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 年高考全国 2 卷政治试题分析一、命题特点及变化1、以稳为主本试卷在模块顺序、整体难度、考查方式等方面保持了基本稳定。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都是按必修一到四的顺序命题、考查;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特别是经济、文化都比较简单。非选择题设问指向性明确,考生容易上手,但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选择题基本都是组合式选择(除 13题外) ,且保持了两个选支组合、每一选支只出现两次的组合方式。其中,12、14、15、16、19、20、21、22、23 题为:A. B. C. D.;17、18 题为:A. B. C. D.。2、稳中求变今年试题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
2、下有很大的变化:首先,文化生活增加了 1 道选择题(20 题) ,总分值增加到 18 分;其次非选择题拆分了原 38 题经济与政治的组合,38 题考经济生活(2 个小题) ,39 题考政治生活,原 39 题自然的变成 40 题,组合方式和分值没有变化。非选择题虽然总分没有增加,每道题的难度没有增加,但题量增加了,阅读量增加了,考生的书写量增加了,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提升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这两个变化在今后的备考中要高度重视。3、稳中求实试题重视基础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考查了企业经营、对外贸易、价格变动、村民自治、民族团结、政府职能、文化作用、意识作用、创新意识等,都是每年常考的核心考点
3、;试题关注时政热点,重视五大发展理念的考查:试题涉及央企改革、雄安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国家意志和学科特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4、稳中求新试题充分体现考纲新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例:16 题考查依法治国和基层民主;19、20 题考查文化交流和优秀传统文化;22 题直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材料;40 题考查创新意识。二、对高中政治教与学的启示1.经济生活中大家比较头疼的计算题不再是必考试题,函数图像题也不再是必考试题,关键是要理解相关经济学概念。对题量的增加以及
4、政治和经济的拆分不必惊慌,要从容应对,平时要限时做题,提高书写速度和做题效率,提高快解巧解试题的能力。2.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做到基本概念明确、基本观点准确、基本理论全面;二轮复习要重视主干知识、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重视题型专练和纠错;三轮复习要注重理论和热点的结合,熟悉热点材料,熟练调动和运用知识。3.坚持三年一贯制思想,从高一开始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命题考试等环节就要重视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知识归纳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热点解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4.每个复习阶段都要探索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经与方法,回归教育本真,塑造全面人才。5.要加强选择题的解法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选择题的解题正确率,确保选择题少失分、不失分。6.要加强学生对材料题不同题型的训练力度,以做到根据不同的设问做出正确的思维倾向;要精练高考题,特别是全国 2 卷,研究其答案,多体会多感悟多反思,发现规律,化为己用,不断提高材料题的得分率。2017 年高考全国 2 卷政治试题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