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检验报告不正确率评价的工作流程1 目的检验报告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也是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为了监控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及时发现检验质量的偏离,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建立检验报告不正确率评价的质量控制程序。2 定义定义: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3 范围适用于本院
2、检验科分析后质量控制过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包括检验科各专业组发出的所有检验报告。4 职责4.1 质控科负责组织“监控技术方法”有效性的评价。4.2 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内部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4.3 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质量控制计划日常的实施(记录在差错登记本上并分析不正确原因) 。4.4 各专业组组长负责汇总各专业每月发出的所有检验报告总数,汇总各专业每月发出的不正确的检验报告总数,包括检验结果、患者相关信息、标本相关信息等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计算出不正确率。4.5 质量控制小组根据检验报告不正确率的分析报告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对纠正效果跟踪评价,并有记录。