径;ed普通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btf4.3.11 立杆计算长度 l0应按下式计算:(4.3.11-hkl01)式中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取 1.155,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取 ;k 1k考虑防护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平面桁
35、架、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按 JGJ130-2011 表 5.2.8取值;步距。h154.3.12 连墙件的稳定性按本规程公式 4.3.8-1进行验算,连墙件的强度按 计算,fAN轴向力设计值(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N(4.3.12-0NLw1)(4.3.12-kLA4.12)式中: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取 3 ;0N kN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L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 2m4.3.13 导轨式桁架销轴强度应按下式计算:(4.3.13-1)VfA式中: 销轴受到的剪力;V销轴的截面面积;A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范表
36、4.3.2取值。Vf4.4 构造4.4.1 防护架构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结构构造应符合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4.4.2 在提升状况下,三角臂应能绕竖向桁架自由转动;在工作状况下,三角臂与竖向桁架之间应采用定位装置防止三角臂转动。4.4.3 三角臂与导轨式桁架的连接方式应能保证提升状况时,架体能沿导轨垂直上升;固定受力时,三角臂与导轨式桁架之间应采用可靠的定位措施防止三角臂转动。4.4.4 每片架体桁架与桁架之间的距离应保证控制在该片防护架纵向水平杆长度的40%60%,桁架与纵向水
37、平杆末端的距离应保持一致。4.4.5 连墙件应与竖向桁架连接,其连接点应在竖向桁架上部并与建筑物上设置的连接点高度一致。164.4.6 连墙件与竖向桁架宜采用水平铰接的方式连接,应使连墙件能水平转动。4.4.7 每一处竖向桁架上的连墙件应包括至少两套杆件,每一套杆件应能独立承受作用到架体上的全部倾覆荷载。4.4.8 每片防护架的竖向桁架或导轨式桁架在靠近建筑物一侧从底部到顶部,应设置横向钢管且不得少于 3道,并应采用扣件连接牢固,其中位于竖向桁架底部的一道应采用双钢管。4.4.9 防护层应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设置位置,防护层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m1504.4.10 桁架与架体的连接应采用直角
38、扣件,架体纵向水平杆应搭设在桁架的上面。桁架安装位置与架体主节点距离不得大于 。m304.4.11 无轨提升的架体底部横向水平杆离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 。m504.4.12 导向提升的架体底部横向水平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 。14.4.13 预埋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 的圆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埋设长度不应小于其12直径的 35倍,其端头应采用 90弯折锚固,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直径的 15倍。4.4.14 每片防护架应设置不少于 3道水平防护层,其中最底部的一道应满铺脚手板,外层应设挡脚板。4.4.15 防护架底层除满铺脚手板外,应采用水平安全网或九夹板将底层及与建筑物之间
39、全封闭。4.4.16 水平防护网的防护范围是桁架底部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安装时应采用钢管、扣件与架体连接形成骨架,水平防护网与骨架之间采用小尼龙绳(直径不小于 )m10连接。条文说明: 4.4.14.4.16 防护架各构件、杆件之间的连接,架体与竖向桁架、导轨式桁架的连接,预埋件的设置的要求。水平防护的设置规定。4.4.17 防护架构造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4.4.17的规定。表 4.4.17 防护架构造的基本参数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171 架体高度 m5.132 单片架体长度 直线架体 ;折线架体683 架体宽度 2.4 单片架体自重 N按 单片架体长度mk/9.( )5 纵向水平杆步距
40、 m.06 每片架体点位数 个 27 地锚环、拉环钢筋直径 15 施 工5.1 准备工作5.1.1 防护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条文说明: 5.1.1 根据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的规定,防护架安装前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5.1.2 防护架安装前,应具有委托国家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的、合格的检验报告,钢结构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条文说明: 5.1.2 防护架检验报告的有效期为 3年。5.1.3 作业前,负责进行
41、防护架安装与拆卸作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应按批准的防护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向全体安装、拆卸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条文说明: 5.1.3 在施工作业前安装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应按批准合格的专项施工方案,向搭设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安装、拆卸整个工艺流程,安全防护以及使用荷载限值等,并形成记录和签字。5.1.4 应按本规程第3章的规定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并按要求进行油漆防腐。5.1.5 外挂防护架搭设、升降人员必须按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306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85.1.6
42、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按照本规程第4.4.13条的规定在建筑结构上设置预埋件。预埋件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条文说明: 5.1.6 防护架预埋件属结构工程以外的附加件,极易被忽视。本条强调做好预埋件的隐蔽验收工作并记录。5.1.7 当用于异型结构等工程施工,外挂防护架的安装必须悬空作业时,应首先搭设安装平台(辅助架)。条文说明: 5.1.7 根据工程实际,防护架安装须悬空作业时,必须先搭设安装平台(辅助架),并在防护架专项施工方案中编制安装平台(辅助架)搭设详细方案。5.2 防护架的安装5.2.1 防护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过竖向相邻连墙件以上
43、二个步距。5.2.2 每搭完一步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5.2.3 竖向桁架安装应在起重设备辅助下进行,安装位置应保证工人在建筑物内或相邻架体上方便操作三角臂和连墙件。三角臂、拉杆与竖向桁架安装连接后应转动灵活、限位准确、可靠。5.2.4 导轨式桁架安装应在起重设备辅助下进行,连接螺栓应拧紧。三角臂上、下两导向装置均应与导轨式桁架连接好,安装好后应保证架体能沿桁架导轨垂直向上提升。5.2.5 同一片防护架的相邻立杆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m50 3/15.2.6 纵向水平杆应通长设置,不得搭接。5.2.7
44、 当安装防护架的作业层高出辅助架二步时,应搭设临时连墙杆,待防护架提升时方可拆除。临时连墙杆可采用 长钢管,一端与防护架第三步相连,一端与m5.2.3建筑结构相连。每片防护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临时连墙杆不得少于2处。5.2.8 所有连接扣件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 ,且不应大于 。N40mN655.2.9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向建筑物。5.2.10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等用的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19于 。m1505.2.11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 。m105.2.12 三角臂与竖向桁架的连接销轴应保证两转销中心的直线度不大于 。m5.25.2.13 三角臂导向
45、装置必须与导轨式桁架有效连接,且能沿导轨自由滑动。5.2.14 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条文说明: 5.2.1 5.2.14 条文对防护架的安装过程主要技术要求作出了规定。但是,在具体工程的防护架专项施工方案中还应编制详细的搭设顺序及工艺流程。5.3 防护架的提升5.3.1 当施工顶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时,方可准备提升防护架。MPa.02条文说明: 5.3.1 混凝土浇筑后其抗压强度达到 1.2MPa便可以进行施工放线,支模等工作,此时已达到防护架提升强度,但考虑到防护架提升过程对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应选择抗压强度达到 2.0MPa后进行提升。5.3.2 防护架
46、的提升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 ,且符合国家标准重要用途钢丝绳m13GB 8918的规定。5.3.3 防护架采用塔吊作提升动力,公称起重力矩不得小于 。mkN405.3.4 单片架体重量应小于塔吊额定起升重量的90%。5.3.5 提升钢丝绳与防护架的连接点应在顶部水平防护层处桁架与外排纵向水平杆连接处,连接处不得有尖锐凸角等。5.3.6 提升时,必须保证所提升的防护架始终处于平稳状态。5.3.7 提升速度不应大于 。min/5.35.3.8 在防护架从准备提升到提升到位交付使用前,除操作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不得从事临边防护等作业。操作人员应佩带安全带。5.3.9 每片架体分别与建筑物直接连接;不得在提升钢丝绳受力前拆除连墙件;不得在施工过程中拆除连墙件。5.3.10 当采用辅助架搭设时,第一次提升前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